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再起-第6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饶是如此,陈凯也不打算放任佛山制造局这样发展下去。不为了盈利,甚至也不为了保本,只谈未来的发展需要,他也不会什么也不做。

    “水力机械方面,广州这边的需求应该比潮州大吧?”

    陈凯如是问及,正是根据潮州制造局那边的先例而由此及彼的推想。只可惜,听到了陈凯的问题,丁有仪回忆了一番,旋即便摇了摇头。

    按照丁有仪的说法,潮州承平多年,人口增长是闽粤两省首屈一指的。但是明军长期以此作为根据地,大批的劳动力从军,使得此间的人力紧张其实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府县小。由于农业和手工业在这期间的发展,外加上粤海商业同盟模式的出现,雇工的工钱也有所增长,所以潮州很多工坊、矿山都有着对水力机械的需求。

    归根到底是商人逐利,需要水力机械来压低成本,更是在于官府需要大批百姓从军以收复失地,而那些吃军饷的军官、士卒们在驻防、征伐各地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开拓了眼界,受他们影响,就连那些没有选择从军的普通百姓也不似太平年景的那等视线局限于家的方圆十几里地而已了。

    “水力机械初期的投入比较大,但是一旦建成,维护、修缮的费用都很低,起码比雇佣同等产能的工匠要便宜,而且完全不知疲倦为何物。所以,在潮州已经逐渐为士绅、商贾们所青睐,潮州制造局那边接的单子就没有断过。”

    由丁有仪口中道出的潮州现状着实让陈凯听了个一愣,说起来,从收复广州以来,陈凯的工作重心就转到了此地,于潮州那边的了解则往往局限于官府的报告。那些传统化的上报正税、丁银、徭役、支出以及讼狱的报告确实不少,站在传统封建官府的角度已经足够了。可问题在于,陈凯是在引领着变革,需要知道的内容,需要了解的角度,这就远远不够了。

    从丁有仪口中,陈凯了解到了这些,重新将视线转到广州,据他了解,粤海商业同盟的本地会员们确实也很青睐水力机械,尤其是在顺德丝织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水力机械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效率。故而,水力机械在本地确实开始普及化,只是不似潮州那边的士绅、商贾们大多有着较为雄厚的资金,所以在速度上其实一点儿也不快。

    广州这边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奈何起步点有些低,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不免受到了局限。而潮州的那边,其实也不乏水力机械打出了名号的同时,自然经济的模式仍旧存在,缺乏大批沦为无土之民而走向工厂的产业工人,能够进入工坊的工匠也多是父子、师徒的传承,有着一技之能,不在此地干还可以去别的地方,使得这些工坊主们就算是想照死里剥削也缺乏适合的对象。

    仔细想来,潮州那边由于承平日久,传统经济模式更为根深蒂固。而广州这边因为之前的战乱使得新的开拓者们反倒是少了不少的掣肘。例如顺德县,如今就是丝织行业主导全县的经济命脉,其他的行业,反而成了丝织产业的附庸。

    佛山制造局,其实也可以照着这个模式走下去,陈凯的脑海中早有思路。可是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佛山制造局是个官营企业,不似顺德丝织工坊那样的纯民营企业,二者需要考虑的东西截然不同。

    “看来,又要唱双簧了。”

    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陈凯噗嗤一笑,继而对丁有仪言道:“丁主事可曾考虑过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

    这个词,丁有仪有些陌生,但转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抚军说的是要为军队更换武器、甲胄?”这不难理解,因为陈凯确实做过,就像是铁人军:“这事情,不瞒抚军,下官在潮州时起过这样的心思,但是潮州制造局的问题不大,所以就搁置了下来。至于原因,还是要设法让国姓爷同意,因为更换新的武器,战阵什么的也都是要调整的吧?”

    此事,丁有仪确是说到了点子上面。陈凯对此表示了肯定,但是对于“开发新产品”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此事,本官自会与国姓商议妥当。现在的问题,在于是否来得及。”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 
话,陈凯没有说清楚“是否来得及”的到底是什么。对此,丁有仪也没有刨根问底。这是他基于多年担任典吏所养成的职业习惯,更是在于他对陈凯的信任,他相信眼前的这个人能够解决掉一切问题,使佛山制造局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就像是当年在广州营救下了那么多百姓时一样。

    在信任的目光中,陈凯翻出了几本书,将上面的东西明明白白的指给了丁有仪,按照记忆描述了一番,随后回到了巡抚衙门,他便开始给郑成功写信。

    因为涉及军队,尤其是大规模换装,陈凯肯定是要争取郑成功的支持的。当然,如果只是诸如抚标之类直属于陈凯的少数部队换装的话,自由度还是有的,就像是抚标至今在战法和装备上就与其他各镇有着明显的区别,更如国姓瓶和铁人军的提前问世。只可惜,陈凯的脑子里有的只是要玩一票大的,要对郑氏集团的军队进行彻底化的换装。唯有如此,佛山制造局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机会。

    想要做事,人才和资金同样不可或缺。这几年,潮州和广州的质测学堂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批的粗通基础物理、几何、代数之类学问的人才,他们通过在基础建设、机械制造、武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拥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这些年,陈凯更是陆陆续续的找来了一些欧洲科学技术的书籍,尤其是那些经过了对西学感兴趣的儒家士大夫的翻译后的书籍,其中很多都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质测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很有不少了,这些人大多是进入了潮州、佛山、中左所和福州的制造局和军器局做事,也有进了地方官府的。他们已经在各处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这是陈凯所乐于见到的。

    当然,也有他并不乐于喜欢看到的,那就是其中的部分重新开始研习八股文,仍旧受着传统的深刻影响。

    这是个人的事情,只要不耽误了工作,陈凯并没有兴趣去理会。但是这也同样透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工科狗的数量过低,尤其是在官府和官营企业之中,他们仍旧只是儒家士大夫包围下的极少数异类份子,甚至有些文官对他们的身份定位仅仅是比工匠多认识点儿字而已,平日里受到的歧视可想而知。

    人才,还是要继续培养的,陈凯相信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同样重要。为此,他决定在惠州府、琼州府以及韶州府新建三处质测学堂,并且在原本的那两处进行扩建和扩大招生。因为,他相信未来需要的是更多的科学家。

    往佛山制造局的调令下达,具体涉及的人员由负责的官员去决定,陈凯不打算越权,也没打算像赫秃似的把权利都握在手上,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有了框架和人才,剩下的就是资金。广东的蕃库里有上一次大战之后开始逐渐积累的钱粮,尤其是这两年粤海商业同盟的蓬勃发展,使得商税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不过,陈凯不打算把这些轻易花出去,而是准备从郑氏集团那边获取一些补贴。毕竟,各镇素来都是由郑氏集团的海贸收益养活的,广东方面主要负责的也就是军粮之类的供给而已——财政上的分责,同时也涉及到兵权,随随便便的触碰红线并不利于目的的达成。

    研发工作开始的同时,书信也在贯通广东、福建两省的官道上飞驰。送到福州时,已经是腊月的事情了,这里的空气越加的紧张起来,就连初到此地的信使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

    城外的军营里,操练的喊杀声不绝于耳,就连军营外老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入了城,大街上亦是不乏有军队在按部就班的巡逻,偶尔还能看到一车车的粮草转运。有的是运往城内的库房用以储备的,有的则是从库房里运出,按照命令发往需要的所在。至于具体地方,初入此间的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出入的仓储大多是经过码头的,耽误了信使不少的时间。

    郑成功的书房中,稍加问了信使两句,郑成功便让其人暂且下去休息,等他的回信写完了好直接送回去。

    持笔伏案,郑成功几次想要起个头儿,却几次都没能如愿。他的性子刚强坚毅,本不是个会犹豫不决的人。此间如斯,却更多的是在于当下形势的发展。显然,他和陈凯的选择出现了一些差异。

    “竟成上一封书信中提及的孙可望内犯之事,我已有计较。国事如斯,我辈更当砥砺前行。今日收到竟成关于更换全军武器、甲胄的倡言,我很是欣慰。奈何时不我待,全面换装不切实际,或可逐步为之,亦当以驻扎广东各镇为先……”

    思量良久,待到笔尖都已经有些发硬了,郑成功才重新换了纸笔,将他对于陈凯的建议的态度,以及他接下来的计划娓娓道来。初起时尚且写写停停,倒是越写下去便越是下笔如飞,千言万语只在片刻间就徜徉于纸面之上。

    回信在同一条官道上奔驰而返,待抵达广州时,此间全然没有福州那边的紧张气氛。若非要是强调出一个紧张的话,那就是本地的老百姓和外地来的客商们都在为永历十二年的新春佳节做着准备工作,年货的售卖、采购,尤其是年关将近了,这一年下来的盘点、结算,不光是商家,就连官府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衙门里的官员、小吏,乃至是衙役、帮闲们都好像是练就了轻功似的,唯独是那一个个焦急的神色倒是把武侠的气氛给破坏了干净。

    “大侠不都应该是没有个工作,但却能够每天大吃大喝、衣食无忧,甚至是出手极其阔绰,富可敌国的吗?这些家伙,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群天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睡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