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等诸事过后,你可自选一地,去锻炼一翻,他日在回中枢,老夫必有重用,不知启明现在可有心怡之地。”

    “长庚先谢过大总统栽培之恩,以长庚心中理想,最想去主政的地方,便是东北。”

    “哦,这到新鲜,老夫以为以启明善理财的本事,心中所选之地是沪申呢?老夫想听听你的理由。”

    “回大总统,长庚也曾想过去沪申,可思来想去,还是东北最适合自已,一东北看似苦寒之地,却是资源丰富,土地平坦水利资源丰富,这是发展大工业的基础。二东北世家大族也少许多,治理起地方制肘也少,在一个原因便是启明的结拜大哥是第七师师长张作霖,如果启明能在东北从政,想来军方会较少的参和政务。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东北日俄势力交措,外交最为困难中,但也更容易创造机会。”

    “好,这话说的有见地,有勇气,有见识,有野心。敢于担当才是好男儿,像宫保年轻的时候,等大事过后,启明就去东北当一任道员吧。”

    “大总统即然说了,长庚就趁热打铁,跟大总统讨要个地方,滨江道这个地方给我吧,这里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的明珠,是国际性的商埠,这里地处松嫩平原,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盛产大豆、甜菜、亚麻、土豆等作。给我十年时间,启明定将这里建设成为超过上的大都市。”

    “哈哈哈,启明乃是统管全局的人才,放在一个地方十年时间,可别消磨了锐气。”

    “长庚谢过大总统厚爱,长庚定当努力,十年砺剑,正是为大总统披荆斩棘之时。”

    “好,这话老夫爱听,就与你滨江道尹何妨!”

    李长庚深得打蛇随棍上的道理:“大总统,长庚建议,将滨江道改道为市更佳,这样行政权更容易统一起来,并将哈尔滨划归到黑龙江省管辖,这样一来以哈尔滨的地理优势就发挥出来,可以形成以哈尔滨拉动起整个黑龙江省的经济活力。到时以哈尔滨为中心,与牡丹江、齐齐哈尔组成一个三角经济区,充分发挥这里平原大江交汇水力运输便利的特点,加上中东铁路这条陆运欧亚的大动脉,以及南满铁路在旅顺出海口等运输优势,可以说这里具备了中国搞大工业的所有条件,长庚要在这里打造一个中国的鲁尔。”

    “中国的鲁尔,中国的鲁尔,好,听你这么一说,老夫似乎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哈尔滨,老夫对你有信心!”

    “是的长庚信心十足,借用大总统那句话,埋首十年,抬头与日相见。”

    “年轻就是好,好!有志向,有冲劲,北洋的许多老人在也看不到当年的劲头了,你让我看到北洋新生的希望。放胆去做,老夫给你当后台,张作霖不是给你一个团参谋长的职位吗。这个职位小了点,老夫帮你在陆军部说句话,给你一个二十七师副师长的职位,给让财政部给你拨二十万改市资金。你一并带下去!”

    李长庚转转心思,觉得也没啥好要的了,笑道:“谢大总统厚爱!”

    “蔡锷在云南的动作你怎么看?”袁世凯突然问得李长庚一激灵,身上出了一层冷汗。

第二十四章 袁世凯的疑心没完没了() 
伴君如伴虎这话,李长庚此时算是深有感触,李长庚的脑袋里像装了台超级计算机一样,正在超速的运算着,要怎么回答袁世凯的猜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袁世凯和曹操是一类人,敢用人,也多疑人。最后李长庚决定赌上一把,答好喽,不但之前袁世凯的许诺有效,还会有更大的好处给他。答不好,别说好处,小命能保住都是万兴。

    “大总统启明父亲曾教导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当时启明以为很有道理,却不明白道理在那。如今启明回到国内一段时间了,对这句话到是有些感触。中国人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外国人讲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之间不同就在于,中国人上下级管理,靠的是关系;外国人上下级管理靠的是制度。不能说那种用人的方法更好,只能说那种用人的方法更合适。”

    说完李长庚心虚地打量袁世凯一眼,见老袁深思,心理便有了底,接着说道:“蔡锷反对大总统当皇帝,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他即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也没有统一中国的实力。就算是统一了中国,他也没本事治理,只会把中国搞的更遭。”

    见袁世凯连连点头,李长庚底气又足了些:“说句难听的话,大总统若是不在了,现在谁也没本事统治中国,南方的孙大炮不行,北洋的龙、虎、狗也不行。很可能出现各占一方军阀混战的格局。

    蔡锷在西南起兵,从战略上来看不占什么优势,往北有四川挡着,东有两广档着。这让启明想起了清初三藩之乱,所以启明见议大总统西南这仗必须要打,也要做好打这个仗要用时三五年的准备。战场最好放在以两湖的长江一线和福建东南一线。西南地寡民贫,必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打久了,大总统不但可以打出一批精兵,还能趁机提拨起一批忠于大总统的将领。只此一仗,介时大总统便可真正号令天下,再现康乾盛世。”

    “启明这一席话,正合老夫所想,你能公私分明,抛开与蔡锷的感情,一心为国,却是老夫多虑了。听说你在上海搞了个希望工程,最近许多报纸都在热议。你说国家什么都能等,就是教育不能等,老夫深以为然,前清老夫总理军机时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建立了不少新学,如今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更大,可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整天想着革命。你是年轻人,也重视教育,老夫想听听你的见议!”

    李长庚听完心里叨咕,这老袁疑心也太重了,才跟你释疑了一个,这有来了,还有完没完。“大总统,以启明来看,这里面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重文轻理,学生培养了不少,真正能为国家贡献科学力量的人才却是大大不足。那些学文的学生,除了能进政府和写报纸,真不知还能干点什么。政府用人是有限的,没什么出路,就只好想着闹事。

    第二,政府对学校的监管不够,老师在学生面前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主义都能讲,这是乱谈琴,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领袖就够了,此为乱国之源,这样的老师应该让他们去农村住牛棚好好反醒反醒。严重的拉去打靶都不为过。

    第三学生太自由,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是以士为核心,学生们总以为自己有了文化就高人一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结果本事没学到,却一个个的眼高手低,看不起政府,看不起军队,看不起老百姓。

    中国要发展,缺的不是吟诗做对说外文的学生,中国最缺的是那些踏踏实实,做数理化的科研人才。这样的人才没心思搞什么主义,搞什么革命。现在学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社会责任,真正有心作学术的少于鼓动学生搞革命的劲头。整天把民主自由挂在嘴上,却看不到现在欧洲那些民主国家都打成什么样了,那有半点自由。可以救中国的办法只有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国家才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启明搞这个希望工程着眼的就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这些孩子吃过苦更知道努力,只要有学上,将来就能有好出路。肯定会拼命努力,这样的学生正是搞理科的好苗子。就是培养不出大学生,也可学个技工,启明的工厂对这样的技术工人有多少要多少。”

    袁世凯听完,露出高兴的表情:“启明是老夫见过最有远见的年轻人,知老夫者启明也。老夫肯冒天下之大不违,搞君主立宪的初衷,就是要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地方。自同光之后,国家就干弱枝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弱,中央只剩下任命官员的权力。要想改变这一切,必须将人、财、军收归到中央管理之下。可惜老夫一翻苦心却被天下人误解。正如启明所说老夫若是不在了,谁还能统一中国。”

    袁世凯长出了一口气才接道:“启明可有劝蔡松坡止戈的想法,只要蔡松坡肯放弃武力对抗中央,老夫绝不追究他的责任,四川督军也给他来当。”

    你个快要死的老东西还有完没完了。“大总统启明以为还是不劝的好,劝了也没用,松坡起兵之事,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总统不追究松坡的责任,难道还能放过跟他起兵的手下吗,就算大总统胸怀宽广,不与这些人计较,可他们会信吗?就算信了,他们也会认为在没前途可走。这些人懂什么国体,想的无非是一将功成万古枯,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大总统打这仗没的选,只有大总统把这些人打狠喽,才有国家以后的和平。”

    “哈哈,启明说的是,老夫痴了!”

    “大总统那里是痴了,大总统是心疼国家好不容易攒下的元气,却又要伤了。如果没有西南的事情,中国正是借着欧战之机,发展国力之时。可惜——可惜!”

    袁世凯也跟着摇了摇头,“老夫明白你不选淞沪,而选东北发展的原因了。下去吧,老夫不留你了,明天就去建设你的哈尔滨吧,记住老夫给你做后台,大胆放手去做。”

    看着李长庚离去的背影,袁世凯似乎一下就老了许多。自语道:“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说这话的人了不起啊,老夫的儿子要有李长庚一半,北洋那些老东西也就归心了。但愿今天放你这头老虎归山入林,真能如你所说,结老夫一个鲁尔。

    李长庚出了门,回头看了一眼,摸了下拔凉拨凉的后背,心道,从今天起爷富贵了!东北爷们回来了——嗯,咱还有个枭雄七哥要对付,到那也是消挺不了!

第二十五章 兄弟在聚首() 
出了总统府,李长庚心情大好,走回自己的小院。也没吃饭的心思,躺在床上,想着自己**国才两个多月,就混得跟老爹平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