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至尊-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缜密的调查,最终市卫生局副局长陈长荣浮出了水面,原来他是杜玉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对杜玉荣极为尊重,视其为恩师。

    李文生闹出医闹事件后,整天跟过街老鼠似的,被打的鼻青脸肿,他的妻子杜月文心疼他,才去哀求父亲帮帮他。

    杜玉荣爱女心切,这才舍着老脸请陈长荣出手帮忙。

    陈长荣是个念旧之人,出于感恩,这才对李文生大开绿灯,并应李秋海的要求对各大医院隐晦的提出了要求,这才让丁宁被所有医院拒之门外。

    办案人员顺藤摸瓜,严查深挖,最终包括李文生的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其中也有着猫腻。

    在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下,案子很快侦破,涉案人员竟然高达三十七人,其中还查出大量的权钱交易等行为,根据每个人的违法犯罪情节轻重,这些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引起的深思”

    “庸医草菅人命还刻意打击报复,断绝医学院学生的医师之路”

    “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让庸医远离人群!”

    “苦情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被粗暴终结,走投无路下求助媒体要一个公道!”

    “一个穷苦学生的悲惨人生!”

    ……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标题报道出现于各大媒体和网络上,一时之间成为当前的最热话题。

    “清理卫生系统内部蛀虫,加强医师执业资格审核的监督,加强从业医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等呼声也越来越高。

    宁海市政府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大刀阔斧的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进行了改革,还公开征询各界人士的意见,请求各界人士踊跃提出建议,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各项新出 台的改革方案,引起广大市民的又一轮热议。

    而伴随着事件的发酵,丁宁也成为了宁海市家喻户晓的名人,只是见过他本人的却没有几个。

    当然,在有心人的刻意操作下,丁宁外滩救美女,拥有神奇医术的事情被强力抹去,即便有人知道些内情,也被警告不得宣扬。

    在外界的“庸医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丁宁却双耳不闻窗外事,每天悠哉悠哉的躺在医院刚给他换的高干病房里享受着生活。

    现在的丁宁可是被所有医院又爱又恨的人物,周院长也只能顺着其心意,把他当大爷供了起来,不但免住院费,还得管饭。

    开玩笑,沈家的恐怖实力他算是见识到了,一句话就让一个卫生局副局长下 台,连退休的副市长也受到了牵连,晚节不保。

    而沈家却整天巴结着丁宁,特别是沈牧晴基本上是每天都往他病房跑,隐隐有着勾搭成奸的趋势,他一个小小的医院院长哪里敢跟他唱反调。

    对丁宁来说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的,沈牧晴的父亲并没有跟他打照面就匆匆走了,让他不能和沈家最强势的人物搭上话。

    根据沈牧晴的解释是她爸爸接到紧急公务才匆匆离开的,等闲下来一定会来拜访他,这个说法尽管丁宁有些不信,但也能勉强接受。

    倒是沈牧阳憋红着脸,终于低下他高贵的头颅说了声对不起。

    好吧,虽然丁宁觉得他的态度不太诚恳,但得饶人处且饶人,再死抓着不放就显得他小肚鸡肠了。

    于是,丁宁很爽快的原谅了他,并和叶淑兰达成了协议,他将负责沈牧晴的治疗,每个礼拜给她检查一次身体,但并不保证就一定能治好。

    毕竟沈牧晴的病情十分复杂,凭他现在的能力确实无法让她痊愈,只能控制着她的病情不再恶化。

    对这个答案叶淑兰有些不满意,但沈牧晴却表现的十分豁达,一切尽人事听天命,这种心态让丁宁对她愈发怜惜的同时还多了份隐隐的欣赏。

    一切尘埃落定,丁宁本想立即出院的,可却被周院长和院委会的成员缠住了,每天早、中、晚陆续来拜访,软磨硬缠,就是希望他可以留在长江医院工作,让他不厌其烦。

    反倒是胡老和章老两位中医界的泰斗和他很对脾气,在丁宁态度鲜明的拒绝了两人的拜师要求后,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针法教给他们。

    丁宁所学的针法里不仅仅只有九鬼十三针,还有很多早已经失传的古针法,让胡老和章老望洋兴叹的是,这些针法千篇一律的都需要充沛的真气支持才能起到最好的疗效。

    特别是九鬼十三针,连丁宁的真气现在也只能勉强施展出第八针,按照他的估计,等他能够施展出第十一针时,才能彻底治好沈牧晴的病。

    可即便如此,两老也依然获益匪浅,虽然很多古针法他们无法施展,但经过丁宁的讲解,却让他们触类旁通,令他们本来就精通的针灸术更上一层楼。

    丁宁也并非一无所获,两老能够成为中医界的泰斗,本身的医学知识就十分广博,特别是行医几十年所接触过的各种疑难杂症,更是让丁宁大开眼界,投桃报李,他们也毫不吝啬的把精通的绝活传授给丁宁。

    胡老的绝活是毫针刺法,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章老的绝活是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两老的医术观点属于现代中医学,和丁宁所学的古医术一脉相传但却大相径庭,在很多观点上都有着分歧,但拾缺补遗,对两老一少都大有裨益。

0023 忘年交() 
两老每天一早就准时拿着笔记本来丁宁的病房报道,像小学生似的坐的一板一眼,虔诚的记录着丁宁的每一句话,随即各抒己见,展开求同存异的讨论。

    三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交,但在面对学术问题上,也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吵的脸红脖子粗,最激烈的一次是章老和胡老捋着袖子,吹胡子瞪眼的差点打起来,在丁宁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化干戈为玉帛,没一会儿就眉飞色舞的有说有笑起来。

    丁宁摇头苦笑不已,这两个老爷子就跟老顽童似的,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心无杂念,医德高尚,有着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这是两名真正有着医者仁心、大公无私的老人,这也是丁宁愿意对他们倾囊相授的原因。

    中医的没落和中医从业者的敝帚自珍脱不了关系,每个流派都有着严重的师承观念,把自己的医术牢牢的抓在手中,绝不轻易外传。

    古老的师承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环境的污染,珍稀中草药的绝迹,有些很好的药方根本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中草药入药。

    以至于一些半吊子中医就开始招摇撞骗,把中医渲染的神乎其神,将其神话来骗取财物。

    更何况中医是以养为主,治病时没有西医见效快,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作息等等生活习惯,还要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这对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来说,明显是不合时宜的。

    久而久之,真正的中医术就被冠上了伪科学的名义,失去了病患的信任,生病宁愿去看西医也不相信中医,这才导致中医的没落。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瑰宝在外面手中不但没有被发扬光大,用于救世济人,却被钉上了伪科学的标签,这是我们这些后人的罪过啊。”

    “一说起这个我就痛心不已,我和胡老曾经组织召开过中医术的交流会议,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改变中医的现状,可很多人眼中却只有利益,好端端的学术交流会却变成了攀权附贵,结交人脉,签订买卖合同的商业酒会,现在的人到底都是怎么了?这样下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会慢慢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就连没有任何文化底蕴的高丽棒子都知道大力发展韩医,扶桑的中成药研究排在世界前列,可我们神州国明明是汉医的发源地,可现在连高丽和扶桑都比不上,这样下去还有属于我们神州自己的医学文化吗?”

    “我打小就开始学习中医,那个时候,我师父收徒,首先要考验人品医德才有资格入门,可现在的人呢?个个唯利是图,以利益当先,这样下去,我们就算死了,又有何颜面去面对我们的老祖宗啊!”

    说起中医的现状,两位老人痛心疾首的捶胸顿足,心情抑郁难平。

    这番话对丁宁的撼动很大,说实话,他喜欢治病救人,喜欢看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患在他的手中获得新生。

    他不在乎病人的感恩戴德,他享受的是和死神抢人的乐趣,这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中医没不没落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可两位老人无私的情怀和高尚的品德却深深的打动了他,让他意识到自己思想的狭隘。

    是啊,如果整个中医行业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都没有了滋生的土壤,被取缔被封锁,就算他有着再强的医术又怎么治病救人?

    连整个中医行业都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谁还会相信他这个地道的中医?谁还会让他去看病?

    从另一方面来说,西医进入神州国,并取得了国人的信任,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文化入侵?

    丁宁细思极恐,心里生出强烈的使命感,他坚信,石人激活他的异能,这本身就是一种征兆,天降大任的征兆。

    莫非异能的产生其实就是为了让我成为中医的拯救者,丁宁很自恋的想着。

    “对了,师兄,你有中医执业医师证吗?”胡老突然开口问道。

    对师兄这个称呼丁宁也很无奈,两个七老八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