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陪同上将一起巡查的除了他的随行人员之外,还有负责苏恰瓦防御的安蒂奇少将一行人。
“工事修的还不错。”
库尔图瓦上将站在一个还散发着水泥气息的坚固碉堡内,对身边陪同的安蒂奇少将说出自己的感受。
面对上将阁下的赞誉,安蒂奇少将笑着讲到。“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安蒂奇指着眼前工事说到。“上将,眼前的这个碉堡是我们准备的支点防御工事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提供补给物资给附近防守作战的士兵。堡垒分主堡和子堡,其中主堡作为人员休息和物资储备的中心,分堡作防御使用都配有机枪和火炮。堡垒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其墙壁厚度有近一米,顶部结构厚度也达到一米,根据我们的计算能够免疫敌人210重炮以下的攻击。除此之外我们还修建了分堡和主堡连接的地下通道,在主堡垒下方我们还修建了藏兵室、弹药仓库、野战医院、供水室、通讯发电报室等。”
听着安蒂奇少将的解说,库尔图瓦上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他好奇的问道。“像是这样的堡垒你们准备了多少个?”
“一共有六个。另外依托市政府大楼的坚固结构,我们还修建了更加坚固的工事,是作为城市防御作战的指挥部和最后的据点。”
听到安蒂奇少将说出有些沉重的话题,陆军部长阁下直接略过后面的话。反而好奇的问道。“这就是七个大型碉堡群,加上之前说的小型防御工事有三百五十四个。你的防御工事修建的非常好,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可以说说吗?”
“没有问题。”
安蒂奇少将说出库尔图瓦上将的疑惑。
“我能够在一个多月时间修建修建这么多防御工事,主要还是政府部门的配合。因为我们这里临近奥匈的加利西亚,所以在宣战后城市民众对于在此作战内心有准备。所以当我们修建工事的时候民众都踊跃帮忙,另外政府还收集了四百多吨水泥和三百吨钢材给我们修建防御工事。”
听到安蒂奇少将的解释,库尔图瓦上将笑着讲到。“加上之前分给你的五百吨水泥和两百吨钢材,看来你比我的建筑物资还要富裕。”
面对上将阁下的调笑,安蒂奇附和着说到。“这都是各方的支持,还有民众的奉献。”
“好了,不要这么谦虚。这其中你的功劳我都看在眼里。”
库尔图瓦上将继续讲到。“我们得到情报到,德军已经在切尔诺夫策集结的差不多了,统帅这些德军的将领是马肯森元帅,所以你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
安蒂奇听到上将的话沉默了一阵。对于德军战斗力他一点也不陌生,之前他也轮换到东线战场当过观察员,对于其战斗能力有着充分的理解。至于马肯森元帅,安蒂奇认为他是东线德军最为出色的带兵将领这场仗不好打。
所以安蒂奇考虑一下后,讲到。“上将阁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守住这个城市。”
“不只是最大的努力,我需要你至少防守一个月时间。”
库尔图瓦上将的要求让安蒂奇大为吃惊,只见他不由自主的反驳道。“上将阁下,这要求有些过高了吧?”
“一点也不高。”
库尔图瓦上将回答的不容置疑。考虑到安蒂奇少将的感受,他做出了解释。“我研究过凡尔登战役和烈日要塞攻防战,其中起着最为主要作用的还是两方的重炮,所以我给你们额外准备了一个210重炮营。而且为了给你们足够的支持,我还会让航空队保证你们的空中优势。当然在必要时也会让其对敌军进行火炮压制,缓解你们的压力。”
库尔图瓦上将说出保证空中优势,最大的凭证就是在罗曼和雅西等地已经做好准备的航空第二联队。作为保证摩尔达维亚守军防空需求,和压制德军空中视野任务的第二联队,其现有的480多架作战飞机就是其凭证。
“非常感谢上将对苏恰瓦的重视,不过对于防守一个月时间,我依然抱着慎重的态度。”
安蒂奇少将一听内心安稳不少,不过兵力的劣势依然是他最为头疼的目标。所以对于上将阁下的支援,他也只能感谢而不能做出承诺。
看到安蒂奇少将死活不答应一个月的保证,库尔图瓦上将也不好再提。看来想利用苏恰瓦消耗敌人再进行反击的想法要泡汤了,接下来自己还需要多给罗曼和雅西一些利于防守的武器。
。
第314章 重心调整()
奥匈军队在特兰西瓦尼亚惨败的消息,随着克卢日被攻克而让奥匈高层震惊。
其中要说最为难受的就是匈牙利王国,作为二元制帝国支柱之一,布达佩斯对于逼近匈牙利大平原的罗马尼亚军队有些畏惧。在克卢日被攻克后其首相蒂撒(匈牙利有单独的首相,奥匈帝国除了君主,政府、议会都各有一套)就已经给卡尔一世发给三次电报,希望能够获得足够兵力保护匈牙利。
这让一直集结兵力和物资准备着意大利战役的卡尔一世非常不满意。而当萨姆中将的第十集团军也败退到阿德拉的时候,来自布达佩斯的电报就达到了一个巅峰,在短短的七天之内共有五份请求援军的电报,抵到了皇帝卡尔一世面前。
为此卡尔一世非常不满,他甚至在和陆军部长弗里德里希大公讨论意大利战局时亲口抱怨。“这些匈牙利人难道没有一点战略眼光,看不出来罗马尼亚人没有可能对匈牙利领土有威胁。”
面对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抱怨匈牙利人的惊慌失措,弗里德里希大公解围一般的劝说道。“陛下,匈牙利有不少人都已经看了出来。不过普通人就没有这样的眼光,所以为了安抚这些人,布达佩斯方面也必然做出请求援军的举动……”
说到最后弗里德里希大公讲到。“而且匈牙利大平原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产粮地区,所以对于布达佩斯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慎重对待。”
面对陆军部长的劝说卡尔一世有些无奈,匈牙利王国在帝国版图中太重要了。不管是兵员、粮食、还是政治等考虑,都需要顾及到匈牙利人的感受。所以卡尔一世考虑再三,忍痛从自己准备作战的军队中抽调一支满足匈牙利人的愿望。
当然心不甘情不愿让卡尔一世抽调的增援部队,也别想是什么精锐,不给新组建的部队就不错了。所以组建快一年,之前一直担任预备队的第十六集团军就被抽中,作为匈牙利的援军。
这个集团军也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除了训练强度较差(兵员素质较差,主要是因为当时奥匈将征召年纪扩大所致),配属的火炮、机枪等支援武器较少之外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进攻上可能还有些欠缺,不过做防守还是错错有余。
当然十多万人的一个集团军调动当然是大事,其中车皮准备,人吃马嚼的生活物资准备,安抚士兵的情绪等等都是需要去做的。这些也都会暴露在有心人面前,而罗马尼亚就是目前对奥匈军队情况最热心肠的人之一,另一个当然就是以屡败屡战的著称的意大利。
当奥匈抽调了第十六集团军作为援军增援匈牙利的消息,传到了布加勒斯特之后,罗马尼亚上下都欢欣鼓舞。看来奥匈帝国现在重点还是意大利方面,这是个绝好的消息。为此普列山上将可以大胆的抽调,目前云集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精锐填补其他方向的空缺。
如禁卫二师、三师、七师十二师等,都已经安排列车转运靠近保加利亚一线,这是在为即将展开的保加利亚战役做着准备。而六师、九师、十六师等部队,也因为担忧德军的进攻在向摩尔达维亚转移。
大量的军队调离,当然也有大量的军队调动到特兰西瓦尼亚,诸如三十四师、四十七师,六十一师、六十九师等,大量新组建的部队都被安排接替抽调部队的空缺。
所以现在罗马尼亚的运输情况,比开战后更加的忙碌,这尤其让负责此事的总参谋部交通处托里斯处长又扯掉了不少头发。
这里多说一句,按照罗马尼亚军方对于编制的划分,由民兵加少量现役军人组建之后的部队都是使用三十到五十九的师集编制单位。而完全由征召士兵和少量军官组成的部队,都被冠以六十之后的师级编制。
所以就能够看到少将、中将是师长,上校中校也是师长的局面。不过按照军方默认的规矩,当然是常备师指挥新组建的部队,而缺少常备师时,由民兵组建的师指挥预备役组建的师。
当然除了抽调部队之外,负责指挥作战的集团军指挥官也是有新的安排。其中提出引诱奥匈第十集团军出击,派出部队偷袭克卢日的费列伊特中将已经卸任集团军司令一职。处于对他敏锐的战场洞察能力的考虑,费列伊特将担任保加利亚集团军的指挥官。负责和盟国合力进攻保加利亚,以达到让其退出战争的目的。
而之前担任中央集团军指挥官,亲自攻占克卢日的安德鲁中将,也将被派往摩尔达维亚方面给库尔图瓦上将当副手。主要考虑是因为他担任过突袭任务的指挥官,对防守德军可能的突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验。这也能看出目前罗马尼亚军方,对于机动作战大师马肯森元帅率领精锐德军的忌惮。
至于萨拉米克上将则负责新夺取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整体的防御任务。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之前老上将阁下在德瓦以劣势军力和奥匈军队作战了那么久,为快速夺取克卢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老上将阁下在防止敌人奥匈第十集团军撤退上吃过一些暗亏,不过这都是不打紧,只要完成作战目的就是好的指挥官。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之前南方集团军各部伤亡不小急需修整,这也是一大因数。因为目前即能获得修整机会又要担任防守任务的地方,就只有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而萨拉米克上将之前就担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