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宠后重生纪事-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只是无尽的欢喜。

    这欢喜不是少女即将嫁给心上人的欣喜,而是即将成为人上人的欢喜。

    可花轿中欢喜的少女尚且不知,她悲哀的命运从她点头嫁给萧承和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引线。

    御书房中,萧景泽搁下笔,刚刚写就的圣旨墨迹还未干透,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早已不是刚刚即位时的稚嫩模样。

    谢瑶光见他将玉玺拿了出来,不禁好奇,凑过来看了一眼,笑道:“他前脚刚把周家小姐迎进门,还没喘口气呢,你就要把这圣旨宣读出去,这不是要把人活生生憋死吗?”

    不用想也知道,萧承和接到这道圣旨时会郁闷成什么样。

    因为这是一道给宁王分封封地的旨意,正如先前谢瑶光所说的那样,是长安城附近的一块地方。

    不是别处,正是皇陵所在的丘山。

    宁王萧承和,孝义可嘉,赐丘山为封地,山民皆为其户邑,世代守卫皇陵。

    萧景泽吹干圣旨上的墨迹,将玉玺沾上印泥,按在了圣旨右下角的落款处,笑道:“阿瑶且说说看,步步紧逼之后,他会如何?”

    “要么忍气吞声,继续韬光养晦,毕竟皇陵虽在城郊,可离长安又不远,他亦能便宜行事。要么就狗急跳墙,虽然他手里的砝码咱们拔出了一些,但定然有不知道的,不过,只要他不入长安,无法害你,便就无虞。”

    两世为人,谢瑶光对萧承和的性子倒也了解,若是上一世那般,想必萧承和会选择前者,不过这一世,他行事屡屡碰钉子,没有一处能顺心遂意的地方,想必再也没有上辈子的好脾气,只怕是要狗急跳墙了。

    萧景泽看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笑着握住谢瑶光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道:“阿瑶,这便我应过你的,皇帝有为君之道,萧承和想从我手中夺过这天下,没有那么容易。”

第136章 说书人() 
第137章说书人

    帝王有帝王的胸襟气度,也有帝王的杀伐果断。

    从赐婚到封地,萧景泽做得雷厉风行却又恰到好处,百姓越是称赞宁王的孝义,就越是感慨君王的圣明仁德,毕竟,宁王可是仁德太子的儿子,仁德太子那可是先帝朝时想要谋反的罪人!

    百姓是最善忘的,可也是记性最好的,一旦有什么话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故事主人公的十八辈祖宗都不会被放过。

    仁德太子当年谋反之事披上了话本的皮,改名换姓成了茶楼酒馆说书先生口中的故事。

    而彼时,天气已经炎热到谢瑶光在椒房殿里都待不住了,宫女们领回来的冰块放不了多久便都渐渐消融,着实太过浪费了些。

    看着谢瑶光坐在那儿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萧景泽也是心疼不已,恰好这些时日刚好没有什么要紧之事,便又提起先前说过要带她去城郊的庄子上避暑的话儿来。

    谢瑶光头一次这般苦夏,身上不舒坦,心情郁郁,也就点头同意了。

    两人换了便装出城,就像寻常人家的夫妻一般,路上遇到那摆摊设点的小贩,谢瑶光便指着和萧景泽聊起来。

    赶巧路过一个茶馆,茶馆外站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谢瑶光无意中瞥见,突然想到冰糖葫芦那酸中带甜,甜里透着酸的味道,突然咽了咽口水。

    萧景泽见她馋了,笑道:“听说山楂有开胃之效,我让黄忠买两串来给你尝尝。”

    兴许是出了宫,看到外边的市井百态,谢瑶光心里的郁结之气散了些,摇头道:“我看这会儿太阳也快落山了,咱们下车走一走吧。”

    茶馆里吵吵嚷嚷,叫喊声、催促声、拍手声不绝于耳,谢瑶光和萧景泽还未走到那卖糖葫芦的小贩跟前,就先感觉到了茶馆里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

    萧景泽从钱袋里摸了半晌,只摸出一锭碎银子,他们这次出门没打算逛街,所以压根也没准备零钱,就这么一锭碎银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花剩下的。

    “要两串糖葫芦。”

    小贩哎了一声,正要给他们拿,但目光落到萧景泽掌心的银钱上,顿时一愣,手里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不由得抬眼打量眼前这一男一女。

    男的俊俏女的秀丽,瞧两人低头说话的亲密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两口子,再瞧瞧这衣裳,哪里是普通人家穿得起的,非富即贵啊。

    知道这种富贵人家得罪不起,小贩搓了搓手,笑道:“一串糖葫芦三文钱,小的做的是小本生意,贵人这银子我可找不开,您要是不嫌麻烦,不如去里头找伙计换成散钱。”

    萧景泽随口问了一句:“我听这茶馆里热闹极了,看上去生意不错啊。”

    “贵人这就有所不知了。”小贩四下里看了一眼,见无人注意,凑近了低声道:“这茶馆里啊,请了个说书先生,您看这生意好,全都是靠着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引来的人,宁王殿下听说过吧,就是先帝长子仁德太子的儿子,前一阵儿圣上刚刚将丘山封给他的那个,茶馆里的先生,讲的就是那仁德太子当年谋反的事儿。”

    “妄议皇族,这些人就不怕官府追究?”

    许是见这二位客官没有富贵人家的那种趾高气扬的做派,还会耐心地听他这小人物说话,那小贩笑了笑,道:“怕,当然也怕,他们给故事里的人都换了名与姓,不过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哪能听不出来呢。二位莫不是从外地来的?不像啊,听你们这一口官话说得极好呢。”

    萧景泽笑了笑,没有回答,牵着谢瑶光的手走进了茶馆。

    店小二迎了上来,“二位是来听先生说书的吧,是坐大堂,还是去楼上雅间?”

    这间茶馆位置不错,平常也会有些勋贵子弟造访,店小二机灵着呢,虽然问了一句,但明显是将两人朝楼梯的方向引。

    说书先生就坐在楼梯拐角处特别搭建的台子上,只见他将醒木一拍,开口道:“刚刚咱们说道那龙太子逼宫不成反被擒,累及龙后被打入冷宫,龙王气愤不已,既想砍了逆贼的脑袋,可转念又一想,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一时间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诸位说,这龙太子该不该杀?”

    二楼的雅间自然没有一楼的吵嚷,小二上了壶茶水,又给他们推荐了店里的干果碟子,萧景泽要了一碟瓜子,一碟点心,等到他出去,才笑着道:“要说这世间之人,皆有玲珑心思,明明是仁德太子谋反之事,生生给坳成了一出神话传说。”

    谢瑶光笑笑,“说书之人的话,听听便罢,不可尽信。就连太史令也未将当年之事的细枝末节记载详实,这些市井之人又是如何得知,不过乱诌一二罢了。”

    她斟了一杯茶,将茶碗推到萧景泽面前,“这茶馆里的茶水可不便宜,尝尝。”

    “阿瑶竟也会将这丁点银钱看在眼里,你手里头的资产,比起豪富之家也不遑多让了。”萧景泽调侃了一句,端起茶杯来,轻轻抿了一口,笑道,“这茶味道还行,也算对得起它的价。”

    谢瑶光名下的铺子本都是些赚钱的买卖,如今大安又与西域通商,谢瑶光做了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捞了不少利,她从不瞒着萧景泽,还曾主动提出将所得归于国库,不过被拒绝了而已,用萧景泽的话说,如今国运日渐昌盛,国库也逐渐扭转盈亏,不用再花皇后娘娘的私房钱了。

    说话间,外头的说书先生已然讲到了精彩处,且说那龙王陛下到底舍不得自己这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便命人将他关在水晶宫中的一个蚌壳之中,谁料那龙太子竟然趁守卫松懈之时,脱身跑了。

    谢瑶光皱眉,疑惑道:“仁德太子当年被关在含章殿中,后来因为逃跑触怒了先帝才被贬为庶人之事没有几人知道,因为还没走出皇宫,就被卫尉发现抓了起来,这件事就连太史令也不曾记载,这些说书人是从何处得知的?”

    店小二在外间敲了敲门,送了他们先前点的干果碟子上来,另外多了一个盘子,上头放着两串糖葫芦。

    “客官,您要的东西齐了。这是找您的钱。”

    小二放下东西走了,谢瑶光的疑惑却还没有解开,她见萧景泽似乎一点儿也不意外,猜测道:“这事儿难道你先前就知道?”

    萧景泽但笑不语,拿起一串冰糖葫芦,替她将那裹着糖浆的山楂全都剔除下来,红彤彤的山楂果子圆滚滚地躺在了盘子里,等待着人来品尝。

    可这会儿谢瑶光的心思已经不在那冰糖葫芦上了,追问道:“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快跟我说说呀。”

    萧景泽夹了一颗糖葫芦山楂喂到她嘴里,堵住了那喋喋不休的话语,又趁其不备,飞快地从她嘴里抢了一半的山楂,三两下吃到嘴里,舔舔唇,意犹未尽道:“是有点儿酸甜的味道。”

    “不要脸。”谢瑶光低低地嗔骂了声,狐疑道:“这话本子该不会是你叫人写的吧?”

    萧景泽笑着点点头,又夹了一颗山楂给她,谢瑶光这一回却是说什么也不肯再去咬了,这个人,光天化日的,外面还有那么人,他怎么就能……

    “吃罢。我这一回不闹你了。”萧景泽说,见谢瑶光犹是不信,保证道:“真的,君无戏言。”

    谢瑶光半信半疑地吃了,见他没有再凑过来闹自己,心才放了下来,问道:“你怎么会想到让人编这么个话本子?”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祝南雍,我让他去查宁王,他查出来不少东西,宁王和这些文人墨客私下里多多少少都有交往,这些人为他在百姓心目中铺就声望,祝南雍出身市井,对街头巷尾的闲谈最是熟悉,就同我说了这将计就计的法子。”

    “怎么个将计就计法?”谢瑶光不解,这说书人说得是仁德太子,就算他的萧承和的亲爹,可是萧承和生下来没多久他就死了,更何况他行谋反之事时,还没有萧承和这个人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