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琅三人走出厂子,抬头看向不远外,几百米之外就是一片住宅楼,那是北方工业集团统一建造的职工住宅,所有职工一人一套,这福利相当于处级干部了,每户房子面积是八十六平方米,就是市长也没有这么大的房子。

    八十六平方米的面积分为三室一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完全是二十年后商品房的格局,很多职工把父母都接过来一起住,父母一个屋,孩子一个屋,有的家庭甚至是四世同堂。

    他们这些工人原来都住在那种“棚户屋”中,三四十平方米就不错了,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生活很不方便,刘琅前世在十二岁之前也住的是这样的房子,对这种生活非常了解,直到九二年父亲才分到了一套福利房,五十平方米,自己有了一间小屋,不过面积很小,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只能摆一张床和一张写字桌。

    这一世阜城已经与前世完全不同了,这两年城市大搞建设,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光是矿区住宅楼就修建了近百栋,超过两千户的居民搬入了新居。

    这些居民楼只是一部分而已,未来三年阜城市还将继续建造三百多栋,超过一万人将会受益,所以如今的阜城处处可见矗立的吊车和施工现场,当然,现在已经是冬天,很多施工场地空闲了下来,明年开春才能恢复热闹的施工场面。

    其实阜城建设远远不止是棚户区改造工程,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拓宽官网的铺设等等,还有就是各个单位福利房的建造,这些都在同步进行,去年一年,整个阜城就处在忙碌中度过。

    建筑业给阜城带来了繁荣,因为宋立峰要求这些楼房将会面向全国招标建设,所以大量外来人口入驻阜城,去年经过统计,阜城已经有两万多名外来人口居住。

    这些人来自很多地方,比如参与招标的大多是首都沪市这些来自大城市的专业公司,他们拥有先进的建筑理念,设计出的房屋非常美观。

    还有一群人,大多来自南方江浙一带,他们拖家带口,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以及亲戚来到这里,有的人和那些施工队伍联系上,为他们提供水泥、沙石、跳板等原料和工具,不过大多数认则开始从事餐饮业,他们把南方的饮食带到了北方,为阜城老百姓的口味增添了亮色。

    刘琅这次出来就是为吃上一口正宗的川菜,他听王振东说两个月前开了一家川菜馆,是一对来自西川省的夫妻开设的小店,口味正宗生意很好,所以叫上刘琅一起去品尝品尝。

    刘琅三人开着车来到了三公里之外的一片小区外面,这里就是刚刚建好的矿区住宅楼,老百姓已经入驻,虽然现在天色已经黑了,但是街道旁的路灯很明亮,很多小孩子都在路灯下打着雪仗。

    三人把车停在路边,十几米外就是这家名为“蜀香馆”的小店,这家小店开在一栋楼的一层。

    这些小区是为了改善矿区职工的生活条件而建造,不过并不是白给,矿工们是需要支付费用的,不过费用很低,一平方米不过一百五十块钱,勉强凑的上成本。

    一平方米一百五十块钱当然很少了,一间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也就六千多块钱,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数目了,但是对矿工来说还算是承担的起,毕竟矿务局的职工收入都很高,一家人凑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些楼房一层却是按照网店来建造的,每平米价钱三百元,足足是其他房子的二倍,原因很简单,这些房子只卖给想要做生意的人。

    这种网店销售在现在的阜城绝对是破天荒的举动,阜城老百姓们以前连商品房的意识都没有,更不必说网店了,一开始没有人购买这些网店,但是他们不买不代表别人不买,很多外地人,尤其是首都和沪市的人都对这些网店感兴趣,基本上楼刚刚建完这些网店就被这些人买去。

    这个“蜀香馆”就是一对来自西川省的夫妇买下网店后开设的饭店,饭店开业后立刻门庭若市,几乎天天爆满,除了这家川菜馆外周围还有不少饭店,什么“沪市本帮菜”,“正宗卤菜店”等等,也有副食店和杂货店,总之这里已经有了不少商业氛围。

    这些是刘琅希望看到的一幕,因为这预示着阜城的服务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

    一个地区繁荣的标志就是第三产业,也就是俗称的服务业是否发达,餐饮、娱乐以及房地产,这些产业发达那就代表着这个地区的经济良好,反之则说明经济无力。

    首都和沪市这样的大城市自不必说,火家投资两个亿建造了“中国城”就是看重了首都人民的消费能力和这座大都市的潜力,他们那两亿投资基本上用四五年时间就可以收回,还有就是深市,通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小渔村处处盖起了高楼大厦,全国各地想要致富的人汇聚于此,餐饮、酒店等店铺数不胜数,大量的商业又引来更多的人,周而复始不断增加,而这些第三产业又带动了工业企业的到来,这些企业创造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财富,是城市的底蕴所在。

    阜城当然无法和深市相比,深市一百万人口中有一半都来自外地,阜城呢?一百三十万人口中只有两万外来人口,当然,这不能算矿业学院的学生。

    但阜城要跟前世比那是完全不同,前世这个时代恐怕没有几个人到阜城生活,甚至连阜城这个名字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更不用说定居了,现在呢?

    宋立峰这两年把阜城工业特区的名头已经打了出去,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全国规模的技能比赛,再加上阜城自身的建设,可以说这里现在的知名度已经列在了北方前几名。

    刘琅觉得这才只是刚刚开始,随着北方工业集团越来越强,大量的工业企业也会逐渐向阜城汇聚,工业企业才是创造价值的根本,这不是说只有工业才能创造价值,而服务业就不行,事实上服务业背后也必须有工业,也就是所谓的实体经济为依托,任何买卖都是商品交换,衣服、裤子、食物都是制造出来的,就算是网络时代,背后也要有强大的基础建设,没有这些服务业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金融行业看似是资金的流动,但背后也得有实体经济为依托,如果一个没有产业的城市,那么资金也绝对不会流向这里。

    阜城现在服务业之所以开始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大家看重了工业特区的名头,而且几年下来在北方工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下形成了一批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才是人们看重的关键,如果没有它们存在,服务业也绝对不会在这里扎根。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莽撞() 
三个人走进饭店,扑面而来的就是阵阵香气,刘琅的肚子都在香气的勾引下叫了起来。

    屋子面积不大,也就五十多平方米,摆着七张小桌子,五张桌子旁都有人在用餐,虽然是冬天,屋子里热气腾腾,室内温度接近三十度,外衣根本穿不住,即便窗户都被打开依旧让人冒汗。

    新建的这些小区完全采取集中供热,附近有一座锅炉房,锅炉房的热水通过泵站输送到管网进入居民家中,这种集中供热的方式在大城市已经开始实施,但也不是完全普及,就是首都很多老百姓每到冬天也要储存很多“蜂窝煤”用以取暖过冬,在阜城基本上老百姓就没有集中供热的概念,每到冬天家家户户就会用煤渣和着水制作成“煤泥”,即便住在楼房也要每家每户有一个煤棚用来储存过冬的煤泥。

    但新建的这批小区完全是集中供热,这样家家户户就干净了很多,至于说取暖费,阜城规定头三年完全是政府补贴,不需要老百姓花钱,其实一个锅炉房的运行也没多少钱,毕竟这小区面积并不大。

    三年后政府将按照每平方米三块钱收取,一年的取暖费比自家用煤还便宜,而且到那时候人们早已经习惯集中供热的生活,再让他们回到烧煤的日子根本无法想象。

    暖气的温度再加上火锅的温度,让饭店热气腾腾,几个男子甚至把外衣脱掉,只穿着一件小背心。

    刘琅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几个人随意看了过来,一个人失声喊了一句:操,刘琅!这一句话让原本人声鼎沸的饭店立刻安静了下来。

    刘琅在阜城那是家喻户晓,即便不少人没有亲眼见过他,但他的员工手里都有与刘琅的合影,一传十十传百,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刘琅在普通人眼里绝对比宋立峰这位市长有名多了,人们可以不知道宋立峰,但绝对不可以不知道刘琅,因为他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英雄,更是一种传奇的存在,以至于在老百姓间有很多关于刘琅的“段子”。

    比如吹牛时如果有人说自己曾经和刘琅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那么这个“牛”就相当有力,当然,这个“牛”多半会被人戳破,刘琅那么高高在上的人会跟你吃一样的东西?开玩笑吧。

    现在好了,刘琅亲自到了这家小饭店,周围都是一帮糙老爷们,这算是与民同乐?还是微服私访?所有人都不吭声了,看着刘琅不知道说什么好。

    “各位别都盯着我呀?我也是来吃饭的,老板,点菜!”

    三人走到最里面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旁边一座赶忙向后靠了靠,害怕自己打扰对方。

    此时一位年纪在三十五六岁的妇女从旁边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用川味十足的口音询问刘琅几个人吃什么?

    “老板娘,当然是吃你最拿手的辣味火锅了!”

    王振东回答。

    “我这里有麻辣、**、还有微辣的口味,几位想吃哪种口味?”

    妇女问道。

    “就来你们最拿手的味道吧,我们就是想尝尝最正宗的蜀味!”

    刘琅开口。

    “那就得麻辣了,不过你这个小孩子恐怕受不了呀!”

    对方笑了笑,她不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