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再说一遍!云东镇天府?”
“云东军反了!”
燕淮腿肚子一阵发软,手扶着桌案这才勉强瘫坐在躺椅上,眼神涣散,心神剧颤,内心如同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息。
他喃喃自语着。
“完了云东军有数十万啊,我这六千人拿什么和人家打,完了,袭安城完了怎么办,怎么办”
文师爷虽然平素仗势欺人,居功自傲,仗着得宠,没少欺负下人打压平民百姓。
但毕竟读过十年寒窗,对一些事情比这个自小含着金钥匙长大的燕城主反应要快。
他一把推了推燕淮,示意城主不要再多言,而后低头问倒地不起,同样浑身发软的哨兵。
“你说云东军兵力几何?具体情势如何?”
“据探哨所述一眼所望,不下二十万之众,黑压压连成一片乌云,而今已出稀云关,距袭安城不足八十里。”
听着哨兵迅速说完,饶是文师爷早有心理准备,也还是惊得心跳慢了一拍,良久后才故作镇定的摆了摆手,命令哨兵退下去。
哨兵脚步虚浮蹒跚的离开后,文师爷三两步走至门前,左右张望一下。
喝退亲随侍卫,又命府兵在入门连廊处放哨戒备,不允许任何一人入内。
确认厅堂四周再无闲杂人等后,他紧闭上房门,复又紧锁两旁窗扇。
燕淮眼神混沌无光,垂头丧气,根本就不去看他,自顾自盯着空空如也的手掌,心乱如麻,腑脏内五味杂陈。
父亲花了半生积蓄才自公羊圣相明码标价的官位中给我买了这一中土的逍遥城主,镀金后才好上任京都高官
可如今这刚上任才不过一年半载,就出了这等事,这这这,到底如何是好啊!
正自感慨惆怅间,他突然感觉到文师爷在若无其事的收整着散落一地的公文,心神一动,怒气爬上心头。
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他一脚将文师爷收在手中的文案再度踢飞。
嗓音依然是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你我都要成了云东姜家的待宰羔羊了,你竟还有如此闲情逸致收整公文!姓文的,你想死,你燕爷爷不能陪你死!”
说着他抬步就要起身,但身子骨一软,又重新坐回躺椅上,经过一段时间醒神后,他似乎也有了些力气,回复心神,张口喝道。
“你去后院把夫人叫来!”
文师爷眼神中闪过一抹阴冷的神光。
“城主是想要夫人收拾贵重佳宝准备弃城而逃吗?”
燕淮的肥脸一僵,面上虽有心虚却强自义正言辞道。
“胡说,本官身为一城之主,岂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本官是想是想叫夫人随本官一同登城楼与那云东军同归于尽!”
文师爷心道,说得好听,口中却说。
“大人也不必瞒我,小的自问足够了解大人,这些糊弄外人的话就不要说了。”
眼看燕淮气的面色通红却又不知如何反驳,文师爷凑近燕淮耳边道。
“大人是想要生,还是死啊。”
“废话!若能活着,那个愿意死。”
燕淮眼珠一转,就知道文师爷的意思了,肥脸一抖,眼睫一跳。
“师爷的意思是,你有办法让本官安然无恙渡过此劫,快快说来。”
“大人莫急,你看这遍地公文还是应当收整齐全得好,毕竟大人日后还要在这府内任职,甚至还要在更高的位置做一方封疆大吏呢”
文师爷嘴角含笑。
“毕竟那镇天父子可不希望臣子怠慢懒政,置公文于不顾啊。”
燕淮幡然醒悟,被这一句话惊得是一身的冷汗,刹那时间上下一片汗湿浸透衣衫。
他再度咽了咽吐沫,瞳孔忽合忽散,喉结乱颤个不停,舌根如同灌了铅,许久后才僵硬的吐出一句话。
“你要我献城给镇天姜家,不,不不不,这乃是通敌叛国,是祸及九族的大罪啊,我绝不能,绝不能”
话到后来已是低若蚊蝇,显然他也知道这是一个绝佳上好的计策,刹那动了心,内正举棋不定。
早就熟知燕淮性情的文师爷知道此时正是在干柴上添最后一把火的时候。
他嘿嘿一笑,一手按在燕淮颤抖不已的手掌上,宛若一下子握住了自家城主扑通乱颤的心。
“城主,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你我此时认清形势,跟对明主,还愁日后封官进爵无门吗如今正值云东军破城的紧要关头,若你我此事献城投降,那可是帮助镇天王爷大振军威啊。”
“这可是大大的一记功名啊!来日镇天爷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之时,城主大人以如今献城撕开中土防线的丰功伟绩足可做一个开国功臣呐!”
“开国的功臣,最低那也是世袭罔替的二品国公大人能忍一时之辱,换的,就是来日的千秋万代不朽传奇,史书上也定会留您一笔青史美名。”
“小的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师爷凑近得几乎贴在了燕淮的耳朵上,语音充满循诱惑性。
“大周如今气数已尽,朝中腐朽,奸佞层出,以大人如此身份如此本事,怎能陪着大周一概完蛋垮台,莫不如”
“嘿嘿,您看,届时您成了镇天爷座下的红人,何止一品国公,我看就连这中土十城总督那都是唾手而得”
燕淮的一双小眼珠是越瞪越亮,一咬牙一跺脚,丹田一口下沉气,他猛地一拍桌案。
“好,这城,我燕淮献了!”
文师爷闻言心中一喜,下意识双挑大指,赞道。
“大人不愧为当世人杰!为人间大义,不顾自身小义,舍得一身名声投效明君,真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啊!”
燕淮笑的肥肉滚成一团,令得皮笑肉不笑的文师爷直犯恶心。
“那是那是,本官何许人也,为了大周百姓,必要投靠明君!”
话音落地,他忽又眉头一挑,侧头问道。
“本官便是那二品国公,便是那中土十城总督?”
文师爷谄媚连连,“是是是,唾手而得。”
燕淮托着腮帮,仰天纵声大笑。
中土,稠云州关口以西不足百里的太鹿城。
城主府内。
已得到哨兵传信的城主裘怀婴急命召满城文武官入府会商。
同时有条不紊的派出三班飞马兵带着加急求救信,分别向就近的闾南城,雏营三卫,以及护卫京都的长肃营求救。
另一方派人迅速筹集干草狼粪准备烽火狼烟通报各方有敌情,以提前预警。
一系列安排可谓纹丝不差。
举止得当,镇定自若,稳如泰山,足可见这位时任一十七年太鹿城主都不得审吏司重命委任升迁的裘城主之心思百转,周密非常。
事态紧急,听闻传唤的满城文臣武将不敢有丝毫耽搁,纷纷赶入府内。
可正厅座无虚席后,却迟迟不见裘怀婴。
顿时人人自危,各自窃窃私语,惶惶然不可终日。
恰此时,只见裘怀婴一介文官之身,一袭五品城主正装,背负双手,神色端凝,举步迈过门槛,走入堂中。
其形容昂首挺胸,正气凛然。
厅中随之一静。
裘怀婴轻咳一声,走到正中书案前,举起其上惊堂木在桌案上重重一击,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厅中更是鸦雀无声。
他回目四览,只吐出了短短一句话,斩钉截铁,战意森森。
“我太鹿城,全城死战到底。”
第234章 随风潜入司衙院()
太鹿城作为直面稠云州关口的第一个座城池,自然也是中土十城防线的伊始。
故而攻克太鹿城,乃是联军破开中土的重要一战。
领着大军出云东入得中土的太叔离按照一早与姜谷庄商量好的计策,早早地探清了太鹿城的虚实。
在知道太鹿城守城甲仅有五千而背后护卫三城的雏营三卫也就只有三万之数后,他便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本来以为姜谷庄让自己自稠云关出兵是摆了自己一道,给了自己一条难行之道,而他自己选的乃是轻松之途。
可出关之后,他派探马详细打探。
确认了自己所要面对的太鹿城驻军比姜谷庄所要面对的袭安城驻军数量要少,而且双方驻军都是靠着雏营三卫作为驰援后,心中不免有些讶然。
姜谷庄对于自己这个外来之将竟然没有半分排斥的态度
他换位思考了一下,假如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择一条驻军更多守卫更加森严的路径给对方,从而趁机消耗对方的兵力。
好在日后与对方为敌时,减轻应对负担。
可姜谷庄给出的选择却截然相反
虽然五千和六千之间的差距在坐拥数以四十倍之重兵的太叔离看来区别并不大,但这小小的一件事就能透露出隐藏在姜谷庄背后的容人之量。
身当大将而不拘小节,敢冒他人不冒之险,着实大丈夫也。
心中对之的评价不由再度提上几分,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曲晋帝将如此人才收纳入麾下效命。
只不过现在的他还不知道,做过数十年详细筹谋的姜谷庄给他的这条看似轻松的逼取帝都之道,究竟会有多么艰难。
事后太叔离以及背后时时旁观暗有疑心的有缺老道才猛然醒悟,是自己低估了姜谷庄,这才被姜谷庄坑了大大的一遭。
攻太鹿之难,难于上青天。
历史的巨轮缓缓转动,标记着这一年的这一日,孤帝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这一日,姜谷庄兵行至袭安。
这一日,太叔离军临太鹿城。
也是这一日,内气深厚,实力已达四重第三步的今代儒祖公管随卿,微喘粗气的停住脚步。
他仰起头来,眼神落在城门上方正中的宽大匾额之上。
那匾上的字迹,刀劈斧剁一般齐,横竖皆有力,气势仿佛穿透时间的桎梏直传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