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修道生活录-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拳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得久了,王充渐渐起了兴趣,顿生学拳之心。这也缘于他近日里的一个念头:既然修道境界低微,暂时也练不出什么神通妙法,那倒不如在武学上用些心,道武双修,岂不美哉?

    但都说中华武术门户森严,即便他肯学,别人还不一定肯教,何况其中还有诸多讲究。尽管现在是新时代了,拜师收徒想必不再如古时候那般繁琐,但为了显得有些礼数,王充还是进行了诸多打听,最后思忖了一晚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封信,在一个清晨去了小广场,亲手将这封拜师帖交给了老者。

    当时大爷正在照例练拳,王充上前恭敬道:“这位师父,弟子近日里在旁观摩,对您的拳术向往已久,不知能不能给弟子一个机会,拜师学艺!”

    看着王充递过来的拜师帖,老者先是愣了愣,接过信封打开,还没看到名帖,倒先露出来一张通红的毛爷爷,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道:“孩子,你想跟我学拳?”

    “是!”

    瞧了两眼拜师帖中的内容,老人问道:“你叫王充?”

    “是!”

    “好,那你就和我说说,你为何要习武?”老者背着双手微笑道。

    “为了,为了强身健体!”

    “还有呢。”

    “还有。。。没了!”王充原先还想编点“除暴安良,济世救民”一类的高尚理想,不知怎的,看着老人明亮的双目,还是选择说出了实话。

    谁料,老者开头对他还挺感兴趣,聊着聊着,瞧了几眼,却似乎看出了些什么,目光一沉,话锋转了个圈,道:“孩子,抱歉,我实力低微,恐怕教不了你。”

    “怎么就教不了了呢,师父,我知道您老是高手,随便教我两手吧,师父!”

    “我还不是你师父。”对方的口风把得很严,丝毫不给打蛇上棍的机会。

    王充见事情要黄,百般无奈之下,只能用上孩子的特权,在边上胡搅蛮缠,老人被他烦得受不了,才终于神色一肃,道:“既然你非要学,行,我就传你一套架子,你自己回去练两周,觉得有所成,还能坚持的话,再来寻我。”

    既然对方没有把路子堵死,王充也只好应了下来。

    但说是架子,对方却只教了他一个站桩的法门,名叫“三体式”。从其口中得知,王充想学的,是拳法中的形意拳,也是其中的形意五行拳。武术向来重站桩,站桩站不好,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以为继的。

    王充离开时,老者收下了帖子,却将其中的那张钱还给了他,道:“要付足拜师费的话,可不是你这无经济来源的孩子能承担得起的。若日后有缘,再谈此事吧。”

    其实形意拳的站桩之法不止此一种,但三体式是必过的一关,且是最累的一关。老者传此与王充,本意是想他知难而退,却低估了他的决心,和资质。

    虽然没有立即拜师成功,但王充毫无气馁之心。即使不知对方为何不想收下他,但把这桩子站好,应该就可以打动老师父了吧。

    说来就来。都说练拳最好在黎明进行,第二天早上六点时,他便准时由定境中醒来,神完气足,为了不打搅父母的休息,直接在自己房中开始了练习。

    其实这也是他的运气。初学武时,人通常无法收放自如,若在室外受了风吹,极有可能染上风寒。老者是因为功底深厚才得以免去场所上的限制,王充目前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四十三章 初习站桩() 
只见他双手相抱,头往上顶,先进左腿,两手徐徐分开如撕棉。随即,左手直出,右手拉至肚脐下,肩、胯、肘、膝、手、足各部位以不同的方式松动并发劲,肩摧肘,肘摧手,腰摧胯,胯摧膝,膝摧足,身子却仍直立,是谓外三合。

    对王充而言,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将各个动作同时做到位。形意拳不愧是内家拳法,虽然没有大开大合的声势,精微之处却要求甚多,动中有静,静中含动,练架势也不是轻易能摆出来的。

    仅仅外三合,他也练了整整一个小时,直到将一日内的练武时间全费了进去,才算是有了点感觉。休息时,尽管还不能真正地内视全身,但他也感到了身躯内隐含的酸痛,尤其是腿部后面的肌肉最为吃紧,显然学武与修道不同,毕竟更侧重于实战,对人体气力上的要求也高了许多。

    对站桩时的主要着力点心中有数后,王充灵机一动,将真气导出一些,到双腿的经脉处游走,打通肿胀处积郁的血气,果然整个身体迅速恢复到了正常状态。原先他还在想着道、武是否可以互通,结果在这儿便寻到了一个道法在拳法中的应用点,欣喜之下,对于习武的信心也加强了不少。

    如此,第三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身姿动作已经很标准了,便顺势开始了气的调息。拳法在修身之处,与道法确有互通,尤其是内家拳,同样讲究运气的手法,以此为孕养內劲做准备。

    也有人将武学与修道的境界相互映照,分别为:明劲,对应炼精化气;暗劲,对应炼气化神;化劲,对应炼神返虚。至于更高的境界,武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即便道家有“练虚合道”的说法,能印证者却是自古寥寥,其中神妙也无从谈起。

    形意拳三体式中的行气之法,也称为内三合,讲究的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此方能与调动血肉筋骨的外三合相汇,阴阳交融,于六合之中生出內劲。

    此法说来玄奥,不少习武之人在这一关上,会由于沉心于拳脚招式而无法体悟,从而消磨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光阴。但放在王充眼前,竟成了最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所谓的心、意、气、力相合,在他看来便是心神沉入大窍,气息流转周身,再引导力道发动而已。唯一比较难办的,便是他发现自己无法在此时进入深层的入定,而是得留感念于外,不然躯体的站姿恐怕难以维持。

    但这并不足以难倒王充。到第五日时,他的双腿和内扣的大臂已能衍生撑劲,自然地稳固身形。到第七日时,他在站桩时心神拔高,神意中竟隐隐有参天之柱浮现,心境变得平稳安定,虽然用的是身体气力,却没有丝毫血气流窜入位于丹田中的心神。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此时,他实已做到以身体手足,后天形状化先天之真意,真意萌动之中,离內劲迸发只余下最重要的一步。若无引仙法筑基之功在前,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绝不可能至此。

    武学境界上的突破,王充心中也有所感应。按理说,应当已经可以去交差了。但欣喜之下,他却没有着急,而是在家中又练了一周,直到对站桩时气血的控制又强了一些后,才兴冲冲地前往小广场找“师父”。

    看王充真过了两周就来了,老者皱了皱眉,已将他归入了毫无恒心的一类人中。要知三体式在形意拳中的地位,实乃重中之重。当年糅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创出孙氏太极拳,功臻冲空化境的武学圣手孙禄堂先生,便以三体式为形意入门之总机关,初学者都得先站个一百天,方能正式开始练习拳法。

    当初传法于王充,老者也没指望他能坚持一百天,要不晓得习武之艰难,直接自我放弃,要不过两三个月再来求情,即便天资不足,也能勉力教导一二。如此才刚两周就找回来了,应当还连站桩都站不稳吧。

    “师父,我已经领会了三体式中的真意,所以来找您,希望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形意五行拳。”

    他这一开口,听在老人耳中,宛如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说自己能跑马拉松一般,徒令人发笑。

    见对方明显不大相信,王充也急了,迫切道:“师父您别不信啊,看我站给你看。”

    言罢,他便径自摆了个姿势,当场站起了桩。

    饶是老者养气功夫深厚,看了两眼后也不由地露出一丝震惊。

    实在是王充这一站,气血活络,天门顿开,精气逆冲出窍穴数寸,却如咬定青山不放松之竹,笔直凝练,毫不松散。其中的功夫,基础打得极其坚实,实在不像是初识武道之人所为。

    这番景象只持续了数息,老者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咳嗽了一声掩饰尴尬,挥手道:“好了,你先收功吧。”

    “是!”

    王充敛气收势,身随意动,行云流水。

    “嗯,做的不错。”老者目光略显怪异地在他身上定了定,道,“还过得去。如此,你得先知道我的名字。我叫秦海。”

    王充慌忙学武者行礼,抱了个不伦不类的拳,“好的,秦师父。”

    “别忙,我还不是你师父。”秦海道,“你先告诉我,先前是否是在隐藏实力?你入我门下,可有什么企图?”

    “没有啊。。。”王充心中大冤,没想到练得不好,师父不收,练得好了,还要被怀疑来路。

    “那我先前观你神气不显,似乎先天精元不足,不是适合练武的底子。怎么两周不见,变化如此之大?”秦海抖了抖眉毛,肃声道。

    原来之前不想收徒,是这个原因啊。王充瞬间明白了对方的顾虑。

    但问到了这个问题,他却不好照实回答了。虽然历史上道武双修,以武入道或以武辅道的人很多,诸如为世人熟知的张三丰张真人,但他不知道这位秦爷爷对其中门户之别是怎么想的。在这个拜师的紧要关头,千万不容有失啊。

第四十四章 拜师学艺() 
“您老不知道,小子在上小学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送去西医那儿怎么都治不好。后来还是一位中医大夫妙手回春,帮我诊治了病情,另外教了我一点呼吸吐纳之法来闭锁精元,说是能延年益寿,我拿来练了好几年,可能因为这个法门的关系,才让您老没看准吧。。。”王充本来想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