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姨可没看出来,这件事有能赚十亿美元的机会,就算小远有当二道贩子的雄心壮志,海峡那边的政府恐怕也不会同意吧。”
唐婉以为梁远还打算重复当年远嘉起家时把F14战斗机零件转卖伊朗的故例。
梁远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压根就没想和湾县打交道,别的不敢说,远嘉送礼的能力在国际也是顶尖的,过去的那个冬天格鲁门的高层应该深有体会,我打算拉拢法国政府用CMB宇航当筹码……。”
某人洋洋洒洒的说了足足一个小时,唐婉先是惊愕,继而不解,然后差点跳起来,最后看着梁远久久无语。
两个丫头也是一样,听得都傻了,这经过几年的锻炼,双胞胎在商业上能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等梁远抽丝剥茧的把整个计划说完,连平日里常常和梁远作对的宁婉菲都满眼小星星的盯着某人看。(未完待续。)
第198章 智商税(九)()
隶属于联合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KN5505次航班平稳的巡航在9800米的高空平流层,椭圆形的机舱窗外无数棉花糖似的云团从洁白的机翼下悠然掠过,颇像盛夏时草原上游弋的大片羊群。
从云层的间隙望去,当一条宛如白色缎带般的大河忽隐忽现时,熊伟信知道盛京的桃仙机场就要到了。
转头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宁雷,发觉宁雷依旧用左手拿着一摞打印的A4纸,保持着上机时的阅读模样,聚精会神的恍若连姿势都未变过。
“团长,最多十分钟就到盛京了。”熊伟信轻声提醒了一句。
“哦~”
宁雷先是下意识的应了一句,然后才反应过来飞机要降落了。
“怎么这么快,连开头都没看完。”
边说宁雷边将手中的文件合上,装入身前小板桌的牛皮纸袋里。
“京城到盛京才多远,顶天飞一小时。”熊伟信笑着说道。
“团长,我看你都看了好几个月的文件资料了,这次去进修有那么难?”
如果忽略某些特殊类别的军种短期速成班,国防大学的入学时间和共和国其他高等院校院校类似,都是在三月初。
宁雷自年前得到入国防大学进修的消息之后,连驾机日常升空训练都变成了每周一次,除了进一步完善共和国空军远程打击大队的训练守则之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不过直至目前看起来还没有完成。
把文件放入身侧黑色的皮质文件包,宁雷对熊伟信笑了笑,说道:“这次培训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伟信安心再等几天,应该会接到惊喜的。”
“惊喜?”熊伟信琢磨了一下,没想到什么头绪。
“团长,我都脱离军籍了,国防大学和我能扯上什么关系。”
“小远还在上学呢,不是照样和国防大学有关系。”
“小远都快成精了,团长可不要拿他和我这种普通人比较。”
“伟信,你和我说说,得什么样的普通人才能成为共和国外交部有史以来最棘手的刺头。”
宁雷笑得意味深长。
某人在南沙干得那件事,在未来,绝对会被不少国家编进世界近代史写进教科书教育下一代,当然褒贬不一那是一定的。
“反正我早晚也会知道,团长早告诉我几天没什么大不了吧,都是党员我又不可能出卖你。”
没好气的瞪了熊伟信一眼,宁雷没搭理熊伟信这个茬。
宁雷这次赴国防大学进修,与其说是进修还不如说是国防大学开设一门新学科找宁雷过来上课。
除了某些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共和国二战南沙支点战役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波澜已经在明面上平息了下去,不过其对共和国真正的价值也开始逐步显现。
别看南子、北子两岛不大,但支点战役绝对是一场参战双方势均力敌的典型两栖登陆战。
共和国有技术兵器上的优势,有先手发动攻击时间的优势,而越南占据着地利优势,占据着兵力和战术上的优势。
这是数十个国家军方对支点战役复盘后所作出的公认结论,毕竟共和国占据技术优势的兵器投入得太少了,两架F14战斗机一架运七加油机总计才区区三件,而越南的地利优势在整个战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越南人没发挥出来那是另一码子事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越南人充分吸取第一次南沙空战时宁雷以一敌六的教训,适当拉长空中支援编队的间隔,大胆分散兵力而不是一窝蜂的孤注一掷试图首先歼灭共和国的水面编队,限于F14战机在南沙的滞空时长,战局走向可就真在两可之间了。
正是事后各国军方复盘后的种种分析,才更显示出宁雷先后两战南沙时所显示出决断的准确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防大学军事战术研究相关院系,研究解决共和国建国后最大的历史问题——那个美丽大岛时,所面临的局面和大地震后的重建相仿,原本预案差不多到了全部推翻重来的地步。
宁雷这次去国防大学进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两栖作战从传统的战役指挥中独立出来,进而组建共和国全新的两栖指挥系,当然这事儿也是共和国海、空军联手在背后全力推动的结果。
只要智商没有问题哪怕单单从名头上领会,都能明白两栖作战应该是海军和空军唱主角的战争模式。
借着宁雷战无不胜的名头,共和国海军的耿清华和空军的林啸山无比默契的在下着一盘大棋。
熊伟信作为支点行动的陆军方面代表和整个行动的焦点人物之一,不管共和国军方明面上的处理如何,但实际上身为重要当事人熊伟信是绝对不可能缺席这类堪比共和国军方内部地震的大事件。
眼下熊伟信还没得到消息,只不过是某些总参的内部程序还没走完而已。
只要盛京的母亲河浑河出现在航班的机翼之下,以飞机的时速来说盛京的桃仙机场也算是顷刻就到,宁雷刚刚收拾好手中的文件和熊伟信还没聊上几句,联航空姐的降落提示已经在机内的广播中响起。
由于某人邀请两人来盛京很是突然并且说得遮遮掩掩之故,宁雷和熊伟信两人很是轻车从简,勤务兵或是秘书都没带着。
两人下了飞机出了机场只有一辆挂着民用牌照的墨绿色丰田越野车等在桃仙机场候机厅的正门,无论空军、国安或是南湖科技园方面接机人员是半个也无。
“团长,小远和你可真是一家人,怎么搞得和建国前地下党接头似的,科技园连车都不派一辆,幸好国安在盛京有车有据点要不我和团长下了飞机还不得走着过去。”
熊伟信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虽然看起来是在抱怨梁远,实则还是抱怨宁雷口中隐藏的那件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事儿。
多年的交情熊伟信自然明白,宁雷的性子虽然严肃认真但绝对和死板什么的半点不沾,既然能让事情使自己知道,就代表着这件事儿仅仅还差总参程序上的一点流程而已。
而以熊伟信自己目前身在国安这种情报部门,却没有听到半点风声的现状来看,这事儿绝对是不止一个军中大佬在出手运作,熊伟信可以说是好奇到了极点。
第199章 智商税(十)()
“伟信你这话也就敢现在和我说说,一会看见小远伟信可千万别忘了科技园没派车接机这个茬。”
宁雷笑呵呵的顺着熊伟信的话头瞎扯。
这回轮到熊伟信不搭理宁雷的话茬了。
国安能快速扩张大幅改善“办公用品”和“办公环境”,远嘉旗下的特区银行就是最大的推手,此时两人乘坐的丰田LC80就是代表作品之一,熊伟信哪可能当着梁远这么说。
“团长,小远这回把我俩一起拉回盛京到底打得什么主意?这事儿团长说说总没什么吧。”
熊伟信无比熟练的转移了话题。
“小家伙能有什么事儿,连小婉也说得遮遮掩掩的,我看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路数。”
梁远的性子这几年宁雷也品出了一些,某人遮遮掩掩的把唐婉拉下水,八成是看上国内什么发财的东西或是路子,事情应该是涉及很大找自己过来背书,虽说伤天害理啥的不可能,但肯定也算不上光明正大。
宁雷这次倒是没猜错,梁远谋划智商税这事儿虽说也是在国内,但不在此时执政党控制的地盘上就是了。
当然和外人合谋敲诈暂时还不在共和国实际统治下的地方政府肯定算不上什么好路数,关于这点宁雷绝对是一语中的。
两人乘坐的联航班机下午三点多才从首都机场起飞,等两人到了南湖附近已经接近傍晚。
因此两人也没去科技园那边,直接宁雷带着熊伟信回了在科学家花园小区的新家。
也没按门铃,宁雷直接用随身钥匙打开了家门,却发觉客厅里空无一人。
“小婉,伟信过来了。”宁雷一边把衣服挂进门口的衣柜一边喊了一声。
“宁雷,怎么坐下午的班机的过来,还以为你们中午就能回来呢,食堂送来的菜都凉了,我在厨房热呢。”
“伟信随便坐,等我把菜热好了再出来招呼你们。”
唐婉的声音从厨房方向传来。
“嫂子,我又不是什么稀客外人,你先忙着不用管我。”熊伟信笑呵呵的说道。
“小婉,我闺女呢。”
宁雷在客厅里转了一圈,从冰箱中拿出茶叶,在厨房门口探出半个身子问唐婉。
“在楼上花园,说是帮着小远弄文件呢。”
唐婉一边颠着大勺一边抬头对房顶方向奴了奴嘴。
“两个都在?”宁雷有些画蛇添足的看着唐婉多问了一句。
唐婉和宁雷对视一眼,颇有些无奈和尽在不言中的点了点头。
“伟信,两个丫头和小远都在花园,我去沏茶有什么问题你把他们叫下来自己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