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草吃好了接过孩子下地去走路玩耍,也学着佩瑶的样子,放下袖子,任由她在院子里自由探险,一会撅着屁股捡石头,一会扶着山壁揪墙角的野草给她娘看,就像一个撒开缰绳的小马驹一样欢乐!
这时候陈家呈也送人回来了,停好马车便洗手吃饭。
他在桌边坐下便说道:“我送他们回去的时候确认了一下,到时候由他们负责送砖瓦和石板,一车一车算银钱。另外,因为我们着急,所以他们队出四十个工匠,分成两队一队砌墙一队盖房,最后一起铺地面和扩路面,争取半个月内就给收拾齐整盖好。”
说完就抓起桌上的大馒头一口就咬下去一小半,然后喝了半碗汤,可真是饿坏他了!
佩瑶也点头认同,反正说好一共付银子50两作为工钱,其他房子材料另算,干的快也是给他们自己省下时间好接新活,所以也是各得其所了。
男人吃东西就是快,尤其他们当过兵的更是快,没用五分钟几个馒头和几碗汤就下肚了。
佩瑶见他吃完了说:“家呈哥,下午我们还得再去趟镇里和县城,我想把窗子的事情定下来,然后再去石匠那里订一个可以出水的石台,到时候坐在泉眼上,让泉水从上面的洞口流出来,这样下院的水可以用打通竹节的的竹子连接下去,就不用跑上来打水喝,也不怕我们在上游弄脏水。”
她说完,起身进屋用碳枝在纸张上画出类似喷泉的样式的石台,然后用另一张纸画出了木制双开窗户,就跟双开的大门类似,不过缩小很多,并且只是个窗框。
她拿出去铺在已经收拾干净的桌子上给陈家呈他们看,然后指着图纸解释道:“这个石台中间是空的,可以从上面的四个长嘴出水,下面两个半圈水槽,一半是是用来洗菜,一半是用来洗衣服,然后污水都从倾斜的水槽里流进挖好的下水道里,最后流进水潭喂鱼。并且,上面流出来的水完全不会污染。”
干爹听她指着图纸解释完,猛的一拍大腿,激动道:“这个好!石台流出的水这样高,别说下院用竹筒连接,上院也可以啊!”
见几人兴奋满意,佩瑶也很开心,这样流出来的水就跟二十小时不间断自来水一样,又方便又干净,是个绝妙的主意!不过幸亏这是个水流很大的喷泉,要是井水,佩瑶也没招,只能老老实实的打水用了,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啊!
(。)
第一七二章 新窗()
陈家呈对那泉水石台完全没意见,却指着旁边的那张窗户的图纸问她道:“小佩瑶,这个窗户就是双开门,上面就是方框,没有棱花衬底,糊上窗纸会容易被风吹破的。”
然后他还看了一下窗子和寥寥几笔的房屋大框对比了一下,明显窗户很大啊,他更是迷糊了,就没看到过谁家的窗户这么大过,不说有没有那么大的窗纸,冬天这么大的窗户也很容易冷啊!
佩瑶看大家都对这窗子迷糊,索性就用碳枝在纸上画出了房子的立体图,边画边解释给大家听。
一栋瓦房五间房屋,最中间是堂屋,分成两半,后半是灶房。灶房两边是连着火炕的锅灶。
而前半的堂屋两侧,各有一个带有火炕的卧室门,分别为东西主屋。
最后在主屋两侧还有两个厢房,厢房门就是单独向外开的了。
这两个厢房不做火炕,而是睡床,如果冬天太冷了大家就都去主屋睡火炕。
这样设计和现代的农村是一样的,经过千年传承最后留下的样式应该是最适用的,所以佩瑶毫不犹豫的照搬了,并且,也同样在每个房间都留有前后双层大窗户。
最后佩瑶拿出那张单独画了窗户的纸张揭开谜底道:“至于我的设计最难的一点就是,这个窗户的防风耐用问题,我在上次买的布头里发现了一块素罗纱。”
说完她跑回山洞拿出了那块透明的丝质纱布,轻薄的一块放在手上几乎都看不到布料,可见其有多透明。
递到干爹伸过来的手上说:“这块就是素罗纱,我们买多一些,用我们漆藤艺的桐油涂上纱布,就像油占布一样防水,到时候镶在木窗户上,岂不又透明又防风防水,并且可以好多年不用换!”
陈家呈和李骏反应较快,闻言眼睛立刻亮晶晶起来,好主意啊!
这样透明,白天那室内的亮光且不一点都不会阴暗,而是透过这种窗布还会照进阳光,让屋内都干燥且亮堂!完全都不会像那白纸似的窗户纸一样,经常要重糊还不保暖,迫使房间只能减少窗户的数量,才能保证冬天透风少些。
干爹当然也想的到这些,但是他更想到的是:“小瑶,这种纱布会不会不便宜啊,这么薄看起来就会很贵呢!”
“这个料子我倒是知道,就是用我们买的那个蚕种长大后结的茧,抽出丝来织成的丝绸。到时候去县城找大布庄问问就知道了,这个布料我看到富商都有穿的,说明贵也贵不哪去。”佩瑶倒是隐约记得她第一次上县城的时候,见到的那个和小妾一起逛银楼的富商,衣领那里就露出几层折叠的这种素罗纱。
干爹当然也喜欢高大亮堂的房屋,当即拍板道:“你和家呈赶紧去县城找找这个料子,争取今晚定下来,这样才能确定我们是按照老房子形状还是按照你这个房子的形状来盖。我和李骏赶紧带她们娘几个去地里撒种子,赶紧把活干完好监工。”
家里长辈发话,小的立刻四散而动,佩瑶带上银票跳上马车,就被陈家呈驾车呼啸而去。。。
佩瑶感受了下第一次算是稍微长途的坐马车,感觉还算好坐。
总共就用了少半个时辰,听到车厢外面陈家呈告诉她到了。
佩瑶从马车里下来,就看到马车已经是停在县城的一家高记布庄门口,看门面就很大气,和兆庭家的兆氏胭脂铺差不多。
见陈家呈栓好马车,佩瑶同他一起进入店铺。
打眼一看,店里人不少,男女都有,一个个都有伙计引至一旁细声介绍,光看氛围,就知道这家的生意差不了!
一个灰衫伙计迎了上来,打量了两人一眼,对陈家呈开口道:“二位可是需要什么?要我介绍么?”
陈家呈看了佩瑶一眼,见她示意自己,才问伙计道:“你们这有没有比较透明的绢纱布,越透明越好。”
伙计见两人目的明确,便也不啰嗦其他,直接单手一引礼貌道:“二位这边请。”
随着伙计转过了前面一排各类货架,在最后面位置的一排案几上摆了大概10几种绢纱,有的还带有颜色,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最上面的一个架子上还摆了两卷细腻柔软的薄纱,比佩瑶家里的那块还好。
佩瑶伸手每种都摸了摸问道:“伙计小哥,我想问下,这种上面最好的绢纱是多少银钱一尺的?”
伙计伸手一指那卷红纱道:“这个是红菱纱,可以做里衣贴身穿的,透气凉爽,一般都是大宅院女眷们居家或内穿的,几种都是类似的料子,就是颜色不同,价位也差不哪里去都是5钱银一尺。”
见佩瑶又指了下面案几上的一个蚊帐似的绢纱,还未等她开口。
伙计道:“这个因为较粗,一般都是用来做蚊帐的,所以比较便宜,10文一尺,做好一个大蚊帐百文也尽够了。”
佩瑶倒是不打算买蚊帐,因为家里种植了很多驱蚊草,还可以燃艾草驱蚊,所以对这种夏天闷热的蚊帐她是谢敬不敏!
最后她才指向那卷最先看好,和家里素罗纱类似的料子问道:“再麻烦你,这种是叫素罗纱对么,这个价位是多少的?”
伙计十分耐心,点头道:“这边很多种都叫素罗纱,就是手感不同价位便也有细微差别,因为都是织女做出来的,所以手艺也有差别,就像你指的这种就是一般的素罗纱,20文一尺。”
价位倒是可以接受,比细棉布倒是贵些,看来也就是小富人家才会买这类奢侈品了,就像一般农户根本连这种纱是什么做的都不知道。
佩瑶和陈家呈相视一眼,点头确认,陈家呈开口说:“小哥,我们要一百尺,能不能少点?”
伙计因为职业操守倒是尽职介绍,不过看俩人虽然长得不普通,可穿着普通也没指望能卖出去,可没想到却是单大生意,立刻神情都精神起来,眼睛大大的确认道:“是要一百尺么?”
见两人点头,便掩饰不住的兴奋往外走去,同时回头道:“请等下,我去问下掌柜。”
对于一个新人伙计,能接到这样一笔生意已是很难得了,一般那些衣着光鲜的大户,早就被铺子里的老伙计抢先接去了,这样意外接到一笔大订单,虽然还是比不上大户,可也足以让他坐稳这个伙计的位置了。
店铺二掌柜听说有人要买那种一般的素罗纱,还一下买那么多,便也痛快的让伙计一两九钱就好了,对于实在的布庄价位,能让步已是不容易了。
等伙计脚下生风的回来给两人说了价钱,并且量了尺寸,到收了银钱送了两人出门还脚步轻飘,看的佩瑶和陈家呈好笑不已。(。)
第一七三章 逛街()
陈家呈把包了占布的三卷素罗纱直接摆放进车厢内一侧,看着佩瑶撅着小屁股在他眼前上了马车,眼神闪了闪说:“小佩瑶,今天办事这么顺利,要不要我们去逛逛县城吧?”
没想到自己又无意识的撩拨到了血气旺盛的男人,佩瑶半掀开车帘回头看向他道:“家呈哥,县城有什么好玩的么?”
陈家呈挠头道:“说书的茶馆?”
佩瑶摇头,听书有啥意思,还不如自己找个话本看呢,虽然话本也是繁体字,慢慢啃呗。
“银楼?”
“杂耍?”
“。。。。。。”
陈家呈好不容易想的娱乐都受到了佩瑶无情的拒绝,他也没招了,中午刚吃过饭,就是想领姑娘下馆子都不行。
倒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