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钦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军服,坐在博览会馆外临时搭建的活动木板房内吃饭。他的军帽挂在身后的衣架上,指挥刀等都放在手边。他刚把面前属于自己的一份午餐吃掉,吃完后又给自己点了个烟斗,美美地抽了起来。他现在烟瘾颇大,刚才一下船觑到岸边有个卖东西的小店,便跑过去买了一袋烟丝:非常便宜,才四角钱一包,在远东根本买不到。买完烟丝后,他想了想,又从柜台上买了瓶红酒。

    当时商店的售货员拿着裴钦递过来的几枚银币看了半天,愣在那里嗫嚅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这三枚银币非常怪异,正面和东岸本土流通的银元样式几乎一模一样——除了下部写着“大泊造币所”这几个字样以外。但是银币的反面图案则大不一样,比如:那枚一元面值的银币,反面的图案居然是一条鱼(大马哈鱼),二元面值的则是一头熊(棕熊),而五元面值的似乎是一头体型硕大的鹿(驼鹿),这种银币店员还真没见过,因此愣在那里迟疑着不敢收,看样子似乎还想和裴钦一起讨论一下这是哪一国的货币,汇率如何,实在不行的话还得过秤称一下重量、验一下成色。

    好在店长比较见多识广,他曾经在首都进修过,当时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给他们培训的海大富海处长曾经说过,财政部已经授权海外的新华港和大泊港各设立了一个造币所,将当地进行贸易所得的金银条及外币就地熔铸、冲压成东岸银币。银币的成色、大小、重量甚至形状都与本土银元基本一致,就是图案不一样而已。

    其中大泊造币所的银币如上所述,新华造币所的银币反面图案分别为驼峰牛、金枪鱼和猴面包树。本土版式的银元及纸币流通东岸本土及南非河中地区,新华造币所版式的银元流通新华夏岛,大泊造币所版式的银元流通黑水地区及澳洲。

    裴钦是原挺身队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在远东服役多年,此番来东岸本土身上带的自然都是大泊版式的银元了,也难怪店员不认识。店长经仔细辨别后,又闻悉他们是从远东支援回本土的军人,因此立刻肃然起敬,然后在自己的权限内给裴钦所买的商品打了个九五折——这是到一定级别的军官才可能有的优惠。

    中午吃了小半条鳕鱼、两张肉饼、一碗杂鱼汤,饭间还喝了点啤酒。酒足饭饱后,裴钦又跑到博览会馆外视察他的部队。此番来到青岛港的新移民除了那一千多名顺军遗孤及挺身队官兵家属外,当然还有那批应陆军元老彭志成要求、由莫大帅亲自签字调拨的远东援军了。他们1646年10月中旬出发,历经15个月的航程(包括中途休息、等船时间)才从烟台港抵达了本土,渡过隔离期后又坐船来到了青岛港。

    按照上头的意思,他们的家属应当是就地落户青岛港及其附近区域了。至于他们嘛,呵呵,从远东出发的时候大伙儿就有觉悟了,丘八么,还不就是上战场拼命的料?听说本土如今也正和那西班牙人打得如火如荼呢,他们来到这里怕等不了几天就也要被送上战阵去和人见仗。好在如今大伙儿不是白白拼命了,大家无需为了一口吃食就被人像猪狗一样驱赶着打生打死。大家现在是为了自己及自己将来可能会有的家人的前途在拼命。这听起来还不算太坏,不是么?

    与裴钦一起去的视察部队的还有王家忠。此人是与翟从谔、秦尚行等人一起第一批投诚东岸的山东地方武装首领,曾长期驻扎济州岛旌义县,对东岸算得上是比较忠心的了。

    此番从远东调回本土的4500名士兵中有足足2500人是他的部下。当然也仅仅是名义上的部下了,事实上这些年来他的这两千多起家部队不断被莫大帅以裁军、整训、改编、调防、补充的形式折腾得不像样,如今他对部队的影响力已非常有限。部队里的很多中层军官经常背着他向以莫大帅为首的东岸军官表忠心,他对此也多有耳闻,不过却也没有太过在意。

    当初势穷来投时不就预见到今日的局面了么,既然军权旁落,那何不潇洒点干脆放手当个富家翁算了。当初和弟兄们拉杆子造反,不也就是因为这世道太混账,大家都活不下去了么?自己本来也没太大的野心,局面搞到今日那么大,有了两三千部属,还上了满清山东巡抚的“贼首”通缉名单,委实已经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了。若不放手再这么勉强瞎混下去,那大伙多半最终会在某天死于清军的围剿战之中,如今把军权交出去,王家忠只觉一身轻松,自己再也不用心惊胆战地为手底下几千人的安危殚精竭虑了。

    因此,即便王家忠在两天后就要卸去军职,到统战部内就任高级顾问,他对此也不甚在意。相反,他更看中的是上头奖给他的一套位于米林湖畔的占地极广的宅子、数额多达两千元的西北垦殖银行存款单及月薪达四十元的清贵顾问工作。至于其他的,爱咋咋地,反正咱老王以后是不过问江湖事了,专心享受生活,顺带做些小生意吧。

    就这样,满腹心事的裴钦和一身轻松的王家忠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位于博览会馆外的临时营地内,他们的部下此刻也正席地而坐在满是建筑垃圾的地面上,端着木碗稀里哗啦地吃着午饭。(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 
正在吃饭的士兵们在看到长官来了后,立刻起身立正。裴钦二人微笑示意大伙接着吃饭,然后沿着一条小路边走边聊起了天。

    “从烟台出发时我数过,一共2503个弟兄,连带家小一共3718人。”王家忠率先打破了沉默,“前些日子隔离期结束后我看统计,只有1888个弟兄还在,连带家小也不过2720人,好多人死在了路上,当然也有些人留在了澳洲、新华夏岛和南非。过两天我就要去京里上任那劳什子顾问了,剩下的这不到两千个弟兄……你要帮我看好了,大家一起在山东打生打死的,现在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真的不容易。都是熟悉的面孔,折损了哪一个我都受不了。”

    裴钦闻言也有些沉默。这个顺军出身的甘肃汉子拍了拍王家忠这个前山东马匪的肩膀,然后说道:“不就是去那个拉什么塔的地方干一仗么,听说那里的西班牙人的兵力不超过四千之数,而我军守兵却有两千五百余,且补给充足、士气高昂。本来军部准备等小麦夏收后再动员两千战兵支援过去后发起总攻的,如今我军抵达后,差不多就能即时发起反击了。这仗好打地很,当不会有什么伤亡,放心吧。”

    四千五百名从远东出发的士兵,漂洋过海来到本土后如今也只剩下了三千五百余人。这些人虽然不习火器,不懂现代战争之道,但在山东也与清军屡次交锋,战斗经验还算不错。此番来到本土后,本来按照陆军部的意思,是要先整训个两三个月,并将其中部分较精锐的部队火器化,然后才拉到圣菲去参与对西班牙军队的反攻的。

    不过联合参谋本部经过研究后否决了陆军部的意见,他们决定立刻将这三千五百人投入到圣菲战场,归属江志清指挥,并尽快向当面的西班牙人发起大规模反击,彻底击溃这股西班牙人,结束当面的战事——大家已经对无休止的战斗感到厌倦了。

    而依据上级的命令,裴钦被任命为这支新编成的部队的指挥官,他将亲自率领部队于1月20日之前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全军在这里换装后即刻乘船抵达圣菲城,然后服从江志清上尉的指挥。今天已经是1月14日了,也就是说裴钦这两天差不多就要安顿好官兵们的家属,然后率部登船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港。

    小路尽头是一大片荒凉的草地,草地上间或有一小丛树林点缀着,偶尔也能看见一些水洼和小溪流,一些水獭、狐狸之类的动物就栖息在溪流和树林间。

    路边栓着两匹高大神骏的安达卢西亚马,在征得看守马匹的人同意后,二人翻身骑上马匹,慢慢地在草原上骑行了起来。青岛港以北完全是人迹罕至的内陆荒原,而在以西数公里处却有一处规划中的小城镇,二人很快就骑马赶到了此处。

    “此处便是上峰划给我们的土地了。”王家忠遥指前方地平线处竖起的一根高高的旗杆说道,“之前陆军部的廖部长在接见我时提起过,说那里是一处好地方,我们过去看看。”

    裴钦点了点头,然后与王家忠一起策马驰到了近前。旗杆插在一处小土包上,四周的草地似乎已被粗粗清理过一番,到处都是用石灰粉划好的几何图案。二人略微思索了下,顿时明白这些用石灰粉标注好的地面应当就是以后本地城堡、官署、仓库、商铺等所在的位置。

    前方不远处隐隐传来波涛的声音,那么这里应当离海不远。城堡北方还有几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其中一条的河面甚至还很宽阔(圣卢西亚河),翻着白浪的河水哗啦啦地流进了海湾内。河两岸的树林倒是挺茂密,不时有一些动物穿梭期间,看起来生机勃勃。

    “就是这里了。”王家忠没有下马,而是控制着胯下战马在原地缓缓地踱着步,说道:“这里要修一座城堡,据说名字叫归义堡,纪念我们这几千人万里归来驰援本土。”

    “哈哈,好一座归义堡。”裴钦大笑两声,然后策马冲到河岸边,细细观察了一番后又折了回来。接着他又翻身下马,爬上插着旗杆的一座小土包,看了看远处的海湾以及静静流淌着的圣卢西亚河,期间他甚至还俯身到地面上抓起了一把泥土摊在手心里仔细看了看。

    “地不错!”良久后,裴钦才简明扼要地说道:“这里水洼、小溪不少,大伙一起加把劲修个坡塘水库什么的蓄水池,再挖个十七八道沟渠,差不多就能灌溉几万乃至十余万亩良田了。这地,真比俺老裴在甘肃老家时看到的庄稼地要好,若是好好拾掇然后种上小麦的话,打下的粮食怕是还能多出不少剩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