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唐婉坐镇香港相当于几位中央大佬在香港的替身,梁远的计划虽然看起来可行性很高,不过某人既然能天马行空的想出这等收购办法,别的不说胆子肯定是大得没边了。
以宁建中等人历经风雨的老辣,哪能不在梁远身边安放刹车,而且按梁远的计划在香港搞风搞雨,类似港九总工会之类的共和国隐藏力量没有唐婉居中协调梁远又哪能指挥得动。
唐婉说完来意看着梁远一副跃跃欲试,半点不见担心的模样十分无奈的叹了口气。
摇了摇头,唐婉非常少有的用宁雷常用口吻的说道:“南沙一战,远嘉集团付出良多,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
停顿了片刻,唐婉继续说道:“这次小远在香港的所作所为一旦失败,意味着以前的积累将付之东流,届时除了香格里拉之外的所有企业都将合并至联合航空旗下……。”
听着唐婉忽然住口不语,梁远爽朗一笑说道:“惹祸了却没能力收拾乱摊子,自然要挨板子,就算远嘉收归国有好歹还在宁姨手里嘛。”
世间事公平的很,梁远既然打算借用国家的力量来打击怡和,那么失败后丢掉整个远嘉的控制权既是保护也是惩罚。
最起码对共和国国内算是有了交代,毕竟梁远在国内、两德、中苏边境构筑的贸易网络到底有多赚钱,港基集电的前景是否广阔绝对是瞒不过共和国核心阶层的领导人。
包括梁海平和祁连山在内,三人盯着梁远的神色看了好一会,也没找出半点纠结难解或是犹疑的痕迹。
唐婉张了张嘴,终于放弃了叮嘱梁远慎重考虑的言语,苦笑着说道:“看小远一副大不了重头再来的样子,宁姨忽然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
“小远既然下了决断,从今天开始直到香港置地被成功收购之前,包括宁姨在内都听小远的指挥,希望小远弄出来的这份占领中环计划能成功击垮怡和的股价。”)
第45章 风起香江(一)()
八月末的香港太平山顶绿意葱葱、人流如织。
纽璧坚掀开办公室的百叶窗,明媚的阳光从天穹顶部直射入房间内,摆放在窗台上的几盆盆栽植物在亮黄色光线的照射下越发显得青翠欲滴。
窗外,一条只能容纳两车道的林荫小路紧挨着楼宇的墙角蜿蜒向山顶爬去,小路的外侧是一段上百米高的陡立悬崖,沿着山势下行,中环的高楼群落密密麻麻的拥挤在山脚和维多利亚湾之间这段狭窄的海岸线上。
纽璧坚所在的办公室是始建于三十年代的香港半山宾馆。
早在四、五十年代半山宾馆是港岛最顶级的宾馆,不过随着五十年代末期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摩天大楼以无比迅猛的速度铺满中环,限于太平山顶自然条件不佳宾馆扩建成本高昂,半山宾馆才慢慢的衰落了下来。
半山宾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良,坐落在豪宅遍地的香港太平山山腰,站在宾馆临窗远眺整个中环和大半个维多利亚湾尽入眼底。
当初修建半山宾馆时,希尔达家族动用了数卡车的炸药硬生生在山间炸出了一块平台,如果放在环保主义流行的的当下,是不可能启动这种破坏性极强的工程项目的。 从八五年起,希尔达家族就开始对外联系半山宾馆的买家。
半山宾馆的占地面积还不到三十亩。由数幢三、四层相间的错层建筑组成,所有建筑的建筑面积刚刚超过一万平米,分割出了大小不等的百余间客房,在动兀数百间客房的大型酒店对比下,半山宾馆显得额外的袖珍。
因为地段的缘故,半山宾馆的对外报价高达七亿港元,除掉建筑成本每平方米的地价超过六万港币,算是八十年代香港名副其实的地王。
当然新世纪共和国崛起之后,相比山顶地皮暴涨至百万港元每平米,此时的半山宾馆价格堪称公正良心。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宾馆,半山宾馆的扩建工程艰难无比,而作为私人豪宅二十多亩的面积又有些过大。
特别在九七大限流行于香港市井的八十年代,对于有钱人来说撤资香港才是主流。哪可能花上八千多万美元去购买一块面积不大、前景不明地皮。 纽璧坚想着梁海平站在宾馆顶级套房的露天观景台上,指着山下维多利亚湾湛蓝的海水,豪气的说道:“在这地方办公不错。有山、有水、有草、有树、看起来比中环那些大号水泥疙瘩强多了。”
这算是暴殄天物么,距离半山宾馆不远,就是香港一干中外大佬的居住社区,香港李氏、郭氏、郑氏、英国凯撒克、希尔达等家族的豪宅都在附近。
港督,驻港英军司令的官邸也在宾馆后方的白加道上,这等居住的好地梁海平居然要拿来办公?
不过德意志银行和这家集团的关系客真是耐人寻味,纽璧坚看了一眼自己办公桌上摆放的那份德银对此次交易进行商业担保的协议。
若非德银强势担保,就算联合信托支付了首期收购款,也不足以说服希尔达家族允许梁海平大兴土木,径直把宾馆歇业改成远嘉在香港的办公地点。
虽然不是一次性支付全部的收购款项,而是每六个月支付一期,但三期支付完全部八千一百万美元的收购款项也足以证实这家集团的雄心壮志。
如果联合信托收购香港置地成功,那么将一跃成为中环地区最大的物业地主,届时所谓的集团办公地点还不是随便挑,实在看不懂这家集团高层的战略思路,纽璧坚微微摇了摇头。
想着早上停车时,还不认识自己的新员工在停车场笑言:以后谁也别和我吹嘘什么半山豪宅,那地方只配当老娘的办公室时,纽璧坚又莞尔一笑,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这家公司的企业格调可真够高的。
轻轻的跺了跺脚,脚下土地无比坚实的质感提醒着纽璧坚,不管事实看起来如何不着调,不管你相信与否,眼下的自己正在原本的半山宾馆里办公。
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从身后响起,纽璧坚收回远眺的目光和繁杂的心绪,快步走到办公桌旁,操起电话。
“中环在堵车?没问题,没问题,我们都是老交情了,哪用月影特意打电话过来。”纽璧坚大笑着说道。
“上午都在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不用出门,没耽搁什么公务,月影太客气了。”
半个小时过后,一位雪肤碧眼身形高挑的金发女郎在秘书的引领下走进纽璧坚的办公室。
放下手中的文件,纽璧坚无比热情的迎了过去,一个拥抱之后,纽璧坚关切地问道:“凌,老凯特的身体还好吧。”
凌月影本名凯特?柯塔娜,出身于苏格兰豪族,不过由于生于香港的原因对东方文化喜爱至深,在香港时无论签署文件或是缴税购物都使用凌月影的中文名字,久而久之本名在香港商圈倒是知之者不多。
“父亲的身体还不错,上周末给我打电话时人在非洲,正准备去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凌月影笑着说道。
“老凯特有福气,有你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儿可以放心退休了,哪像我,年纪一把了还得为了生活继续打拼。”纽璧坚感慨的说道。
“伯父是在欺负侄女见识少吧,我才不相信伯父这次回香港是为了生活打拼。”凌月影笑眯眯的说道。
老凯特出任汇丰银行副董事长时。适逢纽璧坚执掌怡和,作为香港社会幕后的实际统治者,纽璧坚和老凯特都属于一个小圈子的同类,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甚至纽璧坚败走香港后,老凯特也没和纽璧坚断了关系,在梁远鼓动纽璧坚回港正名之前,纽璧坚在苏格兰国民保险公司的职位就是老凯特居中联系的。
类似纽璧坚这种职场老狐狸对着等程度的旁敲侧击自然是完全免疫,哈哈一笑,纽璧坚把话题转移到了半山宾馆。
“多谢月影这次居中协调慨然相助,不然我同希尔达家族在价格上的僵持还要维持许久。”
半山宾馆的收购谈判由纽璧坚主导。梁海平只是定下了大体框架。那位收购提案的发起者只说了句不要超过9000万美元,然后就把事情丢在了一边。
“举手之劳而已,伯父客气了,不过我一直以为伯父会借用汇丰的力量完成担保达成交易。说什么也没想到伯父居然同德意志银行有着如此融洽的关系。”
香港商圈的一流人士都对纽璧坚返港工作的理由嗤之以鼻。不过纽璧坚返港月余。除了改组一家小型投资银行外,剩下的都是循规蹈矩的上班下班,偶尔看望看望故旧知交。倒有着几分半退休的模样,丝毫看不出什么异常动向。
这次收购半山宾馆还是纽璧坚第一次在香港商界出手,凌月影这次居中回旋除了故旧之情以外,顺手摸摸纽璧坚的真实意图才是最主要的。
汇丰银行一向把香港当作自家的自留地,纽璧坚这类曾经的香港商界顶级人士到底有着怎样的活动能力,汇丰实在是在了解不过了。
“月影,这次德银能为交易出具担保,委实不是我的手笔。”纽璧坚苦笑着说道。
“不过,我若说我什么都不知,月影肯定是不相信。”纽璧坚注视着凌月影的眼睛说道。
听纽璧坚如此说,凌月影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眸子里多了一分期待。
“不过不管月影信不信,我属实是什么都不知道,伯父这次回香港真是为了生活打拼而已。”
限于保密协议,纽璧坚不可能透露半点关于收购香港置地的口风,不过汇丰银行对联合信托能否顺利收购置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汇丰筹建于共和国吴淞和怡和洋行一样同共和国近代史紧密相连,彼此之间更有着上百年的牵连,两者之间的瓜葛远非深厚二字可以道尽的,若非怡和有着无比坚定的撤资香港的战略理念,梁远说什么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怡和这种庞然大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