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袭大清-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那些个穷鬼吃饭做什么?有什么好处?”袁枚德想象不出来张瑞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于是问道

    “不知道,大概是觉得自己有善心吧!不然没有办法解释,而且他还对那些穷鬼们放了话,如果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去找他,他可以给饱饭吃给衣服穿。”章承松说道

    “目前州城中很多穷人都有些心动不已,据说他还大量购买了城中的油,米,粮,布,农器,铁等等,少说也有近万两的意思。”

    “果然是爱到处乱花钱,就他养那么几个人也要买这么多东西?八万又去了一万多。”袁枚德不由得有些心疼那钱。但是转念一想,就问道

    “章师爷,你觉得这个张瑞有没有想造反的可能?如果他想要造反,那么为他谋求官职我们可就完了。”

    章承松一听袁枚德说起造反,心中立刻震惊恐惧了一番。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张瑞好像也就桀骜不驯一些,其他的事情也都比较循规蹈矩。于是便对着袁枚德说道

    “一个求官职的人怎么看也不像要造反的样子。目前正是我大清乾隆“盛世”之时,一个过得好的人谁会吃饱没事干,干那些提着脑袋过日子的生活?”

    “所以他应该不会造反,看他的样子就是想着吆个名声,到时候好某个官职往上爬。毕竟我当今圣上最爱这名声。”

    说完后,章承松还不忘的往北方抱手施礼一番。

    “章师爷所说有理,这样吧!一会我拟个奏折递上去看看上面的意思。你回头去找他说一下,别到时候这个愣头青让我们白忙活了。”袁枚德不免有一点担心说道

    “好的,大人。”章承松应道

    紧接着,袁枚德再次吩咐道

    “你再让他们那些土匪头子每个人最少准备三千两白银,其他的每人准备五百两。各自找好代替自己脱身“宰白鸭”之人,别到时候给本官弄出手尾来。”

    “明白,大人,学生领命。”章承松再次对着袁枚德施礼道:

    “嗯,去忙你的事情!”袁枚德说着就去推开办公书房的房门,进了去。

    ……

    “臣袁枚德今有一本起奏:

    臣自至接任广西梧州府三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身受君恩恐不能报效万一。然广西地广人稀,穷山民杂。多有匪患为祸乡民,百姓苦不堪言。臣虽多有心杀贼之心,奈何兵丁寡稀,所费巨而无功劳。今有义民张瑞等,苦于匪患,聚众三十余众擒得直连山头匪二名手下土匪十数,押于府衙欲求得外委把总之职。然,此子虽山野村民多有鄙习,不懂礼仪,不通跪拜。却也有赤子之心,庇护百姓之爱。臣愚钝。叩请圣裁。

    乾隆二十年五月二日”

    袁枚德在书房之内写完这奏折之后,用嘴轻轻吹了下上面墨迹。忍不住观赏一番,还是觉得自己的水平有所下降了。

    “张瑞,你要的本官可是替你问了,希望你能多掏些银子出来谢谢本官了。”

    说着,袁枚德便专门的箱子装好奏折。随后到了门外唤一衙役,让他按以往的方式送往至京城。

    望着衙役离开的背影,袁枚德不由得说:“这奏折去到京城来回估计得要两个月了!希望那家伙还有三五万两,不然都对不起我!”

    ……

    袁枚德的感慨张瑞是听不到了。此时,他正带着自己属下以及跟着他身后众多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一起回直连山,同时还有如同长龙一般给自己运送物资车队。

    途中虽然有一些村民土匪想要打这物资的主意,但是看见张瑞身边那二十个刀盾兵之后又相安无事了起来。

    待张瑞回到直连山之时,把山上的人都吓了一跳,如此多的人跟物资实难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由于回得比较晚,当夜留在直连山休息的人几乎是把整个山寨塞满了。直到第二天把所有的货物卸完,所有的车把式驾车离开,这才让张瑞缓了口气。

    经过刘睦修大半天的整理,跟着张瑞回来的百姓就有三十多户,大多数是有家庭的人家,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老的单身乞丐。

    在刘睦修看来。这有男人的家庭户,张瑞要来还可以理解,毕竟给口他们吃的还能帮忙干点活。但是那些年老的单身乞丐,张瑞养着干嘛?就他们子女都未必养他们。

    难道张瑞为了点名声还专干这纯粹的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如此下去有多少银子够丟。

    毕竟在这个时代,贫穷人家的老人多数遭人嫌弃。一些老人忍不住就会出去乞饭。而一些年老的人在灾荒年,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甚至会跑到山上上吊。

    就是这么一个悲催的世界,所以张瑞才被人叫做傻子。但是傻子的世界又有几个人明白?

第四十九章 一切的发展()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

    在大多数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张瑞还是“一意孤行”的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早在最初之时,张瑞便到管辖直连山周边的荒地两个县衙里了解过情况。直连山原本是个土匪窝,周边自然没有居住人家,所以附近三十里的地都是无主荒地。

    本来这荒地是谁开荒算谁的,但是张瑞还是花了十多两银子把这三十里的荒地以购买的方式买了下来,并在官府登记在册。

    随着朝廷夏税的收取,每日牵家带口投奔而来的无地贫穷百姓不计其数。从最初的三十多户到如今已经有一百七十户,加上剿匪队员的一些家庭搬来,如今直连山的人口有近两千人。

    此时的直连山已经慢慢形成一个新的镇城,虽然房子都是清一色的泥胚砖草顶房,但都是标着编号,整齐如一。而且每份房屋都是占地一百多平的独立的四房样式,依绕山体有规划有设计的建成。

    目前房子都是以每月三十文的价格租借给牵家带口到来的家庭使用。但,是张瑞向他们表示:如果今后能够一直遵守直连山的规矩,那么一年后将不再收费。而且住满三年的家庭,将最终拥有这份房屋。

    如此新鲜的好事,自然让到来的一穷二白之户欢喜不已,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期待。

    与此同时,张瑞还安排了人手集体到周边去开荒田地。

    清贫百姓对于土地的热情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在山寨充足耕牛的帮助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开荒出来了两千亩的田地。

    广西虽然是多山之地,但是张瑞大概评估一下直连山周边三十里內,适合耕种的田地最少有四万亩的样子。

    按着张瑞的意思,这些田地最终都会分给开荒的百姓们耕种。每户家庭可以分到五亩。田地分的不算很多,但是张瑞收的租金低啊!每亩田只收两斗的谷子,而且是永不加租,那怕是亩产两石也不加。就这两斗的租子还是包含了要给朝廷的税收。

    如果是这样的租金,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就算是新开荒的田地,只要不是懒得要命的人,那每亩田都能产出八九斗谷子吧!交了两斗,至少有六斗。那五亩就剩谷子三石。

    一季能剩三石的谷子是什么概念?就是家里的人可以天天吃饱饭。这在从前那怕是大丰年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毕竟要交的租税太多。

    这新开荒的田还会随着耕种产量继续提高,到时候得是多少的谷子?由不得开荒的人不热心。于是,开荒队的队员们都在张瑞描述的美好未来中卯足马力的干。

    紧接下来日子里,张瑞再次放出令人兴奋的消息。剿匪队将再次招人,此次招募名额为一千一百名。

    这次招募剿匪队员将不再给予安家银子,而是给田十亩。同时月俸也下降到了每个月五钱银子,但是五年后退出剿匪队时还可以再得十亩的田。

    一个队员干五年将可以得田二十亩,这田到时候会直接转入其名下财产,不过那个时候就得自己缴纳朝廷的税收。

    当然也可以继续挂名张瑞这里,田地依旧是自己的,可以卖买。张瑞依旧只收一亩两斗的谷子并帮忙负责朝廷的税收。

    这次的招募看着是没有了安家银子,月俸也低了。但是事关利益,那怕是再不会算数的平头百姓也知道哪个更划算。

    现在每亩田至少七八两银子,良田甚至达到十一二两银子有时候还是有价无市。所以,田只会更值钱,银子花了就没有了。

    随着张瑞放出的消息,一些家里小伙子多的人家开心得不要不要的。这一个小子进去就是二十亩,那五个小子进去了就得有一百亩。

    一百亩啊!那可就成为一个小地主老爷了。如果不是有这次机会,那一个佃农之家一辈子都不可以拥有这么多的田。加上六哥如此的租金,不心热不行。这可是比后世中五百万的彩票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不行,这两天家里就是不吃饭也要让小伙子吃饱。等他考进六哥的剿匪队我们就不用愁了。”

    众多人家纷纷念道

    …

    要说这些日子最热的话题是什么?当时是张瑞,张六哥。整个县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像张瑞这般模样的招人知县老爷不管吗?不上报吗?

    知县老爷也想管,但是前些日子知府老爷的章师爷有过来找过张瑞,同他说他之前剿匪有功,知府准备上奏朝廷给他封个职位。

    既然知府都知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又何必去多管闲事,而且张瑞对他这个知县还不错,懂得孝敬。所以知县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招募如期进行,最终张瑞招满编自己心中的队伍。一百人的刀盾兵,三百人的长枪队,一百名的弓箭手,三十人作为斥候,六百人作为火枪兵。

    至于火枪兵。在张瑞放消息要招募队员的前一天,他就接到杜牧的回信,杜牧已经在澳门那买来了新式燧发枪一千三百多支。这枪本是荷兰人抢了英国人的船后,准备拉到澳门时出售给澳门的驻军,结果澳门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