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小暖跟小阳对视,俱都笑出声来。黎爹面上的愁苦虽不见了,但眼底仍有些忧虑。黎小暖知道,他是在担心老太太。

第八十二章 对簿公堂() 
既然商量好了对策,用过饭后,大家就能分头行动了。因为黎家多是伤病,苏氏便将周婶子跟黄婶子叫过来一起商量。

    临出发前,黎小暖声明:“三叔,两位婶子,小暖先谢谢你们了。你们所去办的事,且大张旗鼓的告诉大家,别怕人知道。咱就是要那些人知道,咱即使要收买人心,也收买得光明正大,磊磊落落。”

    周婶子脑子比较灵光,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哎哟,还是咱小暖看得远咧。就该把收买人心这事公开了,也省得别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就有那揪着不放的,咱也能毫不气短的辩理。”

    见大家伙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意思,黎小暖会心一笑:“两位婶子跟三叔也别指望这事能办成,毕竟人大多贪心。咱家也不是啥富贵人家,若是五十两范围内还办不来,那就直接回来吧。”

    小阳在一边笑道:“好心人总是多些,就算当场不能答应,过后也会站出来帮忙。至于做下坏事的那些人,也会在这件事中丢尽了名声颜面,下场肯定不得好。”

    因找到了解决之法,大家俱都心下轻松,听了小阳的话,便都笑了。知道今日必定会有传唤的官差上门,所以唯一能撑起场面的小阳便没有参与到计划中。

    三叔带着黄婶子跟黄叔,一起去找被磋磨而死的两个媳妇家属。周婶子跟她大儿子则是先去那媒婆家。

    经此一事,黎小暖愈发觉得要好好回报周黄两家。当然了,鱼婆婆那是已经当作亲奶奶来孝顺了的。想想,他们一家也挺悲哀的。明明就有亲长辈,却只能从非亲长辈身上找到亲情。

    夏日午后,人正乏倦。此起彼伏的蝉鸣,令人昏昏欲睡。也正是此时,两个官差上黎小暖家来了。来人中有一个正是村里的人,一进门就婶子黎叔的叫开了。被请进屋里坐下,上好茶后,同村的差人才说起正事来。

    “是这样的,牛山县有一户李姓人家,拿着跟小暖妹子的婚书,上衙门去把你们一家给告了。这是传唤公文,请黎叔仔细阅读,然后收好。明日记得准时上堂听审。”

    黎爹抖着手将传唤公文接过,忍着怒气细读了一遍。幸好养伤的这些日子,黎爹一直跟着黎小暖研究道德经,因而也能将公文上的字认全。

    公文之上,李家的陈述犹如大戏一般精彩,将黎小暖一家隐瞒骗婚的虚事,愣是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连定亲时苏氏跟他们家拿了多少聘金,人证是谁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小阳接过公文后,就禁不住讽笑:“哟呵,还真是闭着眼睛说谎,不怕官老爷下棍呀。这人证,恐怕这辈子都没见过我娘吧。瞧瞧,大前天的时候,我跟娘还在地里下肥呢,这事同村的人都能作证。”

    听小阳这么一说,苏氏便问到:“怎么说到我身上去啦,上面都写了什么呀?”

    小阳一派轻松的答:“娘,这公文上说你大前日在拉仁村跟李家定下了姐的亲事,还收下了他们家二十两的礼银,跟一只祖传了十代的白玉镯子。还说那镯子价值万两银呢。”

    苏氏一听这话可不干了:“大前日,我跟你还在地里给豆棵子撒肥呢,好些在那开荒的乡亲都能作证。我怎么可能去拉仁村给你姐定亲了呢?良子,你爹娘当天也在那边开荒呢,他们都能为我作证。”

    叫良子的同村衙役见苏氏有些激动,赶紧安抚:“婶子别急,我们大人也不单信那家人说的话。这不,大人就让我们来跟你们说一声,让你们明日只管到堂上回话就行。婶子不用担心,我们大人眼明心亮着呢,肯定不会冤枉了你们。”

    这话倒是真的。因着之前靖王发过话,让府城官员关照着点黎家。所以上至知府,下至知县,无一不在想办法跟黎家搞好关系。毕竟能得亲王青睐人家,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良子,你千万别逗你婶子玩。这可是正事。”黎爹持疑。

    良子哈哈大笑,爽快的一挥手,道:“瞧黎叔说的,咱是那样不分轻重的人嘛。知县老爷真的就交代咱了,让你们都放心。我寻思着,大人是想借这件事给你们一家正名呢。”

    一直沉默不言的另一官差也点头称是,说:“因着之前黎姑娘谣言一案,许多人对大人的判罚不满。大人就想趁此机会,灭一灭那些人的怨气。”

    既然两位官差都这么说,那这件事肯定就不会有太大麻烦了。怕只怕老太太那边出岔子,到时就算黎小暖他们家占了理,也会被孝道束缚。

    “既然话已经传到,咱就回去办差了。婶子,黎叔,你们记得明日巳时到衙门候审哦。”见黎爹他们都传看过公文,两位官差就起身告辞。

    小阳将两人送至门外,每人塞了一两银子。那两人先是一番推脱,但耐不住小阳会说话。最后两人无奈的接受了小阳的赏银,高高兴兴的回衙门去了。

    当晚,只有周婶子跟他的儿子回来了。毫无意外,那媒婆不答应出来指征李氏故意让她找的李家。不过,有那好事的乡邻拿了银子,说认得来找媒婆的人。也愿意到堂作证。

    至于三叔他们,可能明天都回不来。因为牛山县离得有点远,加上还得找人谈事,所以花时久些。但在看过公文后,黎小暖他们心下安定了不少。

    次日一早,小阳赶着从梁大伯家借来的马车,载着一家人进了城。巳时一刻,知县老爷升堂。苏氏扶着黎小暖,在黎爹父子三人身后跪拜在大堂下。

    李家的人也来了,除了那日前来下聘的母子俩,还多了两个汉子跟一个媳妇。两家人一左一右跪着,就等知县老爷发话了。

    杀威棒哆哆的撞击地板,两边衙役一声长长的“威武”之后,惊堂木敲响。知县老爷威严十足的出声了。

    “堂下何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原告最先发话:“牛山县百姓杂货铺李氏状告府城新周村黎家隐瞒骗婚,状书在此。”这是李家的长子。

    状书呈上,师爷示意黎小暖他们回话。

    黎爹带着黎家的人再次扣头,大声说到:“新周村黎家家长黎大才,率全家在此候审。”

    惊堂木声再次响起,堂审便正式开始了。

第八十三章 辩() 
首先,是由李家陈述被骗的经过。李家的老妇跪伏在地,声泪俱下,哽咽的将她儿子们如何孝顺,媳妇孙儿女们多听话都说了一遍。

    接下来,就开始讲她的四儿如何命途多舛,对妻儿多好之类的。直叹前两个四儿媳命薄,没能享到福分便香消玉殒云云。

    这一段,老妇拿捏得很到位,让旁听的众人为之动容。老妇见效果差不多,就开始转变话锋。

    “可怜我那四儿,本想就这样守着我那两个苦命的孙儿过完一生的。是我心疼他,不愿他还这么年轻就孤独老去。所以我遣了媒人,让她替我寻摸个贤良淑德,性子温和些的姑娘。因着我四儿的情况,我也不在乎对方的名声了。谁成想谁成想竟然”

    说到这,老妇彻底崩溃了,竟哭瘫在地,感觉好不凄凉。心软的围观妇人们,也都跟着抹起泪来。老妇身边的媳妇见状,赶紧将老妇扶起来,劝慰到:

    “娘,您别伤心了,他四叔这么好的人,肯定能遇到个好姑娘的。您看,这不是有知县大老爷在的嘛。咱有什么委屈,受了什么欺骗,尽管跟大老爷讲,让大老爷给我们做主。”

    那媳妇抹着泪说的话,立刻就引起在场群众的共鸣。许多被老妇感动的妇人,都开始出声声援。

    “对啊老嫂子,你怕个啥。这都告上到衙门来了,有什么冤屈,赶紧说给大老爷听呗。”

    “没错,大老爷在这,任是谁,也不能欺骗了你们去。”

    当然了,声讨大军也不都是一面倒的。有些知道点内幕的,就质疑出声。

    “这李家告的,好像是新周村的黎家吧。我好像记得当初黎家姑娘的谣言事件,好像也在这审的。我当时好佩服黎姑娘来着。怎么黎姑娘会做出骗婚的事情来呢?”

    “没错啊,那姑娘我见过。她对卫二公子跟小戚大夫那样的青年才俊尚且不巴结倒贴,怎么会为了这么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做下骗婚的事呢?”

    “对啊对啊,那李家家世也不怎么样,黎姑娘一家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死了两个婆娘的男人,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还别说,我之前在牛山县呆过,知道百姓杂货铺。听说那家的婆婆最喜欢磋磨儿媳妇,特别是四子的媳妇,尤其受苦。”

    跪在堂下的婆媳俩见舆论的方向越来越不对,都惊出一身汗来。但老妇不愧是辣姜,转念间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哎哟我可怜的儿子哟,娶了那么两个命薄的婆娘。如今,别人都在误会你命硬。这也就算了,都怪娘,怪娘没事活得那么久,才让那些个嘴碎的人胡说八道,带累了我的儿哟。”

    又是一番声泪俱下,一声声的“哟”将人的神经吊得一抽一抽的。老妇本就尖利的嗓音,配上刻意做出的声调,简直跟专业哭魂的一样。

    县太爷见场面有些失控,便不耐的一拍惊堂木。为首的衙役在惊堂木声落后,大声喝了句:“肃静!”。

    大堂里瞬又恢复安静。老妇可能太过入戏,仍在抽抽搭搭的吸着鼻子抹泪。小刚搓了搓身上的鸡皮疙瘩,回头朝黎小暖吐吐舌头。

    黎小暖失笑,不知该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才好。怔忡间,惊堂木之声再一次响起。

    知县老爷无比威严的道:“堂下李刘氏,非与本案有关之事,无需多言。你只要把状告黎家何事言明便可。现在,请将你们的控状如实叙述。”

    老妇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弄懂了县老爷话中的意思。她双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