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陆此时才刚决定改革开放,大陆经济还未发展起来,所以港商通过香江中银汇款的趋势还未出现。
迫于压力,马建民心中放弃了想要拿下同时拿下两家银行的想法,回答道:“中银也同意要求。”
拿不下两家就拿下一家银行,到时候另一家银行归其他人,如此一来压力就有人一起承担,风险就降低了很多。
“好,既然大家都答应要求,那么接下来就决定两家银行的归属。”
“港府不需要你们的钱,只需要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你们需要陈诉自己的想法和优势。”
夏鼎基郑重地说道。
“汇丰银行有足够的现金同时接手两家银行,并且承担两家银行的债务,以汇丰银行的信誉度,两家银行能够轻松度过挤提风波。”
沈弼目光略过了夏鼎基,直接看向了沉默不语的麦理浩,淡然地说道。
麦理浩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看到沈弼的胃口这么大想要独吞,加尔斯·利德尔眉头微皱,不甘示弱道:“渣打银行的现金流也不差,接手两家银行后,将立刻把两家银行的黄金期货业务全部交割,从源头消灭挤提风波。”
麦理浩听罢,同样微微颔首,认可了加尔斯·利德尔的态度。
这时,刘天赐不想等了,看到何善衡想要说话时,他直接抢先说道:“港督阁下,夏司长,九鼎银行准备了二十亿港币的现金,有足够的资本同时接手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
听到二十亿的确切数字,众人纷纷侧目,没想到九鼎银行竟然有如此实力。
刘天赐面不改色,没有停顿继续说道:“我可以让九鼎报业公司维护香江的舆论秩序,尽全力平复市民的恐慌心理,这是我们独有的一大优势。”
“并且这些天,九鼎银行已经在暗地里全力平息挤提风波,已经收购到了市民从恒隆银行购买的一亿港币的黄金期货合约,以及从市民从嘉华银行购买的七千万港币的黄金期货合约,是两家银行的大债主,按照公司破产法规定,九鼎银行有优先受偿权。”
“只要接手两家银行,我现在就可以在港府外面向所有人承诺,全力配合客户交割黄金期货合约,以及提款要求。”
说完,刘天赐态度真挚地看向脸色微变的麦理浩,目光平静地应对着麦理浩审视的目光。
至于沈弼、加尔斯·利德尔等人,纷纷变脸,以异样的目光看向刘天赐。
他们都被刘天赐的话给刺激到了,九鼎银行竟然有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的大笔黄金期货合约,是两家银行的大债主,可以说是这次挤提风波的苦主之一。
当然,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刘天赐的这番说辞是不信的,甚至他们极度怀疑,九鼎银行手中的黄金期货合约并不是收购而来的,而是挤提风波就是九鼎银行造成的。
这一刻,在他们心中,九鼎银行几乎可以跟幕后黑手画上等号。
香江中银的马建民直直地看向刘天赐,神色变幻不已,最后心中暗叹一声,直接选择放弃。
在他想来,如果真是九鼎银行干的,想方设法要吞两家银行,那么他要是抢夺一家或者两家,那就是得罪了九鼎银行和背后的夏禹,这对于香江中银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坐在他这个位置上,很多时候不能光考虑经济问题,更多的是要考虑政治方面的问题,得罪了九鼎银行和背后的夏禹,对他很不利。
坐在马建民身旁的何善衡也是人老成精之辈,心中斟酌良久,也闭口不言,态度很明显。
一时间,会议室变得十分安静,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气息。
……
在九鼎银行手握王牌的情况下,麦理浩不得不在心中把天平往九鼎银行倾斜。
虽然他也十分怀疑这事是不是九鼎银行在幕后策划,但是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破产的经过已经查的明明白白,就是庄氏兄弟和刘氏兄弟自己挪用了客户资金,在明面上跟九鼎银行无关。
再者,事情已经发生,继续追究也无益,麦理浩需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挤提风波。
虽然接下来沈弼和加尔斯·利德尔又再次提高承诺,但是依旧比不上九鼎银行的优势。
九鼎银行的资本虽然比不上汇丰银行,但是应对危机是足够了。
九鼎银行又还能让九鼎报业公司出面,从舆论上给予港府最大的支持,这是极其有效的优势。
最重要的无疑是九鼎银行握着的黄金期货合约,只要九鼎银行接手两家银行,那么两家银行合计亏损就会内部消化掉一点七亿,这个优势太大了。
更不用说九鼎银行还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最大债权人这层优势了。
所以这场商议会议竟然虎头蛇尾地快速结束,麦理浩批准了九鼎银行同时接手两家银行,现场签订接手协议,代价分别是一港币!
虽然这个结果让沈弼等人傻眼,但是心有猜测的他们也显得很洒脱,对刘天赐送出了祝贺后,便一一离场。
之后,港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刘天赐登台的那一刻,现场有一刹那的寂静。
等到麦理浩宣布九鼎银行将各以一港币的价格接手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以及九鼎银行要履行的义务后,全场哗然。
得益于环球电视台的全程直播,这个消息如同一阵龙卷风一般,迅速刮遍了整个香江。
而早有准备的九鼎银行两个副经理第一时间前往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进行接洽,并且各打入了五亿港币进入两大银行的账户,港府还派警察保护一辆辆的运钞车进入各个营业点,传达命令之后,随即再次开门营业。
当天,握着黄金期货合约的客户纷纷前往两大银行寻求交割,虽然依旧有很多储户提款,但是在得知九鼎银行接手并各打入五亿港币,又见到了运钞车上搬下来的钞票,许多储户都冷静了下来,在两家银行员工的极力劝说下,许多储户都放弃了立刻提款的打算。
当天晚上,环球电视台的《新闻30分》栏目着重地报道了这则新闻,且极力呼吁市民了可以安心,鼓吹挤提风波即将过去。
等到了第二天,九鼎报业公司发力,整个香江的舆论论调完全变了,市民们看过报纸之后,突然发现昨天消极的论调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好消息。
比如九鼎银行郑重承诺,因为特殊原因提款的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的储户,只要再次把钱存入九鼎银行、恒隆银行或者嘉华银行之中,就能够重新续上定存时间,挽回损失。
如果一个客户在恒隆银行定存三年,结果到了两年半取出来了,只要重新存回恒隆银行,或者不放心也可以存入九鼎银行,都可以把两年半的定存时间重新算上,挽回两年半的利息损失。
这个政策对于因为挤提风波而紧急提款的储户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毕竟愿意定存的储户,几乎都是没有好的投资渠道,贪图银行的利息,要不是因为担心本金没了,他们哪里舍得放弃利息去取钱?
随后的几天,挤提风波逐渐消失,众多储户再次拿钱回存,有些不安心的市民则径直前往九鼎银行各大营业点存款。
火爆的场面让香江同行眼红不已。
看到香江金融市场恢复平静,舆论也平静下来,麦理浩终于能够安心北上了。
第581章 直破百亿大关(求全订)()
在1978年下半年,英国方面就开始准备就香江九七前途问题与大陆进行外交交涉的,大陆也在12月由外贸部长在宴会上对麦理浩正式提出了邀请。
一直到现在,麦理浩才代表英国政府投石问路,正面试探大陆对香江问题的态度。
因此,麦理浩的北上是万众瞩目的,《明报》、《大公报》、《成报》等偏向政治了领域的报纸第一时间大版面论述麦理浩的北上之行。
而且因为要转移民众的视线,尽可能消除挤提风波的残余影响,九鼎报业公司旗下的《风云日报》、《星岛日报》等大报纸同样对此事进行分析。
香江广大民众的视线果然被吸引了过来。
涉及到了香江回归和两种社会性质的问题,事关他们的财产安全和权利,香江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投以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九鼎银行有条不紊地整顿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梳理资产并进行产权转移等工作。
刘天赐请示过夏禹,探讨之后决定把两家银行完全并入九鼎银行,完全吸收之后,就是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品牌消失之时。
当然因为考虑到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在东南亚地区几十年来经营的品牌名声,九鼎银行没办法短时间内消化掉,所以注定未来几年两家银行的牌子还会存在。
不过按照长远规划,这两家银行终将会消失。
接手恒隆银行和嘉华银行之后,九鼎银行的总资产直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了128亿港币之多,妥妥地一家香江大银行!
并且九鼎银行还收获了一大批业务能力极强的银行职员,让九鼎银行的员工总数翻倍。
一直逗留在香江的庄荣坤看到恒隆银行落到九鼎银行手中之后,失落万分最后离开了香江,直到他离开,也不知道为什么两家银行会落入九鼎银行手中。
心有猜测的就当是会议室里开会的那些人,麦理浩和夏鼎基不可能会去说,庄荣坤也问不到。
至于沈弼、加尔斯利德尔、何善衡和马建民私四人,虽然心有猜测,但是也不至于外传,毕竟他们也没有证据,没必要为了庄荣坤这个外来的失败者去得罪九鼎银行和夏禹。
更何况这场挤提风波,虽然他们没有吃下两家银行中的任何一家,但是他们四家都是大银行,在这场挤提风波中,都是受益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受益没有九鼎银行大而已。
也许随着时间流逝,会有关于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