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半晌,就在姬重轩和李克俭挤眉弄眼,示意他赶快出声闪人的时候,贾明远终于说话了。
看看眉头微皱的李克俭,又看看故作镇静的姬重轩,这位大佬就展颜一笑道:“嗨,这事儿好办啊!”
“李老、姬老,您二位这会儿,是要和小赵同志一起回机械电子工业部是吧?”
“呃,是这样啊,没错!”姬重轩有些没头没脑的说道。
“那就成了!”
贾明远用力一拍大腿道,“既然方部长、洪局长事先已经和小赵约好了,咱们自然不能横插一杠子是不是?”
听了这位贾局长的话,李克俭也有些糊涂起来。
贾明远的讲话还在继续,他乐呵呵的说道:“既然小赵同志这会儿肯定是要赴约,那我和老姚,跟着送一程,总可以吧?”
“毕竟,今天这次竞逐会,小赵算是立下了大功。对他这位有功之臣,咱们这两个主持会议的领导,总不能冷落了不是?”
贾明远说到这儿,姚刚已经瞬间名白过来。
他连连点头道:“唔,对对对!老贾说的太对了。”
“既然李老你们机械电子工业部宾馆那边,已经早就定好了桌子,那咱们就一起跟着凑个热闹好了。想来,方部长、洪局长,也不会有意见吧?”
姚刚说完之后,还不往往和贾明远交换了下眼神,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被这两位“牛皮糖”的精神缠得有些茫然,李克俭定定的愣了有十多秒钟,这才反应过来。
“呃,贾局长、姚部长你们二位的意思是,也想去我们那儿蹭个饭?”
贾明远闻言,老脸就是一红:“哎,李老,说话不要这么难听嘛。我们就是去凑个热闹,顺便听听我们小赵同志,又有什么惊人之语。”
“对对对,这个才是重点!”姚刚摸着下巴,连连附和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克俭这个“不”字,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了。
他无奈和姬重轩交换了一下眼神,勉强点头道:“那成,我这会儿和方部长汇报一下,让他做个准备好了!”
“哎哎,李老!汇报就不用了,难道我和老姚去了,方部长会不给咱们安排个座位?我看没必要嘛,咱们就直接过去好了!”贾明远连连摆手道。
看着这位大佬希冀的眼神,一旁的赵国阳心里就有些没底。不知道自己刚刚在会议上发表的长篇大论,是不是有些过了?
……
换了新的办公地址之后,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全新的宾馆,也早已经正式对外营业了。
跟在几位大佬的身后,走进宾馆宽敞亮堂的大厅里,赵国阳心中,就升起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在重生之前,这处宾馆可以说是赵国阳来京时住得最多的地儿了。
因为自己在研究所的重要性,基本上每次住这间宾馆,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前身工信部的领导,都会安排自己住在宾馆商务套房。
所以,对这间宾馆的一切,赵国阳都有种熟悉的感觉。
看着赵国阳有些出神的样子,一旁的姬重轩就忍不住用胳膊捅了捅他道:“嗨,小家伙,这些装饰啊,都没什么好看的,等以后有机会,带你去咱们京北大学的宾馆住一住,那环境才叫好呢!”
“呃……”见这位会错了意,赵国阳也只能挠了挠头,不知道如何答复才好。
在李克俭的带领之下,一行五人乘着电梯上了十二层。
之所以只有五人,是因为全国摩托车协会秘书长黄汉生没有跟过来。
说起来,李克俭、姬重轩倒是没有冷落他的意思,是他自己心里有些忐忑,找了个借口先走了。
确实,黄汉生虽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威望,自身也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但是和方学森、洪文斌这样的大佬们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还是有些心有戚戚。
对于这位的心思,大家伙儿多少也能猜测出来一些,于是也没有强留。
ps:书友们,我是隐为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65章 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宾馆的1201包厢内,赵国阳正不时被在场的大佬们你一眼我一语的询问。
坐在正中间的,自然就是东道主方学森部长了。
下首一位声若洪钟,有些络腮胡的中年男子,就是赵国阳唯一不认识的大佬——国家海洋局局长洪文斌。
今天这顿饭,是之前方部长早早和赵国阳约好了,准备和洪局长一起,就国家海洋船舶工业的发展,和他好好聊一聊。
然而,方学森没有想到的是,贾明远和姚刚这两位“不速之客”也不请自来,这让他多少有些无奈。
因为性子比较直的关系,洪文斌在面对第一次见面的赵国阳时,倒是没有什么架子和含蓄。
他这会儿正饶有兴致的询问赵国阳,关于海洋船舶工业的一些问题呢。
“赵研究员,你的那篇关于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的论文,我是一字不落的看过几遍,写得真是非常好,非常有远见啊!”
洪文斌双目灼灼的看着赵国阳,一字一句的问道:“我想请问一下,关于你在文章中提到的,希望国家在大力支持国有大型船舶制造企业的同时,对一些小型私营船舶制造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
“这个论点到底是你自己思考之后得出来的,还是从一些报纸、杂志上得出的结论?”
听了这话,赵国阳眉头一拧,但是很快就舒展开来。
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恭敬的回答道:“洪局长,关于我的那篇论文,我可以给您打个包票,全都是我自己所想所写。”
“事实上,我并没有过多查看国内外的杂志,也没有请教国内的一些专家,只是根据当下的时事实情,自己得出的最真实想法……”
赵国阳说到这儿,坐在他身边的李克俭就连连点头道:“国阳这话我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咱们国内,要说有人能够辅导他写出这样有见地的论文,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李克俭说完之后,另一位技术大牛姬重轩也连连点头道:“老李说的没错,我也是这么看的!”
转头看了一眼赵国阳,姬重轩就慢条斯理的说道:“国阳的技术精湛,早已经超过了大家对国内技术人员的认知。他的思维,也完全不同于那些照本宣科的‘学术派’专家。”
“要说有人能够在机械、电子这方面,给与赵国阳指点,我是不信的。就算我和老李,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也都是受到了国阳的启发。”
李克俭和姬重轩说完之后,整个包厢就是一片哗然。
大家都知道,以李老和姬老二人的身份地位,他们是绝对不会信口开河。
既然他们两人对赵国阳在技术上的造诣都是如此肯定,那洪局长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
很显然,赵国阳的这篇论文,肯定是他自己写的无疑了。
同时有两个国内制造工业的技术大牛,为一个小年轻做担保,这样的事,现场大佬们都是第一次见到。
不请自来的贾明远,默默喝着酒的时候,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
这位大佬心中暗暗念道:没想到这名不见经传的宏达机械厂,竟然出了赵国阳这么一个小怪物。
虽说他们这个厂子所生产的产品,是归机械电子工业部他们管辖的,但是企业本身,毕竟是挂在我们局里的嘛。
只要将这个宏达机械厂牢牢把握在手中,就能顺理成章的征兆这位年轻的‘赵研究员’。到时候,我们局里的一些问题,不就能让他帮着考虑谋划吗……
贾明远这边暗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时候,洪文斌已经在问赵国阳下一个问题了。
“赵研究员,你在论文里提到,要咱们大型国有船舶企业,要多考虑高附加值船舶的发展方向。关于这一点,你能说的再详细点吗?”
听了洪局长问出的这个问题,赵国阳就基本可以确定,对方是认真看过自己那篇文章。
略一沉思之后,赵国阳就举例道:“现在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水平,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这四个字来形容。传统的船舶制造,已经渐渐被时代所淘汰,产生不了太多的利润了。”
“尤其是咱们国内现在的船舶工业水平还很低,在传统船舶方面,根本没有办法和世界一流,甚至二流的船舶制造商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国内船舶制造厂唯一的出路,就是将目光转向集装箱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特种船舶上。”
看着洪文斌和周围几位大佬脸上露出的深思之色,赵国阳又继续开声道:“之所以建议国内这些大型企业尽快转型,也是因为在这些特种船舶的制造上,大家的起步速度,都还不快,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赵国阳的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要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分明了。
确实,国有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只顾着上大数量,搞大规模,却不知道在研发技术上下功夫。
长此以往,和国外先进船舶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越拉越远,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事。
在大家低头沉思的时候,赵国阳稍微喝了口水,又继续讲述道:“对于国内船舶工业搞研发的方向,我觉得可以用‘广撒网’的法子,对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进行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国阳,你这话我就有些不明白了。”
听到这里,洪文斌就皱了皱眉头,出声道:“刚刚你说,要加强国内船舶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这一点我是完全同意。”
“但是,既然要搞研发,为什么不在国有大型企业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