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黎爹病倒之时,正是五叔成亲的前夕。那时奶奶还是住在黎小暖家的,为了帮黎爹治病,愣是挪用了五叔的一部分成亲经费。为此,五叔两口子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黎小暖家了。
之前,黎小暖姐弟卖灵芝得钱的事,被有心人给传播了出去。虽没明说得了多少,但自从黎爹住进藏百草,各种关于黎家发达的消息就层出不穷。
当时,街上就有传言说黎小暖一家忘恩负义,当初亲戚们都想尽办法帮着凑钱医治黎爹。如今,他们发达了,竟想不起亲戚来了。更有那人说,当年五叔成亲的费用都是借的娘家钱,到现在都没还上呢。
黎小暖听到那些传言的时候,就笑了。当年,五叔成亲的十两银子里,有七两是黎爹没日没夜的到周地主家,帮着担水救田赚回来的。那年天有点旱,大家只能到河里担水,免得禾苗旱死。
那一年,黎小暖家有七亩的田。黎爹白天到地主家帮忙,晚上前半夜就挑自己家的水。后半夜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就这么的,一直从五月担到了八月中旬。
五叔的婚礼定在冬月十二。十月初七的时候,黎爹去山上下陷阱捕兔子,好给五叔的婚宴添一味菜。可惜当天中午就下起了雨。黎爹淋了半天的雨,当晚就病了。第二天怎么叫都叫不醒,还浑身发烫出虚汗。
家里请来了大夫,说黎爹是身体亏得太厉害,又伤了风,得下好药调养半年左右才行。那时的黎家,是奶奶掌家的。所以,黎爹的私房也没超过一两银子。
但半年的补药,就得花上二三十两,这是一个大坑。起初半个月,奶奶还愿意出药钱。但随着钱哗啦啦的跑出去,口袋越来越空,她就开始不愿意了。
她跟爷爷一共育有五子一女,而她比较偏心小儿子。为了能让五叔体面的娶上媳妇,她就将家里剩下的十三两银子都给了五叔。那些银子里,除了三两银子是五叔这几年赚的,三两是另外几位叔叔孝敬的之外,剩下的七两都是黎爹的银子。
黎爹的药,每半个月就得花半两银子。因此,在又一次出了五百文的药钱后,奶奶便宣布没有银子了。那时候的黎小暖还年轻得很,不满十五岁,便跟她吵了起来。
当时奶奶那是伤心欲绝,说黎小暖忤逆,还让里正跟村里的老人来评理。里正他们当然知道黎爹之前在地主家挣了多少银子,加上他每年都到地主家做短工,也挣了不少。因此,大家也只是劝说老人几句罢了。
但奶奶那人仗着自己是老人,是长辈,就躺床上装病好几天不起来。没办法,五叔只好去找另外三个叔叔跟姑姑来帮忙。大家协商过后,决定让黎小暖跪下磕头认错。之后五叔出三两银子药钱,这件事就这么了了。
因为之前抢水的时候,黎爹经常趁夜去帮兄弟跟妹妹抢水。所以,几个兄弟跟姑姑共同出了七两银子,凑够十两给了黎爹。
当时,黎爹面上并没有表露出什么不满。但私底下,他是失望的,气愤的。只是无奈,这便是他的亲人。所以,在五叔成亲之后,黎爹就拿出五两银子,让他搬到当初他自己选的左村去。
以前,是因为五叔没有成亲,就理所当然的跟父母住在一起了。但事实上,早在爷爷去世的前三年,黎小暖十一岁那年,黎家就分了家。
当时,朝廷重新对逃灾的人做土地分配调整。经调查,黎家五兄弟分别在府城附近五个不同的村子落了户,分到了土地。但却一直住在新周村。
府衙的人来问,是不是黎家兄弟以后都落户在新周村,若是,可以趁那时将手续办了。但是几位叔叔都觉得当初自己选的地方好,就闹着分家,搬到他们的落户地去。
就这样,五兄弟就分住在了不同的村子里。而这些,都是黎小暖根据自己的记忆,再结合苏氏跟她说的只言片语得知的。
五叔搬走后第三天,奶奶借口说要到四叔家帮着带孩子,也搬走了。当时已经忍让到了极致的黎爹,就生生吐了一口血。之后的半个月,他拒绝吃药,甚至将药倒掉。
自那以后,黎爹的身体就垮了,从还能出门散步,直接到了上茅房都要人扶的地步。而奶奶自那时起,就长在了四叔家。她说,若是黎小暖他们知道孝顺长辈,过年节的时候提礼上四叔家看她就成。
第三十五章 大少爷卫昪()
随着这几年来,黎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与各位叔叔家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奶奶一次也没回来过,每年都是黎小暖带着两个弟弟去四叔家看她的。而她,还时常挑苏氏的不对,说她眼里没有婆婆,竟然都不去伺候她。
如今,黎小刚要去请人,最难办的,应该就是这位老太太啦。为了能让黎小刚顺利些,黎小暖特地买了许多的礼品。其中,给五叔家准备了五两银子,作为当初挪用婚礼资金的赔偿。
因只有黎小刚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去,谁都不放心。为此,黎小暖定了村里赶马车的梁大伯,让他跟黎小刚一天,给他一两银子。
小刚走之前,眨着眼对黎小暖说:“姐放心,我知道应付奶奶的办法,她会乖乖跟我回来的。你只管在家将她的房间收拾好,她今天一准跟我回来。”
黎小暖好奇,便问:“你有什么办法?”
小刚目光微闪,狡黠一笑,道:“等回来了,我再告诉你。”
说完,黎小刚便爬上车走了。黎小暖站在门边看着,使劲想也想不出小刚会怎样忽悠老太太。但她没有时间继续想下去,因为还要到卫府去。
二婶母女四人是每天都要到藏百草医馆报道的。因此,也跟着黎小暖一起上路。一路上,小萍小莎都欲言又止。黎小暖看着她们一副有口难言的模样,便询问是怎么回事。
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小莎才说:“大姐姐,你说我们让小戚大夫收我们为徒,他愿意不?”
额这个黎小暖还真没办法回答。直到现在,她都还没能弄清楚戚霁为什么收小刚为徒呢。每次问小刚,小刚都是笑眯眯的让她猜,什么也不肯透露。她也问过戚霁。可人家说:“那是你弟,你应该比我更了解他才是。”
好嘛,她现在是丈二和尚,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没关系,想不通的事情,黎小暖从不执着。但现在小莎姐妹那么问,黎小暖只能客观道:
“我也不清楚,要不你们去求他试试。说不得他心一软,就收下你们了呢。其实,你们是女孩子,不应该拜小戚大夫为师的,医馆里就有女医,你们要不要去试试?”
闻言,小萍一拍脑门,懊恼道:“我怎么忘了这一茬了,医馆里可不是有女医嘛。大姐姐,要不你帮我们跟小戚大夫说说,让他帮我们讲讲好话。”
小莎也连连点头,道:“大姐姐,小戚大夫肯帮我们说好话,女医肯定愿意收下我们俩。”
默默走在一旁的小倩突然插话:“小萍小莎,你们别那么不懂事。人家小戚大夫事忙,别整日的去麻烦人家。你们想拜师,直接找女大夫问去。”
闻言,黎小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位大堂妹来。记忆中,这位堂妹打小就爱哭,脾气跟二叔一样冲动暴躁。当然了,还有点小自私,嫉妒心也很强。如今,她居然能说出这么替人着想的话,当真难得啊。
不过,黎小暖也不是很认同她的话,便对小莎姐妹说:“你们姐姐说的也不错。不过,我还是会帮你们跟小戚大夫提一下,说不定他愿意帮你们引荐引荐呢。”
小姐妹俩闻言,高兴得一叠声感谢黎小暖。而在三人都没注意的地方,小倩面上满是恼怒跟不甘。她看向黎小暖的眼神,或多或少带上了点不满。
只是,黎小暖没有发现。即使发现了,黎小暖也不会认为自家姐妹,会对自己做出些什么来。最多感情淡些,来往不密切罢了。
到了大街上,黎小暖便跟二婶四人分道扬镳。因为分不清放向,黎小暖不得不向路人打听去卫府的路。她问的时候,小倩正好就站在她附近,便将地址也记了个清楚。
待黎小暖离去,小倩借口落后几步,也跟别人打听卫府的情况。等从路人那得知了卫府的状况后,小倩眼中的嫉妒之火那是烧的明旺旺的。
好容易找到卫府正门,黎小暖便见到小斯已经在那焦急徘徊了。因着之前以为自己必定是要被安排走后门或是偏门,所以黎小暖先去了这两处。结果,她都被拒之门外,那些人还不肯帮她通传小斯。
因而,来到正门时,黎小暖便毫不怀疑的朝那个焦急踱步的小厮叫道:“小斯,让你久等了。我还以为要走后门呢,所以先去了那里。”
小斯眼见时辰已经过去两刻钟,正担心黎小暖不会来的时候,就听到她喊他。于是,小斯喜出望外迎上去,回答她:“黎姑娘,你可算来了。你是我们府上的贵客,谁敢让你走后门呀。快跟小的来,公子定是等急了。”
黎小暖耸耸肩,大摇大摆的跟着小斯从大门走进去。门内,卫昪也正好要外出。这一进一出间,黎小暖又没有注意听小斯跟卫昪问礼的声音,便直接进了门。所以,她就跟卫昪照了个正面。
好在黎小暖运动神经灵敏,直接往一旁跳了一步,才免了跟这位大少爷相撞的命运。卫昪蹙眉看了黎小暖一眼,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若说黎小暖跟楚霖长得多像也不尽然。她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虽说面上有几分相似,但卫昪却看出了两者的大不同。比起端庄大气的楚霖,黎小暖更生动活泼些,也有朝气多了。
黎小暖见这位年轻人打量自己,就以眼神询问小斯。小斯硬着头皮上前,为黎小暖解惑。
“大少爷,这位是黎姑娘,二公子让人请她来教做点心的。黎姑娘,这位是我们大少爷。”
黎小暖根本不会行礼,但这个时代,陌生的两人互识好像都要行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