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拿着战报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主公认为公子能打败刘备?”
曹操笑道:“当然不能,刘备起兵三十多年,身经百战,虽说他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胜仗,但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曹丕可以战胜的。”
郭嘉笑问道:“主公既然知道公子不能打败刘备,那是谁有如此本事?竟然将刘皇叔打的如此狼狈?”
曹操眼睛眯成一条缝儿,高深莫测的笑道:“孤曾见过丕儿的幕僚李平,此人胆大之极,在孤面前号称无所不知,本来孤认为他是在说大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庸才,没想到他确实有几分本事。”
郭嘉轻笑道:“主公的意思是李平出谋画策,公子才打败了刘备?”
曹操点点头道:“丕儿战报上详细奏明了战事的经过,先诱使刘备来劫营,再以优势兵力夜袭刘备大营,等刘备败退后,率领骑兵先一步赶到刘备前面埋伏,一举歼灭刘备残军,可惜于禁这个饭桶放走了刘备,致使四面埋伏的计策功亏一篑。”
郭嘉知道曹操痛恨刘备,笑道:“主公不必过于生气,既然李平有如此才能,何不让他光明正大的辅佐公子?”
第二十三章兵驻宛城()
曹操思虑半晌,吩咐道:“传令下去,升曹丕为征南将军,李平为军师,辅佐曹丕攻取新野。”
郭嘉有些担忧的问道:“主公,南边的战事一直由夏侯将军负责,您现在升公子为征南将军,夏侯将军那边?”
曹操不在意的笑道:“元让是孤的手足兄弟,对孤忠心耿耿,让他镇守南边,有些大材小用了,近日朝中有些宵小之辈图谋不轨,孤打算让他镇守许昌,你看怎么样?”
郭嘉咳嗽一声,勉强笑道:“夏侯将军威名在外,有他镇守许昌,丞相就能安心北征袁熙了。”
半个多月悄然逝去。
这日,风晴日丽,一片祥和。
“驾!”
一名曹军骑兵策马奔进叶。县城中,马速极快,不多时已然奔到县衙大门前。
军士翻身下马,喊道:“丞相有手谕交给公子!”
衙门前一名军士上前取过手谕,忙给后衙的曹丕送过去。
曹丕陪着甄美人饮诗作赋,听到丞相有手谕传来,忙从军士手中接过手谕,去找李平商议,连招呼都没来的及给甄美人打一声,害的甄美人暗自伤心不已。
李平这些日子一直在院中闲待着,既不过问军事,也不过问政事,每天吃饱喝足,安心睡觉,对任何事都是莫不关心的样子。
唯独对一件事,李平可谓是花足了心思,那就是帮曹丕追甄美人,虽然曹丕追美人的本事很强,但在李平看来,这些都太小儿科了,要追美人儿,那就得轰轰烈烈的追。
在他的指点下,曹丕每天清晨送甄美人一朵鲜花,再附送一封情书,上面尽是些肉麻的话,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你天荒地老,指天发誓一辈子对你好,做不到就天打雷劈
汉朝的风气很严,远不像大都市那样开放!
曹丕这种大胆示爱的行为可谓是前所未有,甄美人虽然表面上还在矜持,但一颗芳心已经悄然系在了曹丕身上。
两人每天腻在后院,名义上是赏花赏月、谈论诗词,其实两人心知肚明,只不过因为曹丕的木讷,两人一直未曾突破最后一层关系。
李平坐在院中沐浴着秋阳,全身上下无比的舒坦。
这时,曹丕拿着曹操的手谕跑进来,高兴的大喊道:“先生,丞相升丕为征南将军,征召先生为军师。”说完忙将手谕递给李平。
李平接过手谕看了一会儿,轻笑道:“恭喜公子!”
曹丕兴奋道:“丕能有今天,一切仰望先生指点,没有先生,丕不可能得到父亲如此重用。”
李平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公子和甄宓怎么样了?决定什么时候圆房?”
曹丕尴尬笑道:“那个。。。她。。。没有答复!”
李平嘿嘿笑道:“公子何不借此机会,向丞相去一道请罪书,就说你和甄宓两厢情愿,按捺不住,做了不该做的事,请丞相责罚。”
曹丕大惊道:“先生,这恐怕不行,成亲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自成亲,有违礼数,况且,甄宓也没同意下嫁。”
李平不在乎的笑道:“公子,在这世间,甄宓只有一人,若是你错过了,可会抱憾终身的,再言之,甄宓可是凤后之命,若她嫁给别人,在下只能弃公子而去了。”
曹丕疑惑道:“先生为什么要弃丕而去?是丕做的不好?还是丕太愚钝?”
李平摇头叹气道:“都不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公子迟迟不肯娶甄宓,时日一长,甄宓归属别人,在下就是有心帮助公子成就千秋伟业,也是回天乏术,到不如离开公子,兴许还能落个善终。”
曹丕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李平给他出谋画策,若是李平离他而去,以他的本事,要想得到曹操的重用,谈何容易?
不管是为了留住李平,还是为了彻底得到甄宓,曹丕只能按照李平的意思去做。
曹丕沉默半晌,问道:“请先生赐教,丕下面该如何行事?”
李平脸上露出一抹阳光笑容,道:“丞相任公子为征南将军,负责荆州战事,夏侯将军调回许昌,这样一来,公子就能节制荆州境内的五万大军,依在下看,公子首先应该将治所迁至宛城,那里城池坚固,粮草丰足,适合驻守大军,接下来,公子就该大办喜事,并给丞相去一道请罪书,这时候,在下率军征伐刘备,战事一起,丞相就是想责罚公子,顾及荆州战事,也会对公子网开一面。”
曹丕听了李平的话,心中的担忧顿时减去,笑道:“原来先生已经考虑周全,害丕白担心一场。”
李平轻笑一声,不再说话,而是叮嘱曹丕一些要事。
曹丕依李平的谋划,先是整肃城中兵马,清点粮草,吩咐工匠打造军械。
第二日,夏侯惇离开叶。县,返回许昌,曹丕带着李平出城送行。
送走夏侯惇之后,曹丕以征南将军的名义召集众将议事。
李平是曹操任命的军师,位在众将军之上。
他向众将军传达曹丕的军令,命张颌、高览、于禁三将率叶。县两万大军移师宛城,李典留守叶。县,保障南征大军的粮草。
众将也都没什么异议,将令传下,曹丕另行叮嘱了一些事,便让众将下去准备。
次日一早,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叶。县,向宛城而去。
大军之中有十几辆马车,这些马车中全是邳城带出来的女眷,夏侯惇走的时候带走了曹军将领的家眷,唯独将俘虏的女眷扔给了曹丕,由曹丕继续看押。
曹丕想派人将女眷送回许昌,奈何甄宓出面求情,曹丕便依了美人的意思,先带着俘虏去宛城,等他回许昌的时候,再将这些女眷带回去。
宛城是荆州的大门户,此城被曹军占据数年之久,城内有八千守军,粮草充沛,适合驻军。
曹丕率大军行至宛城,召见了宛城太守,将宛城的八千守军编入他带来的两万大军中,并令宛城太守张贴榜文,招募青壮参军。
处理完军中琐事,曹丕在李平的蛊惑下,派人去向袁绍的后妻刘氏提亲,请刘氏将儿媳甄宓嫁给他为妻。
刘氏几乎没有思索,便同意了这桩婚事。
第二十四章南征新野()
九月末。
秋雨连绵,细雨飘飘,曹丕身着喜服,在鞭炮的劈里啪啦声中成亲了。
拜过天地之后,因为曹丕的高堂不在宛城,他和穿着喜服的甄宓面朝北方,对着曹操拜了拜,算是拜过了高堂,接下来,夫妻对拜,礼成。
曹丕娶甄宓的规格是正妻的标准,来祝贺的宛城官员和军中将领在大厅吃着喜筵,喝着喜酒,到处充满着喜庆的氛围。
李平充当着管家,为曹丕处理着府中各种杂事。
一天的时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初。夜,风雨飘摇,天地间一片黑暗,唯有征南将军府灯光明媚,歌舞升平,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前厅之中,张颌、于禁等将领欣赏着舞姬们曼妙的身姿,喝着杯中的喜酒,听着乐师们的琴声
后院,李平提着酒葫芦,站在曹丕的喜房外,听着房中传出来的靡。靡之音,心中忒不是滋味。
甄宓是千里挑一的美人儿,她能嫁给曹丕,也算是保全住了颜面,否则,按曹军对俘虏家眷的处置,她很可能被赏赐给有功将士,更甚者,被曹操纳入房中,成为一名见不得人的金丝雀。
李平知道像甄宓这种美人儿,绝不是他可以拥有的,因此,从一开始,他对甄宓就抱着欣赏的姿态,从未想过要占有她。
今天她嫁给曹丕,历史走上了正轨,按时间推算,她和曹丕在一年后会生下孩子,将来,这个孩子就是甄宓登上太后宝座的依仗,也是他完成任务的筹码。
李平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听着房中的靡。靡之音,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苦笑。
不知多久后,房间中传出曹丕一声大吼,惊的李平瞬间回过神来,忙撒开脚丫子,向前厅跑来。
回到前厅,李平陪着众将饮了一会儿酒,便回到客房休息。
二日,李平吩咐文官替曹丕写了一封请罪的家书,派军士快马加鞭的送往河北。
同时,李平以军师的身份,传令张颌、高览二将,命张颌整顿兵马,带足粮草,准备出征,高览为前锋,率军五千,午时开拔,大军兵锋指向荆州的小门户——新野。
此次出征,李平以军师的身份节制两万大军,军中一切事情均由他做主。
高览率领前军开拔之后,李平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出宛城。
城外。
昨日新婚过后的曹丕神采奕奕,前来给李平送行。
李平翻身下马,向着曹丕拱手一礼,道:“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