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娶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当时途径侯爷书房的春娥讲述,哭得花枝乱颤的三姨娘还没走人,四姨娘又去禀报说年前皇后娘娘赠她的一件孔雀丝绣披肩被洗浆房的下人洗毛了面子。

    侯爷一听就光火了,说大夫人走了才几个月,家里怎么就乱作这般程度?侯爷当即要叫程素去问话,那三姨娘和四姨娘又都阻拦说,这不关新夫人的事,都是新来的大管事办事不力。

    侯爷就松了口气:既然是大管事办事不力,那就换个人呗!

    我娘后院大管事的工作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弄丢了。

    程素和我娘都很清楚,三姨娘和四姨娘的真正目标不是我娘,而是刚被扶正的程素。程素自身在侯府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巩固,就着急换了我娘去做大管事,触动了侯府隐藏的一些利益链条,谋算失策,操之过急,难免不被算计颠覆。

    对于我娘的失业,程素显得十分歉疚。她提说送我们母子回汝州,我娘婉转拒绝了。毕竟,汝州程家,还有一个宅斗手段丰富的徐妈在等着呢。

    据我娘后来说,她当时就已经看透了豪门大户内里勾心斗角的本质,不想再把自己清白的人生搅和进后院那帮无聊女人的浑水里,所以决定自立门户,自主创业。

    我娘推说要投奔洛阳的亲戚,谢过程素的好心挽留,带着我和不多的包裹离开了侯府,住进了平城门附近的一家客栈。

    我爹活着时,我娘只当过合格的家庭主妇。我爹去世后,我娘先后干过短暂的媒婆工作和大户人家的后院管事工作。当媒婆呢,她担心把好人家鲜花一样的闺女送进一只不合适的花瓶中;当管事呢,她的脾性根本适应不了勾心斗角水深火热的后院生活。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家庭主妇,在权贵富户云集的帝都洛阳,该如何创业?

    就在我以为我们娘俩要在客栈里坐吃山空的时候,我娘终于做好了她的职业规划――专门为已经定亲的女子打探未来夫君的人品。

    我娘的这个创意,其实就是来源于耿夔培养小奸细打探阴明珠生活和她自己帮阴明珠打探耿夔的底细这两件事。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配模式下,绝大多数的新婚夫妻都是在入了洞房那一刻才彼此见面,即便是阴明珠这样的侯府千金,也慨莫能外。而到这个时候,男子不满意妻子,他还有机会可以移情别恋,再娶妾侍。而倘若女子不满意夫婿,就是生米熟饭,回天无力了。

    这对女子来说,何其不公平?凭什么女子一生的幸福,非要象是赌博一般寄托在不靠谱的运气之上呢?于是,我娘就希望能够在婚礼前,替这些即将出嫁的女子做一些摸底工作,让她们在落入那些人品不堪的男子怀里之前,有一个拒婚悔婚的机会。

    我娘设想的这个新职业,虽然立意高远,造福百姓,前景看好,但如何打开局面展开工作,却也是个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娘接连半月带着我走街串户,乔装身份,摸底调查。我们调查的重点人群是城里那些即将操办婚事的人家。当我娘发现这些人家都在忙于采购婚庆用品,而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来搭理她时,她的思路豁然开朗。她最终决定以售卖婚庆用品为介入点,逐步打开市场。

    深思熟虑的做好职业规划后,我娘凭借变卖竹溪镇房产的银票和程老夫人、程素、耿夔等人先后赠送的钱物,在城西靠近广阳门的街巷中买了套两进小宅院。虽说位置有些偏,但面积还算大。

    我当时有些不解,这两进院子里有大小房屋十来间,我和我娘两个怎么住得过来?后来,当这些屋子不够用时,我才佩服我娘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买下宅子后,我娘利用当街的门面,开了家小店,专门售卖婚庆礼仪上的小物件儿,比如喜字、喜烛、灯笼、鸳鸯绣、连理结、多子图等等。

    往日,坊间的寻常人家嫁娶之时,采买准备这些小物件,要分别到字画店、杂货店、刺绣铺等店子里挑选,几乎得跑遍整个洛阳城,而他们到了我娘的店里,一趟就可以置办齐全,省时又省事。

    虽说只是个方便人的小铺子,盈利微薄,但好在有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小店的生意慢慢就热络起来。

    在陪那些客户挑选物件儿的时候,我娘便会有针对性的打听这些人家婚事的筹办情况。人逢喜事心情爽,对于婚礼上的细节,客户们往往都不吝讲述。一来二去,话头就热络了起来,我娘便从中获得一些她想要的信息。

    很快,我娘的第一单生意就来了。

第九章 陶坊嫁女() 
这天午后,隔壁巷子的陶工罗师傅走进了小店。

    小店开业前,我娘曾带我去他的罗氏陶坊里买过杯碟碗盏。罗师傅身形高瘦,性情温和,一副从来不会发怒的样子。据说年纪和我娘差不多,但有些显老,第一回见他时,我就叫他作“伯伯”。

    来我娘小店的顾客,总是女客居多,象罗师傅这样的,比较少见。罗师傅话不多,我娘打包好他要的灯笼、喜烛这些东西后,他却还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我娘就问道:“还需要买些什么吗?”

    罗师傅为难的摇摇头,抿了好几下嘴唇,才终于说道:“我也不知道还应该买些什么。”

    我娘热心人一个,听得这话,当即就询问他是嫁女还是娶亲?喜日子定在哪天?对方家庭有提什么要求?现在准备到什么程度了?

    我娘连珠炮似的问题,让罗师傅顿时愣住,他盯着我娘,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似的,认真回答道:“是小女萍儿出嫁。日子定在这月的初十。对方没提什么要求。现在是在为迎亲布置屋子。”

    “初十?没两天了啊。要布置迎亲的屋子的话,那还差挺多东西呢。我这边给你补上。”我娘麻利拆开打好的包裹,将她认为迎亲仪式上必不可少的物件一一加了进去。

    “麻烦你了,谢谢。”罗师傅连连道谢。

    我娘打好包,将东西递给他时随口道:“你家夫人应该事先给你列个单子,否则这些小零碎的,很容易买漏。”

    罗师傅抬手接过包裹,抿唇道:“萍儿她娘,走了十年了。”

    我娘一愣,忙忙道歉:“对不起,我失礼了。”

    罗师傅却也不再说话,摇摇头,转身拎了包裹走出店铺。

    等罗师傅郁郁清寂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我娘才发现方才打包的时候,居然把一对院门上用的大红喜字给包漏了。她拿着喜字刚要追出门去,便遇到新客户上门,她只得退回店里。

    待到傍晚,我娘早早的关了店门,拿着那对喜字,带着我去了隔壁巷子的陶坊。

    我们赶去时,罗师傅正在张罗着关门歇业。他和徒弟两人将搁在街沿的一个半人多高的描花白瓷瓶小心翼翼抱进屋子,转身见了我们娘俩,一脸吃惊。

    我娘满怀歉意的把一对喜字递上前去:“罗大哥,怪我粗心,把这喜字都包漏了。”

    罗师傅在围腰上揩了手接过喜字,脸上仍然有些吃惊:“你专门跑一趟送这个?”

    “就怕耽误了你布置屋子,所以给你送过来。还好,隔得不远。”我娘笑道。

    “那进去坐坐,喝杯茶?”

    “不了,你肯定也是忙着,才这么早就关门。我们就不多打搅了。”我娘忙忙告辞。

    按照常例,这一桩小生意进行到这里就钱物两清了。谁知两日后,罗师傅又来了店里。

    罗师傅来的时候,我娘正在接待另一位客人。既是老客户了,我娘就让我先给他倒了茶水,请他在一旁稍候。

    我娘忙碌好一阵,终于陪那位特别挑剔的婆婆选好了如意连理结,送她出了门,正要过去招呼罗师傅,便又有新客户上门。

    “你先招呼她们,我这边等等就是。”我娘为难的表情还没显露出来,罗师傅就主动提出他可以再等等。

    我娘抱歉一笑,转身继续招呼新来的客人。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罗师傅来的这天,店里生意特别好,客人走了一波又来一波,我娘忙得一直不能停歇。

    想着这罗师傅也是客户,还是回头客,我娘接待了两三波客户以后,就打算先替罗师傅把事办了。可是罗师傅居然又说:“我的事不急,你先忙吧。”

    我娘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转身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罗师傅便坐在一旁,一边安静的喝茶,一边看着我娘满面笑容的招呼客人。

    我第三次端着陶壶给他掺了茶水后,他突然出声问我:“你几岁了?”

    “八岁。”

    我回答了这个显得特别无聊的问题后,罗师傅居然又问:“你爹爹呢?”

    我一愣,回头望了我娘一眼,她正忙着给一位长相富态的夫人推荐多子图,我便压低了声音道:“我爹被洪水卷走了。”

    “洪水?”罗师傅眉头微微皱起,随即侧首望向我娘,停顿片刻又问:“你娘叫什么?”

    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我娘的名字,我还是如实回答了他:“杜衡。”

    待送走店里的其他客人,我娘便一脸抱歉的走过来:“罗大哥,你真是我这店里的财神,你一来,这半年后才办喜事的人都来买东西了。让你等了这么久,真是抱歉。”

    “哪里。倒是辛苦小囡替我掺茶倒水了。”罗师傅忙忙站起身来,脸色竟显得有些紧张。

    “我记得明日便是喜日子了,莫不是还有什么东西没置办好?”我娘询问道。

    “那日有你帮忙,东西都办好了,就是就是”罗师傅说话间突然便有些结巴起来。

    “罗大哥有什么难事,直说无妨。”

    罗师傅继续结巴道:“萍儿她娘走得早了些,有些事我这当爹的也不好直说,我见杜家妹子是个热心人,就想看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平时总是听人叫我娘“苏家娘子”、“苏家嫂子”、“苏家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