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独宠-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反过来看东瀛,他们为什么热衷于下克上,因为幕府的分封是为了封锁阶级,确定‘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匠人—商人’的划分,辅以神道教和佛教的约束,一个认为天皇是神的后代,确定人神之分,一个用‘轮回说’劝各阶级各守其道。但平家打破了这个传统,商人可以成为家臣,农民拿起刀可以成为武士,武士可以振臂一呼,推翻大名上位,做将军又有何难?

    任何文化和政体都是在经济基础上构建而成,多山少地的狭小岛国,只有三块较大的平原——近畿、关东和浓尾。不论是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皇,讲究血统尊贵的贵族,还是闲时耕田战时保地的草根武士阶层,他们的经济来源只有土地。位于狭长国土中间位置的政权很难有足够的控制力全面掌握国土,近畿地区也养不活一支专属于天皇的军队,去讨伐东西两边不安分的地主,所以,发展神道教维护皇权的威信,采用分封制去控制近畿之外的田地,是唯一选择。

    分封带来了庄园制经济,在没有足够技术发展铜、银、金等货币时,米布就是这个岛国的货币。当定朝钱币流入东瀛成为通货时,给完全依赖土地产出为生的御家人带来了灭顶之灾,本来十斗粮食足以换取一匹表现武士身份的马,现在铜币先过一道手,十斗米换来的钱在某些时候只能买个马屁股。再加上诸子均分的‘分割相续’,造成类似‘推恩令’的结果,每个人能得到的土地越来越少。没地就没钱,没钱只能借,借了高利贷还不起,只能卖地,地都没了,自然更没钱——这是土地兼并永远不变的恶性循环。

    有武力值的人自身hp不足,当然要从别处抢血瓶和绷带。上杉家的横空出世,不是因为他们比源平两家拥有更多资源,而是顺应时代,在制度上小小变革了一下——嫡长子继承家业,其他儿子出去抢新地盘。有了新的土地分配方式,意味着攻占下来的土地会重新分封,相比较于单纯依靠近畿和关东平原旧势力晋身的源平两家,上杉家显然更得人心,所以才能暗中收买,或说劝降平氏阵营各势力,在平氏即将享受胜利果实、精神松懈之际,成功地一击必杀,取而代之。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能实现聚拢家族资源不再细分,但基于分散的土地而形成的经济基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获得幕府分封的守护和守护代,自然也凝聚自己家族之力,成为大名。每个大名想必都很支持没有继承权的其他儿子和兄弟们去开疆扩土,开始新一轮的对外战争和兼并。

    ***********************

    对大虞来说,东瀛这种距离较远、来往时间长的小地方,比之三佛齐的航道要冲地位低许多,仅比琉球这等体量的小串岛重要一点,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把它作为一个获取金银的商业属国足矣,使臣可以让商人们兼任,只要控制了对马岛,连上岸驻军都不必。

    他们内战打得越久越激烈,越要依靠大虞的海贸,给大虞输入金银,所以枢密院在皇帝和太子的建言下,很快制定了‘扶三港,占隐崎,控出云’的战略——重点扶持信田,能拿下甲斐金矿最好,维持岛津实和长宗部的现状,打击隐岐走私的海盗,将其收编,重点保护出云的银矿,在出云选择一位大名合作。当然如果虎义头脑足够好,能搞定加贺一向宗,在能登开港,也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至于僧兵的存在让寺院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大名,这点让枢密院比较踌躇。越是乱世则越需要‘正统’思想来禁锢等级关系,这是新上位者防止下克上的工具。但东瀛的佛宗往往依赖于庄田的产出和信众的供奉,对贸易并无需求,甚至反对开国互贸,因为信众一旦离开本地,就会给别家寺院献财了!这样的阻力,大虞选择合作伙伴时多了一个条件——敢于灭佛再立。

    还有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收获就是东瀛佣兵。许多武士因战乱失去家主,不愿‘折节投敌’而变成浪人。在大虞没来之前,他们大多成为海盗,在对马岛、伊岐岛、隐岐岛游荡走私。大虞来了之后,他们非常愿意受雇为‘上国之兵’,武艺不错又听话,善水战,不畏死,刚好可以收编补充到安东军中,接受系统训练和语言学习,日后随着安东军出洋征战,成为雇佣军主力,与汉人无异。待他们回归本土,也将成为治理东瀛的最好人选。

    这样四面开花的结果,除了会让东瀛不易平定,也能让大虞仔细选择一个盟友进行合作,等此人真的成了‘天下人’,产生一个稳定的政权之后,只要在其试图自立,或别的国家前来染指时,从高丽和琉球两地加以施压,完全能让这根墙头草安分地为大虞守好海上第一道门户。

    唔,这就是我们的东海第一岛链!

157 帝国之形() 
东瀛正在经历的过程,正是中华在秦帝国集权之前的历史,华夏一族从黄土高原扩张到现在的规模,显然不可能是充话费白送的。广袤的国土让中原政权可以不断在相对封闭的东亚寻求更多土地,以解决每个朝代末期因土地兼并过度所导致的矛盾。比如秦下巴蜀、荆楚,汉克岭南、西域,唐开吐蕃、栗特,定朝入大理、东北、安南、高丽,济朝虽然惫懒武事,修建的水利工程足以将让汉人在这些新的疆域里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如果是顾辞知道的宋朝,虽然弱得和晚清一样割土求和,好歹富庶繁荣,还有个粮食革命,引入占城稻,‘湖广熟、天下足’,自然没了占地的动力;元朝不用说了,险些欧亚一家亲,明朝重文治似乎作为不大,但沐王爷搞定了云南、贵州;不为文人所喜的清朝却把整个蒙古、东北、西域、青藏、台湾都划拉回来,即使在‘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思想下割下许多肉,至少还留下一只完整的‘鸡’。

    神宗九年,建国八十一年的大虞正处于上升期,帝国最尊贵的一家人有幸亲自创造和经历这段的历史,借助这次了解国门之外的机会,她支使双胞胎去整理国内外各朝代在开国‘九九循环’时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阿双抢着整理国内史,毕竟有高岱教授做后援,翻翻资料而已,一点都不难,阿桑很激动地开始折腾西方历史,顾辞特意不限制他们的交稿时间,写好一段交一段都行。

    ***********************

    西周按武王分封始,八十一年正值周穆王十二年,西征阳纡,小胜而归,但加剧了与犬戎的冲突,‘自始荒服者不至’,之后两伐而定犬戎。第二年东征,八师伐淮夷,后来又去西边一趟,勾搭了西王母。这个喜欢东奔西跑、打仗泡妞的皇帝,结果是朝政松弛,周天下由盛转衰。

    到了东周时代,彼时乃周庄王八年,齐、鲁、宋、陈、蔡五国联军攻卫,送卫惠公复辟,南边的楚文王徙郢都,深入江汉腹地,奠定楚国的根基,倒是没什么全国性的大乱子。

    秦朝国祚太短,西汉的八十一年正是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辉煌的河西战役之始,从此武功昌盛,国土大增。东汉延平元年却陷于戚宦之争,一年内换了两任皇帝,外面鲜卑侵渔阳,西域联兵反汉,谈不上扩张,尽在内耗。

    三国之后的晋朝八十一年已至东晋十六国时期,永和三年,能算大事的也就桓温伐蜀一桩,虽然四分五裂,竟然还跨越千里西域,与拂菻建交,也算一个壮举。

    南朝是齐中兴元年,萧家先祖萧衍正在大放异彩,即将搞定皇位,建立梁朝,这一段自然得到阿双的大书特写。北朝的鲜卑政权从北魏元年开始算,即宋明帝泰始三年,在献文帝拓跋弘和大将慕容白对南方的侵略,以及宋明帝北伐反攻中度过。

    短命的隋朝之后,大唐的八十一年是女皇当政的则天顺圣皇后中圣历二年,有吐谷浑余部内附,又与西突厥十姓部落相通,山那边飞旧渤海国静悄悄地立国了。

    定朝天祐元年接于唐昭宗的天复四年,第八十一年是穆宗之子、烈宗他爹顺宗继位第一年,做了二十八年太子的顺宗终于熬过了强势的老爹,改元观宁。虽然这个年号只维持了一年,顺宗就驾崩了,但这短短一年半里,他做的几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开放港口迎入大食人,随之而来的玉米、红薯等发源自‘尼罗河源头’的粮食从此名列华夏食谱,年底又再接再厉引进卢城稻和占城稻,才有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繁荣,也让烈宗常年应付羯夷、匈奴两线作战,出击天山之外,仍能迅速恢复元气。

    济朝继承了殷实的家底,据称元宗改元时,人数已过亿,待迈入九九轮回之年,济简宗统正十四年,本该更上一层楼的国势却已摇摇欲坠。羯夷首次突破北方防线,攻入上谷郡,如今的上京,军民哗恐,争相南逃过涴江,几无主官留任,刚中进士刚及冠的太宗走马上任上谷郡守。当时河西走廊尽失,朝廷数次大举征调西南夷土著和川夔边民新修三关,疏通漕运,修陵寝,激起民愤。文人领军,对付彪悍山民,完全束手无策,再加上朝政惫怠,旱情、瘟疫,加上巴蜀大地震,简直天都容不下简宗,腊月没到,他就光荣谢幕了。接下来开始了延绵不绝十来年、此起彼伏的边民起义,和每年准时来打劫的匈奴、羯夷,以及连年天灾,雪、涝、旱、蝗轮番上,济朝再没缓过气来。

    现在到了大虞的八十一年,收复西域、东北、康藏、吐蕃、高丽,新纳安南、骠国、琉球、三佛齐、真腊、龙门,又有海军之威和骑兵之盛,帝国之相初具雏形。

    年方八岁的二皇子袁胄不认为自家老爹会就此止步,眼下国朝无内耗隐忧,连着几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民生富足,军势占优,没理由不向刘野猪和定烈宗学习。若讲究休养生息,大可让大哥抚民,他跟着镇北军或靖西军去打江山,以战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