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1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如果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贵国要如何选择?”英国代表仍是有些不放心地追问道。

    “我刚才提到的是双边协议,不是多边协议,我国与葡萄牙和荷兰签署的相关协议并不具备排他性,今后和贵方签署的协议也是一样。”罗杰对此倒是十分清楚,立刻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事实当初海汉与葡萄牙签署协议时还是有一些排他性质的内容,只是都有时效限制,时过境迁,这些排他性质的内容也早失效了。之后海汉的国际贸易越做越大,对象越来越多,路子宽了自然不愿再和任何一方签署这类带有排他性质的外交协议。

    当然了,罗杰给出的说法其实还是有些小小的门道,他只说英国人赔款之后会考虑开放港口和通商权,却并没有作出任何的承诺。如果到时候条件谈不拢,亦或是执委会有其他的想法,那也不算违背约定。但他知道英国人的想法,既然连发动战争这么非常规的手段都用了,那么只要有谈判达成目的的希望,对方肯定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

    罗杰知道这两家的联合是以英国人为主导,只要能劝服英国人接受条件,那么对付柔佛容易多了。这英国谈判代表果然听得十分心动,但也没有忘了自己的任务,当即便要求海汉表明诚意,先将以霍格、巴蓬为首的高级军官释放,然后再谈后续的战争赔偿问题。

    “先放人?那阁下是想多了。”罗杰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对方这个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人,没钱拿货也行,没货拿人来换也行。请你们先弄清楚一个事实,我们海汉才是战胜国,谈判结果如何,对我们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对你们不一定了。谈得好还能及时止损,谈得不好可只有雪加霜了!”

    罗杰很清楚巴蓬和霍格两名将领是这批战俘真正有价值的人物,要是把这两人给放走了,那这战俘赎金可未必能讨到了。而且这两人都是各自阵营的高层人物,从他们口还可以慢慢套取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这甚至他们本身的价值更高。不管对方怎么软磨硬泡,海汉在这个环节绝对不会作出任何的让步。

    涉及三方的谈判自然不会在这一个回合里告终结,大家各自亮出牌面之后,接下来的谈判方向得交给决策层去权衡了。罗杰这边倒是已经通过电台跟三亚大本营做过沟通,执委会也已经授权给星岛管委会处理后续事宜,但柔佛和东印度公司显然不可能这么爽快,柔佛要看英国人的态度,而英国人却需要将消息先传递回印度半岛那边的据点,这一来一去,没个把月的时间是收不到回信的。

    海汉这边对于漫长的谈判过程倒是无所谓,正好趁着这期间将岛的防御措施进一步加强。趁着手头有苦役营这批廉价劳动力可用,一些诸如交通、水利、住房等施工量较大的基建工程也可以借此时机赶紧操办起来了。

    而谭举任对于这批免费劳动力的使用还有更多的规划,他希望能尽快开垦出新的农业用地,用于种植橡胶树之类生长周期较长,但长期收益稳定的经济作物。这倒不是他眼光有多么的长远,而是南下之前从农业部领到的任务,一份长长的清单列满了必须要在星岛完成种植计划的各种经济作物,但因此也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

    这些种植计划其实也不是农业部要急于在星岛创收,多少也有一些科研的性质在其。随着海汉殖民地的地域跨度越来越大,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栽种也必须开始考虑地域环境差异对产量所带来的影响。虽然农业部的几名穿越者都是专业人士,但他们对于热带农业的经验也主要来自于穿越前的书本知识和统计资料,而且这个时代与穿越前相差了好几百年,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具体哪一些作物更适合在赤道附近进行种植,那必须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明确,以便给今后的农业开发积累经验。而且为了样本对的科学性更高,种植规模也不能太小,这给星岛原本吃紧的劳动力安排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好在来到星岛之后,正好赶了英国和柔佛这一波“送温暖”的行动,给岛送来了两千免费青壮劳动力,谭举任自然得抓紧这个时机把手头拖欠的工作先完成。不过考虑到安排战俘在野外劳动的看管会较麻烦,谭举任对劳动力的安排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据点附近的工地多多安排战俘出工,而野外的垦荒任务则是交由本地民众来完成。

    谭举任已经跟罗杰战俘问题做过沟通,这以平民换战俘的方案是他提出的,那两家要是想把这些战俘都弄回去,那要嘛按照海汉给出的数目足额交付赔款,要嘛用青壮劳力来换这些战俘获释。当然了,考虑到军人的价值,一一的交换显然是不可能的,能敲竹杠的地方,谭举任也绝对不会含糊。如果这个交易条件最终能够实现,那么短期内倒是可以解决岛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了。

    战俘当除了极少数的高级军官之外,几乎悉数都被安排到了各种工地劳作,但即便是霍格和巴蓬也没有完全幸免,依然被安排了敲石子的任务。谭举任也不太了解部下韩正山对敲石子这项工作的怨念有多深,但目前看来韩正山对战俘营的管理也算是井井有条,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这让谭举任对自己当初选了韩正山也颇为骄傲,认为自己也算是慧眼识珠,挑了一个有本事的管理人才。

    当然身为被奴役对象的霍格和巴蓬可没那么惬意了,对他们而言,海汉所安排的劳动任务枯燥又繁重,而且这样的日子可能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罗杰在谈判结束之后回到基地便召见了他们,明明白白将柔佛和东印度公司的态度告知了他们,两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说近期可能不会收到各自阵营的肯定答复也不免有些失望。

    而海汉在星岛与两国联军交战的消息,也慢慢通过各种舆论渠道开始在外传播开了。战争的胜负结果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毕竟南海地区的国家都较清楚海汉的实力,这两国组成的联军不过是给海汉的战绩又添了浓重的一笔而已,并没能打破海汉常胜不败的金身。英国人倒也罢了,不够了解海汉的实力,冒然行事也正常,但柔佛国可算是南海贸易联盟的非正式成员,居然也跟着英国人犟着脖子去找死,不免让各国的吃瓜群众或明或暗地嘲讽一番了。甚至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已经在暗打听海汉是否会对柔佛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了。

第1253章 唯恐天下不乱() 
像柔佛这种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本身的实力又偏弱的小国,想对其落井下石的人还真是不少。比如与其过节颇深的葡萄牙,就在第一时间嗅到了味道,主动派人来星岛打探风声了。

    葡萄牙在马六甲海峡的主要据点是马六甲城,这地方也是柔佛国前身马六甲王国的都城,距离星岛的距离不过一百海里出头,海况较好的时候一天便能完成这段航程。而葡萄牙人对于将地盘扩展到马六甲海峡的海汉并非丝毫没有戒心,平时对星岛的状况也有留意,前段时间海汉突然封锁星岛港口,停止接纳外籍船只停靠,葡萄牙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对。过了数日之后再探消息,便得知原来是海汉与柔佛和英国佬发生了武装冲突,而且似乎战斗规模不小。

    葡萄牙人跟海汉已经打了好几年的交道,对于海汉的武装实力也比较有数,自然不会去怀疑战争的胜负所属。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一战结束之后,海汉是否会乘胜追击,继续对柔佛国实施军事打击。葡萄牙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数次战胜过柔佛和其前身的马六甲国,并且从其手中抢掠了大片地区作为自己在马六甲海峡的殖民地,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倒也不介意再跟着海汉这个强者去打打秋风,或者看看有什么能给英国人制造更大麻烦的机会。

    目前在马六甲城担任行政长官的葡萄牙人科斯塔是一名野心颇大的官员,他并不甘于一直处于果阿总督的管辖之下,一心想要在南海开辟出局面,然后向国内申请成立新的地方管理机构,到时候“南海总督”这个头衔,他作为开拓者就有很大的机会拿下了。

    当然了,要让国内同意在远东设立新的总督区,可不是靠着嘴巴说说就能奏效的,除了必须要新开辟一定面积的殖民地,增加足够数量的殖民人口这类可以量化的政绩之外,更重要是能让葡萄牙在这一地区的地位保持长期稳固,在区域国家间的影响力足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做到这几点之后,“南海总督”才有可能从设想变为现实。

    以葡萄牙目前在南海的实际控制状况来看,这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过去好不容易在中南半岛建立起来的影响力早已被海汉彻底取代,马六甲与大明南部的澳门之间连一个葡萄牙控制的港口都没有,就更别提殖民地了。

    用务实的眼光来看,中南半岛东海岸线从北至南都已经被海汉所控制,安南和占城也都是海汉名义上的盟国,葡萄牙想要再次插足这一地区已经不太现实。而再向北的大明海岸如今也是海汉说了算,能保留住澳门的控制权已经算是很幸运了,海汉的控制区仍在不断向北延伸,大陆海岸留给葡萄牙的可操作空间也几近于零。

    至于在南海里占几个零散小岛当殖民地,科斯塔也没什么兴趣,毕竟葡萄牙没有海汉那么强的开发建设能力,要想凭一己之力弄出安不纳岛那么大的场面根本不可能。那么最实际的解决方案,其实还是设法就近扩张地盘,以马六甲城为中心向外辐射。

    不过这个方案也同样有明显的短板存在,马六甲城以东几十里之外就是柔佛国的控制区,科斯塔手下的兵力又比较有限,就算将殖民地边界向外再推几十里,到时候也难以保障这些地区的安全。但如果能够联合海汉,将柔佛的统治区进一步打压,那么建立起一处东西横贯马来半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