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资格初审的话,你对上任何跨国公司都有信心,你的信心到底从哪来?”
“你?”
当林蔚看到李华勇那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这下林蔚更生气了,她把胸脯一挺必须承认,当林蔚做出傲娇模样时候还是很妩媚的,这一刻的李华勇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那是当然,不就是通过初审吗?你放心好了,我准备帮你联系的这家公司在资质上绝对没有问题。如果它和华夏建总联手的话,通过资格初审小菜一碟。现在就轮到你了,你怎么给人家信心?”
“真的?什么公司?”
林蔚把头一扭,继续不理李华勇。
“好好好,我先说我先说…。”傲娇的女孩子家最喜欢在这样的小事上闹别扭,这样的经验李华勇还是有,因此他决定先说出自己的总体设想:
“莲花,这个项目的竞标规则你都看了吧?”
“看了呀,评标采用100分打分制,资格评审占10%,另外技术标占30%,经济标占60%。这就是我无法看好你的原因了,这个资格评审占的权重太高,我估计就算华夏建总能够通过初审,但和其他公司相比肯定是要吃亏的,因此到了第二轮以后,在这一项上肯定要被人家拉下很多分数,到时你怎么和人家竞争?”
“嗬,没看出来呀,原来你对工程招标这么在行。”
李华勇随口表扬一句,不过他这句话却是真心赞叹,他确实没想到林蔚居然这么在行。
林蔚之前说的话,可以认为是这个项目竞标的游戏规则,“明规则”。之前已经分析过,这个项目所有的“潜规则”应该彼此势均力敌,相互抵消,那么进入最终角逐的公司,大家也只能在这几个“明规则”上做文章。
要怎么形容呢?如果把一个项目竞标当做一场考试,那么资格评审相当于“必答题”,技术标类似于“主观题”,经济标或者叫商务标则像是“客观题”。
完全可以预见,即便是华夏建总闯入了第二轮,但是在“必答题”这一项肯定是要失分不少的。比如像“熊谷组”或者“豪赫蒂夫”这样的公司,他们在这一项上也许会接近满分,而“华夏建总”呢?即便是组成联合体,在这一项上最多也就能踩过及格线。
不要小看这3分左右的差距,在这种打分制评标中,这样的差距可能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说到这也许会有人感到迷惑了,“必答题”不是只占10%吗,后面还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90%呢,难道就没有追赶的地方?
确实没有多少追赶的地方!
可以先来看看投标时候的技术标。
所谓技术标,其实就是你在竞标时候预先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技术方案。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像这样的东西,那其实就和高考时候写作文是一回事啊,谁还敢保证自己的作文分数能比人家高?要知道能进入第二轮的,那基本都是建筑行业里的“学霸”了,“学渣”早在第一轮时候就被淘汰。因此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竞标中,几乎没人会指望在技术标上和人家拉开分数,你根本想都别想,这种想法在绝大多数时候既不现实,也不靠谱。
除了技术标,那就只剩下经济标。所谓经济标,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报价”。可以说这一项是工程竞标中最重要的东西,核心内容,但是说实话,恰恰是因为这一项最重要,所有人都非常重视,那么在这个相对公平的竞标中,这一项反而没有任何操作余地。这就像高考时做选择题一样,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一个工程竞标中,你能否报出最合理最合适最恰当的报价全凭运气,任何人都没有把握。
“阿勇,你不会指望是低价中标吧?那我告诉你,你如果存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这个项目是有标底的,而且采用的是浮动标底…。”
李华勇微笑着打断林蔚说话。外行人对工程竞标有个认识,认为大多数时候应该是“低价中标”。要怎么说呢?作为业内人士李华勇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真正的工程竞标其实很少出现最低价中标情况。低价中标只流行于国内,甚至在国内都只流行了那么区区几年时间。
开玩笑的说,如果你在工程竞标时候真报一个最低价最可能会碰到什么情况呢?
那就会像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某些比赛一样:“先去掉一个最高分,然后去掉一个最低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因为任何建筑物都有一个“合理成本”的。
你想盖一栋房子,你请人测算过这栋房子的成本大概需要一百万。假如别人在竞标时跟你说这栋房子九十万他能盖,你可以很高兴的答应。说八十万他能盖,你可以勉强答应。假如有人跟你说他七十万就能盖,那么你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毫不犹豫选择拒绝这个人。
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用这点钱他根本就盖不起来呀。盖不起来的后果是什么样?第一是你的房子出现烂尾和扯皮,第二你到后期只有追加钱。
因此绝大多数工程竞标,尤其是国际上的工程竞标,其实是很少有什么“低价中标”的,更合适的叫法,应该叫做“合理低价中标”或者“逼近标底中标”。
“合理低价中标”在国内常见,而“逼近标底中标”则在国际上通用。
同样是以这栋一百万的房子为例,在国内的做法通常是设立一个“合理报价区”,比如把八十万作为最低报价,让报价在八十万以下的全部成为废标,然后你选择一个人帮你盖房子。
以上是国内常见的做法,然而国际上通用的做法那又不一样了,比如同样是这栋房子你报八十万,而人家报一百一十万,你以为你比人家低三十万就能中标吗?未必!最后中标的很可能就是人家,因为人家比你更“逼近”标底。
这栋中银大厦,采用的就是这种游戏规则,因此林蔚才会有此一说,她是无论任何都想不通,李华勇的信心到底来自何处?
“莲花,我实话告诉你,我的目标还是放在技术标上,我有信心在技术标上拿到最高分,其他不多奢望吧,至少能弥补资格评审时落后的分数,我这样说你信吗?”
“我当然不信,你凭…。。”
林蔚刚想跳起来的时候,李华勇再次笑着把她打断: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相信,等下我慢慢跟你解释,不过在我解释之前你告诉我,你到底准备给我介绍哪家公司呢?”
“你先说。”
“你先说。”
林蔚噘着嘴:“为什么要我先说?”
李华勇只好哄她:“因为你介绍的这家公司很重要,我如果不了解情况的话,那我的很多设想可能落空。”
“那好哦,不过我说了之后,你一定要告诉我哟。”
李华勇静候下文的时候,林蔚噗嗤一笑:
“你这个笨蛋,我想给你介绍的公司,你现在还猜不到吗?那就是泉叔家的公司呀。”
“泉叔?就是老,老陆家的?”
“当然!大名鼎鼎的“陆记营造”,你总不会没听过吧。”
第一一三章 来自维多利亚港的风()
“陆,陆记营造?哪家陆记营造?”
林蔚瞪李华勇一眼:“还能有哪家,我刚才不是说了,是泉叔家的陆记营造。”
“真的是那家?”
“当然。”
李华勇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时心里松一口气。如果真的是“那家陆记营造”的话,那么通过资质初审确实有很大把握。
“陆老先生现在不是应该还在那边吗?”
李华勇的手指往东边的方向虚指,林蔚明白李华勇的意思,知道他指的地方是台湾。
“他们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自己去了解吧,现在你告诉我,你的信心到底从哪来?”
李华勇点点头,之前在大陆的时候,有一次就聊到过相关话题,李华勇也猜到了陆于泉的身份。只是当时见老陆不肯多说,李华勇也不好细问。
那么这家“陆记营造”到底是什么来头呢?大家听这名字就知道有点特别,凭感觉就知道这是一家有点年头有点来历的建筑公司。
没错,这是一家在中国建筑史中很有些地位的施工企业。曾经的“陆记营造厂”,号称是民国年间国内四大营造厂之一,算是那个年代的“业内巨头”。这个营造厂在当时也许不算实力最强的那家,但流传到现代以后,绝对算是名气最大的那个。
这家营造厂的代表作,有旧上海赫赫有名的“百乐门”,有南京的“国民大会堂”(这其实就相当于民国年间的“人民大会堂”),有“国立美术陈列馆”以及“励志社大礼堂”。
除此之外,在当年的“陪都”重庆,在云南昆明,这家营造厂也留下很多代表作,例如曾经的“昆明大戏院”,“中山纪念堂”,还有重庆钟山家的“梅园”等等等等。
这家营造厂的创始人,也就是老陆的先祖,这是个很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此人出身贫寒,是民国四大建筑商中出身最低的一个。他最开始是个浦东的小裁缝,后来可能觉得给别人做衣服没啥意思,居然转行去当了一个小包工头,并且这一转行还真被他干出名堂。
此人能够发迹,除了他自身的本事外,主要是他和当时的民国政府很多政要交好。这从他做的很多工程就看得出来,用现在的话说,他做的很多其实都是“政府工程”啊。可见做“政府工程”能赚钱,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后来有人研究过“陆记营造”的发迹史,认为这家营造厂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壮大,和两位民国年间的名人分不开,其中一位是旧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另外一位,则是当时的“军统”头子戴笠戴大老板。
杜月笙自不用说了,在旧上海滩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