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时间种植一个品种以后,就得换成别地方买来的土豆栽子再种下去,要不然就没产量了。
空间里面自然是没病毒这个问题的,所以徐毅也不管个头大小,直接挑着表面光滑,芽眼比较浅的土豆都留下来,再把挑出来的那几个钻出地面的土豆也都扔到那个袋子里面。
徐毅提了提袋子,差不多有五六十斤,足够栽四五分地的。
不过就算这半袋子想必也够自己吃一段时间了,还是先等着别的忙好以后再栽就行了。
留种的自然没必要再处理了,徐毅提着这个留着吃的土豆和那个地瓜的袋子直接出了空间。
趁着土豆和地瓜上面的泥土没变成水,徐毅把两个袋子拎到浴室,扔在地上就不管了,自己再回到了空间里面。
收获,仍在继续,接下来是辣椒。
几天没见,几棵辣椒秧子已经长到了差不多一米高,上面的枝叶仍然青翠挺拔。
徐毅观察了半晌,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这辣椒之前那种无风自舞的现象消失不见了。
难道这空间能力不足,无法让这么高的植物再舞动了?
不过这辣椒上面的枝桠上照样长着一串串大大小小的青辣椒。显然即便这树枝不再舞动,这授粉问题还是被空间给解决掉了。
至于辣椒秧子的下半截,已经变杆子下面的枝叶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光了,只剩下一串串辣椒挂在上面,而且这杆子已经有差不多一尺高左右都从墨绿sè变成浅白sè,明显比寻常种植的时候变白得更明显。
徐毅伸手摸了一下,那些泛白的地方布满一个个细小的硬疙瘩,感觉非常粗糙,而且那杆子也明显更硬一些。
再看这杆子看上去木质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徐毅不禁怀疑,如果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些辣椒会不会再长大变成辣椒树?
辣椒在热带原本就是多年生的植物,只是到了温带才变成了一年生的植物,自己这空间里面温度始终这样,会不会让这东西一直不断地长下去?
辣椒的中下部像谁没事儿干,把串好的辣椒挂在枝干上一般,密布着一串串sè泽鲜红,一扎多长,根部比鸡蛋细不了多少的红辣椒。
青辣椒虽说也是美食,不过刚挖了一大堆土豆什么的徐毅只是顺手揪下来两个,准备回头炒个土豆丝,往里面放两个提提味儿,再多的也没摘了。
他的目标只是那些通体鲜红,完全成熟的辣椒,不过就这么几棵辣椒,徐毅竟然摘了差不多小半筐。
这下,不光种子够了,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吃的话,这晒成干辣椒也可以吃很久了。
摘完辣椒,徐毅想了想决定尝试一下,再把这些辣椒给移栽开。
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能变成树,这不是以后自己都不用再种辣椒了吗。
看这东西这么久也才长了这点儿,十有**是长不太高的品种,摘辣椒应该不费太大的事儿。
当然如果它们长得太高,那这给自己带来的不便也肯定要比现在经常要种要收少得多。
徐毅用锹把它们小心挖下来,再分开,尽量少损伤它们下面的根部,把它们用袋子连着根上的土一起搬到了那片地瓜地外面的光幕边上。
然后重新挖坑,按着三四米的距离它们种好。
这如果能继续长大,那自然是最好的,就算不能,反正自己随便剥几个辣椒种子再种下去,接着实验就行了。
毕竟自己这空间里面连胡椒都能长势很好,这还用担心这辣椒不能长好吗?
甚至徐毅还用喷壶装了一壶空间水给它们一一浇上去,不过所得到的也只是这辣椒看着愈发青翠而已,连一点儿想要继续生长的意思都没有。
很显然,这空间里面只有第一次浇水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未完待续。)
。。。
0223 独蒜()
倒在竹匾里的辣椒,大小非常整齐,颜sè也很均一,一片火红上面根本不见一点儿杂sè,泛着经营的光泽,就像一堆翡翠雕琢而成一般。
徐毅晒好辣椒就转身接着去忙碌起来,还有大蒜和生姜要接着收获呢。
大蒜蒜苗和那些青菜跟很多天以前一样,不止没有抽薹,甚至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再多出来。
这些东西一次xìng都收回来的话,肯定不是一时三刻能够吃光的,所以徐毅也不打算现在就收了,以后每次吃的时候收一些,这也用不到多少次就能处理好了。
徐毅想挖的,是那十几棵用蒜薹顶上的“小蒜”种出来的大蒜。
这一点蒜苗,再加上两个辣椒,刚刚好能搭配出来一盘回锅肉。
上次做的时候调料放多了,材料也不全,滋味其实还算已经相当不错,这次调料齐全的话,搭配在一起会怎样呢?
徐毅心头不禁一阵火热,充满了期待。
徐毅拿过刀子,把蒜苗全割下来,再把下面的蒜头都给挖了出来。
这么长的时间下来,这些蒜下面的蒜头一样也已经长好了。
洁白的蒜皮上面带着一丝丝浅紫sè,看起来倒是分外的别致。
这些蒜头一个个比鹌鹑蛋大不多少,不过这仍然让徐毅眼前就是一亮。
这些蒜头通体圆滚滚的,根本看不到分瓣的浅沟,看来这些都是独头蒜!
徐毅拿着一头剥开,除掉cháo湿柔软的外皮以后,里面果然只有一个白白胖胖,像小桃子一样的圆形蒜瓣。
徐毅看着这些蒜若有所思,一头两头长成这样可能是偶然,但是头头如此,这里面只怕十有**存在某种必然。
他打算回头再尝试一下,如果再栽下去蒜瓣浇上一点水,用长出来的“小蒜”再栽下去,如果仍然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无疑是个获得独头蒜的好办法。
当然徐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独头蒜的风味如何,甚至连中医说独头蒜药效如何如何,徐毅也持保留态度。
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以至于下面的鳞茎不能分瓣的结果。
那种什么“独头蒜里面的大蒜素没有分离,有抗癌能力……”之类的说法,着实有些不靠谱。
这东西除了长相之外,跟普通一般大蒜能有什么差异呢?
独头蒜说来大多都比同一批栽种的蒜头要小不少,这就算因为干旱导致的独头蒜,这货也没不会跟同样条件下长得正常的大蒜存在什么味道上的差异。
而大蒜的辛辣味道就是由里面的大蒜素造成的,说独头蒜里面大蒜素没分离这种说法根本就是瞎扯淡。
至于有些医书煞有介事地写着几头几头紫皮独头蒜……
想必写这些医书的那些人,只怕自己也没亲手种过蒜,人家拿给他的都是鸡蛋大小的独头蒜,他自然就认为几头就够了。
但是他只怕根本就不知道,有时候年景不好的的时候,独头蒜长得比小指甲还小,伸手抓一把都能抓个几十上百头的。对于这种比当初栽下去的蒜瓣还小上三分的蒜头,你这用药还按着个数来算吗?
独头蒜的形成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
这跟与种蒜选时不当,秋天下种太晚,土壤瘠薄、密度过大等都有关系。
大蒜发育不好,根部的鳞茎没有完全分化,就会导致独头蒜的发生。
大部分情况下独头蒜太多就会造成减产,这是农民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怎么到了很多人嘴里,这独头蒜反倒会有更好的药用价值?
只怕这就是种物以稀为贵的心态吧?
就像以前徐毅看到卖蚕丝被的广告,大肆宣扬选料jīng良,都是使用双宫茧……
隐含的意思:人家的蚕茧都是只有一只蚕结成的茧,我们这蚕丝被的蚕茧都是用两只蚕做成的,这蚕丝被自然更加保暖……
看得徐毅就是一乐。
虽说村里以前养的柞蚕,不过徐毅还是听说过双宫茧这种东西。
桑蚕在结茧的时候,会有极少的情况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蚕结成一个比两个蚕茧小,比一个蚕茧大的蚕茧,就叫双宫茧。
因为不是由一个蚕做出来的蚕茧,所以这蚕茧的蚕丝纠结在一起,缫丝时候很难把它们分开。所以缫丝厂在缫丝之前的选料阶段都会把双宫茧挑选出来,避免影响生丝质量。
说起来这货单从缫丝角度而言,根本就是个废品,怎么到了商家的嘴里,这货怎么就成了更高级的一种东西呢?
再怎么样,这东西的蚕丝也同样也是丝胶和丝素构成的,完全就是绕在一起的普通蚕丝。
说来,能拿来做成蚕丝被的蚕茧,都是缫丝厂淘汰下来的废品,如果不是双宫茧就是太小、太大,甚或发霉、生虫的蚕茧。要不然这蚕丝织成绸缎,怎么也比当成棉花按斤卖这效益要好得多吧?
徐毅其实想的是,饺子馆可能需要大量的大蒜。
如果采用这样的种植办法能够稳定地获得独头蒜的话,那以后自己的饺子馆完全可以只用独头蒜当作调料。
自己吃过蒜苗,自然能够猜想得到这蒜的味道如何。
想必如果人家吃着蘸料的味道好,看到厨房里面的独头蒜,也只会想到这是独头蒜特殊的味道,不会联想到别的地方。
自己这使用空间里的蔬菜做的饺子,自然需要走jīng品路线,想必这天然绿sè无污染,jīng工细作选料jīng良这些概念自然是要大行其道了。
这也很容易给看到的人一个暗示:自己这饺子馆连蘸料都选的独头蒜,别的材料能更差吗?
自然这卖点并不稀奇,不过任何的质变总是靠着一点点的量变累积而成的,如果这样的发现多了,剩下的就让顾客自己去脑补吧。
而且独头蒜剥蒜时候能省不少事儿,也能快上许多。
当然,大批量生产独头蒜肯定会导致大蒜总产量降低,而且还得多种一次,增加了不少工序和工作量。
只是这紫皮蒜原本就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