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鲁斯特也不回答就盯着两人,被侍卫长盯到发毛的两人感觉受不了,西库斯洛连忙说道。“好吧我们这就去”
两人领了任务走出了卡鲁斯特的办公室,罗斯里瓦对西库斯洛讲到。“你还不了解头吗,安排你的任务是没有商量的可能性。”
“我知道,只是忍不住想说两句,有那么多侍卫就安排我们去。”西库斯洛对搭档说道,然后有点抱怨的说起搭档。“嘿,我还不是为了给我们争取点福利,你不能帮我说两句吗?”
“这我帮不了,整个侍卫团里就你敢和侍卫长争辩几句,我还比较佩服你。”罗斯里瓦给搭档带着高帽。
两人很快乘坐火车来到卡尔斯鲁厄,在一番打听后找到了,在卡尔斯鲁厄大学担任教授的弗里茨·哈伯。在了解一番两人来意后,弗里茨·哈伯将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这就是我的杰作。”弗里茨·哈伯指着眼前,由转化器、压缩器和循环泵等封闭系统组成的合成氨设备。事实上面对弗里茨·哈伯的一系列专业名词两人早就懵了,不过还好弗里茨·哈伯只是带他们来见见合成氨的生产状况。经过一番实验操作,两人亲眼见到了才生产出来的液态氨。
“弗里茨·哈伯教授真是难以置信,你的实验太成功了。这就是科学的魔力吗,太让人着迷了。我们需要向国内发电报,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报告上去,相信很快就能给教授带来一大笔资金的帮助。”还是由最油滑的西库斯洛对弗里茨·哈伯教授讲到。
“好的,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也是需要资金,才能将科技的力量壮大。所以在这点上我们都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出智力,你们出金钱。”弗里茨·哈伯教授看来没少找赞助人,讲起场面话来也头头是道。
“对了教授,你的‘合成氨’技术完全可以工业化生产了,听说还没有化工厂来洽谈合作事宜,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西库斯洛临走时问到这个有点让弗里茨·哈伯教授尴尬的问题。
“这我就不清楚了,估计他们看不上吧。”
听到了西库斯洛的提问,弗里茨·哈伯教授自己也有点郁闷。自己这个很有前途的实验,按照道理应该有许多化工厂需要的。但是许多人都对他的实验不太相信,他自己也是收获的是冷眼和怀疑,这让弗里茨·哈伯教授也无话可说。
在西库斯洛他们来之前,弗里茨·哈伯教授最后的希望就是自己好友和同事恩格耳。现在恩格耳在巴斯夫公司担任顾问,对弗里茨·哈伯的‘合成氨’认为是改变化工业的杰作,可以让德国不用在受到英国人对硝石控制的影响,所以也在向巴斯夫公司极力推荐,不过现在巴斯夫公司还没有回应。
西库斯洛和罗斯里瓦两人在亲眼见过了合成氨后,给国内等待消息的埃德尔发报,描述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在王宫里的埃德尔很快就看到两人发的电报,没有想到弗里茨·哈伯‘合成氨’中间还有这样的故事。要不是埃德尔有前世的记忆,对‘合成氨’有点印象,那么这项技术和罗马尼亚将没有联系。预计也只有在一战后得到这项技术,对于一心想要在一战中为罗马尼亚谋取更多利益的埃德尔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
面对这样的机会,埃德尔才不会放弃。很快安德尔就给在卡尔斯鲁厄等待消息的两人发来了电报。
“嗨西库斯洛,电报上怎么说?”罗斯里瓦问到正在仔细看着电报的搭档。
“你自己看吧。”
西库斯洛将看完的电报递给了他,罗斯里瓦拿着电报看起来。在电上国内要求他们,可以对弗里茨·哈伯实验室有不超过万金马克(万多英镑)的赞助。但是这笔钱有万只能用在‘合成氨’的工业化研究,其他万算是对弗里茨·哈伯的个人资助。
做为条件弗里茨·哈伯必须授权,罗马尼亚可以使用他发明的“合成氨”技术。在工业化的成果上,弗里茨·哈伯和将来加入的个人与厂商,也不能有排除罗马尼亚使用的约定。
“这可真是一个大手笔的资助啊,要是我有万马克就好了。”罗斯里瓦在看完电报后羡慕的感叹道。
“是啊,你去向王储申请说不定就要到了。”西库斯洛嘲讽着自己搭档。
“难道还不能想想吗?”罗斯里瓦明显被嘲讽的有点脸面挂不住了。
“好了,我们需要将条件说给弗里茨·哈伯教授听。”
两人终止了争议,再次来到弗里茨·哈伯教授的实验室,见到他们的弗里茨·哈伯知道有结果了。
“你好教授。今天国内发来了消息,对‘合成氨’技术很感兴趣,希望得到你的使用授权。”西库斯洛在进来后开门见山的说着。
“不知道条件时什么?”弗里茨·哈伯问到关键的问题。西库斯洛将电报上看到了条件对教授诉说到,弗里茨·哈伯对这个条件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叫来自己的合作伙伴罗塞格尔商议后,决定接受罗马尼亚的条件。
关于弗里茨·哈伯同意罗马尼亚使用‘合成氨’技术的电,很快就放在埃德尔的桌前。在‘合成氨’上埃德尔还是看的很清楚,将来这项技术一定会用在炸药工业。罗马尼亚国力太弱小,是保不住这项技术的只能喝口汤就好,一战时硝石是运不进黑海的,只能自己想办法。弗里茨·哈伯的‘合成氨’技术就是很好的机会。
第五十三章 电力供应()
埃德尔在将‘合成氨’技术拿到手后,继续关心着由他自己主导的这场罗马尼亚工业建设。
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在布加勒斯特、康斯坦察、普洛耶什蒂等都建立起了大量工厂。大工厂里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但是在众多的几十个人的小工厂里,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
现在埃德尔正看着这方面的统计资料,现在最紧张的是电力,。在几个工业城市由于大工厂的存在,电力供应还算好。但是也存在限电的情况存在,加上生活用电的情况,未来几年的需求还将继续放大。
“又只有指望王室出钱做基建了。”埃德尔对此也是非常的伤脑筋,现在政府的财政应付军队整编比较吃力,还是在这两年工厂逐渐增多,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完成的。
如果还是之前的经济状况,政府更拿不出钱来做应急预案。之前首相斯图尔礼就因为政府缺钱,没能给下面官员发足够的薪水。被下层官员所议论纷纷,还是最后给他们补上后这些声音才消失。
“去将赫尔斯曼顾问先生请来。”埃德尔对侍卫长吩咐着。现在王储要了解一下未来电力的供应增长趋势,才能有目的减少这个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天埃德尔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赫尔斯曼。作为一个德国人,赫尔斯曼有着德国特有的严谨,对自己工作也是极为负责,偶尔也会喜欢去旅行,领略各地的秀丽景色。
“看过殿下,不知我在什么事能够为王储效劳。”赫尔斯曼知道王储找自己一定有事情,也就很直接的问道。
“赫尔斯曼你是一个电力专家,不知道对罗马尼亚现在的电力短缺,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王储问着赫尔斯曼,希望他能给出专业人士的建议。
赫尔斯曼在罗马尼亚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了,之前是在西门子工作,后来在罗马尼亚一家小型火力发电厂做技术专家。后来埃德尔在视察时认识了他,王储感觉赫尔斯曼能力还不错。在德国货款后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顾问,专门为埃德尔提供电力方面的咨询。
“王储,现在电力紧缺的问题是,因为罗马尼亚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而电厂建设由于投资较大没有跟上所引发的。”赫尔斯曼委婉的说着,这是埃德尔之前货款购买设备没有考虑周到。
埃德尔如何能听不出赫尔斯曼的意思,之前引进设备和技术时没有经验,只顾着钢铁、化工、军工等比较显眼的行业,当时只准备了台五千k的发电机组,结果预计的很好,但是没有将做配套的小厂考虑进去,加上发电厂属于大投资低回报的性质,几乎得不到私人资金的投资,弄成现在这个模样。(资本都喜欢高回报的行业,比如投资轻工业、金融等)
“现在我打算改变这一现象,不知道赫尔斯曼先生能给我怎样的合理建议?”埃德尔也不含糊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听到王储的提问,赫尔斯曼回答道。“我认为现在建设的电力设施,需要顾及到今后几年的发展情况。罗马尼亚有不错的水力资源,可以建设水电站来解决靠河流的城市电力供应问题。其他城市可以就近建设火力发电厂。”
埃德尔听到了顾问的建议,对于水力发电站生产的电力更加便宜,但是前期投入太大(是火力发电厂的…倍),埃德尔打算有钱了再说。火力发电站建设费用还比较经济一点,经管污染严重、人员费用高、运行费用高,但是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时候,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顾问先生你能预计一下加上几年后,罗马尼亚的电力需求吗?”埃德尔问到自己最关心的话题。
“好的殿下,我预计预计几年后的罗马尼亚,大概需要—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才能满足需求,其中康斯坦察的用量会多一点。”赫尔斯曼面对王储的提问,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埃德尔王储和赫尔斯曼的一番交谈后,了解到现在罗马尼亚的电力使用情况。也对未来电力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非常感谢赫尔斯曼阁下的帮忙,你的建议我会充分考虑的。”埃德尔对赫尔斯曼讲到,讲完后转头对侍卫长说到。“替我送送谢赫尔斯曼阁下。”
卡鲁斯特上前伸手为顾问先生做着指引的说道。“赫尔斯曼阁下这边请。”
赫尔斯曼对侍卫长点头示意。“谢谢。”
埃德尔送走赫尔斯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