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几位恰好赶上这趟班机出差的远嘉普通员工,看着七八位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上司,安安静静的跟在传说中的大佬屁股后边充当背景板和小白花,心里有无数只嚎叫的羊驼驼跑过,压力好大,这班飞机真TM邪性啊,早知道就坐下一班了。
由于运力紧张的缘故,联航没有开启二级式座舱布局,而是采用了全机普通经济舱布局的作法。
不过大佬们终究还是有特权的,前两排座椅都被远嘉大会议成员所占据。
苏良宇看了一眼窗外偶尔掠过的一团团白云,和身边的简至康随意的聊着最近港基集电的种种。
“老简,你真打算从根开始再来一遍?”
“恩,火炬计划的成果产物就算能按研发计划出来,你们芯片那边也看不上,我这边对制程工艺的进步需求不算急迫,挤一挤还是能给初始技术留下成长的时间。”
“说得好像我们做芯片的,一点其他追求都没有似的。”
“总得有部门去充当集团的攻坚箭头啊,火炬计划可不是一条线两条线的问题,那是从沙子到商品的所有环节,大少这心思可真大的没边了。”
说起现代电子行业,大多数普通人的第一印象,都会觉得CPU(中央处理器)是电子产业的基础。
而对电子行业稍微有过一点了解的普通人,还能说出制造CPU的光刻机才是电子行业的真核心。
在深入一点的电子行业爱好者,会明白光刻机和离子蚀刻机其实是两件完全不同的设备,不过这两者对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几乎不相上下,而且都是研发难度极大的高精密度核心设备。
而真正的业内人士,会告诉你电子行业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去挖沙子处理沙子。
如果连挖沙子这活都整不明白,就别说什么电子行业的基础产业投入,毕竟,从物理意义上来看,所有的芯片都是沙子变的。
而在1990年代,全世界能把沙子变成晶圆的技术除了苏联就只剩下了美、日。
“老苏,我敢打赌,就算初代产品顺利研发出来,花上五年时间能统合到一起整利索,就足以称之为电子行业的伟大奇迹。”
“老简你这么不看好火炬计划,投票那会儿也没见你反对啊。”
“这计划换任意一个人发起,哪怕是现任GE总裁,德仪的董事会做出相似的决定我都不看好,大少例外。”
看着老友好奇的目光,简至康有些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说道:“自从荔湾气田确认了实际储量之后,我就觉得大少有心想事成这个天赋,对于别人心想事成是祈求和祝福,对于大少是可以拿出来应用的天赋。”
苏良宇想了又想,在铁打的事实面前终究没找到适当的反驳词语。
“对于我们这种做研发的来说,运气其实是相当相当重要天赋。”
苏良宇也感叹的跟了一句。
某人扔骰子丢出荔湾气田之后,有好事者算了一下概率,得到正确坐标的概率大致为百亿分之一。
在1990这个年代,全地球的人口总数才堪堪五十亿而已,荔湾气田发现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人一个人的气运可能比全地球人口加起来的还要多。
或者换个古典点的委婉说法,天下气运有十斗,某货色独占一半。
“哎,老苏,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简至康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整个人都突然的兴奋了起来。
“确定和GE签署关于AXBX超导材料的交换协议有望之后,虽然火炬计划明面上是研发以光刻机为主的制程技术,但老苏你我这个级别都知道,大少真正的心思其实是从沙子到成品的大研发计划。”
“以电子产业为例,GE在六、七十年代曾经大规模的介入到新兴的电子行业中,和我们交换的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不过当年GE在等离子蚀刻机,光刻胶等领域被日本厂商击败之后,进一步深入研发整合而成。”
“老苏,在七十年代,美国国内工业产值有四分之一都能和GE扯上关系,像GE这种曾经有过全行业扩张的大工业公司,内部积累了相当多的过期技术。”
“我觉得大少很可能是把主意打到了这上边,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我真想不出从沙子到芯片这么漫长的战线到底该怎么走。”
“你这么高兴就是想起了这个?”
苏良宇狐疑的看了简至康一眼,觉得这个答案理由十分不靠谱,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在梁远和港基集电提出大研发计划之后,苏良宇第一时间就把主意打到了GE头上,苏良宇不信简至康连这么容易联想的事情都猜不出。
“我说这个是铺垫。”
简至康用十分有力的语气解释了一句。
“老苏,想来你也知道大少和嘉嘉、菲菲做超导电磁炮轰塌墙壁的内幕。”
一般来说,远嘉的大会议成员谈论双胞胎时和梁远一样都习惯用嘉嘉、菲菲这两个称呼,倒是远嘉中层喜欢用两个小公主来指代双胞胎。
“明明只是打了个洞而已,老简你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苏良宇笑着说了一句。
简至康没理会苏良宇的调侃而是靠近苏良宇微微压低声音说道:“原本大少是打算用超导线圈组个电磁炮去参加青科赛拿奖的,结果把墙打了个洞之后,这事儿忽然的不了了之了。”
“几乎在大少弄超导电磁炮的同一时间段,东大超导中心很意外的获得了AXBX这种超导材料,老苏我们都是搞科研的,灵感和运气到底有多重要不用我强调,结合着大少这逆天的运气来看,你说有没有可能AXBX这东西其实是大少无意间和嘉嘉、菲菲一起发现的?”
嘶~~~。
苏良宇想说这事儿怎么可能,不过转念一想这事儿又太TM可能了,自从远嘉和GE敲定了AXBX技术交换的具体日期之后,二硼化镁的真实身份已经被远嘉大会议成员所熟知。
毕竟集团在医疗领域重点发展的CT与核磁共振设备,超导材料是集团高起点奠基的基础与杀手锏,远嘉大会议成员必须对相关技术作以深刻了解,免得出现战略上的误判。
港基集电就在东大隔壁,苏良宇本人还是东大人气最高的客座教授之一,对东大自然是非常了解,早知道东大化学系在火箭合成燃料上有着很强的研发实力。
二硼化镁这玩意在东大的化学实验室那是肯定有的,天知道那东西是不是梁远当初和双胞胎无意间从东大化学实验室里带出来的。
否则某人和双胞胎轰轰烈烈的青科赛参赛计划,怎么就悄无声息的没了影子呢,怎么看怎么都像躲避某种热点的样子。
简至康和苏良宇虽然都想不到,翻出AXBX其实是某人蓄谋已久的行为。
但也觉得如果有人运气好到爆炸,能从东大实验室茫茫多的材料中挑中二硼化镁这东西进行超导实验,怎么看都是丢骰子丢出千亿美元油气田的某人嫌疑最大。
最起码,东大的材料品种再多,也没多过一百亿这个夸张的数字。
“老简,让你这么一说,我居然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在看看,再看看~~。”
“老苏,哪怕是老朋友了,我还真心得谢谢你,我最近越来越觉得两年前回国工作可能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伟大的决定。”
“有这么夸张?”
“老苏,你的专业是芯片设计,相对来说靠老天爷赏脸的因素小一些,我搞器件研发,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对一些。”
“想想GE的创始人爱迪生,如果爱迪生有大少的运气,灯泡也就不用找上6000种材料研究一年多了。”
苏良宇依旧是找不到什么理由反驳自己的老友,科学这东西虽然和宗教、迷信等原始信仰相对立,但运气这玩意在科学界绝对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好东西。
此时的苏良宇还不知道,由于那个坑爹的互联网坦克之故,某人正在酝酿偶然间把超时代的热电材料发现出来呢。
第131章 风雨汇江南 (三十六)()
“嘉嘉,你在不快点可就真赶不上飞机了。”
“知道啦~~,还不是怪你,要不是早晨跳~那个舞~~,我们早就收拾完了。”
丫头也知道清晨那通钢管舞中的很多动作十分性感,跳~,虽然给某人跳了,不过该羞还是有点羞的。
宁婉嘉一边回着梁远一边微微歪着头,看着眼前并排放在一起的两只黑色香奈儿背包。
纯黑色的小牛皮背包虽然很漂亮,但较为稀奇的是在背包带子上分别挂着的两颗粉色、一颗黑色的三颗蛋型物体。
这三颗蛋和数日前梁远让江景峰作弊修改的那几颗宠物蛋工程样机截然不同,外壳的原料采用了兰化刚刚小批量中试成功的双酚A改性聚碳酸酯(PC)。
这货的全称叫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学名简直长得让人暴躁。
说起来共和国聚碳酸酯产业的起步一点都不晚,几乎和海外同时起步于六十年代。
由于在某个温度段,聚碳酸酯具备某些常用金属的性能,可以节省铜、钢铁等贵金属的缘故,大运动时代这玩意曾经是小小兵的科技研发宠儿,向来是打脸反动权威、洋奴走狗、时代工贼的革命利器。
可惜,共和国薄弱的科技基础压根就支持不起聚碳酸酯产品的后续开发。
聚碳酸酯在改性之前有着70度遇水分子分解这个极大的弱点,不过那个年代向来讲政治不讲科学,结果就是工农兵大学把聚碳酸酯吹上天,真干实事的单位没人敢用这玩意替代铜或者钢铁等零部件。
大运动最牛逼的时代,沈城化工研究院的造反某派用聚碳酸酯零件替代钢铁零件搞了一台车,在寒风料峭的初春里得意洋洋的开起来,打了无数专家走狗、反动洋奴的脸。
然鹅,还没来得及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