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这家企业和孙家没有关系,只和他与马学文有关系,这样才能足够清晰的表达他的立场,以免造成另外一次的隔阂,使得两人真就没有办法继续合作下去,毕竟公司能够走到今天,固然有孙峰的努力和魄力,但是如果没有马学文,他不可能站在此时此刻的位置,看着一楼涌动的人群,以及现在美国公司的辉煌和今天!
第1250章 真正的格局()
酒会过后,这面的房子和商铺就已经销售过半了,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国人的购买力,这个时候大家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建筑的品质和设计上,以及起点集团目前在做的互联网体系,以及这个理念对于城市的影响,也就是现在,很多美国人才看到这些建筑的设计多么合理漂亮,还有未来的互联网体系多么便捷发达。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马学文孙峰他们的这半个城区有,对面的半个城区却没有,赠送给警察局的楼也恰巧把双方分隔开了,各种臆想和猜测也随之被人议论纷纷,最终给大家留下的一个影响就是,贵肯定有贵的好处!那些华人之所以有钱并不是因为人傻钱多,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追求的品质和想要的东西。
于是乎很多美国的媒体开始提出一些让大家反思的理论,为什么华人能够做出这么好的东西,而他们还停滞不前?甚至用瞧不起的目光和蔑视的心态去看待,觉得对方价格高,在他们这里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帮助地方发展?若是没有华人这家公司的进入,那么今天的罪恶之城是不是还是和以前一样?并不会成为美国人关注的地方。
在反思这一点上,美国人虽然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但是他们也的确很讲道理的去看待问题,甚至还有不少蠢蠢欲动的人,开始组团去实地考察,等他们完全弄清楚了马学文和孙峰的理念之后,不免大加赞扬!然后又跑到另外的城区去看那面的建筑,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失望,的确都是新房,也的确是崭新的街道和生活配套设施。
但是那些美国本土公司做的杂乱无章,毕竟是多家公司分别买的地皮去盖的楼,没有办法统一规划,这也就造成看上去有些混乱,和另外干净整洁,而且非常合理的城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甚至他们在看到警察局大楼放置的位置时,会有一种比较亲切的情绪,觉得只要是过了这条街道,他们就从地狱来到了天堂,当然说地狱有些夸张,不过谁都会加快脚步的赶紧离开。
毕竟谁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并不希望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停留,当然,别看都是新城区,新建筑,可是低廉的价格也让很多素质过低,或者生活品质过低的居民涌入,并没有去好好维持现在的环境,导致和另外的城区相比,有着截然不同而且特别鲜明的对比,当一波波的美国人参观之后离开,媒体也逐渐把目光放在了此处。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认可了马学文和孙峰的公司,还是仅仅把这件事情当成是反思的契机,又或者是为了赚足眼球批判一下那些把金钱放在第一位的开发商,总之各种各样的对比消息瞬间刷爆了媒体。
不过随着大家关注点逐渐增加,那些低廉价格的住宅仍旧卖的很火爆,可是马学文和孙峰这面也同样火爆,甚至价格已经相差了一倍不止,仍旧有很多高端客户购买他们的房子和商铺。
从一开始的华人,也逐渐变成了美国人,甚至是来自全世界各地在美想要安家的人争相购买,一个月的时间过后!那些低廉价格的城区房子基本销售的差不多了,马学文和孙峰这面销售了四分之三,但是价格却和开盘时相比提高了三倍不止!
可以说这一次孙峰和马学文是非常成功的,不但拿下了这片市场,同时也赚的钵满盆满,接下来结合互联网的设计也更加如鱼得水,甚至起点集团在这面的分部成立之后,原本停滞的科技公司,以及集团下属的很多公司都接连转移战场,在这里他们不需要遭受任何大鳄的封杀,完全是如鱼得水的发展,一个个工厂平地而起,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工作机遇。
很难想象一个公司当足够强大的时候,是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因为在马学文的心中有一个大数据的梦,他的大数据并不是后世提出来的那种大数据理念,而是把自己旗下的公司统统整合成大数据,形成一个闭环,去渗入到各行各业之中,把这些东西全部做一个整合,就好比是一家跨国购物网站,把全世界产品都做了整合,可以卖入到任何一个国家。
而马学文并不是购物,他做的是各行各业所需的产品,去融入到各行各业内,不去把控什么,而是为了整合和便捷!这样起点集团才能不断的往前发展,而且目光永远不会拘泥一处,去单一的做好某个产品或者推行什么。
就好比是他不生产手机,可是却有组装一个手机的所有配件,并且分别成立了多家公司,想做手机的人和他们合作,就可以使用最好的技术,最快的生产线,去把一步步手机组装,然后形成自己的品牌销售到全世界,甚至就连推广,销售,以及物流都有起点集团的影子,这才是马学文真正的世界宏观和野心!
其实从他在国内做商场就能看的出来,单一的商场是赔钱的,又要修路又要通地铁,虽然拿到了一些政策上的补贴和足够的话题,但是马学文得到的利润还是无法去填补这些,可是他真正赚钱的并不是那个商场,而是配套!
当商场或者说配套小区与修路地铁公交设施相比赔钱的时候,那么马学文的另外一个配套,就有可能让赔钱的比例减少,在做几个配套的时候,不但没有赔钱,甚至还会盈利!除此之外,他还掌握了更多的数据和客户,利用这些客户和数据去赚更多的钱,去推动更多的产品和理念,让自己的世界观不断开拓,也让自己的商业版图不断的向外延伸,这就是他的目的!
很明显,四海地产是成功的,当初的文婷集团也是成功的,而在美国这里的起点集团还刚刚起步,但是初始的顺利,也预示着接下来很有可能一样成功,并且复制出完善的国内经营理念在这面实施下去!
第1251章 想法的转变()
国外的科技是非常进步的,很多模式也是抄袭不来的,但是相对于国内的很多东西,在国外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以及耳目一新的认知,就好比后世的支付宝,摩拜单车,都是让国外耳目一新的体验,通过这两款产品,也认识到了国内科技进步的蓬勃速度,改变了以往固态的印象和思维,这就是一种变革和成功。
而马学文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来的更加提前,当然他并没有抄袭的想法,因为自己做太累了,任何一家大公司做起来都是比较艰难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在发展的途中到底遇见了多少的艰难和阻碍,人们看到的都是企业人前的风光,但是却不知道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马学文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自己去做所有的行业,他相信即便自己知道所有的技术也未必能够做好!
那些当初有这个想法的人,也许一样能够超越他,所以他需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在这些公司起步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投资并且拿到足够的股份就够了,至于现在做的互联网小区,商超,完全是为了以后互联网时代落地去准备的。
线上始终是线上,他需要结合实地去发展,现在就把未来新零售,新互联网时代的布局做好,那么等马学文在没有足够了解和重生所获取到的动态后,他也一样可以利用这些去为公司牟利,去带动发展并且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随着罪恶之城的销售越来越火爆,进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座曾经被誉为罪恶之城的地方,终于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起点集团的分公司,还有那些工厂的进驻,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口齐聚于此,当地市政对马学文和孙峰是非常感谢的!如果没有他们牵头去做这些,罪恶之城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更何况他们还无偿捐献了警局和市政大楼。
也就是说,基本上繁华的区域,就是马学文和孙峰开发的那半片城区,警局也好,市政大楼也好,还有很多大型的商超,甚至说工厂也都是在他们的区域范围内建设的,对于一般住户来说,虽然享受不到这么便捷的服务,但是他们能用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到美国人开发的楼盘,也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可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很明显是失策了!
当初马学文他们这面的预售,如果有人可以买下整栋单元,只需要坚持两三个月抛售出去,就可以转手赚到三倍四倍的收益,这甚至比炒股还要赚钱,但错失了就是错失了,不可能让时间回滚,到马学文他们刚预售的日子,所以仍旧会有美国投资者选择在马学文他们的区域花费高价钱购买一些房子,或是为了自己住,或是为了投资。
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还有一些增值的空间,一旦说铁路也重新开通的话,那么罪恶之城的人流量必然会上升一倍不止,而且随着工厂的增多,铁路开通是迟早的问题,现在入手也不算是太晚。
这面的事情没有需要操心的了,马学文自然就要带着人回到公司,除了留在这里的分公司人员外,马学文还调动了一些高管过来,其实把公司全部都聚集在一个大厦内虽然看着热闹气派,但是有时候真的影响效率,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没有多个地方的分部,除非是公司内的事情可以体现到方便,只要出了办公大楼,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大公司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就是方便拓展业务,以及方便做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马学文在美国的这些分公司全部都在不同的城市,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受到乔夫集团的制衡,这座城市的供货商和出货商没有了,他完全可以在下个城市去找,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