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7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十多年以来,根据我们的观察,清国农田种植面积之中,像桑树、茶树、棉花、芝麻、大豆、玉米、红薯、土豆、芝麻、花生等作物的比例有所增加,尤其是前面三者。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市场对这类经济作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无从证实清国境内是否开设了足够规模、投资巨大的棉纺织厂、丝织厂或茶厂,这方面的资料太过缺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清帝国最近十多年对外输出生丝、绸缎、茶叶、棉布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从伦敦、阿姆斯特丹市场公开的财务资料就能看出,英格兰、联合省的两家东印度公司每年在清帝国采购了巨量的上述商品,其中甚至包括数量不详的北方出产的柞绸(在华北和满洲部分地区,清国人用栎树叶来养蚕)。”

    “……纺纱业是清国农村最重要的手工业,迄今为止清国80%以上的棉布都是‘国产’的,只有极少数是从顺国、宁波以及外洋商人处购入。毫无疑问,清国95%以上的工业产值是手工业,只有极少数的行业才会采用一些原始的、简陋的、效率低下的水力或畜力机械生产。在这一点说,他们被与我国贸易频繁的顺国、明国远远甩在了身后。”

    “……绝大部分的手工业生产位于城市,但农村的也不少。通常手工业生产都是由一家一户的模式组成的,这一点在北方尤其普遍,例如农民在家中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纺纱、织布,偶尔有一些富裕的农民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后,会额外购买几台纺纱机或织布机,然后雇佣劳动力来进行操作。城市里的一些工匠个体户同样如此,他们有时会雇佣一些贫苦市民来碾米、榨油、轧棉以弥补家庭劳动力的不足。不能说清国境内不存在成规模的集中生产制的手工工场,但无论是在雇佣工人数目方面还是产量方面,都远远无法和一家一户模式的手工业生产相比,因为后者很多是清帝国庞大的农民群体的副业。”

    “……我们无法搜集到太多的有关清国境内现代工业的资料,这是令人惊奇的,因为即便我们的情报能力再差,也不可能对其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测,清国境内不存在李顺政权辖下我们援建的那种哪怕很小规模的现代工业,这可能是由于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以及思想文化所共同造成的。与顺国萍乡煤矿、湘潭铁厂、长沙枪炮局、衡阳织布厂、赣州榨油厂等原始机械化生产的官办企业相比,清国没有任何一家使用机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采矿或制造企业,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将大部分帝国预算用到了维持军队、稳定边疆、发放旗饷及供政府、官员和皇室开销了。不过据这几年我们从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得到的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清国似乎在努力寻求采购一些水力或人力机床及其他设备,用于船舶制造、武器生产方面。与此同时,他们似乎也在花费大量资金聘请来自欧洲的工匠帮助他们设计茶叶、生丝、棉花等主要出口商品的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可能是因为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的财政负担的压迫,除此之外别无解释。”

    “……虽然多年以来清帝国遭受了种种来自海外的冲击,但除了个别大城市有一些开明人士愿意了解海外动态或新思想外,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帝国基石——地主士绅——仍然生活在他们传统的精神世界里。信奉孔孟哲学的他们年复一年地参加由帝国政府组织的以传统儒学为基础的科举考试,对于来自海外的新知识比较冷淡。除了松江、苏州、杭州等地有一些传授现代知识的学堂之外,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地方有这些学校的踪迹,或许是根本没有,或许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帝国还不够了解。”

    看到这里,虽然对其中的一些段落还有疑惑,对某些内容总感觉有些雾里看花之感,但就整体感觉而言,郭普夏已经觉得很明晰了,那就是清帝国与中央帝国历史上的那些封建帝国几乎没什么不同。即便因为南征的受阻以及东岸人多年的存在,也仅仅是刺激清帝国加强了对军事工业方面的投资,除此之外他们对于现代化的生产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的吸收,仍然非常缓慢。

    郭普夏甚至有些期待,当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过后,随着地盘的扩大以及社会的进步,顺国无论钢铁、军火等军需物资的生产,还是棉布、食盐、油料等民生物资的生产都增长到一个与清国相差无几的地步时,满清的统治上层是不是会有一点觉悟,境内的汉族官员、武将对这个老大帝国是否还能够维持足够的忠诚——他希望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一天。

第三十八章 渐渐明晰的局势(四)() 
一艘隶属于台湾银行的运输船,刚刚从北方开进了宁波定海港码头,并开始了紧张的卸货工作。货物除了标准尺寸的船板、索具、铅管、蒙皮、木焦油、硫磺等维修船只的必备零部件外,还有包括机器、军火在内的诸多紧俏物资。

    其中,军火是要运往马当、湖口、岳州等地交给顺军的,以支援他们与清国之间的战争。而机械设备嘛,部分自用,部分同样需出口到顺国境内,以让他们可以将煤矿、砖窑场、木材加工厂等企业运转起来,生产出各类前线急需的物资,维持战争的继续。考虑到现在顺国方面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购买这些设备和军资的款项,南方开拓队方面甚至指使台湾银行出面,给他们进行一定额度的贷款,以便尽快将上述这些一批又一批的物资运往湖广。

    当然在这些机械设备中也有不少是宁波方面订购的,主要是一些纺织机械,由黑水县设计生产,引进的国内早期技术。不过即便是早期技术,在这远东大地上仍然足可称道,可以大大提升纺纱、织布的效率,使得一匹布的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飞速增长。

    此番本土之所以同意在宁波成立国营纺织厂,并解禁一些相应的纺织技术和设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欧洲人在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技术再没有保密的必要:取得突破的是英国的纺织企业,他们通过自身的潜心研究、消化海峡对岸荷兰的技术,同时也对来自东岸的种种纺织方面的情报进行梳理,最终发明了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类似珍妮纺纱机的纺纱机器,同时再与早就发明多时的诸如飞梭等织布技术,一下子让英格兰的纺织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产业扩张一触即发。

    而对于东岸人来说,在享受了将近五十年的技术红利后,一切终于结束了。从今往后,东岸与欧洲的纺织技术就原理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东岸领先的,无非是更优化的设计、更大的规模、更机械化的生产、更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产品竞争的难度比以往高了很多,需要他们今后加倍努力——当然自古无不灭之王朝,东岸的纺织人已经享受了五十年的美好时光,今后若还竞争不过欧洲人的话,那么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活该他们没饭吃。

    而国家纺织总局考虑到英格兰人已经取得突破(其实这是迟早的事),觉得再做技术封锁已经意义不大,反倒是束缚住了自己殖民地的手脚,于是便很痛快地批准了向包括新华夏(棉纺织)、澳洲(毛纺织)、宁波在内的三地转移纺织技术,出售纺织机械的提议,并立刻开始付诸实施。

    这些机器将在定海县靠近码头的慈溪江的厂区内安装完毕。毫无疑问,这是用水力驱动的设备,为此定海县方面还额外投资了一座水库和动力水渠,用作厂区内所有纺纱和织布设备的动力源。甚至为了提升这些动力的使用效率,南方开拓队政府还打算额外在此投资修建一座半机械化的缫丝厂,不过目前尚未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而随着南方开拓队政府投资建立这些纺织企业,这也意味着日渐人多地少的宁波府开始了经济转型,即在继续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农业(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未必足够消耗,但要稳住下限)的情况下,开始如同明末那样大量开辟棉田、桑田,发展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出口获利——出口的市场目前看来还是以远东三藩为主了,丝织品也许可以卖到朝鲜、日本等地,但棉纺织品多半只能自己消化了。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把这些棉布卖到清国境内去呢?咳咳,这说起来有些尴尬,正如清朝末年英国人无法解释在孟加拉生产的棉纺织品为何竞争不过中国土布一样,东岸人目前也面临着一个有些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走私到清国境内的棉纺织品(从本土运来)比较少,一个是综合成本比较高,另外一个竟然是质量原因。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质量原因!按照后世的史料记载就是,19世纪末年代理洋布的买办们整天鼓吹“衣洋布者十之七八”(如大买办郑观应),但外国商人们却连篇累牍地向各国领事抱怨难以打入中国市场,即便是在中国周边用机器生产的纺织品都卖不动,原因则很简单,“手工织布业的力量是阻止每个中国人穿兰开夏棉布的主要障碍”。

    但为什么呢?

    按照后世兰开夏布莱克本商会的资料就是:“在18个省及其他大片土地上艰苦劳动的千千万万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传土布,这个事实早已为人所周知……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耐穿三到五倍,因为它不容易那么破,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得多。因此,当一个富商穿破了三四套漂亮的洋布衣服时,工人、农民、脚夫和船夫会对一套比较粗糙的,但事实上质地较好的衣服感到心满意足,而且一定会心满意足。”

    19世纪末的英国人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因为机器纺织的特性,他们很难如同手工业者那样做到极致,更何况那样一来他们在成本方面的问题更大。要知道,棉布从印度到中国,要运输费用、要保险费用、要进出口关税、要给买办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