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时间再往前提,萧江灼抱了萧之夭离开后,回府前,半路还拐道见了一面南佑。
“十多年前,赵祈赫为了拉拢当时的翰林院而纳了当时翰林的女儿何燕。何燕对太子一往情深,然而太子却只拿她当利用工具。翰林院掌控在手之后,太子就冷落了何燕。骆丹趁机对何燕下了死手,造成了当时已有身孕的何燕一尸两命。老翰林为女儿叫屈,却被太子找了个由头赶尽杀绝。”
萧江灼锁定南佑的眼睛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或许,我该叫你何南。”
老翰林夫人的身体不好,前后生下的两个女儿年龄相差八岁,然而老翰林却如获至宝,给小女儿起名为南。何燕,何南,意为燕南归,取姐妹相亲相爱之意。
何南随了她娘,自出生便身体不好,经高人指点不宜公开养大,于是便秘密送去了庵堂教养,何燕则随母亲按月到庵堂进香才得以见到小妹。外人只当这家的小女儿夭折了,可是庵堂里的小姐妹却像父亲取的名字一样,感情日益加深。
何家被灭,何南因身在庵堂而逃过一劫。但当时她已经八岁,已经记事了。她清楚地记得当年的菜市口,太子赵祈赫是如果亲自监斩了她的全家。而她的姐姐,听说是被丢在了乱葬岗,她连尸体都没找到。
是恨让她长大,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为她姐,为她全家报仇。为了这个目的,她可以改姓,可以弃女装穿武装,可以任自己粗糙的完全没了一个官家小姐的样儿,可以出卖身体出卖尊严出卖一切她拥有的东西,只要她活着。
她知道自己的仇人是怎样一个权势滔天的人,所以她不敢向父母的任何亲朋好友求助。甚至为了彻底断掉有可能查到自己的渠道,她一把火先烧了庵堂。
庵堂养她长大,庵堂里的师傅师姐们对她亲如一家人,但她一滴泪没流,就躲在一棵树后亲眼看着庵堂在大火里化为灰烬,包括她的良知。
她要报仇,谁也别想阻拦她!
她自问自己做得够干净,这么多年栖身太子府都没被查出什么来,今天却被萧江灼一语道破了,南佑看向萧江灼的眼睛里充满了戒备,甚至还隐隐有着想杀人灭口的戾气,“九王爷果然实力非同一般。”
然后呢?是不是要以此胁迫她臣服于他?皇家争权不就那点事儿!
切!南佑不自觉地唾弃一声。
可惜他要失望了,她不会臣服于任何人。
在她的眼里,凡是姓皇的她都恶心,她不想跟他们任何一个有关联。她只要找太子报仇,至于那些想弄死太子自己上位的跟她有什么关系!
“王爷是个痛快人,那么南佑也就不罗嗦了。王爷既然知道了南佑的身份想必也能确认南佑不是王爷的敌人,那么这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南佑斗胆,王爷不是那种天真的以为握着某个把柄就能想怎么威胁就怎么威胁的人吧?”
这话还真是怼得不客气。
萧之夭心情不错的扭头嘲笑萧江灼,“喂,人家一眼看穿你的目的了,人家不合作哦,你吃憋了哦。”
肚子里的两小包子也争先恐后地踢着肚皮,好让搂在萧之夭腰间处的萧江灼的手深刻感受到他们的祝贺之情--哈哈哈,怼得好,怼得妙,怼得某男哇哇叫!
萧江灼不知道儿子们在说什么,萧之夭却是能知道的,她哭笑不得地一巴掌轻拍在肚皮上,小声道,“没礼貌!什么叫某男,那是你们爹!”
萧江灼隐忍地皱皱眉头,决定暂时先放过两小兔崽子。
“南佑姑娘是个通透的,可还是人生经历太少,有些话太过绝对了。本王以为,这世间万事,唯有威胁最容易达成了。如果一次不成,那就两次。如果一个理由不成,那就换一个理由。”
南佑表示不屑一顾,“心性的坚定跟人生经历的多少可没关系!恕南佑无礼,如果王爷还没想跟南佑刀剑相对的话,那么可否容南佑先告……”
“退”字没说出来。
她伸手接住了萧江灼突然甩手打出来的某件东西。
下意识以为是暗器,谁知拿到手里了却发现是一封书信。
信表面上的毒对她毫无影响,她打开一看,脸色巨变。
萧之夭也变了,“喂,萧江灼,那东西怎么能给她!”
那可是太子通敌卖国的证据,只要运作好了,一举扳倒太子的势力绝对可行。
萧江灼低头在萧之夭的头顶安慰一吻,“放心,我心里有数。”
南佑举高手里的信,“王爷这是何意?”
“合作!”萧江灼的眸子深得比这暗夜还深,让对面的南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听说南佑姑娘跟本王的二皇兄私下交情也不错,那么可否请南佑姑娘跑个腿,把这东西送到二皇兄的手里?”
南佑瞬间明白,“王爷这是想利用二皇子灭了太子?可是那样二皇子也就崛起了,虽说二皇子比太子好对付,可王爷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二皇子现在是逃犯,王爷再利用此信一举灭了太子,这样的话可就是无人出您左右了,难道这样不是更好?”
萧江灼没回答,抱着萧之夭再次腾空离去。
“本王就当南佑姑娘答应了,辛苦。”
------题外话------
这系统抽的我啊~生无可恋了都~
187 想给娘子生儿咂!()
♂,
盛京百姓觉得今年的冬天过得很刺激,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关键是有好看的。
还不用花钱买戏票去看,只要老实在家瞪着眼睛等就成了。
前不久才看了变态二皇子丧心病狂一举砍死了太子所有女儿们的伦理大戏,哎,今天就变成了二皇子其实是正义之师,太子才是通敌灭国的那一位,二皇子是得到消息后忍无可忍本想杀太子替天行道但因太子不在这才压抑不住怒气先灭了太子的后嗣。
曾经的秦长川为了将军一职而陷害楚远腾偷敌卖国一案再次被翻了出来,说原来幕后真凶还不是秦长川,而是太子赵祈赫。是楚远腾先发现了赵祈赫与西疆国太子有书信往来,欲揭发时消息走漏了,这才有了后来太子对楚家的赶尽杀绝。
听说,二皇子手中还掌握了当年太子和西疆国太子交往的书信原件。
盛京百姓听说到这里的时候还保留了一点吃瓜群众的理智,不由反想:既然二皇子早就掌握了那证据,那为什么没有早拿出来?非得等到太子也杀了他的女儿们,他宁可逃离盛京也没把书信拿出来保命?
这时候聂诵出来了,伤心欲绝的,痛不欲生的。
说大义灭亲哪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说二皇子宅心仁厚对亲哥情意深重,他本是想给哥哥一个机会让他自首请罪的。然而太子最终的行为却让他失望了,绝望了,他觉得再等待哥哥认错就是对大尧天的不忠,这才在藏身一段时间后站出来揭发一切。
二皇子不容易啊,二皇子忍辱负重不惜让自己的声名受污也想给兄长一个回头的机会,可惜某兄长并未珍惜这个机会。
这时候赵祈鸿出来了,声泪俱下,痛心疾首。
先为自己曾经的包庇行为认了错,随后感悟道,“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这话是来自以聂诵为代表的智囊团的集思广益。
简短,却有力,正中目标,且入木三分。对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形象反转有着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之奇效。
而稍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一步棋走得太对了。
因为赵祈鸿先前的形象太差了,这话一出,形象立马反转。哦,原来不是变态杀人狂而是忠厚好弟弟,还是身残志坚心系尧天大义灭亲的尧天好皇子!
群情振奋了。
#二皇子棒棒哒#
#二皇子简直是争权夺利众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支持二皇子回朝堂参政#
#二皇子娶我我要给你生儿咂#
这是聂诵提前安排好的“水军”,没别的,就是刷热度,目的只有一个,先把二皇子的国民度艹热起来再说。
赵祈鸿还不满意,提议说,既然我热度起来了,是不是还应该再踩一踩某人?借机把太子的名望反踩下去时机不要更好。
聂诵没同意,这样解释的,你的新形象就是重情又重义的一个性情中人。你会为了大义灭情,但从情的角度上来说,你又绝对不会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这种时候你不应该表现出看到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就高兴的表情,你应该表现得越心痛越好,越惋惜越好。
赵祈鸿一拍大腿,懂了。
--那舆论?
--放心,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此这般之后,果然群情很快就自动振奋到令赵祈鸿满意的另一方面去了。
#太子滚出朝堂#
#支持废除太子#
#太子不废,天理不容#
于是赵祈鸿便在这拳拳民心中,端着一张心痛惋惜的脸重振了二皇子府,又端着一张心痛惋惜的脸重回了朝堂,然后端着一张心痛惋惜的脸以鸿王的身份开始同萧江灼一样共同辅政。
他上奏的第一本便是给已获封号的各王爷们真正的封地,他们自由了。
太子把持朝政时,为了不让势力分散不好掌控,各皇子们各公主附马们到了年龄时会颁旨给其封号,但除了按月领俸禄之外是没有任何封地的。这事儿其实很不合规矩,但太子那时一家独大,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提。
以二皇子为例,他其实早就被封为鸿王了,住所也挂着鸿王府的匾额,可惜没有封地没有实权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久而久之,人们更习惯背地里称他二皇子。
他知道自己就算重返朝堂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全部的支持,所以他的第一步就是先拉拢那些同样身残的兄弟姐妹们的支持。
都曾是被太子压过的,当然明白彼此最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