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征:可以组成长枪方阵、对抗骑兵加成、士气高昂、强力冲锋、极佳的耐力、可挖坑道
这队斯巴达重步兵是与日耳曼狂战士一样的四级兵种,更强悍的还是他们的维持费用;目前为止罗马城最贵的可招募兵种是招募费用高达680金的战獒,仅次于战獒的则是440金的青年军。
战獒的特殊性在于他们不需要自身将士伤亡就可以杀伤敌军的特征,除了战獒这个特殊的存在以外;斯巴达重步兵的维持费用已经超过了青年军的招募费用了,由此可知他们的强大。
有关于斯巴达重步兵的强大,白峰觉得自己所有的描述都是多余的,所有听过斯巴达之名的人都会明白他们的强悍;而这队新召唤的斯巴达重步兵,就是猎豹军团长枪兵们的教官了。
在带着这些斯巴达重步兵来到猎豹军团的军营以后,白峰就对一心扑在操练将士上的加图斯下达了死命令;所有斯巴达重步兵要求长枪兵们做的事情,加图斯必须全力要配合他们。
换句话来说,就算是这些斯巴达重步兵们要求猎豹军团的长枪兵去烈日下暴晒一天,或者让他们拿着长枪往战友身上捅,身为军团长的加图斯也必须毫无保留的支持配合他们!
面对白峰的严肃命令,还沉浸在猎豹军团惨不忍睹的表现中的加图斯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意见;于是猎豹军团的马其顿方阵化,就由斯巴达重步兵们正式接受训练了。
其他战士、弓箭手、骑兵的配合问题,白峰也没有忽视;前两者的配合训练由加图斯本人亲自指挥,骑兵的组建也在白峰提供了两千匹战马给猎豹军团后正式开始了。
处理好猎豹军团的事情以后,拼命想要提升罗马城军队战斗力的白峰又将自己的目标放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如何来增强罗马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这又是一件足以改变罗马军队的大事。
中国历史上的秦王朝为什么那么强大,大规模弓弩的攻击绝对是秦军方阵最犀利的进攻方式;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为什么禁止使用十字弩,还不是因为十字弩的攻击力太可怕了。
一个从未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平民,在得到了一把十字弩以后,竟然可以轻易射杀一名从小练习各种剑技的贵族骑士,这简直就是颠覆欧洲中世纪贵族世界观的武器。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都足以证明弓弩的强大;而罗马城铁匠铺所生产的弓箭都是射程只有一百米的普通弓箭,根本无法满足罗马军队的战斗需求,最起码无法满足白峰的要求。
因为罗马城的铁匠铺生产是非常死板的,所以白峰要想发展更强大的弓弩只能将希望放在那些蛮族制弓工匠身上;以蛮族工匠们的技艺水平,白峰明智的放弃了自己弩的构想。
弩的制作是相当复杂的,要是没有懂得构造的人细心教导,仅凭白峰对弩的大体描述,这些蛮族工匠几乎不可能做的出来弩;与其浪费时间在弩上,还不如想办法制作好的弓呢。
虽然白峰本人既不懂得制弩,也不懂得制弓,但是他对有一种弓还是比较了解的,那就是在中世纪战争史上建下奇功的长弓!作为历史爱好者的白峰,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英国长弓兵的威名呢?
英国长弓发源于威尔士的南部,1150年左右开始有关于它的记载,13世纪的英国开始大力发展长弓,从爱德华一世到亨利八世,这一时期内的英国君主无不全力发展弓箭部队,提高弓的杀伤力,从而使长弓得到了很大发展。
长弓一般长一点五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两米,比欧洲常见的一点二米弓要长,这是单体弓增强威力的必然选择;为了追求较强的弹力,就必须使用坚硬的材质,不易弯曲,所以必须做得长一些,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长弓的强劲就全靠它了。
上好的弓用紫杉木制作,坚硬而有弹性;原料出自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提尔、克里特岛等地,尤以卡斯蒂里亚的最好。
英国国王为此设置了特别关税——每进口一桶欧洲大陆产的葡萄酒,都必须缴纳几条紫杉木坯材;不列颠岛上并非不出产优质紫杉,但数量稀少,被老谋深算的英国佬当作战略资源储备严加管理,不准动用。
当黑太子远征西班牙,用长弓打败了当地原始的投枪时,卡斯蒂里亚人竟迁怒于树木,立法严令铲除所有的紫杉,榆木、白蜡木、橡木等坚硬的材质也是可用的替代品,但性能总归要差一些。
长弓被中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运用于战争中,虽然十字驽在欧洲大陆更为流行,在14到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中,长弓是英国弓箭手的主战武器。
正常的长弓手,脸耳用布包紧,肩披锁链,手腕用皮绳和皮革块保护,手指关节处有保护皮套,腰带上挂有短剑和皮囊;他们穿著各式护甲,有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夹层紧身衣。
每个弓箭手携带二十四只箭,捆扎後放入箭囊,用完了就到补给大篷车上去拿;大多数弓箭手宁愿把箭插在腰带中也不愿意费力的放入箭囊。也可以把箭吊在背後,防守时他们把箭插在脚前的地上,可以更方便的取箭用。
当年白峰第一次在中世纪的史书中看到英国长弓手的战绩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他实在难以想象英国的弓箭手竟然可以击败法国的重骑兵,所以他就重点了解了一番这个长弓。
对英国的长弓兵发展历史和长弓制作都有详细了解后的白峰,自己还在眼热之下亲自动手做过一把属于自己的长弓;即便是那把长弓的制作相当粗制滥造,那也能射出八十多米远!
要是能够以熟练的制弓工匠精心制作合格的长弓,白峰估计就算没有紫杉木作为材料,这个异界版的长弓也最少可以射出将近三百米的距离,那可是相当恐怖的射程了;只要罗马城拥有了大规模长弓手,曾经让白峰无比看重的克里特弓箭手完全就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第二十章·冷槐长弓”()
当我们只有在试图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才会对他产生爱恨。
——列昂纳多·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
确定想要在这个世界制造出长弓这一简单实用的利器以后,白峰首先就是让总督卫队的辛普森统领,带着他麾下的骑兵们满世界的给自己砍树去了,而且每种树只要求砍两根树干带回来。
总督卫队的温德尔统领也被白峰派了出去,他的任务是去塔西亚营地和隔壁的新建营地中,为罗马城招募大约五百名的制弓工匠,并且将这些攻击全部带到罗马城来。
与此同时,白峰也在总督府内开始着手将自己记忆中的长弓制作方法慢慢写出来,准备让被招募来的制弓工匠来为罗马城大规模的制作这个长弓,长弓的制作方法就这么被白峰带到了异界。
原料要选树干中部笔直的部分,纹理均匀,没有或尽量少木节;将原木的大部分边材削去,得到一条横截面约四厘米见方、长度与射手等身的弓背材料,从横截面看,要取偏中间的部分,一半为木心,一半为边材。
木心相对柔软而耐压缩,放在内侧,坚硬抗拉的边材则作外侧;这可以通过观察横截面的木纹来判断,相对稀疏的一侧是外侧。
通过切削木心一侧,把材料修整成中间厚、两头略薄,然后再由两个侧面将两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担,两端再进一步用刨子将横截面修整成八边形。
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两端对称、厚薄一致,才能发力均匀;削出形状后,要通过弯曲试验来检查弓的各段弹性是否均匀。
由于天然生长的木质很难完全均匀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软一些,仅仅外形均匀未必力道就一致;所以,要通过观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弓背大致调整好了,就可以在两端5厘米处分别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深一些,内侧略浅。
制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弄弯它,长弓呈简单的圆弧型,没有中国角弓反弯的复杂形状;英国人不用火烤的方式,那样会降低弓的张力;也不能一下子弯到位,那样的话,弓背就是不折断也要造成内伤而失去弹性,刚才那一阵忙活就白折腾了。
弯曲的过程叫做‘驯弓’,就是让弓背逐步适应弯曲;做这事需要一个专门的托架,托架可用硬木制成,一端竖着挖个凹槽用来托住弓背,另一端设法垂直固定在地上。
侧面由上到下以约四厘米的等距离刻八至十个弦槽,其中第一弦槽距托架头约二十厘米,在弓背松弛状态将绳子绑住两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匀用力,慢慢拉弦,挂到第一弦槽里,弓背就被略略弯曲了。
这时,要仔细检查弓背的曲线是否流畅均匀,标出过于强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后进行修整微调,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再将绳拉开,逐次加大开度向下挂槽,并不断修整弓背,直到形成一条令人满意的均匀弧线,每加拉三、四个弦槽的开度,就可以将绳收紧些。
这一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每次加大开度之前,最好让弓背‘休息’大约三十分钟,使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以免木质损坏;每次上紧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紧一英寸。
当达到弓手适合的满弓开度时,弓就驯好了;这里指弓手所能拉开的最大开度,相当于手臂平伸出去时由掌心到胸前的距离。
这时,卸去托架,给弓背刷上几层亚麻籽油作为防潮保护层;油干了,便可以挂弦,弓弦是用羊肠或筋鞣制而成的,弹性和韧性都很好。
挂弦时的固定开度掌握在弓弦与弓背中心的距离达到拳高,拳高是弓术中的术语,相当于握紧拳头再竖起大拇指的高度,大十五厘米。绑扎弓弦时,要打成专门的‘射手结’,以免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