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慌失措的咆哮声响彻朝堂之上,令在场所有人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北辰无愧于‘杀神’之命,真的是一言不合就要杀人!
如今赵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国公就是一个例子,在惶恐的求救声中,像是拖死狗似得被拖走,那个狼狈样不堪入目,他的下场更加难以想象!
“来人!来人!”
见到这一幕,赵王眼睛充血,心里忽然‘咯噔’一声,随后他再难保持平静,真的慌了神,向着四处咆哮道:“护驾,寡人赏万金!”
但是很显然没有一个赵军出现,良久之后,碍于北辰的威势,以前那些马屁精也唯唯诺诺不敢站出来,赵王实至名归,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认清了现状,赵王在王座上踉跄的倒退了两步,不肯相信的朝着殿外大声叫道:“寡人的大军呢?”
一如既往的平静,他面对的只有北辰轻描淡写的眼神,以及刘少卿的漠视,赵王脑袋轰隆一声,一屁股坐在王座上,目光呆滞的喃喃:“寡人的大军呢”
“寡人的大军呢”
就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赵王坐在王座上一遍一遍的喃喃,不过他的声音一遍比一遍小,到最后的时候,根本就听不到了。
这时候,端坐在王座上的赵王,一瞬间像是老了十岁,整个人写满了落寞,没有一点朝气。
朝中大臣不说话,大殿里出现了稀缺的安宁,对此北辰也不急,坐在一旁的座位上,喝着手边的茶水,就那么平静的看着赵王。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赵王忽然抬起头,他情绪低落,对着北辰依然摇头,开口说道:“不对,我赵国可抵抗秦国数十载,怎么可能被你击破?”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赵国王公重臣的疑惑,他们不明白,邯郸城被秦国攻城不下于数十次,城墙上早已是伤痕累累,砖瓦残缺,但赵国足够强悍,数十次秦国全都是无功而返!
如此难攻的城池,为何北辰朝夕之间便攻进了城?
北辰轻轻抿了一口茶水,而后嘲讽的笑了笑,将手里的金盏琉璃夜光杯放在座子上,起身看向众位诧异的目光,高声解惑道:“赵王啊赵王,前朝相隔不过数十载,曾被名将白起焚杀四十万大军,你赵国总有大军才多少?”
“莫非,你以为北方的匈奴是纸糊的?”
“莫非,你以为强大的秦国徒有虚名?”
“莫非,你以为赵国大军各个都是神兵下凡,可以以寡敌众?”
一个个的反问,直接让赵王呆住了,其他王公大臣虽然没有说话,可一颗心却是一降再降,因为北辰说的明显不靠谱,那只能说明,赵国之所以稳如泰山,匈奴不能逾越,秦国不可吞并,还有其他的原因。
北辰嘴角上扬,抬头凝视着赵王,一字一顿道:“你想多了,赵国大军也是人,不是神!”
话语间,北辰深吸了口气,眸光璀璨的高声道:“赵国之所以能抵抗诸国的侵扰,是因为赵国有一位所向睥睨,战之所向无敌四方的‘武安君’!”
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位禅让()
“李牧!”众人哑然,瞪着眼倒吸了口凉气。om
将这些赵国弄臣的表情尽收眼底,北辰波澜不惊的说道:“我对你们的想法不感兴趣,但是哪一次危机时刻,不是李牧出手?”
“前有二十万匈奴骑兵千里奔袭,李牧用十数万赵军,便在金沙河战胜二十万骑兵,我且问问你,铁骑之威,除了人数取胜,六国可曾有以少胜多之战?”
“一年多年,赵国危机,秦国名将王翦亲率四十万大军杀来,又是谁铁血出击,斩首十余万报得赵国江山?”
北辰云淡风轻的话语落到赵王耳朵里,每一句都像是刀子般锋利,刺骨的疼,脑海里再想想李牧每一次恶战回来的疲惫,一种深深的悔意萦绕在赵王心头。
王公重臣位置沉默,细想一下的确如此,无论哪一次赵国危机,赵王都会将李牧从北方匈奴战场调回来,所以赵国才能次次安然无恙。
“赐死李牧,赵国无异于自掘坟墓”
话音止于此,北辰多一句话也不说,剩下的让赵王自己悟去吧,反正事已至此,后悔都已经晚了,世人不常说吗,什么药都买得到,但唯独后悔药
“唉”
赵王悔了,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而今成了一个亡国的君主,他还能说什么?只能一个人徒留叹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片刻之后,赵国中大夫眉头微蹙,神色差异的上前,先是对着赵王弓腰行礼,然后将目光落在了北辰身上,一本正经的问道:“北大人,洛璃有一事不明,还请北大人解惑!”
盯着走上前来的赵国大臣,北辰先是目露寒芒,杀意必显的先前杀来,但是这赵国中大夫洛璃依然不为所动,青衣白袖,高鞋毡帽,一身正气刚正不阿。om
就连北辰都露出惊容,如此刚正不阿之人,北辰还是第一次遇到,哪怕是他之前所见的秦国相邦,单轮正气就不及眼前年轻人的百分之一。
太厉害了,在北辰汪洋杀机前来的时候,此人依然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刀剑临体而从容不迫,不光是北辰,就连墨家矩子刘少卿眸子中都出现一抹经验。
“洛璃愚钝,还望北大人解惑!”
面对着北辰冰冷刺骨锥心的杀机,洛璃根本就不为所动,看向北辰的眼神无比纯净,就像是一块玻璃,他的口中依然问着刚刚的话题。
刘少卿身为墨家矩子,懂得自然很多,他的目光落在了洛璃身上良久,忽然眸子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吞了口唾沫走向北辰。
“北兄,我曾在祖辈笔记中看到过,昔日里有儒家圣祖孟子赤子之心,路遇纹银三两则分文不取,反倒是留下一张纸条:外财不顾穷命人!”
听到耳边传来的典故,北辰眸子瞪大,赶到无比意外,如此赤子心他闻所未闻,但是这则故事他却是听说过,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故事典故中说的是孟子,据说孟子是孔子的小徒弟,他从小家里便很穷,但是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凌然,平时也很刻苦。
孔子见到小徒弟为人努力,但却住在距离书院数十里外的破庙,他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既可以测试弟子为人,又可以帮主弟子。
如此一天,孔子在孟子途径的路上故意放了三两纹银,并在一旁偷偷观看,孟子走到此处的时候,看到这三两纹银,的确停驻了脚步。
片刻功夫之后,孟子离去,而孔子上前一看,却发现三两纹银还在地上,但是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在纹银两旁的地面上,多出了两行文字。
左边为:此地纹银三两钱;右边写:外财不顾穷命人!
典故就是这么个典故,想通了这一遭之后,北辰暗自惊讶,莫非眼前的年轻人,竟然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但说无妨。”
有了答案之后,北辰便不再为难,收起浑身冷冽的杀机,对着他伸了伸手。
洛璃微微一笑,点点头欠身道:“北大人,你攻进了王宫,为何宫中未听到任何的打斗声?”
听到他的问题,北辰嘴角上扬,伸手指向宫殿之外,淡淡的开口道:“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还是由赵大人来给你解答吧。”
随着北辰声音的落下,门外忽然迈步走进来一人,正是为北辰带路的赵国将军赵立,他进来后扫了一眼朝中的文武百官,而后将目光落在了北辰身上。
看到赵立的时候,赵国的王公重臣都一脸怒气,因为很明显,是赵立做了叛军,直接放弃了抵抗,所以北辰才会一路畅通无阻,此刻出现在了宫殿内。
“赵立,为什么?”
看着大殿里的赵立,很意外的是赵王没有任何怒意,而是神色平静的盯着赵立,无喜无忧的开口问道。
面对着赵国王公重臣的怒目而视,赵立面目之上青筋暴徒,咬着牙闭上了眼睛,做出此举他心里也备受谴责,但他还是做了。
突兀的,赵立拔出了腰间青铜长剑,众目睽睽之下横在脖子上,高声道:“王上,前方战士忧生死,后方朝堂犹不知,君王不知亡国恨,聚众臣载歌载舞”
“将士忘生死,所保君臣,不值,我此举虽叛国,但对得起禁卫军五万将士!”
赵立话语之下,长剑轻颤,直接从脖子上抹过,只是他自杀的动作并未完成,便被一只冰冷的手按住了,让他寸步难行。
出手的正是北辰,他伸手拦下了赵立,将目光落在了赵王的身上,眸光灿灿的问道:“赵立将军,现在你是叛国,可若是赵王将王位禅让给我,你则是名正言顺!”
听到北辰的话,所有人都傻眼了,现在都是嫡长子传王位,哪还有前朝的禅让制度?
北辰说的这话,意图很明显,是在逼宫,逼得赵王将王位让出来,然后名正言顺的接收赵王,成为新王,但是赵王会答应吗?
令人意外的是,赵国中大夫洛璃沉吟片刻,忽然开口道:“君王乃一国之主,理应更加优秀者禅让为之”
他的话顿时让很多人沉默,但是令人更加错愕的是,赵王突然战了起来,笑着道:“寡人愿意禅让,自此日起,赵国新王,北辰!”
第一百九十六章 禅让大典()
赵国赵王主动禅让王位,新王登基,六国大震,万千人都在议论,沸腾轩昂!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烽烟正浓,战火弥漫,赵国依然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上,而恰在这个时候,赵王竟然主动禅让王位,这
先不论现在不是时候,单单是王位禅让制度,便已经取消了近千年,为何赵王不再世袭制,他又不是没有儿子,反而一改长态用了王位禅让制度?
不过很多有心人都猜出了十之八九,那就是赵王被逼宫了,若是不禅让王位,便会被五马分尸,这样的情况下,赵王自然会禅让王位。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