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4′。如此精确的定位。这让吉文少尉这个航海学校第一届毕业生都感到有些心惊,天尊在上,他们是如何知道茫茫大海之中还存在着这么一个岛的。说实话,若不是有那份密级很高的文件在那放着且以往的事实证明此类文件的准确度是100%吉文说什么也难以相信这片荒凉孤寂到极致的海面上会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岛。

    从澳洲往东,大海就陷入了一片死寂,没有海鸟、没有渔获(鱼基本只在近海大陆架附近)、没有任何动静。大家所看到的除了一汪碧绿的海水外就还是海水,这个时候航行在海上的船只基本上就如同进入了沙漠腹地的驼队一般,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不值一提。在大自然面前,人来真的是太过渺小了。

    而这个时候大家的心理压力普遍也都很大,为了舒缓这种压力,船上的酒类饮用也放开了限制,同时还组织大家使用拖网或延绳钓法捕鱼,哪怕一天只能捕钓个几条鱼,也能提振一下大伙的士气。

    “一会就转向东偏南,将我们的航向调整到南纬17度42′附近,然后向东直航。”张金华说完这话又抬头看了看桅杆顶上正在猎猎飞舞的双剑苍鹰三角旗,正在桅楼上无所事事的瞭望手一看张金华往这边看来,立刻用旗语打出今天的风向:西北风五级。

    张金华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朝吉文说道:“要沉住气!我们的方向没错,至于说没碰到任何一个岛仅仅是运气不佳罢了。我昨晚复盘了一下我们船这些日子来航行的轨迹,发现是前些日子那两个接踵而来的热带气旋让我们偏离了航向,但这只是暂时的,这几天我们又回到了正轨之上。只要五天时间,我们就能航行到目的地,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了。”

    “遵命,先生。”吉文站直了身子说道,“我会下令航海长调整航向的。只是……我们需要打开蒸汽机吗?毕竟现在的速度有些慢了,如果将船尾的两个螺旋桨也启动起来的话,我们的速度能上8节,那样就快多了。而且好多天没下雨了,军官们的清洁饮用水也不是很充足,我想也许需要锅炉房提供一些,况且船上的一些病号同样需要清洁水源。”

    “那就启动蒸汽机吧。”张金华只略微考虑了一下之后就同意了。“探索”号四桅帆船别的东西带得不多,但燃煤可是在塔城港装足了的,目前底舱里慢慢的都是,压得船只吃水很水。况且到了澳洲金山港后,他们又补充了一些当地产的褐煤,虽然品质不怎么样,但到底也能当燃料顶一会了。

    “尽量烧那些澳洲褐煤。”张金华又补充了一句。金山港附近的煤炭质地差是出了名的,从黑水到金山的移民船的船长们一直在骂,但无奈那个地方的煤矿主要成分就是褐煤,只能将就着用了。此番从金山港出发时,“探索”号也往船舱里装了大量的褐煤,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正好拿出来用了。

    现在是5月底,正是风向多变的时刻。这个时候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原本被往南压制住的东南信风带又会渐渐整体向北推移,到时候“探索”号可就要被笼罩入东南信风带的影响范围内了。这样一来大家就是既逆风又逆水,虽然有蒸汽螺旋桨推进系统辅助,但那速度会降到和乌龟爬差不多,绝对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风帆时代在外航行,气象、水文、洋流、风向、天文等知识缺一不可,否则你就会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当年哥伦布、迪亚士那伙人航行就纯靠误打误撞,那样还没船毁人亡简直就是运气逆天。东岸人当然不可能向他们那样驾着一百多吨的小船做环球航行,他们装备比哥伦布先进很多,知识储备也更足,但也正因为如此,船只出航的时间和路线都是挑之又挑。比如他们这次出发寻找大溪地岛的航线,就是张金华等人仔细研究论证后选择的,季节上也刚刚好,正处于5月初,东南信风带被推回南方尚未北返,船只还能借助一些西北风航行,虽然有些逆水(南赤道暖流),但已经是最好最适合出航的时机了。

    蒸汽机启动后船只速度快了许多。在航行稳定后,有水手测量了一下航速,大概在6…7节的样子,这个航速在远航航行上相当可以了。毕竟你不能指望船只总处于高速航行之中,事实上这个年代欧洲大部分远洋船只的平均航速还不到4节,可见海上航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张金华一开始不懂的时候,总喜欢在地图上丈量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然后画直线航行。后来他才知道这种举动多么可笑。两个港口间的航线选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考虑季节、天气、风向、洋流,不同的季节可能航线就完全不一样,有时候也许风向水流都适合,但海况恶劣,那也不能航向。总之航海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运气,航海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他们现在探索的是一条陌生的航线,虽然有先进的工具(六分仪、机械表)、生存能力极强的船只以及经验丰富的水手,但说到底这依然是一件在赌运气的事情,找到和找不到的几率基本在六四开,盖因能够影响船只定位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测算误差、坏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偏航在航海中一直很常见。

    好在张金华他们的运气没有糟糕到离谱的程度,在抵达的大溪地岛海域转悠了好几天后,桅楼上的瞭望手终于在远方的海平面上发现了一片深灰色的陆地轮廓。这个消息顿时让整条船都沸腾了起来,水手们一改之前懒洋洋的神态,在航海长、水手长的指挥下调整帆桁,开始向发现的陆地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枪炮长也将船上一批身强力壮的水手武装了起来,以免上岸后遇到什么突发状况。而张金华也回船长室换了一身新衣服,然后将他的探险队队员们都从底舱喊了上来,每人都携带了一些小商品,这是为了和土人贸易时所使用的。当然了,他们也没忘了给自己带上武器,比如张金华就不顾天气炎热而给自己套了一件胸甲,同时腰间还挂了两把上好弹药的1633型燧发手枪。(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 
1648年6月11日,历史会铭记这一天。·

    天空阳光明媚,这使得全副武装的东岸人都感觉有些热。不过处于东南信风带内的这座岛外围海风不小,这令大家终于没那么难受了。船只正对面是一大圈珊瑚礁组成的若隐若现、断断续续的陆地,珊瑚礁离海岸线还有点距离,因此在这些珊瑚礁与海岸线之间便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潟湖。

    潟湖内的水文状况大家一概不知,因此也不敢贸然将“探索”号开进去。该船现在的吃水深度已经达到了将近4米,在没有测量水深、标注航道的情况下,任谁也不敢将船开进这段潟湖以内。

    大船上放下了三艘小艇,张金华带队的34名(2人因病滞留在澳洲)探险队员分乘两艘。他们中有农业部的、有交通部的,也有海军部的,战斗人员不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样子,其余均是考察人员。此外,吉文少尉命令自己的大副一名加勒比海盗出身的英格兰人带着15名全副武装的水手也搭乘了一艘小艇,与探险队一起上岸,以护卫他们的安全。

    水手们升起了小艇上的软帆,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船只立刻缓缓向前飘去。他们小心翼翼地划着木桨,不断调整着方向,最后终于驶进了潟湖以内。潟湖内的海水明亮得就像面镜子,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简直亮瞎人的双眼。海水的透明度也很高,大家甚至能够看到水下一些在珊瑚礁附近活动的游鱼。

    “那是鲣鱼!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拉普拉塔那边这种鱼不多,但售价极高。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晚上可以来这边钓,但我不保证你会钓到。总的来说,这里并不是鲣鱼的集中地,或者说,这里的鱼很少,我觉得你还不如把兴趣放到寻找一些黑珍珠上面,这才是大溪地岛的特产。”张金华看了一眼正炯炯有神地盯着海面下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这个年轻人名叫刘伏波,年纪大约十五六岁。身穿海军夏季短袖常服。是海军上尉刘大发的大儿子。他的母亲阿黛尔是一名德裔瑞士移民,目前在东方县人民医院工作。刘伏波是航海学校的学生,目前还剩最后一年的实习期,此次跟随“探索”号前往大溪地岛便是他的结业考核。

    刘伏波听到张金华说的话后笑了笑。将目光从泛着蓝宝石幽光的海底收了回来。然后下意识地抓了抓腰间的41年式钢制刺刀。小声问道:“张叔叔,一会会不会有战斗?”

    “叫我张队长!”张金华纠正了一下少年的称呼,然后解释道:“一般来说不会有冲突。但什么事都怕万一,一会上岸后胸甲不许脱掉,所有人靠拢在一起,咱们先礼后兵。这些土人文明层次低得很,比那些克兰迪人还不如,或许他们只会用石头或木矛吧。”

    听到这些人比克兰迪人的文明水平还低,少年人放下了心,然后安静地坐在船舷一侧,看着越来越近的海岸。

    很快,三艘小艇就进入了浅水区,划桨的水手将木桨收到船上,然后跳下海,在齐腰深的海水中借助风力使劲将小艇推上了海滩。

    张金华在几名战斗人员的重重保护下也上了岸,脚下是松软的海滩,前方是大片灌木丛,其中偶尔夹杂着一些椰树,这令张金华有些意外。要知道椰子原产于马来地区,在17世纪世界上有椰子的地方可不多,一般也就在东南亚地区而已;马达加斯加也有大片椰树林,但这是公元前600…1000年时那帮顺着洋流和季风漂到马达加斯加的马来人带去的。

    除此之外,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地区,现在基本都很难看到这种东西,因为其还没有大规模流传开来。大溪地岛上有椰树,也许这足以证明这里的人种和马来半岛、印尼一带的人是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