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呀,原哥,让我做什么?”孟颖笑着问道。
“我们办一个印书局吧,以后我‘写’的书,小颖你都帮我印出来,怎么样?”赵原说道。
“可是我一点都不懂呀,我们灰原镇应该也没有一个人懂,以前集市上的书院用的书,都是他们手抄的。”孟颖很想帮到赵原,听到赵原的话,为难的说道。
“你不懂没关系,我懂就行,我来教你。”赵原笑道。
活字印刷术,需要的活字印章,墨,纸,虽然这些东西赵原可以找到现成的,但是在赵原看来,质量都很次。
“看来要先将更好的墨与纸做出来才行,至于印刷用的活字,先期可以用软木进行雕刻,以后有条件了,倒是可以用新生产出来的钢铁打造。”赵原寻思道。
“又是一个大摊子呀。”赵原不由有些头痛。
“怎么了,小叔?”看到赵原想着想着又开始叹气,珞珞走过来问道。
“珞珞也要给小叔帮忙吗?”赵原笑问道。
“当然要帮忙,小叔,你看我写的字怎么样?”小丫头跟赵原一样,此时都变成花猫。
“好,我们先做点实验。”
“是跟以前我们做的实验一样的吗?”珞珞惊喜的问道。
“差不多,小颖你也一起,这跟即将来办的印书局有关系。”
“好。”
赵原带着孟颖跟珞珞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厚厚的一叠书稿放在书房的书桌上,闻着充斥在鼻间的墨香味,心里一阵满足。
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造纸的方法改变并没有很大,赵原准备结合后世的知识,在现有造纸术的基础上,准备在现有条件下改进一下造纸的方法。
一来现有的纸张是属于奢侈品,如果印书,纸张的消耗会占用大量成本。
二是现在的纸质量真的不好,纸张含有的纤维有的很粗,用墨水写上去常常会走墨。
还有就是墨水的配方,赵原准备以后将制墨发展成灰原镇的一个支柱产业。
丹棱境内的山林,多是松树林,而且还是产油量很高的油松,这样可以提供大量产墨的原料。
而且境内桐油树也很多,赵原相信只有多做几次实验,就能够做出一些好墨出来。
“活字印刷,还是使用油墨更好。”赵原低语道。
……
杨场镇,死人坡,这里是赵原买到的荒地中最大的一片,经过测量,面积达到三千两百余亩,此时已经开垦出来了大半。
“吴伯,您老说这样的地有必要开垦吗,看看这里连根草都不长,全是沙子地。”一个年轻人对一个老人说道。
这位老人,是扬场镇本地一个有名的庄稼人,名叫吴治樊。他家没有地,靠佃租别人的地,就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孩子们大了以后,佃租的地给孩子们种,恰逢陶蒲招农场管事,有人给推荐,陶蒲就把他请了过来。
“这地在你眼里是草,但是在工坊军那里,就是宝喽!”吴老笑道。
作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人,吴治樊知道怎么才能让一片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虽然他总结不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道理,但是却知道,工坊军种地的方法,比自己高明。
“好好干活吧,人家这样的,才是干大事的,不要只想着拿那点工钱,多学学工坊军种地的方法,以后有得你受益的!”吴老对年轻人说道。
吴治樊看了看在地里正卖力的干着三个儿子及儿媳,对于现在这份活,十分满足,对工坊军,对工坊军嘴里不绝于耳的赵大人,内心无限感激。
“一定要把工坊军和陶管事嘴里说的计数方法学会,干几年我也能去买地,当一个地主了。”老庄稼人吴治樊想到了自己期盼了一辈子的心愿,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两万一千多亩土地,一共分成了十四片,也就是在十四个地方,这意味着要找十四个像吴治樊这样懂得种地,又有一定见识的老庄稼人来当管事,这一度是让陶蒲十分伤脑筋的事情。
不过随着开荒的不断推进,事情似乎也水到渠成,不管地大地小,都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管事。
“是时候去跟东家说一下,开好的地可以开始下种了!”刚完成新一轮巡视的陶蒲寻思道。
由于买的地位置都不是很好,大多还十分贫瘠,两万一千多亩地中,只有不到一千亩能开垦成水田,其它的都只能是旱地。
。
节日快乐!()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二十八章()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二十八章 墨坊与纸坊(一)()
赵原是一个行动派,事情想好了就开始做,脑海中不仅有着古法制造纸墨的工艺及配方,还有现代的一些公开的先进方法。
现在所缺少的是,一些化工得到的原料,赵原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能开始小批量的实验,制墨首制烟,造纸首造浆,这烟和浆,里面的讲究实在是太多,关系到所制墨与纸的品质。
要做事,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做事的人,赵原仔细思考了一番在当前情况下,要制墨和造纸的工艺,就开始寻思从哪里找人来帮着开始干活。
“还是从小赵庄找人来帮忙吧,还有把大舅哥也叫上。”赵原决定道。
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不管是开办的几个工坊还是新开垦的大量荒地,作为自己家乡的小赵庄并不是受益最大的,这次要制墨和造纸需要的人手主要从小赵庄来。
“就这么决定了,将制墨的工坊放到小赵庄。”显得有些神神叨叨的赵原在忙活了几天之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完善了整套制墨的工艺。
“小叔,我们也能做出来像这样的墨吗?以后是不是就可以用我们自己做的墨,不用再去买了,我记得墨块好贵的。”在院子里绕着孟颖玩耍的小丫头见赵原出来,期盼的问道。
小丫头对一件东西的贵贱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私房钱”来决定的,只要一样东西的价格超过了她心爱的包包里的钱的一半,她就会觉得十分昂贵,这还是上次去丹棱县城的时候给她留下的印象。
不过赵原家里用的墨,却是比上次小丫头去县城的时候看到的文房四宝店里卖的墨块贵得多,大都是万云君置办的高档唐墨,赵原家却是从来没有买过。
“当然,不过要用上我们自己做的墨,可还要不少时间,也许我们做出来的墨还会更好,更香。”赵原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已经开始冒出芽苞的树,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说道。
“春天就要来了!”
近一个多月的开荒活动,赵原买好的地已经全部平整开荒完成,先开好的地早已下种,慢慢的有嫩芽开始冒出,而由这次大开荒引起的话题,却不断在整个丹棱境内酝酿,特别是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让赵原的声望达到了一个顶峰。
特别是拿到工钱的那一刻,丹棱的百姓更是对赵原感恩戴德,干的活并不是很累,但是工钱却不少,夏粮下来之前,家里人基本上不用饿肚子了。
春耕春种结束,赵原的墨坊与纸坊正式启动,老柱田村白石山水泥工坊,一群跟随着赵原研制水泥生产器械的工匠接到通知,早早的来到了白石山前的水泥工坊会议大厅,等着赵原的到来。
近一年来,因为赵原的重视以及启发,这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们思维慢慢转变,越来越能接受赵原的“奇思妙想”,各种新的发明创造应运而生。
原本为了提供烧结水泥的铁矿,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型的冶炼工坊,一些较高强度的钢材,在赵原有意无意的“启发”下,被生产出来,进一步提高了水泥工坊、煤炭及铁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
“东家,又有大活了吗?”已晋升为水泥工坊“首席工程师”的刘贺兴奋的问道。
水泥工坊的水力锻锤就是在刘贺带领下完成的,虽然还很粗糙,但是也解决了水泥工坊矿石的粉碎磨粉问题,大大提升了水泥工坊的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畜力,现在刘贺是水泥工坊仅有的四级大师傅。
“老刘,这次你可别和我抢,不然第一个四级能轮到你。”杨念急切道。
跟这个时代的其他“匠户”相比,赵原旗下的工匠地位大大提升,随之这些工匠的精神面貌也跟外面的其他工匠完全不同,也自信了许多。
“这可不是我说了算的,完全是由手艺决定的,我手艺好,东家才让我当主事的不是。”刘贺得意的说道。
刘贺的话同时引起了另外五位三级师傅的不满,大家纷纷讨伐。
赵原看到这种热烈的气氛,心里也十分欣慰。
这个时代匠户的地位普遍不高,虽说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要比商户高一点,但是没有商户有钱,所以匠户们的腰杆不硬,生活十分艰难。
但在赵原这里,却是匠户们的天堂,特别是手艺手艺精湛的工匠,在水泥工坊,基本上受到所有人的敬重,包括赵原。
“现在水泥工坊与钢铁工坊差不多也上正轨了,接下来的活也基本上交给各位大师傅的徒弟们接手,我准备新开三个工坊,分别是墨坊、纸坊以及印书坊。”赵原压下会议大厅热烈的声音,宣布道。
“三个工坊,太好了,最近我感觉好闲。”三级木工师傅步一年高兴的拍拍手。
“老步,你兴奋啥,你知道纸坊、墨坊、印书坊怎么建吗?”杨念笑着问道。
“难道你会?不是有东家在吗!”
“所以这活不一定就交给你负责!”
“你!”
赵原一宣布,水泥工坊的工匠师傅就热烈的讨论起来,新的工坊,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