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4章 大唐有个文成长公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李窦长孙,崔卢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一大早上的,长安城里面的孩童仿佛就变成了文曲星下凡了,大街小巷子里面的孩童不分男女,纷纷唱着三字经和百家姓。
小孩子从一个地方跑到另外的地方,一边跑一边唱着,虽然未必就能够将三字经和百家姓背诵完,但是前面的那几句想要记住还算很容易的。
一个传一个,用了不到几个时辰的时间,整个长安的孩童都差不多会来那么几句百家姓和三字经了。
这让那些大人不由的感到有些奇怪,特别是那些还未知道三字经和百家姓的书生,咋一听这书中带着一种特别是吸引力,让人朗诵了两次差不多就学会了,朗朗上口。
“敢问,你们读的是何物啊?”有些大人好奇的问道。一些无事所做的大人们也围了上来,见到这么多人看着自己,一些孩童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紧张。
“是三字经。”其中一名胆子比较大的孩童开口说道。
“是百家姓。”另外一名跟着说道。
“这三字经和百家姓是何人所作啊?”大人又问道。
“乃是当朝的文成长公主。”
“文成长公主?”
“就是高阳公主,如今改为了文成长公主了。”
“公主大才,公主高义啊。”有人不由的问道。
“人之初,性本善啊,性本善啊!”
“三字经,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学习三字经,让他识文断字,知书达理!”
“这百家姓也得学,学了百家姓,以后至少能够会写自己的名字啊。”
“文成长公主不愧是文成长公主啊。”
“”
只要是不傻,都能够听得出来那三字经和百家姓对孩子的启蒙的重要,虽然大唐还没有后世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也是文化很昌盛的。
而这个时候,在那酒楼茶肆之中,一名瞎眼的老头用惊堂木狠狠的拍在了桌子上,然后呵道:“今给大家讲述的是文成长公主的故事,话说这文成长公主之前是被封为高阳公主,乃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女诗人,文采那更是天下无双,根据当年接生她的和守护在她的房间内的人都说道,当年这文成长公主降生的时候,天空之中落下了一道彩虹,而在那彩虹之中有一只金凤凰飞落在了房屋之中,文成长公主一出生,那是满室的红光伴随着阵阵的芬芳,一名老道士走过了秦王府外,指着那高阳公主的房间,道:‘此乃文曲星降世也!’当时是没有一个人相信,然而这文成长公主刚刚出生的时候,舌中自然形成了一个‘文’字,一岁能够看懂千字文”
下方的那些食客因为今天不讲隋唐英雄传了,原本还是有些不高兴的,然而听到了文成长公主出生的时候那场景故事,不少的人顿时感兴趣了。
那是谁?那可是文成长公主啊,那可是皇家的故事,皇家的事情向来是最容易吸引人的,特别是皇家的那些密事。
而且特别玄奥的事情越是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这个时代,那些装神弄鬼的道士和和尚都是吃的很香的。
“霍,原来这文成长公主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
“这文曲星不是男的么?”
“武曲星是男的了,文曲星自然是女的,这叫阴阳调和。”
“对,确实是这个道理。”
“”
一间酒肆之中,几名衣着光鲜的士子正在喝着小酒,谈论着如今的政事,大唐可不是后世的某个朝代,大唐的文人还致力于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可不是后世那莫谈国事的某个时代。
文人都喜欢喝酒,喝了点酒以后,一个个都觉得整个天下就是自己的了,一个个对当今的一些时事开始指点江山。
“嘭!”一名士子突然愤怒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大声的说道:“圣上是被佞臣给迷住了眼睛了,竟然让一个女人干政,女子干政那可是亡国之兆啊!”
“谁说不是?文成长公主,呸!高阳公主不过就是出身好一些,算甚的才女?她也配称文成长公主之名?”
“野心啊,她一定是想取代各位殿下的位置,然后登上那高高在上的位置,她也不想想,她就是一个女人,她也配?”
“我们一定要让陛下知道我们的忠心,明天就去上书陛下,除佞臣!”
“”
这帮家伙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嘭”的一声,门被粗暴的踹开,几名士子从外面冲了进来,一脸愤怒的瞪着这几个人。
其中一人冷哼一声,道:“就是你们这群搬弄是非的士子,你们不配称之为文人!文成长公主作三字经,作百家姓,乃是为了天下人,而你们现在竟然污蔑她,你们意欲何为?”
“你们没有公主之才能,却在这里污蔑公主,分明就是一群嫉贤妒能之辈,你们枉为读书人!”
“没有才能却到处传谣言,我必然要向陛下上书,革了汝等的读书人的身份!”
“汝等与小人难养也!”
“”
一群士子冲入,对着另外一群士子就不断的骂着,把那些喝了不少酒的士子骂的是灰头土脸的。
而这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还在发生着,整个长安在一夜之间,人人尽知文成长公主的大名,人人都懂得文成长公主才华横溢,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的读书人,一晚上的时间,文成长公主的贤明传遍了整个长安,在快速的向大唐外面流传着。
第125章 皇帝的心事()
自从新平公主府落成了之后,李恪就没有来过新平公主府。而今天他不得不来,一想到那道红色的身影,他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在知道了李恪的到来之后,程处弼整个人兴奋无比,赶紧迎了出来,这个时候只见李恪的身后马车上是一口红色的箱子。
“这有多少?”程处弼明知故问。
“一千两黄金,分毫不少你的。”李恪说道。
“难道你就不想要那把妹三十六计?”程处弼脸上露出一丝坏笑来,道:“若是有了我编写的把妹三十六计,上到八十岁下到八岁,都难逃你的魔掌啊。”
“哼!”李恪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不要就算了,小爷的货又不是没有人要。”程处弼微微一笑,道:“走走,现在我就给你写首词,保管那娘们每天晚上都要你死去活来的,嘿嘿”
带着李恪进入了书房,程处弼拿起了纸张,程地赶紧给程处弼研磨。
看着程处弼书房里面那么多的书,李恪不由的暗暗叹了一声,道:“不愧是大唐第一才子啊,想必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吧?”
“噗嗤”
听到李恪的话,程地不由的笑了出声来,程处弼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而这个时候,只见李恪拿起了一本书翻了起来,然而很快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问道:“为何这书中没有字?”
对,那些书籍上一个字也没有!
“此乃无字天书!凡人是看不见里面的字的。”程处弼故作深奥的说道,程地在旁边努力的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无字天书,无字天书个屁啊,那些分明就是一些根本就没有字的书,而且还是前几天刚刚弄好的,记得当初程地问的时候,驸马曰:“此乃装比所用也。”
“无字天书?”李恪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来,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无字天书?
“对,无字天书,一本一镒黄金,要不?”
“无需!”李恪将书本放下,显然已经不相信程处弼身为的‘无字天书’。
与此同时,程处弼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好了,拿着这首词,别说是红绾了,就算是绾红也要拜倒在你的大棒下啊。”程处弼丢下笔,脸上露出得意之色来。
“这这真可以?”
“废话,程家出品,童叟无欺。”程处弼自我感觉良好的看了看,道:“不过这‘锦衣郎’改成‘红衣娘’,估计会更好的,这李隆基和杨玉环”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程处弼赶紧闭嘴,脸上露出一丝邪恶的笑意:“你还想不想上红绾了?”
“风花雪月乃文雅之事,岂能说的如此粗鲁,有辱斯文!”李恪冷哼一声,拿着还未干的纸走了出去。
程处弼不由的对着李恪的背影竖起了中指,特么的,做了表子还想立贞节牌坊,老子鄙视你!
“驸马,外面来了魏王泰的人。”程天走了进来,脸上露出无比高兴之色,道:“带着好几口箱子,似乎是给咱家送钱来的。”
“哦?那还不快把人迎进来,你这个怂瓜!“程处弼高兴的向外面走了去,真是没有想到李泰竟然又给自己送钱来了,突然感觉李泰那胖嘟嘟的身影倒是蛮可爱的嘛。
李泰之后,太子李承乾也送来了一千两黄金,程处弼顿时是相当的高兴啊,这老李家也太有钱了,看来以后想发财还是从老李家的人身上劫富济贫啊。
一天之内有三个人给自己送金子,程处弼顿时觉得整个大唐的驸马,就自己最幸福了。
然而,旁晚的时候,一道身影的到来打破了程府的宁静。
李忠,大唐最显赫的太监,据说李世民还当世家公子的时候就跟着他了,后来李世民当了秦王,他刀一挥,将自己割了,然后入宫继续侍候李世民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