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剑生的第一稿中,没有训练处、情报信息处、保卫处三个机构,但有和训练处职责相同的教导处、与情报信息处职责相同的机务处,没有设定保卫处。前二者,经从井冈山来的老政工黄苏建议,改了名,职责却差不多;至于后者,还是搞地方工作出生的赵伯平认为,这个保卫处应当设立,人员就从警卫连抽调,职责就是负责保护各位首长的安全等等。李剑生受此提醒,又想起随着自己部队扩大,日后作战时怕会有敌奸渗入进来,因此这个部门设立倒是有必要,便点头同意下来。对于装备处,初时大伙不解,认为与后勤是重复设置的,没有必要设两个相同的。李剑生却特别指出,这装备只管武器,包括现有的武器、枪弹和以后新研制和生产的各种武器;后勤则负责衣、食、住、行,因此应该分开设。大伙这才理解了开来。当然,这只是李剑生的解释,而来自后世的他,却知道后世的部队既有后勤部、也有装备部,自己只是照搬后世的经验罢。
军团设直属炮兵团、机枪团、工兵团、辎重团、特务团、教导团、警卫营、狙击连、侦察连、通讯连、炊事班、野战医院、武器研制所、被服厂。
在李剑生的整军第一稿中,并没有炮兵团、机枪团两个机构的,倒有火力支援营的设置。后来与其他几个一商量,觉得有必要设立这样两个单列的火力机构,专司火力支援。李剑生思考后觉得有理,便同意下来。更何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尚不说自己的武器研制所已经能够生产一些土炮,仅仅原来从谭修明部缴获的炮,可就不少。因此,他这次专设的炮兵团,包括一个60山炮营、一个75山炮营和一个土炮营。60山炮营的山炮包括两个批次,第一批次是从原周浑元部27团、33团缴获的,总量为22门的60山炮;第二批次是从谭修明部缴获的30门60型山炮。这一回,除了其中22门分配到一些基层部队外,另30门山炮整建成三个60山炮连,归建这个炮团。至于75山炮营,同样包括两个批次,第一批次也是从原周浑元部27团、33团缴获的,总量为10门的75山炮;第二批次是从谭修明部收缴的30门75山炮。李剑生将其中的19门分配给基层作战部队,另外的21门建成三个连,也归建这个炮团。至于土炮营,那装备比较容易装配,因为那土炮就是李建生的武器研制所制的。虽然威力不如这些制式山炮,但胜在“能自行研制”,所以数量就多些,一个营装备了40门!另有约60门装备到各基层部队!
至于机枪团,包括一个重机枪营和两个轻机枪营。李剑生手头眼下的重机枪并不多,全部加起来才42挺。轻机枪倒是不错,有160多挺。为此,便专门拿18挺重机枪组建成一个重机枪营,36挺轻机枪组建成两个轻机枪营。余下的轻、重机枪一律装备基层部队。
工兵团是将原来的加强工兵连,编入一些新兵组成。辎重团以原加强辎重连充实而成。特务团由原特务一营、侦察连的一部分、加强狙击连的一部分整合而成。教导团由原教导营加一部老兵整合而成。警卫营由原加强警卫连,并一部分侦察连战士、一部分狙击连战士整合而成。狙击连、侦察连均由原来的加强狙击连、加强侦察连整编而成,现在为标准连编制。野战医院由李剑生原先设定的湘南独立团医疗队升格而成,原来的那些瑶族阿妹,除开云蕾和云蓓并劳珏外,其余全部整体并入这个机构。好在这一向来李剑生收罗到了不少愿意加入红军的行医人,虽仍达不到标准的野战医院规模,但这个架子倒是搭了起来,而且实力也不是很差。当然,因为医院里的西医医师和西药药品并不多,多的是来自民间的“赤脚医师”,李剑生便提前规划,将整个野战医院搞成两个分科:西医科、中医科。眼下西医科才两个医师,西药也是在占领各县时收购的;中医科则人数较多,包括瑶族医师、壮族医师和汉族医师在内,总人数有一十六人之多,多使用草药,规模算是不小了。至于武器研制所,现在规模至少是原来的三倍了。被服厂的规模也增大不少。炊事班还是李大渊的那个班。
第八十二章 成立红十八军团(二)()
至于红十八军团的战斗部队,则由李剑生部原来的23个主力营、34个地方独立营整编而成。
原来有25个主力营,但特务一营和教导营分别升格,主力营便只余下23个了,包括22个战斗营和1个特务二营。李剑生的意思是,57个营,除开此前升格的,另将其中的三个营取消番号,兵源充实到军团各直属部队,又或者补充进入工兵团、辎重团、重机枪团等部门,再或者组建一些规模较小的专门机构或是团队,如警卫连、通信连、工兵连等等,以配属给军团整建后成立的辖下各师。至于原来部队的各少数民族战士,也在此次整军中全部打乱编入各部。因此,经此一回,李剑生所部,除开一些军团直属部队外,战斗部队只余下整整的54个标准营了。当然,这个“打乱编入”在李剑生的坚持下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原主力营又或是部分战力较强的地方独立营的主力连队不打乱,以确保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由此,以1个主力营加2个地方独立营的方式、老主力营加新地方独立营的方式,将54个营按每团3营的编制,整编为18个团。其中,第一至第四团又不同,确保每团两个主力营;其余每团一个主力营。有两个主力营实力其实一般、比如主力9营和12营,甚至比不得一些特别的地方独立营、比如桂阳独立营和宜章独立营,则分别归建第三和第四团。
18个团又统编为6个师。分别为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师,每师下辖三个团,并一些李剑生先期打散三个营而组建的专业连队,如各师师属通信连、工兵连、辎重连、侦察连、警卫连,等等。。 平板电子书其中,红第一师下辖红第1、2、3团;红第二师辖红第4至第6团;红第三师辖红第7至第9团;红第四师辖红第10团至第12团;红第五师辖红第13至第15团;红第六师辖红第16团至第18团。6个师共同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八军团!
事实上,如果就这师级单位的数目而言,李剑生这部队,莫说编成一个军团,便是编成两个军团都够,不过就眼下而言,李剑生却实是不愿意太那个张扬了,坚持设一个军团。
军团及各序列的安排如下:
军团长、党委书记,李剑生亲任。
军团政委由中央苏区派来的老红军、老政工黄苏担任。李剑生其实并不认识黄苏,也不太记得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却总感觉有点印象。极为偶然地,他才记起,这黄苏真名为黄甦,后世永远的丰碑曾对他作个介绍。原来,这黄甦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908年生,广东佛山人。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同年10月加入中国**。1930年12月奉命到闽西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新12军政治委员,第34师政治委员,第1军团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1935年1月复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与师长李聚奎率部参加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和策应第2师4团夺占泸定桥等战役战斗。同年11月直罗镇战役前夕,中央军委决定黄甦到陕南红73师任政治委员。接到调动工作命令后,他主动要求打完这一仗再赴任。战斗中,亲率一个团担任主攻,21日在向国民党军发起总攻时英勇牺牲,年仅27岁。
李剑生想不到,这位历史上的烈士眼下竟然到了自己这里,心头感慨万千。在商讨方案时想到,自己今年不到20岁,这黄苏才24岁多点点,便叫了一声“大哥”,硬是请他出任政委。黄苏也不矫情,同意任此职务。
副军团长两位,即云天和彭芝。云天是李剑生的老部下,彭芝却是中央苏区派来的,原是闽西红军10军副军长。李剑生记不得后世有这么个人,后来一想,此人估计要么是死在后来的“肃反”中、要么是在长征时牺牲,所以自己才不记得的。彭芝来这么久后,李剑生与他打个几回交道,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战将,便请他出任此职。
副政委周佩,也是从井冈山来的老红军。此人李剑生倒认得,来自毛伟人的嫡系部队,秋收起义的参与者之一。李剑生离开井冈山时,他是第32团伍中豪营的副营长。在来湘南之前,是红一军团的一位副师长。李剑生与他交流后,发现他不但军事技术了得,这做政治思想工作那也是一把好手,便请他出任此职。
参谋长王汉英。这是李剑生的老部下、老战友。李剑生信得过。而且此人搞参谋确有自己的一套。李剑生让他继续出任此职。
副参谋长刘侨。也是中央苏区过来的。原赣南红军13师副师长。其人思路清晰、目光敏锐,点子多、办事又严谨,那可是难得的参谋型人才。李剑生二话不说,直接点将让他出任此职。
赵伯平任政治处主任。曾向阳任装备处主任。许正方任后勤处主任。训练处由中央苏区来的老红军廖晨星任主任。樊超任情报信息处主任。保卫处主任由原侦察连连长吴克烈出任。
第一师师长杨至深,政委苏政飞,参谋长高原。苏政飞也是从中央苏区过来的。李剑生不熟悉此人,但看其办事能力极强,心头便有些奇怪。后来一想,此人怕与彭芝、周佩和刘侨一样,为什么后世无名,却是因为“肃反”或是长征时牺牲了!高原也是中央苏区来的,李剑生对他稍有些了解。他是主力团团长,后来的“肃反”时被错杀,想不到眼下到了李剑生这里。李剑生可是暗地里下了决心,自己的部队决不允许搞“肃反”,决不让这样的好同志没有死在敌人手中、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第二师师长郭虎,政委李勤,参谋长李清。李勤是老政工。也是来自于原井冈山32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