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乐此刻自身阴阳平衡,有补养元气,培根固元的效用,他气布浑身,以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
这门武技常乐越练,越觉得与其他武技差异极大,这门武技认为,真正能够主宰身体运动的,是胯,脊,内脏,所以根本的步法在身而不在脚。
一般都认为步法是打法的核心,步法主宰身体的移动,而这门武技则认为,如果把重点放在脚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认为从身体结构来讲,带动脚步移动的是膝,是胯,再根本一些就是人的身体躯干,深究的话,跟内脏也有些关系。
常乐依法施为,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虚领顶劲,即头要正直,顶要虚虚领起,如悬挂着一样地顶劲。
他两肩微前卷,并放松下沉,胸部不内凹外凸地含住,脊背有上下对拉拔长之意,裆有圆虚之感,两膝立而不挺直,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意存丹田。
“嗖!”
常乐身微下蹲,两肘微屈,两掌心朝下有合劲之意,身体微左转,同时两手向左前斜角抬至高与肩平。
他身体右转,并继续下蹲,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脚提起,在转体的同时,两手向右后方展开。
“哧啦!”
地面一片草皮被铲起。
常乐左脚脚尖翘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左前方铲出,随着重心前移,渐至左脚踏实,同时两掌向右后方继续展开并微沉,在左脚踏实的同时,两手随体重前移。
他重心向前移于左腿,身体随着左转,右脚前上一步,以脚尖点地,同时两手自后向前挤出,右手随着右脚上步时前撩。
然后常乐右掌变拳由外向上顺缠,左掌由内向下逆缠,同时右脚提回,左掌落至前,右拳随即落于左掌心内,同时右脚向左脚旁蹬地震脚。
“轰!”
这一落脚,似有千斤之重。
常乐这一招,是由两个对立的基本缠劲统一而来,这种缠劲贯串于他这招动作过程的始终。
而这最后一捣旭上震脚,使得全身气往下沉。
常乐把身先微左转,再转为微右转,随即转正,他两手在小腹前随转体自左向外而上向右而下绕一小圈,接着身体再由微左转,转为微右转,双手合劲交叉于胸前。
他重心全部移于左腿,右脚提起,即以脚跟向右贴地铲出,同时两手继续划弧,由大开转为双顺缠大合,重心渐渐右移。
常乐身随着重心右移,渐至右腿变实,同时两手由合再开,右手大顺缠向右臂展开,左手小逆缠后翻掌置于左腰前。
他身微左转,重心左移,左腿变实,右手大顺缠转臂捋至腹前,左手小逆缠拥至胸前,两手形成合劲。
然后常乐身体微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合住劲,向右上方弧形挤出。
他身再微左转,重心再移回左腿,左腿变实时,右手顺缠上托,劲贯掌指,左手逆缠转臂手背一侧腕关节弧形向左上棚,劲贯手背,随即两掌合劲,向右下按始深深呼一口气,深呼气完止时,恰恰双按到底。
第五百七九章 现学现用()
常乐以腰脊为轴来带动,在动作时上体仍直竖,无前俯后仰,两掌下按时,气贴脊背,撮嘴悠缓呼出一口深长之气。
然后常乐身微右转即向左转回,随即右手变勾手右举,左掌弧形移至腹前,在身体左右旋转时,左脚也随着以脚尖点地辗转。
紧接着常乐重心全部移于右腿,提起左脚,身体下蹲,即以左脚跟向左虚虚贴地铲出。
他左掌自腹前稍向右上托,即弧形向左顺缠,再以掌根微下按,右手配合着微微顺缠向外形成开劲。
常乐的动作,以运用腰脊作轴来带动,做得圆劲洒脱,而劲则是从右脚跟通过脊背,上升而形于左手指,然后松开后胯,再从左手指横过脊背。
常乐左脚左迈,脚尖翘起,以脚跟贴地轻轻铲出,如猫捕鼠步一样,稳而不滞,轻而不浮,沉着轻灵。
“叭”的一声炸响,常乐左手转臂向左如鞭子一样甩出去,将劲运到左掌中指上。
然后常乐两臂下沉,左重右轻,左掌在左侧逆缠一个整圈,右勾手变掌外顺缠转为手心朝外上方。
他自左而上合住劲地向右运转,左手移至右胸前,右手运转至右侧,而当两手开始向右运转时,则重心右移,右腿变实。
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
常乐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将脊柱慢慢拉伸。
此时他的腰部脊椎,生理弯曲已经不见,而颈椎则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
这样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用劲时可连绵不绝。
当常乐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他的肘部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即为左右横撑力。
而他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即为前后抵靠力。
常乐下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这即为为上下拉伸力。
他的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迅速加快,立刻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神清气爽。…
这个力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常乐全身保持放松,无有丝毫肌肉紧张感。
其实这个真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
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
而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
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
“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
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
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
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
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
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强健。
常乐在练习修真武技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修真就不能离开经络,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而武技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修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修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意气合一。
而在武技运用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就要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
常乐现在所练的这门武技,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
而行功气息则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常乐抬右脚原地震脚落地,左脚左移步,两腿屈膝半蹲变成马步,两臂屈时两掌变拳,楼护于体前。
然后左拳由体前向上,再向左侧冲击,右臂屈肘右拳护于腰间前侧。
“嗖!”
常乐也不知道自己怎的就从神秘空间回到了现实,遥遥正向他攻来,他这一招却正好与敌对上。
常乐右脚前上半步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臂随势屈肘,右拳挑撩于体前,左臂屈肘左拳护于体前,看向遥遥。
他这个架式,主要用于防守,两拳前后护怀,可接连出击对付来敌。
遥遥左脚前上半步,双脚为轴体右转,两腿屈膝,同时左臂屈肘用肘尖顶击左侧,右拳甩臂崩于体右侧。
她以此势顶击常乐胸部,来势凶猛。
常乐将右脚前上一步震脚落地,两腿成右弓步,右拳随势向遥遥击去,同时左臂屈肘左拳护于左肋前侧。
遥遥以脚为轴,两脚前后换步,随势向常乐右臂封推。
常乐稍退让,又迅速进步横打遥遥耳后部位。
遥遥右脚抬起向后微移下落,左脚前上一步落地,同时左拳随势向常乐击去,右臂屈肘右拳收护于左肋前侧。
常乐两脚前后换步成左弓步,两掌随势封推遥遥左臂,然后他右拳迅速变掌抓向遥遥。
遥遥则原地不变,左掌由前方向下开击常乐右掌用力向常乐面部击去。
这一击势大力沉,一看就不好应对,常乐急忙向后退去。
遥遥却是得势不铙人,紧追而上。
第五百八零章 玉树挂宝衣()
“玉树挂宝衣”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着实下简单。
一说骨为树,肉为衣。
一说神为树,身为衣。
一般人动手都是以下盘管占位,中盘为主宰,上盘来进攻。
腿的卡位很有讲究,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不明白的,以为是全靠腿脚进攻,其实会错了意。
实际上是腿脚吃空卡位,手臂破膛而入。这种武技风格,充分利用了杠杆和抛物力,是经典物理学原理。
此外还要感到两臂,及身体挂上了东西,这叫做挂物,物就是功,挂物即是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