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上游荡,暗中对没有防备的守军进行刺杀。时间一久,城墙上的守军终于发现了不对,因为同伴的数量明显减少了,可是却没有看到敌人的身影,一些胆小的守军,以为闹鬼了,吓得面色苍白,抱头蜷缩在了地上。
城外,周瑜见到城门大开,用力的向身后挥了挥手,七千死士看到了周瑜进攻的手势之后,立刻以冲刺的速度,向着步曲的城门奔跑过去。随即,喊杀声在城内响起,直到天亮方止。等到天色大亮的时候,步曲的城头上插着的旗帜,已经换成了绣着“孙”字的青龙旗了。
周瑜率部夜袭步曲的事情,在他有意的散布之下,很快传到了神仙岭的两军阵前,对此,元芳和孙策的反应则是截然不同。孙策在大喜之余,立即对元芳的大营发起了冲击;而元芳则是惊慌失措,在没有了退路的情况下,仓促应战。
两军交战了两日之后,元芳所部军士顶不住士气高涨的江东军猛攻,终于丢掉了大营,开始溃败。元芳大营中来不及搬走的粮草军器,自然也都便宜了孙策。拿下了元芳的大营之后,孙策安排程普、韩当驻守营寨,然后孙策亲自率领其他将士,对元芳残部穷追不舍。
势穷的元芳退无可退,麾下将士又被孙策的追兵杀的胆寒,于是,一些元芳部下的将士聚在一起,发生了兵变,准备投靠孙策。作为晋身之资,这些兵变的将士原本是想斩下元芳人头的,但是元芳平时为人忠厚,治理扬州的政绩也很出众,一些忠义之士,誓死保卫在元芳身边,护着他突围而去。看到元芳突围,这些兵变的将士立刻把矛头转向了薛礼,乱刀砍死了薛礼,割下了他的人头送给了孙策。
这一战,元芳的五万大军大半逃散了,只有一千多人保护着元芳逃亡他方。战后,孙策收拢降卒,又得到八千精壮,由此声威更盛。元芳战败之后,孙策的眼前再也没有了拦路虎,于是挥兵袭取各地,不但把孙坚以前打下的地盘全部收了回来,还打下了原本是袁丁的一个郡,把江东军的触角,正式伸向了袁白的腹地。
经过一连串的战争之后,孙策用从元起那里借来的一万军,通过清剿水贼的方法,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然后集中兵力,在神仙岭和元芳、薛礼两部人马决战,在周瑜奇袭步曲的谋划之下,孙策成功打败了元芳、薛礼所部,将元芳赶出江东、将薛礼击杀,收拢两人部下人马,至此,孙策占据了江东的六个郡,麾下人马达到了近十万之众,成为了新一代的江东霸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融合()
随着孙策势力的扩充,麾下将士的激增,孙策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对袁白的讨伐。不是孙策不想一鼓作气拿下寿春,而是麾下人马都已疲惫不堪,又因为部队数量激增的原因,出现了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和养精蓄锐的袁白开战,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在孙权的强烈要求下,孙策同意暂停对外扩张,转而实行对内的整顿。对于庞大的军队,孙策没有像元起那么采用优胜劣汰的精兵路线,而是照单全收了下来。但是孙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军队的战斗力,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因此,孙策把整个军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最为精锐的两万人,这其中就包括他从元起那里借来的一万军士。经过连番大战和清剿之后,从燕京带来的一万军士已经减员到了八千多人,但是这八千多人却都堪称精锐,连同其他一万两千名精锐,混编成孙策的直属亲军,成为一支没有番号的精锐部队。这里要提一下,步曲古称丹阳,丹阳历来是盛产精兵之地,孙策在得到步曲之后,立刻招募了数千丹阳精兵,和燕京的八千精兵,共同构成了亲卫军。
第二部分军队,人数大约在五万左右。这一部分人,是战斗力排在中游的军士组成的。孙策之所以能平地而起,短短时间内构筑孙家在江东的高楼大厦,和江东各大士族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除周瑜外,孙策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张昭、张纮二兄弟了。所以。为了回报江东士族的支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更紧密的把他们拴在自己的战船上,孙策特意拿出五万战斗力居中游的军士,分赏给各个文武官员。
江东和幽、并的情况不一样,江东士族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孙策就算拿到江东,也掌控不了全局,这是江东特殊的人文气息和长久以来的历史现象造就的。本来孙策是不想在继续依靠江东士族的,但是经过和孙权的一番长谈之后。孙权据理力争,一一列举出江东士族的影响力、拉拢过来可以得到的利益和拒绝他们将会受到的损害,孙策这才改变了初衷,决定尽力获得更多江东士族的支持,并正式任命孙权为内政大臣。负责协调江东各个士族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部分军士,大约有三万多人。这些人是战斗力较低的一部分。拿到战场上去,也只能起到炮灰的作用。可是这毕竟也是三万战士,孙策基业未稳,还舍不得把他们丢掉,于是就把他们派到各地去充作郡兵,同时责令各郡郡守对他们严加训练。争取能尽快提升战斗力,成为主力军的预备兵员。
在孙策大刀阔斧的进行内部整顿的时候,身在燕京的元起也收到了一系列的好消息。首先,赵虎率军得胜归来。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平定了东部鲜卑阿卖提残部。接着,齐天也回到了燕京,和赵虎一样,齐天用更快的速度,彻底扫清了西部鲜卑买当残部。两人的大胜而归,着实让人欣喜。幅员辽阔的鲜卑三部,有两部已经彻底被收服了,只剩下中部鲜卑的十几个小部落,还在苟延残喘。
齐天和赵虎的先后归来,不但带回来得胜的消息,还同样都带回来了大量冻死的牛羊,另外还有许多愿意迁居到内地的鲜卑族人。在平定鲜卑三部的战役中,有很多鲜卑战士都没能回到草原,他们的牛羊家业也就被其他的部落首领私自吞并了,后来赵虎和齐天率军平定东、西两部鲜卑,这些冻死的牛羊就到了他们的手里,并送还到战死的鲜卑战士家属手中。同时,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见到幽州军对普通鲜卑人秋毫无犯,还把被部落首领抢走的牛羊送了回来,于是心甘情愿的奉上牛羊,跟随着幽州军一起来到了燕京。
齐天和赵虎带回来的鲜卑人,共计有四万余人,再加上先前数场大战中,元起俘虏的超过十万鲜卑降军,燕京城内的鲜卑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几乎都快达到城内汉人数量的一半了。燕京城内的鲜卑人数量激增,这对元起来说,又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人口繁茂,则所能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所以说人口数量的多寡,是国力的间接体现,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要不然后世为什么经常会说人口红利呢。元起,当然希望治下的人口越多越好,但是现在元起却不得不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鲜卑人的问题了。
在元起的计划中,这十五万鲜卑人,必需接受和汉族的融合,在学会礼仪和生产的同时,也能带动汉人向上的积极性,祛除掉长久以来因安逸养成的懒惰习性。在军队中,鲜卑人士兵身上的好勇斗狠,还可以刺激幽州军,让幽州军重新迸发出战斗意志。这些,都是好的影响,但是,大量鲜卑人的内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鲜卑人是游牧民族,为了应付严冬,他们时常在冬天发动对幽、并百姓的掠夺,数十年来都是如此。因此,汉人对鲜卑人极为仇视,说这两个民族是死敌也不为过。这就让燕京城中的汉人居民对新来的鲜卑人没有认同感,时常会出现一群汉人围攻一名鲜卑人的景象。元起担心,长此下去,非但鲜卑人不会融合到汉族中,反而会激发起鲜卑人内心的野性,在燕京城中来一场暴动,那可不是元起希望看到的。
在处理鲜卑人这个问题上,谁也帮不了元起的忙,甚至是诸葛亮也不行。因为元起麾下的众人,就算在怎么聪明才智,但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思维根本不可能超脱这个时代的限制,单单是民族融合这个词的含义,他们就不甚明了。因此,如何处理鲜卑人的问题,只能是元起自己想办法,来进行妥善的解决。
可是,元起的烦恼还不止于此,还没等他想出妥善的办法来,中部鲜卑在几位首领的带动下,竟然放弃了抵抗。主动向元起俯首称臣了,并且表示愿意听从元起的安排,迁居到内地来生活。促使中部鲜卑人做出这个决定,有两个原因,第一。元起的悍勇和智谋,让好战的鲜卑人感到深深的恐惧。他们自认不是元起的对手;第二。在听到元起对待鲜卑俘虏的态度之后,他们知道元起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也就没了最大的担忧,荒凉的大草原和繁华的州郡相比,他们当然更愿意搬到内地来居住。
中部鲜卑的投诚,让元起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更加苦恼了。单单是十五万鲜卑人他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在安置,现在又多了整个中部鲜卑的人口,这可怎么办?
就在元起冥思苦想的同时,孙尚香来了。孙坚身死的事情。被元起捂的严严实实的,她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依旧像平时一样快乐。看到元起愁眉苦脸的,孙尚香撅着小嘴问道:“怎么啦?脸色这么差。衣儿姐姐和宓儿姐姐让我过来告诉你,她们弄了一桌子美味,等着你一起进餐呢。”
见到孙尚香,元起的立刻把烦心事都抛到了脑后,伸手一拉孙尚香的柔荑,把孙尚香拉进自己的怀里,让她在自己的大腿上坐了下来。自从和孙尚香以及上官宓确定了名分之后,元起也时常会小小的调戏二女一下,开始的时候,二女还娇嗔着不依,后来也就逐渐习惯了。上官宓现在偶尔还会脸红,但是孙尚香这个女霸王,倒是很放得开,反正也跑不掉,早晚都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