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走吧。”
张显情绪有些低落。
就在他们准备下山时,黑旗军的斥候带回两人,这两人像黑炭似的,其中一人神智还算清醒,另一人已经昏迷。
“这两人竟然逃离了火海,看来应该是秦军将领级别的人物,修为很高。”
赵贲皋将两人提到张显面前扔在地上。
张显看了眼两人,以他强大的神识,自然看得出其中一人修为非常高,另外一人却无半点修为。
那位清醒的人是元气耗尽失去反抗能力,不过此人却在暗中快速恢复着元气,只是闭眼装昏。
张显嘴角挑了挑,弯腰在其身上点了几下,这人大惊,猛地睁开了眼。
这两人就是秦八和曹参军,他们很幸运,却也很不幸。
幸运的是遇到了黑旗军扫尾的斥候,将他们带了出来,免去葬身火海的厄运。
不幸的是他们遇上了张显。
张显封住了秦八的经脉,截断了他暗中集聚元气,伺机逃走的愿望。
如果他们只是落到赵贲皋手中,或许有机会逃走,毕竟赵贲皋修为没有秦八高,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手段制约比他强的人。
这次夜袭,总计七千多人,回来的却不足六千,损失了一千多人。
黑旗军损失不大,战死一百多人,伤了三百多人,这还都是新加入黑旗军的新人,那些原盐城死囚军,只有不到百人受些轻伤。
相较之下,侍卫营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三千侍卫营,一战下来战死了近千人,伤了五百多,损折三分之一的人,战力却降了一半。
现在能继续战斗的不足一千五百人。
四千黑旗军只伤了皮毛,侍卫营却伤筋动骨了。
回到船上,水军将领见国主安然无恙,不由放下心来,他可是提心吊胆了一夜。
天亮后张显下令拔锚起航。
张显在这期间找来栖息在江中的张横,问他可有办法将大火熄灭。
张横直咧嘴,昨晚他暗中跟随张显左右护驾,见识了那场大火的威势,也受了些惊吓。
“陛下,老奴没有这个能力啊!”
张显以为他是水中大妖,有能力搬运水灭火,却哪里知道,张横虽然是能玩水,可是修为没达到那个高度,而那大火也太大了,他都避之不及,哪有能力将其灭掉。
“哦,难为你了,你去忙吧,我找成伯想办法。”
熬成不在张显身边,不过他倒有办法联系熬成。
下虞关中,晋阳侯残部处在惶恐中。
他们只是带了随身干粮,最多能支持五六天,现在孤悬在外,如果没有办法迅速脱困,不用人家攻击,也会因为没有粮食而崩溃。
半天过去了,士兵们眼巴巴盯着关署衙门,他们的主心骨都聚在那里,到现在还没有传出消息,这心一直悬着,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关署大厅中,晋阳侯一直沉默不语,众将也不敢说话,就这么干坐了小半天,眼见到了午时,周葛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打破沉寂、、、
第550章周葛之策()
周葛终于忍不住咳了一声,大家都看向他,他调整了一下情绪,声音放缓。
“侯爷,您要尽快做出决断,这里不能呆久了。”
晋阳侯有些心灰意冷,情绪低落到低谷,他心乱的很,无法收拢心绪,坐在那里胡思乱想,却把众人晾在那里,众人可能知道晋阳侯此刻心乱如麻,根本就没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因见其脸色阴沉,没人敢触霉头,都没说话,就冷场了。
周葛毕竟是玩阴谋的谋士,察言观色的本事是其本色,多少看得出晋阳侯乱了心绪,如果没人打破寂静,惊醒他,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过神来,现在局势危机,身悬孤地,需要尽快做出决断,摆脱危机。
“唉、、、”
晋阳侯长叹一声,似乎想将烦躁情绪发泄出去。
他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动则几百万大军他也指挥过,只是南征这段时间屡遭败绩,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让他一时难以接受,有失方寸了。
他努力调整心态,看了众人一眼。
“周先生,说说你的想法。”
虽然恢复了冷静,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想出解困之法,但作为一军统帅,是有很多办法掩饰自己的,就如首先征询谋臣的意见,这不但显示了纳众言的宽厚,调动众人集思广益,且遮掩了心无定计的尴尬。
“喏。”
周葛怎么看不出上司的窘境,他所处职位就是调节这些的,所以他回应一声,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分解道。
“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后退不得,这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那么我们原地坚守又不能,因为眼见着就要断粮了,为今之计只有前进,只要拿下池水关,夺得粮草,守住坚城待援,这是一种策略。
其二,继续攻击前进,毕竟我们还有五万多人马,相较联军,我们的实力不弱于他们,也有攻下武陵城的可能。
其三,如果上述两策都难以实现,出现了最糟糕的局面,那么、、、”
周葛没有说下去,而是向西面指了指,别人或许不理解周葛的意思,但是晋阳侯却明白,他的脸色变了一下,然后挥手让周葛先退下,他在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周葛的第三策,也是下下策,那就是坚守待援无法实现,继续攻击夺取武陵城无法办到,而且被联军重兵包围,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派人向巴蜀国投书,向他们乞降。
也就是说你可想巴蜀国投降,也不向夏国投降。
这也算是一个连环计,虽然屈辱,可巴蜀国真就接受了他们的乞降,那就等于给联军卯上了一根刺。
联军数夏国和巴蜀国最大,国势巴蜀国最强盛,而主导这次抗秦的却是武威国。
联军出兵最多的是夏国,其次是苏里国。
武威国主导,是因为武威国直面秦军。
夏国出兵最多,是因为秦军主要目的是对着它来的。
巴蜀国加入联军是因为附属国巴陵国受到了威胁,纵掖国是出于其护国公回报夏国国主的情意。
苏里国见于唇亡齿寒,而且也感觉到了危机,毕竟秦国想要攻击夏国,必须得走他的地盘,秦国是不是捎带脚将他给灭了,他们心里没底。
联军是以联盟形势存在的,但各国的军队还是由自己人掌握,当然是受联军指挥部指挥,联军指挥部是由各国元老级人物组成的,参谋团是各国最顶级谋臣组成的。
总指挥就落在武威国国王身上,实际上他就是一个负责转达命令的人。
军事计划有谋士团制定,元老们参阅表决,通过后由武威国国王传达下去。
现在说所得利益分配为时尚早,但大家都有个算计,只是现在不能说出口而已。
面对强敌,现在的联军不但团结,而且效率极高。
可一旦胜利在望,矛盾由利益而生不可避免。
周葛的主意就是如此算计,即便无奈投降,也要摆联军一道。
晋阳侯在秦国毕竟是个举足轻重的任务,他失败投降,接收什么样的处罚,那是秦国内部的事,可是他若是被联军俘获,特别是被夏国俘获,那影响可就大了。
秦皇不可能抛弃晋阳侯不管,到头来损兵折将耗费钱粮,就因为落入联军手中的晋阳侯,而陷入被动,不管是被迫停战撤军,还是将晋阳侯赎回,对秦国来讲打击可谓极大,大的难以接受。
可是巴蜀国若是接受了晋阳侯投降,这事情就好办多了,秦皇有很多渠道,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把晋阳侯接回去。
如果巴蜀国迫于秦国压力,单独决定将晋阳侯放回秦国,那么联军内部必然会出现分歧,处理不好,联盟会有分解的危险。
这就算达到了目的,晋阳侯也为秦国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可是这事不能明说,周葛给予了晋阳侯暗示,晋阳侯脸色虽然不好,但他却默默接受了周葛的建议。
周葛分析解释,给出了三策,虽然最后一策大多数人不明所以,却也没人敢问,晋阳侯向他们征询意见,这些人此刻也没什么好主意,不过军人的血性还是偏于第二策。
固守待援虽为上策,可是大家都明白,山里的大火不熄灭,援军根本就没办法过了。
池水关虽然很坚固,但是毕竟太小,储备的粮食也不会太多,五万大军吃喝拉杂睡,那可不是五百人,五千人,每天的消耗很大,援军若是短时间到不了,一旦被联军围困,他们就会被困死,用不上人家攻击。
继续攻击前进,大家心里也多少有数,拿下武陵城也就是说说而已,到了这份上,联军岂能让你这一支孤军存活下来,就算人家人数不占优,可本土作战,重重阻击,袭扰偷袭,零敲碎打,怕是到不了武陵城,就被人分尸了。
可军人宁可战死也不屈膝的血性,他们还是主张一个;‘战’!
轰轰烈烈的战斗到底;不辱军人的荣耀。
“整军,饱餐战饭,明日寅时出发,一举拿下池水关。”
最后晋阳侯拍案定夺。
关键时刻还是周葛出谋划策,关亭神色黯然,踩人肩膀争宠没踩住,差点惹来杀身之祸,不是人家周葛大度,为他讲情,晋阳侯心情糟糕,盛怒之下,说不定就把他咔嚓了。
“周先生,你看我、、那个其实、、”
“关将军,你什么也不用说,在这危难时刻,我等团结一心才能脱厄解困,保全侯爷的安全和声誉。”
“先生所言极是,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两人算是和解的意思。
关亭是现在晋阳侯麾下官职最高的、战力最强的将军,整顿残军是他的任务,所以他带领众将匆匆返回军中。
周葛望着关亭等人背影,嘴角微挑,讥讽之色一闪而逝。
这一夜,晋阳侯醉酒沉睡而过,天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