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说这段历史还没有上演,并且在现阶段上演农民起义的概率很低,但是姬正也要未雨绸缪,他可不想自己的身体是康复,而魏国却如同渐渐病重的废人。
再加之,公子卯等魏国很多将领都死在了逢泽的那场天灾中,导致军中也是人心浮动,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姬正能怎么办?他又有些小无奈呀。
外加还有着一个秦国隔河相望虎视眈眈,或者说是如同一条伺机而动的饿狼,姬正就更加不敢掉以轻心了。
一想到秦国所图谋的河西,姬正也就差不多有了个主意,这将计就计必须得来全套,反正事情都已经到这个份上,干脆就装得更加逼真一点好了,最高境界是装的连自己都信了!
于是乎,姬正早已经在明面上提前传令河西守将龙贾回防,以此稳定人心,兼统筹指挥赈灾之事,与此同时还有着密诏一同送往河西。
……
少梁城西河郡守府,西河郡十余名将领尽皆在此。
从一开始,龙贾就对魏秦结盟不看好,再加上现如今魏国国内的形势不容乐观,以至于他忧心忡忡。
此番,将西河郡诸将召集起来,龙贾也是为了战前动员,他已经预感到要不了多久,魏秦之间必有一战。
现如今这个阶段,虽说魏秦两国之间看起来风平浪静,甚至还和亲结盟交好,可这一切,倒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站在几案之后,龙贾一脸威严道:“……真正的敌人就要来了,建功立业的时刻近在眼前,即日起,三军进入战时戒备状态,不论谁有所疏忽,一律军法处置!”
众将暗暗一凛,齐声道:“末将得令!”
龙贾点点头,借着众将都在场的机会,他便准备介绍一番被特意召集而来的公孙衍。
公孙衍,本是魏相国白圭的门生,别名犀首,自从白圭被原本的魏惠候气死之后,他也就有些心灰意冷,没有继续在安邑待下去,而是来到了河西之地,也就是现在魏国的西河郡。
之所以这般做,是因为白圭临死前依旧念念不忘河西,担忧魏惠候不听劝,中了秦人的蛊惑,最终甚至将河西之地都丢了,作为白圭的门生,公孙衍自然准备秉承其遗志。
而龙贾对白圭素来敬重,也非常相信白圭的判断,故而公孙衍来到西河郡之后他便热情接待,并且还想给予重用。
只不过公孙衍本是一名白衣,无权无职,没有姬正的正式封命,龙贾也没办法擅自授公孙衍军权,只能将其带在身边,以期逐渐增加公孙衍在西河郡的存在感。
“诸位——”
龙贾正准备借此机会让众将与公孙衍混个脸熟,守值军尉急急而来,跪叩道:“报,王使到!”
龙贾微微一怔,也顾不得介绍公孙衍,朗声道:“恭迎王使!”
说罢,起身出迎。
众将紧随其后。
将传旨御史迎到府中,御史拱手,取出一半虎符道:“龙老将军,在下奉命前来宣旨,请将军合符!”
据记载,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
并且,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见那一半虎符,龙贾从密处取出代表军权的另一半虎符。
两半合一,二符契合!
第104章 纷争()
两半合一,二符契合!
确认无误,龙贾忙将王使让至主位,见旨如见君上,叩道:“西河郡守龙贾恭请王命!”
王使朗声道:“……今有天灾降世,百姓惶惶不安……命西河郡守龙贾在最快的时间内点齐兵马,返回安邑,安内赈灾……”
旨意既毕,龙贾、公孙衍、众将无不错愕。
如今之情形,魏秦虽表面上看似修好结盟,但是两国在河西这片土地上争端由来已久,尤其是西河郡的众将士感受最深,压根不相信魏秦两国之间能够如此简单修好结盟。
在战国历史上,秦国和魏国都曾是一段时间的霸主。
当然,在后世历史记载中,战国分裂数百年的局面,最终还是由秦国来结束的。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先后按顺消灭了韩、赵、魏、楚、燕,并在公元前221年,灭掉了最后的齐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不过,公元前221年,以这个时间点算起来,与现如今姬正所在的时代足足相隔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还早得很,那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情,在战国初期,其实魏国才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强国。
在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继承晋国的衣钵,又诞生了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明君,加上还有吴起等人才辅佐,魏国在战国初期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在河西之地的争夺上,一度碾压秦国。
只可惜,传到魏惠候这一代,魏国国力虽依旧强,但已渐显颓势,尤其是没能重用商鞅,任其跑到秦国主持变法,使得秦国的国力在这些年来渐渐赶超上了魏国。
纵观秦国河西之争,其实都可以从几十年前说起。
公元前419年,魏国先是在河西少梁地区修筑城池,以此来建立攻打秦国河西之地的前沿跳板,那时的河西之地还属于秦国。
当然,秦自西边来,不断扩土开疆,最开始也可以说是秦夺了晋的河西之地,那就要追溯到更早的三家还未分晋时期。
公元前412年,魏文侯指派太子率领军队攻克了繁庞,对秦国河西之地形成了巨大的战略优势。紧接着,吴起成为魏国的军事统帅,训练了令天下闻风丧胆的精锐步兵,这些步兵被称为“魏武卒”。
吴起率领魏武卒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还攻下了函谷关,并在临晋筑城,最终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五百多里的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由此,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魏国彻底占领秦国的河西之地,并由吴起担任第一任西河郡郡守。
失去了河西之地,秦国便要面临魏国更为直接的威胁,并且也可以说是被堵在了家门口,想要东进中原也不可能。
对此,秦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公元前389年,秦国和魏国展开了第二次河西之战。
这一次,秦国拼凑出50万大军,只不过其中不少士兵都是仓促调集,并没有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
面对数十万秦国大军,魏国吴起调集五万精锐的魏武卒进行反击,以少胜多,破秦国五十万众,一时天下为之震惊!
再之后,魏秦两国围绕河西之地依旧多有战端。
可总体而言,还是魏国占据着优势,直到姬正出现在这个时代,河西之地还掌控在魏国手中。
只不过,前有吴起认为自己遭到了魏武侯的猜想,最终选择了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此后有龙贾出任西河郡守,魏武侯之子即位,也就是原来的魏惠候。
纵观历史纷争,魏秦两国围绕河西之地发生的连番大战,不知流了多少血,不管对于哪国来说,河西之地都是必争之地,两国的积怨纷争不可能轻易化解。
对于这一点,西河郡的众将认识最为清晰,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将领对于魏秦结盟修好存在幻想。
“河西七百里!秦弱之时,还曾与魏国大战数遭,小战不计其数,如今秦变法强盛,国力不弱于魏国,本不惧一战,秦却使公孙鞅突然来魏,俯首称臣,缔结姻缘,结盟修好,此诚不合常理!为何君上还要在这种关头,将龙贾将军调离?”
错愕不解间,众将心中满满的都是类似的疑问。
别说众将,就连龙贾和公孙衍一时也是疑惑不解,可面对王使宣读的旨意却又不敢反驳,只能心中暗自焦急。
最终,龙贾心中重重叹了口气:“龙贾遵旨!”
一旁,公孙衍心灰意冷更多,越发感觉河西之地恐有不妙。
这时,龙贾疑惑道:“敢问王使,君上在旨意中只言在最快的时间内调集兵马,却并未言明征调多少兵马以及具体期限,不知……”
王使答曰:“既然是在最快的时间内,自然是越快越好!君上还有一份密诏交由将军。”言毕,拿出那密诏交于龙贾之手。
待到王使离去,龙贾留众将与公孙衍在原地等候,独自来到郡守府密处,望着几案上的虎符,瞧着手里并未启封的密诏,他忧心未定,不由来回走动,摸不清密诏里到底有何密令。
最终,龙贾深吸了一口气,启密诏观之,脸色随之不断变化,随后命人召公孙衍前来。
“犀首呀,老相国说得对,魏秦之间必有大战,不可不防也!如今君上召我回去……”龙贾叹了一口气道。
“魏秦修好结盟,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君上这是在妄想呀!”没等龙贾说完,本就心有不快的公孙衍是不吐不快。
龙贾一拳头砸在几案上:“犀首,慎言!君上密诏,你且观之!”
“将军,我?”公孙衍疑惑不解,既然是君上写给龙贾的密诏,他又怎么可以随意观之?
“这正是君上的意思。”龙贾打消了公孙衍的疑虑。
最终,耐不住内心好奇,再加上龙贾有言在先,公孙衍拿起那封密诏看了起来,很快就是一声惊呼:“这?”
等到公孙衍完全消化完密诏的信息,龙贾道:“既有君命,身为主将,我自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