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提醒了几个人,刘琅说得没错,现在高考已经完全普及了,别说是适龄学生,就是二三十岁的人都可以参加,今年考不上明年考,明年考不上后面考,只要你有工夫,考多少次都可以。
“刘琅,以我和鲁主任的打算,是想让你先学习一两年,等到学力达到高中水平后,直接特招你到科技大学………不过既然你想今年高考,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在考试中检验自己也是一种学习,这件事我会和鲁主任说,也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董长山问道。
“嗯……好吧!”
刘琅心里想:自己考试还用征求别人的意见?
不过董长山想到了一个问题。
国家有要求,参加高考要具备高中以及相应的学历,刘琅压根就没上过学,别说高中学历,就是小学学历都没有,这一条是不符合相应政策的。
“刘琅,你只是三岁的孩子,没有任何学历,这是不符合咱们国家政策的,当然,毕竟你是个特例,咱们国家还没有过,这件事等鲁主任回来我们再探讨探讨。”
下午时分,鲁明志回到了教委,听到刘琅“征服”三位老师,高兴地连连称赞,但听到刘琅今年就准备高考,也觉得有些太急了。
“刘琅,高中很多知识你都没有学,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如果明年参加高考,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鲁明志对刘琅说道。
其实鲁明志已经为刘琅做好了打算,这样的神童,国家会实行特招进入少年班,当年的宁柏就是这样被送到了科技大学,然后对其特别辅导。
之所以现在鲁明志没将这些事情告诉刘琅一家人,一是不想让刘琅骄傲;二是因为刘琅还是太小了,即便刘琅看上去很听话,可在大人眼里三岁真的还是婴儿的范畴。
看看别人家三岁的孩子,大多数还穿着开裆裤满地打滚呢,所以鲁明志觉得起码要等刘琅再长大一两岁才能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但刘琅可不是这么想的,如果自己想赚钱,那就无所谓上大学,国家未来三十多年的一切大事都在自己脑子里装着,想要钱还不容易,股票、地产哪一样都能让自己成为亿万富翁,可那不是自己的目标呀!
他要让国家的工业实力变强,可是工业方面的知识他也不懂呀!不懂怎么办?得学呀!怎么学?上大学呀!
要是自己等到十几岁再上大学,那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没有遇到王抗日,他也给自己做好了规划,四岁上小学,五岁初中,六岁高中,七岁就能考大学,现在自己“神童”的身份被国家发现,那正好,直接三岁上大学,一点时间也不耽误。
年龄方面对他其实没多大制约,自己除了个子矮、体重小、没力气之外跟成年人也差不多………起码生活是可以自理的。
反正就是一句话:时间宝贵,不能耽搁。
第八十一章 复习()
“鲁爷爷,我现在在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可以让我学习了,只有上大学才能学到更好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的,万一我成功了,就能早一点为国家做贡献,您说是不是?”
刘琅拉着鲁明志的手一副有些委屈的样子请求道。
“呵呵,你们看看,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在家里面学不到东西了,狂妄不狂妄?”
鲁明志笑着说道。
“老鲁,刘琅天生就是神童,咱们可比不了,比不了呀!”
董长山不住的摇着头。
“好,鲁爷爷就答应你的要求,老董,让教委给辽北省下一个文件,特许刘琅可以参加今年的高考,还有,你马上找些首都今年高考的复习题,让东来一起带回去………,刘琅,既然你要考,那就必须用全力,如果你能考上大学,鲁爷爷会给你大大的奖励,知道吗?”
“放心吧鲁爷爷,我一定能考上的!”
刘琅高兴的笑了起来。
刘琅在首都的事情圆满结束,他要回家准备高考,所以众人也没有在首都逗留,鲁明志先是给他们买了回沈城的车票,又让司机开着面包车拉他们到王府井,几个人逛了一上午大包小裹买了一大堆东西,什么牛栏山二锅头、全聚德烤鸭、六必居咸菜等等,都是首都的特产,刘东来一家人花了足足一百多块钱,王抗日也花了五十多块钱,买完东西后司机又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下午四点,首都驶往沈城的火车准时开车,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达沈城。
原本几个人是准备再去看看肖南光,不过肖老听说刘琅今年要高考,从电话里告诉刘琅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不能有任何耽搁,所以他们到了沈城直接买了回阜城的车票,从车站附近找个包子铺吃了点东西,一直到等下午五点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刘琅一家人从首都回来了,同时阜城也接到了省城传来的国家教委文件,文件中指出:阜城教委应做好对刘琅参加一九八三年全国高考的安排工作,阜城市政府要协助做好相应保障工作,确保刘琅可以不受干扰正常参加高考。
国家教委为了刘琅一连两次给辽北省下达文件,可以说是前无来者,他是第一号,二三十年后这种事情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在八十年代初却并不太过奇怪。
要知道当年的宁柏比刘琅还要更胜一筹,他十三岁时名字就传到了国家一位副总理耳中,直接就被接到了首都科技大学上了少年班,所以在八十年代,出现一位神童的确是一件大事,有时甚至会惊动国家的高层。
刘琅的名字一下子就在阜城传开了,之前阜城日报就做过报道,现在他被国家教委主任亲自接见的事情连续三天被连载在阜城日报的头版头条,三岁要参加高考更是被誉为改革开放至今高考历史上的奇迹,可以说,现在的阜城官员们已经决定要把刘琅打造成阜城的英雄;阜城的榜样。
王抗日、刘东来、徐文秀这几名“亲历者”天天接受阜城日报记者的采访,记者在他们口中打听到很多“小道”消息,什么刘琅三个月就开口说话;一岁就能看报纸等等全都被“挖掘”出来,可以说,在短短几天之内阜城老百姓就知道了自己身边竟然还有这么一位神童,这位神童也成了那些家长们心中的“偶像”。
刘琅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他天天待在家里复习高中的功课。
这个时代高考理科一共有七门课程,数学、语文、化学、英语、政治和生物,生物满分五十分,其他科目满分是一百分,总分为六百五十分。
难度方面同自己当年高中时代相比要简单一些,最难的大概是物理,涉及到牛顿定律、热力学定律以及电学磁场方面的知识点,其次是数学,难点在于概率学和几何的证明等等,至于说语文、化学、政治和生物,大多数都是背的题目,英语是今年才列入全国高考科目,而且一下子就是一百分,可以看出国家对外语的重视程度。
七门课程对刘琅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一本书放在他面前,他只要每一页每一页的翻看一边,半个小时过后,这本书的知识点就被他牢牢记住,这些知识帮助他将前世高中时代的记忆唤醒,两者相互结合印证,也就半天的工夫他对这门课程的认知就达到了前世高中时最巅峰的状态,甚至凭借他今世的智力,如果再让他重新回到十多年后参加高考,怕是比前世考的分数还要多,甚至都能尝试那几所顶尖的高校。
短短四天的时间,刘琅就把从首都带回来的那些练习题全部做完,准确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可以说,这次高考如果他出全力,六百五十分的试卷起码能得到六百分以上,而八二年的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全国平均水平也就四百分左右,基本上分数超过五百,全国所有大学就能上了。
刘琅的目标是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系,这也是他为何执意要参加高考的缘故,如果像宁柏那样被国家安排,那就只能听从“领导”们的意愿了,要知道在前世,这个宁柏的结局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完美,他没有学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再加上拔苗助长让他的性格缺失,到了三十多岁时竟然“看破”了红尘,最后出家当了和尚,这个结局不能说不好,但国家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个佛教大师。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六月中旬,北方的最高气温也达到了三十多度,在八十年代,国家的高考时间还是每年七月的七八九号,这个时间一直到前世刘琅高考的零三年才改到了六月份,为的就是避开每年之中最热的那几天。
“儿子,快看,你上群众日报了!”
一天晚上,刘东来还没进屋就大声的叫道,声音之大左邻右舍都听的真真切切。
果然,刘琅看到群众日报的第三版中自己的名字赫然写在了一篇文章的标头位置。
“古有甘罗十岁为宰相,今有刘琅三岁迎高考。”
第八十二章 接受采访()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如今高考的热度在逐年提升,也就说明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望,正是这种渴望让国家充满了希望,而出现刘琅这样的神童告诉大家,我们国家并不缺少人才,只有好好的找,就能找出了,也证明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甚至在天赋上超过外国。
文章之中还引有教务主任鲁明志的话:我见过刘琅,他的智力水平远远超过常人,虽然刚刚三岁,但经过专家的测试后,学历已经达到了高中水平,他今年参加高考并非没有把握………。
刘琅看着这篇文章微微的皱了皱眉头,文章写得不错,群众日报那是国家的喉舌,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文章之中充满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绪,当然,爱国没有错,他自己也很爱国,但在某些去情况下这种情绪会让人产生出盲目的错觉,这篇文章就是如此。
大力宣扬国人的天赋,这就是文章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