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妙琦歪过头想问问徐彬的意见,却不见了他的人,四处一瞧,才发现徐彬蹲在一个钱币展览柜台前仔细盯着看,那柜台里面展示了中国自有钱币以来所有钱币的种类,从刀币到大洋应有尽有,可以说这小小几十枚钱币,就映射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来。
“徐彬,你对‘钱’那么感兴趣啊?”杨妙琦走过来调侃道,今天她的心情很放松,纯粹以玩闹的心态来的,所以说话也没有把自己放在总裁的位置上。
被杨妙琦一打搅,徐彬从那种神奇的世界中恢复过来,茫然的望了望杨妙琦好一会儿才道:“那是自然,钱可是好东西,许多人可以为了钱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也只是个俗人,喜欢钱有什么不对么?”
杨妙琦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又笑起来,她从小到大都没什么朋友,就算有些结交,也大多是眼高于顶的二世祖,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像徐彬这样说话随意又诚恳的人,杨妙琦也学着他蹲下来看着钱币道:“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徐彬回应道:“我看出这些钱币里,有一枚是高仿的假币,大概是为了凑齐整段钱币历史吧,毕竟有些古钱真的很难得,我听说有价值数十万一枚的古钱币呢!”
“切!就你?吹牛吧!这里可是贵重文物区,展览品自然都是真品,每一件都是经过专家亲自鉴定的,你若是能看出假来,你也是专家了,我马上回去就聘请你当首席鉴定师!”杨妙琦回讽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徐彬眼前一亮,“杨氏珠宝首席鉴定师”,这个名号可不得了,现在华南区的首席鉴定师叫做刘建斌,是故宫博物馆的专家,对古玉、金属制品、杂项文物都很有研究,今年已经七十余岁了,平时根本不来公司,只是在鉴定科挂个职位,年薪高达百万,比人事部部长的收入还要高,刘建斌这位大师早在徐彬加入杨氏珠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传说了。
什么叫传说,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及,徐彬做梦也想不到杨妙琦会说这样的话,立即打蛇随棍上道:“你说话当真!可别是大舌头把自己咬着了,回头又不算话了!”
杨妙琦本来就是嘴口一快,见徐彬较真起来,心里微微不舒服,但口头上自然不能服软,点头道:“你认吧,这里还是有两个咨询专家的,我杨妙琦的话,自然是说到做到!”
“喏,这枚‘得壹元宝’就是假币,若是不信的话,你可以叫咨询师来问问看!”徐彬指着众多古钱中的一枚道,实际上他心里也不是很确定,不过,嘴上自然是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毕竟这可是关乎年薪百万的职位呀!
杨妙琦自然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转过头让孙志军去找咨询师,很快一名五十岁上下的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过来了,他虽然岁数不小,可是胸口却是挂着一块咨询师的牌子,可见在这个行当里,他也只能算是学徒的水平。
咨询师反反复复看了十几分钟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但是他却不敢贸然承诺,躲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打了个电话问博物馆的反应,然后才回过头来解释道:“这……这……这位先生真是好眼力!这‘得壹元宝’是在唐代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起病反叛后,史思明攻陷洛阳才开始铸就的钱币,这一开始铸就‘得壹元宝’,后来史思明觉得‘得壹’两字不吉利,又改为‘顺天’,这两种货币本就传世很少,‘得壹元宝”更是极为罕见,每一枚都是传世珍品,我们博物馆虽然尽了全力,可还是有所疏漏,但是这一系列的‘中国钱币史’,却不能因为缺少一枚古钱而放弃展览,何况‘乾元’年号,只是中国古代史中极为不起眼的一个小符号……总之,很佩服先生的眼力,隔着展览柜看过去,那古钱不过拇指大小,先生居然能看出真假来,厉害!”
这位博物馆的咨询师真心实意的竖起一个大拇指,他是实实在在的佩服,因为这枚古钱的仿制就是出自海川博物馆的副馆长兼全国首席文物保护专家宋达时的手笔,当时这位年过七旬的“宋大师”拍着胸脯保证过,全国范围内能一眼看出真假的人一只手就能数出来,想不到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却真的看出来了,也不知是不是懵的。
杨妙琦这会儿却惊讶的张开了她精致的小嘴,好半晌才道:“真的是假的……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咳……这个……家学渊源,从小就被重点培养,别看我年轻,但耐不住哥的天赋好!这方面我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一精就通,所谓一法通就百发通,自然什么都懂一点!”徐彬微微脸红的吹嘘道,他这个生存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自然知道什么时候得装装十三,一个劲的谦虚,人家老总就真当你没本事了,该装十三的时候就得装,这样人家老总才知道你是个什么人才,自己才能待价而沽嘛,徐彬喜滋滋的想着,感觉百万薪酬的“首席鉴定师”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有了这个职位,还怕什么“S360”,咱一年买一辆,没事就烧着玩!
就在徐彬YY的时候,杨妙琦脸色微红的干咳一声道:“孙秘书,好像时间也不早了,晚餐的酒店订好了位子吗?那个地方的法国菜虽然很不错,但就是够等的,我们先过去吧,徐彬,你也赶紧回酒店吧,别让其他同事等急了,回头我会让孙秘书去接你们的……”说完话,杨妙琦提也不提什么“首席鉴定师”的事情,匆匆离去了。
第五章 中 奖
“干!我就知道!有钱人个个都是吹大牛、放大气的家伙,这个什么杨总也不能免俗,说得好好的,到了兑现的时候就岔开话题反悔了,什么百万薪酬的首席鉴定师,那是能随随便便给我做的么?但是我就是不爽你翻脸这么快呀!”徐彬咬牙切齿的心里暗想道,狠狠的挤着酒店的免费牙膏,全当是杨妙琦细嫩的小脸蛋了。
徐彬能看出古钱的真假,自然靠的不是什么鉴定技术,而是自己那双眼睛的特殊能力,经过多次试验,徐彬终于发现了一些玄妙,通过异能观察的时候,视线里只会出现红色与黑色,静止的物体都是以黑色体现,而富有生命的活物就会以红色体现,因为空气中到处都是微生物,所以会出现满目血色的情况,根据这个特点,徐彬将自己的异能叫做“生死瞳”。
在生死瞳的世界中,徐彬还有另一个发现,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大多数都漂浮着黑气,尤其是墓葬品更是有一层如墨汁般化不开的黑气笼罩着,徐彬猜测,那肯定是因为和死人待在一起久了的原因,而那枚“得壹元宝”在“生死瞳”之中却隐犯红光,其余的钱币都多多少少散发着黑气,根据生死瞳的特点推论,这枚得壹元宝一定是跟活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才影响到的,也就是有了这一点猜测,徐彬才敢和杨妙琦开口,反正他做的是无本买卖,就算猜错了,也只是丢丢面皮、一阵尴尬罢了。
这次博物馆事件,令徐彬十分振奋,他似乎看到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当然,他也体会到了不足,毕竟他并不是真正的专家学者,即使利用“生死瞳”看出了鉴定物的真假,但却不能用这套说辞来证明,所以,徐彬决定要恶补一下文物鉴定方面的知识,省的下次又当张口哑巴。
徐彬要买的书都很偏门,正规书店里是不全面的,勉强只能买到几本基础知识的教本,但是书店附近却有很多小书摊上贩卖的旧书却有这方面的内容,反正旧书都很便宜,不管多厚都是1块钱1本,徐彬一口气买了几十本,才心满意足的背回酒店。
徐彬一边捏着牙膏一边翻看着纸页发黄的旧书,他现在看的这本叫做《明清秘宝》,介绍的都是九十年代初至二十世纪末一些明清时期在市面上出现的文物,作者做的数据调查很详细,甚至有拍卖品的拍卖额度,每次看到那高达百万、千万的拍卖价,徐彬的双眼就是一阵发红。
稍稍浏览过《明清秘宝》后,徐彬顺手拿出一本很厚的旧书,书皮上的名目都斑驳不堪了,徐彬也不在意,随意翻了两页后,突然发现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大约手掌大小,被夹在这本旧书中,只有寥寥数十页,但或许是夹在旧书中被保存的很好,上面的字迹很清晰,徐彬看到封面上写着《生死迷界》,徐彬好奇的翻看来……
“天地之间有气循往,时而成势,时而败势,然注成势者行运,注败势者行煞,鉴于形色之间,枉然乎?风无定型,水无常势,唯此可改天地之气,化‘煞’为‘运’或有不足,行挡‘煞’之举……”
看了好半天,徐彬才明白,这本《生死迷界》的小册子写的是关于“风水玄学”的东西,开篇数十个字就将“风水”的定义讲了个大概,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之间都是以“气”相互联系,有所沟通的,这种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将“气”汇聚起来成为一种“势”,上升的“势”被称为“运”,下沉的“势”被称为“煞”,这就是风水玄学中两种最基本的运用基础,所有的风水玄学都是运用“运”与“煞”来改变环境的,“风水”两个字只是泛指一切的自然因素,一名合格的风水师就要合理运用自然之道来顺应“势”的呈现,这或许并不能把“煞气”变为“运气”,但至少可以阻挡“煞气”的衰沉。
徐彬越看越是发觉书中写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死瞳”很相似,十几页的小册子很快就被他翻看完了,根据“风水学”的一些理论,他很快就有了新的体悟,“生死瞳”中的红光并不仅仅是显示“生”,而是一种“成势”,也就是“运气”之类的,而黑色则是代表“煞气”,因为墓葬品普遍带有浓重的煞气,所以在徐彬的生死瞳中显示一片浓重的墨色。
“该出发了吧?还躺床上看小人书呢?不会有什么黄段子吧?”王建中从洗漱间里整理一番出来道,睡了一整天,也没觉得他精神多少,仍然是胡须拉碴的吊着一对黑眼圈。
徐彬看了看时间,快到晚饭的时候了,行程表上写着公司聚餐,餐后开会,显然杨妙琦也是要参与的,毕竟她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