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起无语的看了一眼王冶子。原以为王冶子会比马钧那个工作狂要好一些。没想到原来师徒二人竟然相差无几,都是眼中只有工作,再也容不下其他的那一类人。不过既然王冶子问到了,元起也不能推脱。思索着说道:“枣木的颜色泛红色。用枣木制成的弩炮。不如就叫做红衣弩炮。”王冶子点头赞道:“红衣弩炮,好名字。将来,红衣弩炮一定会在战场上。让敌人的衣甲,被他们的鲜血染红!”

    又和王冶子说了一些话之后,元起也不再打扰王冶子,叮嘱王冶子在研究工作之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因劳成疾的事件,元起可是知道不少,他不想王冶子因为工作累垮了身体。王冶子再三感谢之后,元起就离开将作监回到了大都督府中。

    刚回到府中,一名负责守卫的天归军精锐就禀报元起,说上官逸来到了府中,已经在书房等待元起许久了。因为上官氏商会在钱粮上,对元起的大军帮助良多,再加上上官逸是上官宓父亲的关系,而上官宓又是元起的未婚妻子,因此天归军精锐对上官逸极为客气,请上官逸到书房中坐等元起。

    元起闻言,立刻迈步向书房走去。虽然他和上官宓还没有成亲,但是这份关系却早已定下了,甚至上官宓自定亲之日后,就没有回到上官府,而是在大都督府中住了下来,和孙尚香住在同一个跨院相对的两间闺房之中。对待上官逸,元起无论于公于私,无论是年龄还是辈分上,都是以晚辈自居,对上官逸恭敬有加,让上官逸久等,实在是有些不太礼貌了。

    进入书房,元起看到上官逸正站在书架前,津津有味的捧着一本书在。元起轻轻走了过去,在上官逸身后五步远站定,低声说道:“起不知伯父前来,实在有失远迎。刚才又被一些俗务缠住了,劳烦家主久等了。”

    上官逸面带微笑的转过身,慈祥的看着元起,大有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架势。扬起手中的书,上官逸笑道:“这本诗集,可谓字字珠玑,每一首诗词中,都寓意深远,令老夫叹为观止啊。”

    元起向上官逸手中的诗集看了一眼,面部的神色立刻变得有些尴尬起来。因为这本诗集,名为《元起诗集》,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收录元起所做诗词的诗集。这本诗集是上官宓和锦衣,一同请求锦尚录制出来的,锦尚挂着燕京大学名誉院长的职务,同时也负责审核在幽、并、光三州境内,通行刊物的印制工作。在得知二女的请求之后,锦尚立刻答应了下来,并很快付诸于行动,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收录、做注、和排版印刷的过程。锦尚能如此快速的把这本诗集录制出来,也要归功于元起,当初元起在研制出幽州纸之后,还在燕京研制出了排版印刷术,和后世的活字印刷差不多,元起的这两项来自于后世的发明,让燕京乃至整个幽州的文化传播速度,得到了极为迅猛的提升,后来连并州境内也出现了印刷的书刊,让并州的民众们也能够通过书刊来增长知识。

    当元起知道自己从后世那些大文豪们手中,剽窃来的诗词被印制成册之后,顿时哭笑不得起来,他可没想到锦衣和上官宓会玩这一手,让元起感动于二女对自己感情真挚的同时,也免不了有些尴尬,毕竟,那些诗词大部分都是元起剽窃得来的,尽管元起在其中进行了一些改动。不过事已至此,元起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现在,上官逸拿着这本《元起诗集》赞不绝口,再次让元起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甚至连俊朗的面容都有些微微发红了。看到元起面色泛红,上官逸还以为元起是因为谦虚而有些不好意思,根本就没想到诗集中的诗词,是元起从后世剽窃来的。笑呵呵的继续说道:“听说这排版印刷之术,也是君侯发明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元起就没有那么尴尬了,活字印刷虽然也是后世人研究出来的,但具体的方法却各有不同,元起的这种方法,说是他自己研制的,也没有不妥之处。当下,元起坦然的回答道:“是的。这种排版印刷术,可以缩短印刷的时间。也可以减轻成本。印刷过的版本,经过重新拆分、排版之后,还可以用于其他的书籍印制。”

    上官逸由衷的赞叹道:“君侯的这项发明,势必会带动治下三州的文明传播。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君侯。老夫有个建议,现在在三州境内通行的书籍,都是一些诗词、经史之类的。这些书籍,普通百姓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君侯何不印制一些最基本的启蒙书籍,让治下的老百姓能识字、认字、写字,进而能够读懂一些意境较深的书籍呢?”

    元起闻言一怔,他清楚的知道,文化教育会对治下子民起到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该如何普及教育。后世有一句话,叫做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上官逸话里的意思,和这句名言不谋而合。说穿了,锦尚啊,元鹰啊,甚至元起自己,都没有经历过最底层百姓的生活,所以一时之间,也就没想到该从启蒙教育抓起。但是上官逸不一样,虽然上官逸身家丰厚,但是他历经上官家从巅峰到衰落,在到崛起的过程,深知底层人民对文化的渴求和向往,所以才会提出印制启蒙书籍。其实就算上官逸不说,元起也早晚会想到这个办法,只是上官逸提议,把这个过程给提前了许多。

    向着上官逸郑重的行了一礼,元起认真的说道:“多谢伯父的提醒,让某茅塞顿开,伯父的提议才是真正的利在千秋啊。”上官逸知道,元起这一拜,是为了三州境内的数百万姓而拜的,在心中对元起真心为民的胸怀佩服的同时,上官逸也坦然接受了元起这一拜。

    等到元起行礼完毕,上官逸把话题转移到前来的目的上:“听说君侯最近频繁召集众臣议会,城中将士的训练又比以前严格了很多,想必君侯是打算对外用兵了?”在元起的军中,军纪严整,一切军事机密都仅限于军中将士之情,绝对不会流传到外面去,即便是上官宓的父亲,上官逸也只能通过猜测来判断大军的动向。

    对此,元起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征讨辛蛮、刺塔,是每一个汉人的心愿,元起早有这个心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根本也算不得什么秘密。元起坦然的回答道:“没错,某打算近期出征辛蛮、刺塔,将这两个异族彻底消灭。”

    上官逸伸出大拇指,赞道:“君侯好气魄!两族连年南侵,使我子民饱受残害,早就应该有人站出来,教训他们一下了。”顿了一顿,上官逸又说道:“只是,以老夫的推断,三州现有的钱粮,怕是不足以应付这场大战?”

    默然的点了点头,元起有些无奈的叹道:“是啊,幽、并本就穷困,又连年遭受异族的侵袭,现在还要以两州的财力,担负起光州境内的兴建问题,确实是有些为难。每次大战,总是受困于钱粮,真是让人苦恼。”

    上官逸踏前一步,注视着元起,低沉的说道:“只要君侯答应老夫一件事,上官氏商会立刻奉上钱两千万,粮二十万斛。”

    元起眉头微皱,问道:“不知伯父所说,究竟是何事?”虽然对钱粮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元起却没有因此失去理智,即便上官逸是上官宓的父亲,但如果他说出来的条件,对三州有任何的不利影响,元起都会断然拒绝。

    谁知,上官逸说出来的条件,和元起的所想相去甚远:“本月十五,是良辰吉日,君侯如果能和宓儿正式成亲,老夫立刻拿出刚才所说的钱粮,作为宓儿的嫁妆,至于君侯如何处理这些钱粮,老夫就不过问了。”上官逸的话,等于是资助元起大量的钱粮,只为让元起和上官宓完婚。上官逸有着自己的想法,为了家族能够安稳的传承下去,元起无疑是一颗值得一抱的大树,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了元起的庇护,上官家在数十年之内,也就没有断绝香火的危险了,用两千万钱和二十斛粮食,换来上官家数十年的平安,上官逸觉得很划算。

    再说,现在的元起年仅二十出头,就拥有了三州之地,他的前途岂能小?趁着元起还在起步阶段,上官逸出手帮助元起一把,也能为以后的上官家,甚至是为上官宓,赢得元起更多的信赖。善于经商的上官逸明白,现在的元起,就是前途无量的潜力股,在这个时候的雪中送炭,远比他功成名就之后的锦上添花,要好的多,也有人情味的多。元起和上官宓,早就已经定下了名分,完婚是早晚的事,只是早一天完婚,上官逸的心里也就早踏实一天。

    元起俊朗的面孔,再次红了起来,只是这一次和刚才却截然不同,这一次,元起是真的因为不好意思而脸红的。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以少围多() 
当袁丁收拢残兵,刚刚倒腾过一口气儿来的时候,又是一条噩耗传进了他的耳中,常山郡,被赵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其轻易的程度,自古罕见。传闻赵虎只是带兵到常山郡城下露了个脸,把自己的将旗在城下一竖,整个常山郡城内的军民全部都沸腾了,近万的守军来了一次集体哗变,斩杀了袁丁派去的郡守,然后和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打开城门,锣鼓喧天的把赵虎迎进了城内。

    不得不说赵虎在常山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亮了,当初赵虎还在家乡的时候,就经常接济穷困百姓,还曾经传授过当地守军武艺,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良好的声誉。后来赵虎离开家乡拜到戟神童渊门下学艺,也曾回来过几次,每次都会做一些除暴安良,救助百姓的事情,一直到他投效到元起的麾下之后,因为身负天归军统领重任,回来的次数才慢慢减少了,但这并不能减轻家乡父老对赵虎的喜爱之情,赵虎在外面创下了偌大的威名,隐隐成为元起麾下第一大将,与战神齐天并驾齐驱,家乡的父老可都是知道的,无不对赵虎口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