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尼亚雄鹰-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产业也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比如这名叫多罗的士兵。从一个士兵来看多罗是不合格的,他面对敌人进攻时缺少足够的勇气,窃贼出身的他却对于翻找财物和逃脱比较精通。这就让他成为一个捡尸体非常合格的人选,事实上他做的不赖。

    在接近一年的这种职业生涯中,他总是连队中能找到财物最多的人,而且一点伤都没有遭受到。这让他在这个畸形的产业中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博得诺夫让多罗直接成为这些人的头,而多罗甚至对于捡尸体有着自己的心得。

    按照获得财产的多寡,多罗将其中分为几等。其中第一等是英法本土军官,他们身上财物较多,想要遇到赎回的机会也只有这些人。第二等是印度军官,这些身上带着咖喱味的军官也比较富有,只要是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黄金制品,这可是硬通货。

    第三等是澳新军官,他们普遍有一些手表或者其他物品也能卖一些钱。最后就是其他军官,他们这些人身上运气不好什么都捞不到。

    对于前线捡尸体这种情况,保加利亚军方高层都是非常清楚。但是出于缓解物资紧张和其他一些不可描述的情况,军队方面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作为保加利亚总司令同时担任萨洛尼卡指挥官的泽科夫上将,对此也是一清二楚。只是现在他顾不上,因为库丁切夫中将的电报让他大为头疼。

    “真该死,我上哪里去找十万兵力给他送过去,还要求十天之内。”

    在萨洛尼卡城内,作为指挥官的泽科夫上将对自己参谋长抱怨道。

    看到表达愤怒的泽科夫上将,在巴尔干战争担任过第一军军长,并且负责攻克埃迪尔内的伊万诺夫中将,反而开口说道。“我了解库丁切夫,如果不是到真的没有办法,他是不会发电报过来。”

    面对自己参谋长的话,泽科夫上将直接回答道。“你说的我也知道。而且他说能挡住十日估计真的只能挡十日,我们不想输掉这场战争,那么就只能给他凑兵。”

    参谋长直接讲到。“首都我们还有两个师兵力。”

    面对参谋长的话,泽科夫考虑一下后讲到。“首都两个师中只有27师堪用,35师还是留着吧,别上前线添乱了。”

    了解泽科夫意图的伊万诺夫中将苦笑着讲到。“这样的话,扣除27师还需要是8万兵力,看来只有从这里抽调了。”

    “是的,我仔细研究过库丁切夫中将发来的战报。现在他们那边更加危险,所以在抽调兵力上不能滥竽充数。”

    面对泽科夫的解释,伊万诺夫中将担心的问道。“这样抽调萨洛尼卡的主力。会不会给我们当面之敌机会?”

    “不会。”

    面对参谋长的担心,泽科夫毫不犹豫的的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且他还给出自己的依据。“根据我对目前战局的观察,我们当面的协约队已经丧失了锐气。如果说罗马尼亚要是早上一个月开战,我会非常担心。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重创了敌人能打的澳新军团,塞尔维亚人他们想着的是打回老家。至于希腊人,我们在巴尔干战争就领教过他们的战斗力。英法本土军队太少,殖民地军队,你又不是没见到。”

    在泽科夫上将口中,当面的协约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我可以抽调7师、师、4师、2师还有山地2旅组成援军,再汇合首都的27师,这就能够满足库丁切夫的需求。”

    泽科夫上将来回走动一圈后感到还是有些不放心,继续讲到。“另外再调独立炮兵三团作为支援。”

    独立炮兵第三团伊万诺夫中将当然知道,这是一支不俗的炮兵部队,参加过大大小小不少战役。其中该团的50长管加农炮营,高达25公里的射程,是保加利亚为数不多的超远程大口径火炮。这次为了对付罗马尼亚人,泽科夫上将这是下了血本。

    对于泽科夫上将的安排,伊万诺夫中将仔细一想,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看来也就只能这样了。”

    泽科夫口中的调令,恰好将博得诺夫上尉的连队在抽调其中,这让士兵们都大为不满。

    “该死,为什么又要抽调我们。”

    “刚打完恶仗还没有休息一天,又要启程去打罗马尼亚人,为什么不是其他师。”

    “听说这次抽调的师不少,有7师、4师、2师,我们师能跑的掉?”

    “真该死,这些长官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因为能打就四处跑,早知道还不如找个弱一点的部队呆着去。”

    士兵们的一脸气愤的表情,纷纷述说内心的不满。

    “好了。”

    看到大家越说越离谱,博得诺夫上尉连忙安慰起自己的士兵。“我也不想被抽调到去打仗,但是这是军令,而我们是士兵就必须服从,大家都去准备吧。”

    在博得诺夫的安慰下,士兵们都愤愤不平的准备行军的事宜。作为和罗马尼亚交过手的军官,博得诺夫知道这次增援普列文让大家很不满意。

    这两年没完没了的打仗,还看不到胜利希望让大家都很沮丧。而不少人家乡传来饥荒的消息,一样让大家难受。许多人对此早已将不满压在心头,要不是身为总司令的泽科夫上将威望高,这样的不满早就引发更大的骚动了,哪里像现在这样被压制。但是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士兵们的情绪总有压不住的那一天。

重要单章,大家务必看看() 
    这时候发这个单章,主要是馒头有话相对大家讲。馒头写书一年了,关于更新说出来就是泪,这伤了不少读者的心。尤其是在这里我需要对天若有情书友道歉,在我上架他就给了盟主,但是被我更新气跑了。在这里我对所有因为更新问题,对所有喜欢这书的读者说一声对不起。

    “对不起大家,我之前太任性了。”

    当然我发单章并不只是为了更新道歉,而是商议这本书的完结时间。之前有读者和朋友劝我:这本书现在成绩这么糟糕,你还是尽管完本吧。我知道他们这是为了我好,这样老师拖着也不是办法。而且因为拖更的问题,我这本书估计都上编辑黑名单了,推荐什么就别想了。

    所以我想问问大家,我是一战结束完本,还是继续写到二战?

    其实对于接下来的描写,馒头还是自认为能写不少东西,干预匈牙利革命,苏波战争、还有土耳其革命,另外和苏联关于乌克兰地区的你争我夺也是非常重要的焦点,至于战后的占领鲁尔区,大萧条、啤酒罐事件、小胡子上台、西班牙内战等等战间事件都可以写。

    这里关于为什么不吞并保加利亚做一个说明。对于目前的罗马尼亚而言,吞并保加利亚只有一个时机,那就是德奥合并到肢解捷克这段时间。在这之前都不可能,至于为什么这和地缘政治有很大关系,大家听我这个半吊子键盘地缘爱好者慢慢道来。

    首先一战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巴尔干有两个罗马尼亚绝对不能惹的爸爸级人物奥匈和俄国。一战前巴尔干唯一能欺负瓜分领土的只有奥斯曼帝国,不过可惜罗马尼亚不接壤。至于伊斯坦布尔,这是俄国的心头肉谁动他对谁炸刺。

    一战结束后奥匈解体、俄国变色,那么有机会么?有,但是这个机会不值得。因为不管哪方面来讲乌克兰比保加利亚强多了,且连民族融合性来讲乌克兰族要容易太多。所以一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变强的关键点在乌克兰。

    而消化这些地区需要时间、时间、时间重要的事说三篇,这个时间是以十年为单位的计时(其实最好是二十年为单位,看看现在弯弯就知道)。等到消化差不多了,德国重整军备又开始了,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利用德奥合并的契机,追求罗马尼亚吞并保加利亚,这时候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等因素都可以将这种反抗降到最低。(一战后合并,保加利亚反抗率太高,搞不好会变成拖累的负担)

    然后就是罗马尼亚出入地中海不方便的问题,这个很简单,你就是进入地中海也只能打酱油,还是需要二战来破局。这里有两个关键点苏伊士运河和伊斯坦布尔,其中伊斯坦布尔比一定需要拿下主要和土鸡签订军舰通航协议就可(利用二战波兰战役前的有利因素,强迫土鸡通过军舰自由行,不通过也可以在吞并保加利亚后一举拿下)。

    而对于苏伊士运河这个必须和英国交战才行,所以这也是罗马尼亚布局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时刻。(一战后这里是英法的势力范围,罗马尼亚没有太多精力顾及到这里,国内太多事都忙不过来。)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326章 动荡的保加利亚(上)() 
冬日的索菲亚街道上一大队士兵正背着行囊在前行,道路两边有不少送别的人。通过送别人面容悲伤的表情就能够看出,这是在送自己亲人上战场。

    根据保加利亚官方统计,战前拥有四十七万人口的索菲亚,现在统计的数字只有三十一万人。中间十六万的人口差距,大部分都是被征召进了军队,而二十七师就是这样被组建的部队。

    作为保加利亚年第三波动员组建的师,只能说二十七师成军很晚,主要原因是缺少装备和训练。作为由已经挑剩下,由三瓜两枣兵源组建的二十七师,他的训练周期普遍要比别人长一些。而且根据其师长的话来说,这些由四十岁左右和十六七岁士兵组成的部队,其主要责任应该是防守二线城市才行。但是现在面临罗马尼亚和协约国两面夹击的情况,二十七师也只能赶鸭子上架。

    现在送别场景展现的就是二十七师。

    作为由泽科夫上将签发的命令早已抵达了首都索菲亚,得到命令的二十七师已经准备好行装,他们这将要上战场,所以士兵们的亲人悲伤一些也是应有之义。而且由萨洛尼卡抽调部队组成的援军已经抵达城外,他们现在要赶去和其汇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