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牌子是刘佳做的,没有颜色醒目的纸,她就找出一条以前的艳红色裙子,也不用剪裁,反过来把里层朝外,用胶带粘在木板上,上面用烧焦的木炭写上交换的内容。足够醒目,还不算浪费。
其实这么醒目的牌子她打算就挂两三天,等附近的人家都知道她们家开始对外换东西以后,就可以撤掉这个牌子,直接写在木板上就行。
撤下来的裙子洗干净还不影响以后穿。
宁启言四人到汪洋家没多久,白诚毅他们就来了。凳子不够,大家干脆拿塑料袋往地上一铺,就席地而坐。
宁启言倚着杜程看向手里正拿着牌子准备挂出去的汪洋,被他反复几次的深呼吸弄的很无语。
“至于吗?!挂个牌子而已,怎么感觉像是要上手术台似的!”宁启言翻了个白眼。
宁晓文和董文安跟着低笑起来。
汪洋呼出一口气,起身把牌子挂到栅栏外,回来坐下后才对宁启言耸耸肩。
“别怪我紧张,我总觉得挂完以后我们就离医生越来越远了。”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要是他们家能持续这么对外交换,就跟开个小店似的,只不过以前换东西用钱,现在换东西用粮。
汪洋倒不是觉得开店没有当医生好。只是蹲了两年的医学院,思想上刚刚从高三党转变成医学生,一直以为他们将来会成为一名医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多数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冲着将来的职业稳不稳定,赚不赚钱选择的。就像他们医学院,真正奔着将来救死扶伤而学医的人很少。
只要能赚钱,不对,现在来说应该是,只要能赚粮,而且不违法,做什么不是做。
不过汪洋的感觉说对也不算对,说错也不算错。等过几年再看,真正舍弃医学专业的并不是他们几个男生,而是现在还娇嫩腼腆的两个女孩。
谁也没想到这俩姑娘会从这一天开始,撒丫子狂奔在开店赚钱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包括后来从汪洋老家过来找汪洋的“未婚妻”。反倒是包括汪洋在内的四个男生,新社会稳定后投身到医院,开始了主要被老婆养,顺便吃公家饭的人生。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就现在来说,汪洋难得文艺一次,心里有种淡淡的小忧伤。
牌子挂出去没多久,最先找来的不是附近的住户,而是汪洋家院子正对面,隔了一个路口,在水站驻守的士兵。
附近的住户不多,所以他们家门口这个水站平时只有两个士兵驻守,一是防止万一有蛇精病破坏净水器和水管,二是防止附近住户发生冲突。
自从d市所有人搬来苍云山之前市里的那场过后,所有在职士兵都配着枪,实打实放了子弹的枪。
主要是为了防止冲突太大,万一再来一次大规模暴动,d市领导都想撂挑子不干了。他们劳心劳力,绞尽脑汁的跟其他城市抢夺中央发下来的那些有限资源,不就是为了让自家市民更好过一点吗?!自家人再窝里斗,变着法子找麻烦,他们还管个屁!
所以为了防止事态严重,政府的人撂挑子不干,军区过来的领导直接大手一挥,所有人配枪,根据情况允许士兵开枪,把所有可能闹大的苗头直接掐死在萌芽里。
其他的军区高层不清楚,至少来d市驻守的首长意思很明确,上跟中央哭穷求资源,下到幸存市民的规划、城市未来的建设都由d市政府幸存的领导去指挥,他就负责出人出力。
治安不好,市民暴动?
没事,他有枪!
收集散碎物资,接应中央调配的资源?
没事,他有人!
所以d市从来没闹出过军政不和的消息。
很多时候争权只是因为一方想争,另一方才跟着争,一旦争起来,就觉得权利是个好东西,谁都不想放手。
但是驻守d市的军区首长刚到d市时就直接表明态度,他只负责救援和维持治安,其他的权利他不占,只要d市领导的政策确实是维护国家和民众,他就无条件支持。
军区不争权,市里的领导也就没死死握着手里的权利不放,很多时候还会把权利交给军方来领导。不过时间长了,d市原本的领导们心里就开始骂娘了。
谁说这帮当兵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简直精明到骨子里了!
争个屁!什么权利不权利的,根本就是一堆烂摊子好吗?!
安抚民众,保证口粮,物资发放,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跟中央哭穷卖惨,就为了多争取点粮食和药品等物资。这里哪一件容易?!那群大兵倒好,拍拍屁股一句“无意争权”就完了,还显得挺高尚
不过心里再气,市领导还得该哭穷哭穷,该熬夜开会依旧熬夜开会。
d市是他们的责任,不管是幸存的市民,还是基本已经成了废墟的城市,都是他们不能推卸,也没想过推卸的责任。
在其位谋其政。
人民的公仆不是说来好听的。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他们的存在。
这些事对于身为小市民的宁启言,无论是上辈子,还是重生以后,都不知道。他跟其他幸存市民一样,按部就班的按照政府下发的政策劳作、生活。
74 特殊优待()
董文安最先看到远处往这边走的士兵,咳了一声,引起大家注意以后,下巴微微向院外方向抬了抬。
其他人这才注意到已经快走近栅栏的士兵。
只见一身军装的小战士停在栅栏外,仔细看完牌子上写的内容,才把视线转向院内。
见院子里的人都看着他,不好意思的笑笑。
“你们这换鸡蛋吗?”
因为一开始就把交换物品交给刘佳和王媛媛,所以其他人没接口,交给王媛媛和刘佳两人应对。
宁启言他们今天在这坐着一半算是给她俩壮胆,一半算是震慑过来换东西的人们,意思很明显,以后就算只有这俩姑娘在院子里换东西,也别以为她们好欺负,小心欺负了俩小的,招来他们一群动手不动口的。
“对呀,今天刚开张,以后都可以过来换鸡蛋,不光有鸡蛋,还有下面换购点都断货的辣酱和豆瓣酱。价格上面有,你想换点什么?”
不知是因为身后有这么多人壮胆,还是王媛媛本身能说会道。小战士问完,她就张口回应,并起身走到栅栏边。
因为院子里养着鸡鸭,除非汪洋他们自家人和宁启言、白诚毅这两家熟人外,不管是谁,一直留在家里的两个姑娘从来不给外人开门。
围成院子的栅栏差不多一米三四,一旦遇到不讲理或者找茬的人,就算爬进来也得需要点时间,甭管身手多好,只要耽搁一点点时间,就足够王媛媛她们扯开嗓子喊人的。
就算宁启言他们距离远也不怕,对面的士兵肯定能听见。
“你们家有多少鸡蛋?”小战士看了看院子里的鸡鸭,看着也不算太多。
“加上之前攒的,一共三十个鸡蛋,不过有六个是人家预定的,最多能给你二十四个。”
小战士又看了眼牌子,二十四个鸡蛋需要十二斤杂粮。他和战友从开春就驻守在这个水站,不出意外的话,他俩会长期在这,所以水站里放了不少粮食,省的还得每天下山领。
算算现在水站剩下的粮食,抛去今天吃的,最多还有不到十斤,不过他也用不到这么多鸡蛋,他们整个小队才十一个人,一人一个鸡蛋尝尝味,顺便补一补就行了,一个鸡蛋可是半斤粮食,队里的粮食可不多,不出力的时候才将将能吃饱,要是白天运动量大点,都不够垫肚子的,可不敢太奢侈。
“不用那么多,给我换十一个就行了,我回去拿粮食,千万给我留十一个!”说完,小战士急忙往回跑。
“好嘞!”王媛媛高声回道,说完,也不等小战士回来,她就转身回山洞拿鸡蛋。
现在外面温度这么高,鸡蛋可不敢放在外面,否则不用一天就得变成臭鸡蛋。
“这丫头不错啊,哪像之前那么腼腆。”董文安挑眉笑道。
另一边低头记下鸡蛋数量的刘佳抬头笑了起来,“这跟腼腆没关系,平时是平时,做买卖是做买卖,情况不同。要是我俩以平日的性格出来做买卖,哪里张的开嘴。”
董文安失笑,就连宁启言他们都笑了起来。
这想法好,分情况讨论,不管什么性格,长这么大谁没见多过别人做买卖什么样,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干脆在交易的时候学着以前见过的卖家那样来就行。
“这怎么让我想起你做饭了。”笑了几声,宁启言突然看向董文安。
董文安噎了一下。
“哈哈!”白诚毅见董文安凝固的表情笑的更响了。
不一会儿,小战士就拎着粮食跑了回来,其实他根本不需要这么急,院子这边有没有人经过,水站窗户就能看的一清二楚,就这么会儿功夫,哪能都换光了。但没换到手,他还是不踏实。
市里早早就通电的冷库里不是没有鸡蛋,甚至还有些能长期保存的腊肉等物资,但都是节省再节省的分配给医院和福利院,他们部队里几乎见不到。所以难得发现有对外换的鸡蛋这种极其稀罕的东西,他恨不得不错眼的盯着。
“鸡蛋来了。”王媛媛小心的拎着十一个鸡蛋,交给小战士,又叮嘱了一声:“回头把塑料袋给我哈,我们家没几个塑料袋,不够用。”
“行!”小战士直接应下,也没觉得王媛媛小气,事实上之前收集物资的时候谁能连着塑料袋都收集,就算现在,要是不嫌脏,去市里一趟,都不用扒废墟,路边就能捡到不少塑料袋。
“给。”一旁称粮食的刘佳称出来五斤粮食,把剩下的半斤递回给小战士。
小战士一愣,没接。他来之前在水站称好五斤半拿过来的,怎么还会剩余?
“你家称不准吧,我是称好了拿过来的。你们赶紧换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