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以钟繇为首的朝廷旧有官员,共有八十一人通过了元起的亲自考核,这些人将按照个人的专长,重新分配职位,补充到管理层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官阶并没有被元起降低,相反,像钟繇这样既有才能,又忠心的老臣,还得到了升迁,进入政务府,取代董和成为了首席执政官。

    为了鼓励大臣们专心治政,同时也为了确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奖惩制度,元起让陈群拟定了一个新的官阶划分制度,废除掉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开始施行九品中正制。陈群本来就在历史上,首创了九品制,再加上元起对他的启发,他很快就创出了一套完整的、严谨的官阶制度,比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完善,元起看过陈群的草案之后十分满意,立刻就把这套制度确定并推行了开来。

    元起清楚,自己这代人,无论再怎么强,也只能保证政权在数十年之内安然无虞的矗立在这个世界的顶峰,但要想让他世代传承下去,对后继者们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后继者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充满活力,不至于在短期内便走向腐朽。

    这样的命令,在此之前元起便已经发布过一次了,以姜维、郭淮和杜预等人为首青年俊才都已经接受过燕京大学的高等教育了,其中郭淮已经学业有成,并且接替齐天出任了并州牧,这就给后继者们树立了一道标杆,只要在燕京大学中成绩优秀,就有可能直接进入管理架构,并且还有这一定的几率做封疆大吏。而姜维虽然还没有毕业,他也时常参与军事部署,并且跟随着赵虎参加过平定高丽国的战役了,有了这两个人的例子,对新一批征召进燕京大学的后继者们,起着不小的鞭策作用。

    这次的学员,主要是以朝廷旧有官员的子嗣为主,他们的人数占据了全部学员的六成还要多,另外的不到四成的学员,是元起根据民间的好评,从各地选拔来的寒门子弟,元起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只要你有才,就可以做官,官员选拔,是只看品行和才能,不看出身和门第的。

    新一批的学员一共有一百零八人,其中,元起最看好,也最重视的有三人,一个是老臣钟繇的幼子钟会,另一个是鹰扬将军文钦的次子文鸯,最后一个,则是出身贫寒的邓艾,元起现在让他们进入燕京大学,是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祛除掉他们性格上的弊端,同时也想让他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结交下深厚的友谊,他们再加上姜维和杜预,将会组成未来国家的脊梁,支撑着国家可以长久的生存下去。

    这三人中,以邓艾的年纪最大,但也不过是二十多岁,钟会和文鸯更是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三个人,元起让诸葛亮担任钟会的老师,让赵虎收文鸯为徒,让张冲收邓艾做了弟子,本来庞统也是见猎心喜,想要从三人中讨要一名弟子的,可是先前他已经收了杜预为弟子了,元起本着一师一弟子的原则,便没有让庞统再收弟子。平时的时候,这几个小子就有各自的师父教导,一旦开启战端,他们的师父忙碌起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就会暂时充当起他们老师的角色,教授他们各种学问。

第三百八十章 讨伐泰山() 
作为绝世枭雄,宇宫照烈对时机的把握非常准,早在汉中争夺战之后,宇宫照烈便进入了休养生息时期,一年多以来,宇宫照烈广募人才,并为丧失掉的中间力量补充新鲜血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宇宫照烈先后提拔了五十多名文武将官,其中有两员大将,深的宇宫照烈的器重。

    这两人,一个名叫李进,字子贤,是交州高兴郡人,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进坚韧的性格,李进年少时独自进入深山十年,十年后,练成一身绝技,在交州从军,累积功勋从一个无名小卒,升迁到了骑都尉的官职,后来因为皇帝元宏时期的朝政混乱不堪,心中有大志的李进辞去官职,开始游历四方,经过数年的辗转之后,来到了兖州,他看到兖州政治比较清明,宇宫照烈治军有方,便在兖州再次投军,用了三年的时光,重新坐回到了骑都尉的位置上,后来被夏侯惇发现,推荐给了宇宫照烈,宇宫照烈见到李进武艺惊人,竟然可以双战颜良、文丑而不落下风,一时间惊为天人,立刻拔升其为虎威将军,跟随在自己身边。

    另一人。名叫越兮,是山东隐士越老夫子之子。字雨孝。越兮自幼便武力过人,成年后用镔铁打造了一柄三叉戟,持此戟所向无敌,接连打败了十几位名将,后来引起了宇宫照烈的注意,宇宫照烈带着礼物亲自赶往越老夫子家中,请越兮从军。越老夫子感于宇宫照烈的诚意,便答应了下来。越兮也便成为了宇宫照烈手下的又一位大将

    在得到这两员虎将的帮助后,宇宫照烈终于有了可以和元起麾下的五虎上将一争高下的猛将了,再加上一年多以来的休养生息,使得宇宫照烈的实力大进,麾下兵精粮足,于是,宇宫照烈便趁着元协身死,元起刚刚接掌元氏帝国的时机,进位自称为魏王,割据青、徐、兖、豫四州,雄踞中原。

    随着宇宫照烈自称魏王的事情发生,元起麾下的百官们,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声音,一股声音是主张以剿除泰山为主,为先帝报仇雪恨,以正皇室的威仪;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先帝刚刚驾崩,宇宫照烈就自称魏王,比泰山还要可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把宇宫照烈当做第一对手,尽快将其剿除。

    这两种意见,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其实无论是泰山还是宇宫照烈,都是当今世上一等一的枭雄,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元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向泰山用兵。支持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益州易守难攻,现在泰山得到益州的时间还不算太久,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他一定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在交战中,这些细节就会将益州军们的弱点暴露出来,可以对其给与致命一击;若是让泰山在经营个三五年之后,将各处险要关隘都布置稳妥了,到时会变得更加难以攻克,说不定就要付出比今日要多出数倍的代价,才能平定益州,以部下将士的牺牲来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一向是被元起所不乐意的,因此,要打就现在打,趁着泰山还未完全站稳脚跟,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第二,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如果要打泰山,江东的孙策可以成为一大臂助,攻,可以趁着元起吸引火力的时候,袭取泰山的荆州,让泰山顾此失彼腹背受敌;守,可以牵制宇宫照烈的兵力,让宇宫照烈不敢趁着敌军和益州军交战之际,率兵侵犯自己的底盘,毕竟,有孙策这头江东猛虎在宇宫照烈的身后虎视眈眈,宇宫照烈一定会多少有所顾忌的,届时元起再从冀州布置好防线,便可以遏制住宇宫照烈的浑水摸鱼,不会让他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元起知道,跟宇宫照烈PK,规模会比较大,先把软点的柿子捏了,再修理宇宫照烈就容易多了。

    元起把这两个依据向各位文武官员说了一遍,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于是,主攻泰山,防御宇宫照烈的大战略,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各项安排了。

    这次打益州,已经是元起第三次出兵了,前两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一定要拿下益州,这是元起对元协和朱环的承诺。所以,在出征之前,元起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和庞统、荀略、钟繇等人,做了详尽的计划和部署。

    兵员方面,依旧是以四支精锐部队为主进行攻防,其中天归军和飞龙军随军出征,汇合凉州牧马越统领的地归军,作为主力部队;水军只动用麒麟军的两万精锐,沿着渭河南下,作为策应,毕竟在益州境内,有着数不清的河流遍布,可以让麒麟军一展所长,至于其他的八万水军,则是留在渤海湾,防备青州的宇宫军。同时,其他的随军将士,则是以北方三州的兵员为主,光、明、通三州可以说是帝国的大后方,最不容易受到侵扰,从这三州抽调兵员,不会减弱对宇宫照烈的防守力量,而且北方三州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战斗力那可是极为强悍的,鉴于益州境内多山的地形,元起决定从北方三州抽调骑兵两万,步军五万,再加上四支精锐部队,合计十五万大军。

    出兵的人数定下来之后,就是具体的带兵将领了,四支精锐部队的统领齐天、赵虎、马越和甘静是一定位列其中的,除了他们之外,张武、黄勇、左慈、张冲、许褚、典韦和元起的弟子姜维也会随军一同出征,在谋士方面,诸葛亮、庞统这两位绝世智囊是肯定要一起去的,此外,荀略也会一同出征。

    同时,元起还对其他的一些人做了调整,派高顺、陈宫到并州去,协助郭淮镇守并州;派田丰、魏延到冀州去,协助徐庶、张纵和徐挡三人,从正面抵抗宇宫照烈可能发起的侵袭;派公孙入云、邓芝到辽东,镇守渤海湾,协同水军,防止宇宫照烈从海路发起攻势;其余人等,文臣以钟繇为首,武将以张龙为首,共同留守燕京,以便居中调度,支援四方。

    出征的日子,定在两个月之后的十五日,在这两个月之中,元起封锁了一切的消息,保证即将讨伐泰山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整个,呈现外松内紧的状态,在安然的外表下,内部的各个机构,都在紧张有序的运转着,为即将开始的讨伐益州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其中最忙碌的就要属将作监了,新任的将作大匠王冶子在之后的两个月之内,势必会无比的辛劳,他将和副手马钧以及近千名良匠,没日没夜的赶制各种型号的武器的铠甲,以及红衣弩炮等攻防必备的重型武器,而且元起还向他下达解除禁令的命令,让他尽快赶制出五百颗大型的、一万颗小型的天女散花出来,元起不想第三次出征益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