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梁祝劫运榜-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降龙宝典》四个字,字的下方,是蔚蓝的大海,上方,则飘荡着朵朵白云。

    山伯知道,自己这部功法的名字起对了,否则,书山学海中就不会凝聚出这部宝典。

    通常,对修炼的功法,儒家称其为“典”,如翠竹宝典,红梅宝典,青铜宝典,黄金宝典;沙门叫做“经、咒”,如阿弥陀经,般若心经,大日光明咒,降魔咒;道门称为“法、术、诀”,如定身法,火球术,巨力术,避水诀,引雷诀;巫族称为“玄功”,如九转玄功,八jiu玄功;妖族则有些复杂,低级的草木妖精没有功法,只能靠着本能吸收天地灵气、启智化形,高级妖兽则靠着血脉传承,修炼着独特的体系,妖族化形成/人后,就可以修炼人族创造的儒、道、沙门功法了。

    随便为功法起个不相匹配的名字,会导致自身气运不足。因为任何一种事物,都要顺天而行,给一个不入品级的功法起了个宏大的名字,就像一只蚂蚁被巨石压住了一般,严重的会厄运缠身,轻者也必将庸庸碌碌,不能扬眉吐气。

    只有一些不入流的人物创造的功法,因为威力不大,胡乱起个名字虽然不会遭受厄运,但修炼了这种功法也势必不会有飞黄腾达、升入上品的一天。

    如果为一部完善后很有潜力的功法,或者上品的功法起错了名字,比如儒家的功法却叫了妖族的名字,起名者的气运就会流向妖族,当自己的气运流尽之后,厄运、灾祸也就开始来临了!

    所以山伯感觉到了自己创造的一式儒功,潜力巨大,大可降龙,因源自儒家的典籍《周易》,故此称其为宝典降龙宝典。

    山伯收功,休息了片刻,待心气平和后,才发现脚下的热流已经流转全身,在一品正气的影响下,被心猿攻击过的身体已经无碍,身上的甲胄也渐渐的在恢复原状。

    加在身上的压力消散一空,山伯一抬脚,登临第三级台阶。

    。。。。。。

    当精神疲惫的山伯又一次抬头向前方仰望时,看到了依山而建的亮黄色攒尖,以及一角飞檐尖翘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心知快到凉亭处了,此次入书山学海的终点已经不远了。

    据说,书山学海秘境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至孔子封圣后彻底成型,到了汉朝则发展成熟。

    秘境出现后,每册儒家典籍里也逐渐衍生出各自的书山学海,因为是衍生而出,所以功能并不完全,每本书里,只允许读此书的儒生神魂或文人进入,在前人读书时留下的各种念头中遨游、登山。

    虽然书山学海秘境只有一个,但可以让很多人同时进入,这里除了有书山学海,还有海底的龙宫,书山坡上的士林,以及山巅的孔庙,进去之后,所得的好处,也比书中的书山学海要多得多。

    书山学海,无论是在秘境中还是在书中,都有山,海,异兽,以及凉亭。儒生入品后登山时遇到的第一个凉亭之前,都是有保护的,过了这座凉亭,就需要凭着自己的实力,在山中降服了遇到的异兽,才能再次向上攀登了。

    书山上“亭”之前的路,有实力的儒生还可以走一走。

    到了此亭,除了有让你恢复体力精神的意思,除了有让你回顾如画的美景、开阔心胸凝练儒气的意思之外,还有暗暗提醒你的意思:该“亭(停)”下了,到了后面,必须要达到将近中品的实力才能面对了。

    走亭前面的路叫迎难而上,若是执意要走亭后的路,那就叫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了!

    山伯知道,亭最早并非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一种官职,如刘邦就做过亭长。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歇息的习俗,并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网传凉亭是宋朝武将狄青的发明,自认没有正史记载,不可取!)。

    又走了数级台阶,山路一转,亭下的数根柱子和墙壁出现在视野中,额坊挂落和亭顶都是圆的,显得更加优美秀丽,圆润大方。

    精神振奋下,文人山伯的身体,将此生对《周易》的积累,全部释放,瞬间就爆发出了璀璨的华光,文思如泉涌般喷薄而出,带动周身的《周易》符文极速旋转,所学的知识分分合合,不断的破灭重组,回答着最后两三级台阶产生的越来越难的问题。

    当踏足亭外宽阔的平台,再次抬头时,看了看凉亭匾额上书有黑底金字的“海川亭”三个字,山伯如释重负,终于到了!

第31章 海纳百川 心胸宽广圣人书() 
“海川亭”这三个字,相传为孔子所书,寓意为大海可收天下之河水,海纳百川,百川归海!意在劝诫登临此亭者胸怀宽阔、豁达大度,兼收并蓄、博览群书、包罗万象,进而融会贯通,成就如海一般深沉、广博的底蕴。

    到了晋朝,袁宏来此有感,方在《三国名臣序赞》中言道:“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到了唐朝,李周翰注为: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清朝林则徐做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来到此处,纵使将一颗心练得如渊般沉静、如水晶般剔透的山伯,也微微得意了!

    颇为喜悦地抬头仰望,据闻这块孔圣手书的匾额颇有味道,这次进入之后,倒可以好好品尝一下了,据闻这可是来此地的第一项好处。

    另两项好处是,身处海川亭中,面对学海,可一舒心中胸臆,淬炼、提纯驳杂不精的儒气;盘坐亭中静悟,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到底是什么好处?

    山伯问过多人,在亭中静悟所得都各有不同,说辞很多,还有的语焉不详,看来是根据各人的资质决定所得,勉强不来,山伯现在倒有些跃跃欲试了。

    沉静了心思,山伯文人双目炯炯,以肉身眼中积聚的神光化作文人双眼的神韵,透体而出,直射匾额。

    原本暗淡陈旧、古拙质朴的牌匾,经双目中的神韵渲染,忽地爆发出一股吸力,将这道光芒四射的神韵,以及山伯的文人身,全都一吸而入!

    海川亭外空空荡荡,仅余风吹草动,猿啸鸟鸣,仿佛此地,从没有来过任何人一般!

    数月过后的一日,天空依旧晴朗,学海依旧湛蓝,书山上也如往日一般,青草中的虫儿饮露止渴,林木上的鸟儿啁啾鸣叫,但平日安安静静的海川亭前,匾额上却忽地爆发出一阵光芒,随之一道流光飞出,在半空一个盘旋,落在地下。

    光芒收敛,却是山伯的文人身,正面带笑容地看着手中托着的一个蓝汪汪的水球!

    但见此球大如西瓜,通体湛蓝透明,球面时而波光粼粼,时而平滑如镜,时而又有海啸大浪,内里却暗流汹涌,渊深难测,偶尔可见球心有一书,却如米粒大小,正在那里不上不下,静静悬浮!

    山伯细细审视了一下,方小心地跪坐庭前,除去上衣,用双手将水球托在胸口,轻轻向里按去。

    水球与胸口接触,就有一道细长晶莹的水线钻了进去,水线如有意识一般,缓缓前行,径直来到心脏附近,找到心脏中的一个***谓之心眼,向里扎了进去。

    心眼本不大,经过水线进入量的增多,逐渐扩充,扩充,再扩充!

    水线初接触皮肤时是凉凉的,但是进入身体的过程,却是剧痛的,尤其是水线一点点在身体中前进,找到心眼后一直向里钻,向外扩,更是疼痛无比,尽管冰凉的水线有麻痹神经的作用,但山伯的文人身依旧冷汗直流。

    此时文人身的疼痛与伤害,是源自内心的折磨所带来的痛楚,是深入骨髓、深入灵魂的!

    水线进入身体的过程是缓慢的,文人身的疼痛是持续的,当这团水球全部进入心眼中后,已经看不到心脏的原型了,这团水球将心眼大大扩充,就如心脏是一块皮一样贴在了水球上。

    巨大的水球在心眼中酝酿了一会儿,再次流出,径直填充到了胸腔里!

    胸腔中,有了一团湛蓝的海水,海水面积渐大,充塞整个胸腔,隐隐能听到海水的起伏声、拍击声,呼啸的海浪拍击着胸腔的边缘,哗哗声不绝于耳!

    山伯试了试,发现心脏中被扩充后的心眼,虽然缩回了原来的大小,但是意念一动,心眼又开始扩大,无限扩大,心眼颇有弹性,伸缩自如!

    山伯知道,这次收获不菲,今后自己不但不会小心眼了,而且还有了如海一般广阔的胸怀,虽然看着仅有胸腔大小,但是若将任何事物投入其中,就会发现,他们在宽广的胸怀中,就如一颗砂砾般毫不起眼!

    而且,好处远不止这些!

    想到此处,山伯将按在胸口的手掌摊开,水球中心那如米粒般的竹简,开始缓缓变大,将其摊开,第一根竹简上刻着《周易注》三个字,其下又有一个“丘”字。

    “丘”是孔圣的自称,这部竹简,竟然是孔圣所著。

    孔圣曾做《周易大传》(或称《易传》)解释《周易》,因共十篇,又称“十翼”。

    传,有解说之义,凡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为“传”。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释。《诗经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释。

    翼,本指鸟虫之翅膀,在此指《易传》是《周易》不可缺少、相辅相成的,所以孔圣的《易传》,才能与伏羲、文王所著齐名。

    且说山伯看到此竹简,虽非孔圣亲书的《易传》或者其手稿,但作为孔圣亲传,他依旧欣喜若狂,按捺不住,立即一点点摊开,开始轻声诵读:

    “。。。。。。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