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公孙仲谋这个有名无实的剑宗宗主,他在教导徒弟的同时,又开始准备重操旧业,所以当三人终于看到西凉州首府敦煌城时,公孙仲谋告知二人,他要去见一位故友,给了徐北游五百两银子,让两人自行入城。

    徐北游知道这是师父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多问什么,他拿着师父给的伪造路引,又给了守门甲士三十文大钱后,带着知云顺利进了敦煌城内。

    徐北游进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挑了一家客栈,位于敦煌城的西北角上,这儿鱼龙混杂,勉强算是个不错的栖身所在。这一次,没有公孙仲谋,他要了两间房,和知云一人一间。

    之所以如此,一则是因为公孙仲谋不在身边,徐北游不想继续重复先前的尴尬,二则是因为公孙仲谋从来不会在银钱一事上短缺徐北游,虽然剑宗和公孙家都已经覆灭,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公孙仲谋手上仍有一笔隐蔽的巨大遗产,大部分藏在某个不可知之地,小部分存于各地钱庄之中。而就是这小部分,对于徐北游来说,那也是个听着就有心生敬畏的天文数字。

    徐北游在客栈安置好之后,没有继续修炼自身剑道修为,而是从行李中拿出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上书“西凉州志”四个大字。

    这是公孙仲谋最近新给他定下的规矩,在路上时,以自身剑道修为精进为主,但是在某地落脚之后,就要改学经史典籍。

    这也是当初韩瑄与公孙仲谋的约定内容之一,两人都不想让唯一的传人变成个只知道练剑的剑痴,或者只能做上位者手中刀的粗蛮武夫,所以徐北游的授业过程被分为三部分,一为机谋韬略,一为剑道武力,再有就是跟随公孙仲谋走遍天下,见识万丈红尘和人心险恶。

    徐北游若是那种看到书本就头疼的粗人,那就太小瞧公孙仲谋和韩瑄的眼光了,相反,徐北游不但不笨,而且还很聪明,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徐北游跟随韩瑄打好了底子,现在要做的就是以鲸吞之势来学习该学的东西。

    徐北游不必参加科举,所以真正做到了不求甚解,不求精,但求博。在他的背囊里除了儒家的四书五经这些必读典籍之外,还有道门的南华经、上清大洞真经,法家的法经、韩非子,兵家的武备辑要、穆公兵法,再有就是一些太平寰宇记、撼龙经、黑囊经、易经、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庞杂书籍。

    其中书经直解和帝鉴图说是前朝文正公张江陵的著作,大齐开国皇帝萧煜对于这位前朝首辅极为推崇,盛赞其“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终郑一朝,唯江陵一相。”并将其谥号由文忠改为文正。而且萧煜登基立朝之后的诸多施政方向,也深受张江陵影响,故而徐北游想要了解朝廷,就决然绕不开张江陵。

    公孙仲谋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给徐北游添加某些书籍,比如说现在徐北游正在读着的西凉州志。

    西凉州志说白了就是一本地方志,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它能很快地了解西凉州。

    徐北游对照着手中的西凉州志,结合自己一路所见,已经对脚下的西凉州有了一个大体的初步印象。

    先帝萧煜未曾入主中原之前,一直是西北的主人。在西北这副辽阔版图上,西凉州无疑是重中之重,其境内的河西平原和西凉走廊一线,素有塞外江南之称,有整个西北最肥沃的土地,所以这儿即是即是兵家重地,也是整个西北的粮仓。

    那时候的西北,除了中都,犹以西凉州为重。

    在萧煜入主中原登基称帝之后,大批西凉州出身的武将从龙有功,虽然大部分武将跟随皇帝陛下在帝都定居,但仍有小部分武官选择叶落归根,经过两代人之后,造就了西凉州遍地将门的奇异景象,最为鼎盛时,号称西凉一州之地足有八百将门。当初徐北游在丹霞寨见过李氏三兄弟就是出自西凉州将门。

    敦煌城作为西凉州的首府,自然又是重中之重,被世人称作是“一城之地,三百将门”,其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就是统御一州的三司衙门也不敢说为所欲为。

    将门勋贵势力的高涨,不仅仅影响了地方衙门的实权,更让道门在此地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让徐北游陷入沉思。他与师父公孙仲谋的想法不太一样,兴许是旁观者清的缘故,在他看来,想要依靠前朝遗老或是“剑宗余孽”来对付朝廷和道门,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今世道,能对付道门的只有朝廷,反之,能对付朝廷的也只有道门。若想复仇,就必然要投效一方来打击另一方,借力才能打力。

    他不认为师父不明白这一点,只是出于某种未曾言明的原因不愿或不能这么做。

    从卯时到戌时,徐北游终于是囫囵吞枣似的读完了这本西凉州志,揉了揉眼睛,起身去隔壁喊知云一起吃饭。

    现在他的时间真的很金贵,晚上还要挑灯夜读书经直解,本来公孙仲谋的意思是直接让他从帝鉴图说开始,但徐北游自认书经直解已经是他的极限,再高深就不是不求甚解,而是真的不解了。

    还有南华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在修行了龙虎丹道之后,徐北游对于道门的理念也多有感悟,想着抽出时间也把这两本读一读,争取能早日开始攻读那本许多道人读了一辈子的道典。

    道门千万法门有超过半数是来自这本天下道法总纲,剑宗作为曾经的道门一部分,自然也有道典流传,至于能从中领悟多少,就要看徐北游自己的悟性了。

    徐北游和知云坐在客栈大堂的角落里吃饭时,徐北游嘴里含糊,忽然说道:“我要做个有身份的人,文武双全的那种。”

    知云好奇问道:“怎么才算是文武双全?”

    徐北游露出个大大笑脸,道:“武嘛,能像师父这样就算可以,至于文,能够写出传檄天下文这般锦绣文章才行。”

    徐北游放下手中筷子,缓缓背诵道:“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第三十三章 玉门关外千佛洞() 
虽然徐北游不曾提起,但是当他从古战场回来之后,他心底那颗可以称之为野心的种子就已经彻底发芽,他不再满足于丹霞寨,他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甚至他开始向往师父所描绘的世界。

    这个生于西北也长于西北的年轻人不甘于西北,他没什么“富贵不过云烟”的情怀,也有没什么“人活着最重要是开心”的心态,他的想法很简单,做一名人上人,就像那名骑着飒露紫的女子一样,贵不可言的人上人。

    甚至在他心底还有一个从未对人付诸于口的想法萌芽,他以后的妻子,不该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村姑,最起码也要是知云这样的小家碧玉,若是有可能,最好是骑飒露紫女子那般的大家闺秀。

    他不希望以后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人生中有二十年时间都用来面朝黄土背朝天。

    所以他就像一个溺水者一样,拼命抓住任何能抓到的东西,修为、学识、见识,不断充实着自己,他希望自己下一次站在端木玉面前时,不是强装出的淡定,而是真的淡然镇定。

    徐北游很明白一点,一个世家子自出生起就拥有的东西,一个寻常百姓可能用一辈子也抓不到手中,即便能抓到手中,也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

    更重要的一点,从一个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不仅仅是努力就够了,还需要足够多的运气和机缘。

    现在,机缘他已经有了,他要做的就是努力。

    与知云一起吃过晚饭之后,徐北游独自一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点起油灯开始苦读起千古一相写就的书经直解,这对于徐北游来说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之战,读了大半个时辰,徐北游就已经有些晕晕乎乎,这让他很是想念先生,若是先生在身边,肯定能给自己讲解其中内容。

    一直到子时时分,徐北游才上床休息,不过现在他已经很少睡觉,多半是用打坐修行来代替,争取早日汲取剩余剑气神意,突破三品境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手。

    二品境界,就是放到帝都,也足以担任二等内侍卫了。

    武夫修为就像庙堂公卿,只有一品和二品的高官才算是进入整个帝国的核心,这其中有一条看不见却泾渭分明的界线。

    另一边,公孙仲谋没有入城,而是沿着敦煌城继续向西行去。

    在整个帝国版图的极西之处,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在两者之间,则是有一片连绵佛窟,共有八百余洞,佛陀、菩萨、罗汉、金刚、伽蓝、飞天等彩塑两千五百余座,故名千佛洞,是为天下佛窟之最。

    公孙仲谋的目的地正是千佛洞。

    千佛洞是当之无愧的佛门圣地,其名声仅次于佛门祖庭的横竖三世佛,不过与佛门祖庭不同,这里并不禁止外人入内,游人信徒可随意参观拜佛,故而白日里来往信徒极多。

    公孙仲谋没有在白天现身,而是很有耐心地等到晚上,一轮明月高悬之后,他才正式走进千佛洞的范围。

    其实千佛洞还是有一位由佛门委任的监事僧人,防止有宵小盗取塑像和经文。

    此时正值月明星稀之际,监事僧人领着一名小和尚,也是自己唯一的徒弟,挨个巡视佛窟。

    监事僧人已是中年,看面相倒是相貌堂堂,若是没有剃度出家,那定然是个不逊于公孙仲谋的儒雅老者。毕竟男人如酒,越是上了年份,就越是香醇。

    他一手举着火把,一手牵着自己徒弟,腰间悬了一把戒刀。监事僧人其实是对外的说法,佛门内部都习惯称呼为守洞人,这个职位传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