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棍贾赦-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的儿子,还有更好的,十七为何不选?”

    胤礼直勾勾看着康熙,答复说:“儿子虽然还没上学,您不要诓我,他们姓贾,铁定和天师有关系,儿子特别崇拜贾天师,想攀个关系让他收我做弟子。”

    呵呵,你皇玛法出家当了和尚你丫就想成为宗室第一道士?

    有那么个瞬间,康熙想糊蠢儿子一脸。

    他这么说也让康熙松了口气……不是想拉拢贾恩候成霸业就好。

    胤礼是为了让自己的动机看起来单纯一点,才指了两个姓贾的,贾宝玉八岁,贾环五岁,虽然有点年龄差距,也能一道进学。

    就是这个动作坑了他,此时此刻,胤礼还不知情。

    后两日,康熙就给贾元春和贵人陈氏透了口风,虽然过去没有这样的先例,不过,贾天师的侄儿身份也还看得过去,事情基本就定下了。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因由,虽说阿哥身边最重要的伴读大多是宗室、大臣家或者妃嫔娘家选的人,谁也不能说十七阿哥是吃亏了,到他身边的是贾赦的亲侄子,春嫔娘娘的亲弟弟……这两位都是大势。

    他们还想着怎么将自家姑娘送给贾恩候做第二任填房,计划还没实施,竟然让陈家捷足先登了,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啊。

    别以为康熙真这么简单满足了陈家和贾家的愿望,直到贾宝玉出孝之前半个月,圣旨正式下达,内容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康熙说什么来着?十七阿哥身边尚缺两个伴读,贾宝玉和贾环都是勤勉刻苦的,很有其伯父贾赦之风,让俩人一道进宫去。

    ……卧槽!

    ……卧槽啊!!!

    贾家二房上下一心,不仅让老太太去找了贾赦,还给春嫔娘娘递话,让她给万岁爷吹了枕边风,废了这么大劲才将贾宝玉塞进宫去镀金。怎么还让贾环沾了光?他算个屁!

    王夫人气坏了,接旨的时候倒是勉强笑出来,然后直接病倒,好几天没下床。表现得这么激烈的就只有她而已,对于这道圣旨,其他人都欣喜若狂。两个哥儿进宫做皇子伴读,这是多大的体面?对贾环史太君的感情是复杂的,他虽然是庶出,因为贾家子嗣并不十分丰厚,大房只余一个贾琏,二房贾宝玉、贾环……堪堪三人而已。正是因为子嗣少,贾环对贾宝玉就有很大的威胁,若宝玉有个三长两短,庞大的家业自然就落到他头上,尤其贾环还当众同宝玉起过争执,那么小就摆出争宠夺势的架势……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两房分家以后,又折腾了两个月,史太君可算是将英明睿智找回来了,她不再丧心病狂的为贾政和贾宝玉谋利益,眼界就宽广了许多。两个人进宫总比宝玉一个来得稳妥,最近这一年,贾环成长了些,比起以前直白的抗议和折腾,他心计智谋都长了不少,史太君担心过,他这样朝着阴暗扭曲的方向发展,会不会危害到府上,这道圣旨倒是替她扫除了顾虑。

    后宫是个大染缸,甭管什么人,丢进去就别想干干净净出来……要想活得好,什么阴谋都得沾上,你要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

    宝玉的个性其实不适合,让他进宫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府学的先生教不了他,自个儿也下不去狠手管教,送进宫去没准还能将他的性格拧回来。至于环儿,阿哥所倒是他施展拳脚的好地方,能闯出一片天为府上争点体面也好。

    站在家族的立场,他们迎来了再好不过的局面。

    贾政想得没那么多,他就是觉得这回大大的长脸了,珠哥儿死得早,他膝下只余两个儿子,本以为都是不成器的,没想到竟有这样的机缘。连日来,他奉承话接了好几箩筐,万岁爷这道圣旨哪里都好,若是能把那句“其伯父贾赦之风”改为“其父之风”就更完美了。

    赵姨娘、探春以及贾环本人简直惊呆了,这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巨大的惊喜砸头上,俩人都晕乎乎的,走路飘飘然踩不实在。“祖上积德!祖上积德啊!!!我拼了这么多年可算等到出头这日!环儿你可要给娘争气!”

    探春从来不给亲娘什么好脸色的,难得附和她一回,也说了几句好听的,又让弟弟学会忍,宫里头贵人多如狗,要是混得好直接青云直上,以后富贵荣华享之不尽,要是冒犯了贵人,直接就是活不出来……碍着大伯的体面,人家当面不会太过为难,背地里却有太多损招对付人,在宫里头讨生活最要长心眼。

    别看贾环才五岁多,他是赵姨娘一手调/教出来的,又受了姐姐探春的影响,比贾宝玉要奸猾世故得多,虽然在朝着阴暗扭曲的方向发展,毕竟年纪尚轻,还没彻底变态,他心性适合在宫中讨生活,跟着十七阿哥是个不错的出路,若能改了周身毛病,好生做学问,踏踏实实为皇子谋好处,将心计用在恰当的地方,没准还真能混出头来。

    作为从六品工部员外郎之子,贾宝玉就已经很勉强,贾环还是个庶出的,他有什么资格?这道圣旨在前朝后宫都掀起轩然大波,有人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说他们其实都不够格,十七阿哥这样尊贵的身份,身边最重要的伴读竟然选了这样一对兄弟,简直匪夷所思。

    几个蠢货说了帝王最不爱听的话。

    这是指责他昏庸?

    撇开他的考量不说,就算真是错误的决定,康熙也不希望大臣们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方式提出来,这让他觉得帝王的威严遭到了挑衅。“你觉得贾恩候官职太低,他的儿子配不上十七……所以朕就必须按照你的心意,选择配得上的,可是这样?”

    卧槽这帽子扣得也太大了。

    那人才想起来当今圣上是个多么强势的帝王。从鳌拜到四位辅政大臣……任谁也不敢在他跟前放肆,那还是年轻时候,现如今说这样的话简直找死。

    跪了!实实在在的跪了!

    “皇上息怒,臣并无此意,只是觉得贾家二子无论出身或者规矩体统,都不足以陪伴十七阿哥进上书房……”他着急的为自己解释,康熙听得很不耐烦,他揉了揉太阳穴,说:“好了,别说了,若是太子的事倒也罢了,十七这边是朕的家事,宗室都没说什么,你们倒是闹得欢。圣旨已经下了就没有更改的余地,此事休要再提。”

    早朝上闹得这么大,后宫妃嫔立刻就听到风声,原本准备吹枕头风败兴的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贵妃小佟佳氏已经表示支持,宜妃也不落人后……上头那些有分量的不是支持,就是作壁上观,都没有触万岁爷霉头的意思,余下这些无论是出身或者得宠程度都不够,还做得了什么?

    事情就算尘埃落定,没有更改的可能了。

    得知弟弟宝玉和赵姨娘生的环儿一道进宫,贾元春倒挺高兴,她毕竟在后宫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比王氏目光长远。只是宝玉入宫的话,他就是活靶子危险得很,别看贾环是庶出,他和宝玉一道的话,所有的仇恨都会集中在他身上。

    你问为什么?

    这是很正常的心态。

    父亲只是从六品工部员外郎,他的嫡子进宫就已经万岁爷开后门给贾天师脸面,贾环算什么东西?自古嫡庶有别,不过是比奴才好一点,他竟得了这样的体面和荣光,这得让多少人不平衡?

    在民间,这不足以成为栽赃陷害甚至犯下凶案的理由。看不惯的人那么多,都动手搞死?在宫中,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只要有机会,人家就会捅你一刀,你不下去人家怎么爬上来?

    得知万岁爷让她两个兄弟一道进宫,元春就笑了。

    好事!大大的好事!

    只盼母亲别想不通生出幺蛾子。

    王夫人倒是想,不过,她就算再蠢也知道贾环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出事,别说是弄死,一切可能让他失去进宫机会的病痛都不能有……不用脑子想都知道,贾环有任何意外,被怀疑的只会是她。对这个庶子,她从来就没什么好脸色,总是给她下绊子,只要想想他可能威胁到宝玉就恨得咬牙切齿。

    从圣旨下来到进宫,也就是半个月时间,老太太做了不少安排,王夫人也忙着同儿子宝玉进行最后的感情交流,说了几句,母子二人都抹起眼泪来。王夫人想着,进了宫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全看宝玉自个儿扑腾;至于贾宝玉,他还心心念念要去同自己那些小伙伴道别。

    “宝玉我的儿,你往后遇到什么事就去永和宫找春嫔娘娘,莫要胡来。宝钗在十一格格跟前,有机会也要走动,薛家是皇商,身份虽然低了些,最有钱的,要做什么还离不开他们支持。”说到钱财贾宝玉就不耐烦,这样俗不可耐的东西挂在嘴边作甚?不过,听说能同宝钗见面,他就眼前一亮,算起来有一年半没见过温柔娴雅的宝姐姐了,也不知她在宫里好不好,自己此番进宫是该去看看的。

    赵姨娘将积攒的银钱偷偷拿给贾环,数额虽然不多,总有用得上的地方,在宫里讨生活哪能不上下打点?贾宝玉这边银票塞了不知多少……在一双儿女身上,王夫人是最舍得,史太君还添了不少。在宫里说人情是没用的,要办事先给好处。

    贾家自个儿用马车把人送到宫门口,车里就只有贾宝玉和贾环,妇人家不好抛头露面出来送,贾政更不是扭捏的,儿子进宫还要老子带人去?

    俩兔崽子是他儿子,不是祖宗!

    因无人相送,进宫之前,贾环就干了件丧心病狂的事。贾宝玉从未短过吃穿受过苦,是以,他从未觉得金银有什么重要,稍微受点刺激,他就将史太君和王夫人准备的银票掏出来丢到一边,当时是没人去管的,到宫门口要下车贾宝玉又忘了这遭,他先走,贾环紧随其后,离开之前就把那叠票子顺走了……

    若王夫人知道贾环能干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无论多危险她都要搞死这小王八蛋。

    可惜,她不知道。

    贾宝玉就此悲剧了。

    李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