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了。
细君,刘细君啊!
刘彻身为穿越众,对这名字岂会陌生?
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汉代对外和亲的众多女子中,与天家血缘最近的宗室女,不同于王昭君等赐以刘姓的女子,刘细君乃是正经八百的天家血脉。
据后世史籍记载,汉武帝为拉拢乌孙,共同对付匈奴,将刚及笄的侄孙女刘细君封为公主,嫁给七老八十的乌孙昆邪猎骄靡,以为和亲。
岂料猎骄靡是个墙头草,刚娶了大汉公主,又迎娶匈奴单于之女,并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匈奴尚左,昆莫左胡妇而右细君,显是更想讨好匈奴些。
汉武帝真是赔了公主又丢脸,最可怜的还是刘细君,猎骄靡因自身年老,又想依照乌孙习俗,将她改嫁给孙子军须靡。
刘细君身为大汉天家之女,自是不愿行这等违背伦常之事,汉武帝却又下旨,逼迫她遵照猎骄靡的意愿,改嫁军须靡。
刘细君愁苦不已,却又不敢抗旨,只得改嫁,婚后诞下一女,不久便郁郁而终。
本是花样年华的少女,只在乌孙生活了五年,任由蛮王祖孙轮番糟践,终是香消玉殒,只留下一曲哀怨的歌谣: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延;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忧思成疾,终是身化黄鹄,魂归故土。
站在帝皇角度,权衡家国社稷的利益,汉武帝的做法没有错,但这不代表穿越而来的刘彻不深感屈辱。
若非如此,昔年刘彻也不会兴兵远征,将乌孙举族诛绝!
这一世,汉人再无须委屈求全,用弱女子去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再不用将汉家骨血送去给化外蛮夷糟蹋!
饶是历史进程已彻底改变,这女婴已算不得后世史书中的细君公主,然冥冥之中似有某种意志,让贤王刘非仍为她取名细君,皇帝刘彻也将自身对细君公主的感念和补偿心理寄托到她的身上。
细君公主,功在社稷啊!
现今封个翁主,有甚么不合适的?
皇后阿娇虽不晓得自家夫君为何如此恩眷这小女婴,却也没多问,只是依着刘彻的嘱咐,除却赐下不少联合制衣的份子,更是下了道颇为奇特的懿旨。
细君翁主及笄前,贤王府不得擅自为其议亲,待其长成,将由皇后为其择婿,且得合她心意,不得有半分逼迫于她。
阿娇的蛮不讲理是自幼出名的,成为皇后虽是尽可能做出母仪天下的贤淑仪态,然真遇着事,却也更为霸道了。
懿旨由大长秋卓文君代为润色的,虽是写的文文绉绉,却是隐隐透出极具阿娇特色的意涵。
“除却不可族内通婚的刘氏宗亲,她将来看上哪家小子,就嫁哪家小子,不娶也得娶!”
就是这么霸道,这么不讲理!
懿旨颁下,非但是贤王府诸人,便是众多刘氏宗亲和世家权贵都懵圈了,皇后也未免太过越俎代庖了吧?
婚姻大事,向来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莫说细君小翁主父母双亲,贤王夫妇这对祖父祖母也尚在,更遑论长乐宫里还有太上皇和太后呢。
虽说贤王刘非不是太后王娡嫡出,然其生母程夫人也是能替自家曾孙女做主的,并不因她的嫔妃身份就没有半点话语权。
太后王娡是个心思通透的精明人,懂得记取昔年栗姬垮台的教训,虽掌凤印辖宫闱,却向来善待妃嫔,尤是诞下天家子嗣的妃嫔。
胞妹王皃姁自不用提,程夫人膝下有刘余,刘非,刘端;贾夫人膝下有刘彭祖,刘胜,王娡对她二人也颇为和善,不时赐些难得的贡品,各类所需和俸例更是从来只多不少。
便连不得太上皇刘启宠的唐姬,王娡都特意为她晋为夫人,平日多有体恤照拂。
唐姬本是姿色平庸的小宫女,昔年刘启是在醉酒时宠幸了她,才得以孕育龙嗣,诞下长沙王刘发,母子俩向来是不得宠的,否则刘发也不会分封到卑荒潮湿的长沙国。
昔年栗姬得势时,没少作践唐姬母子,待王娡得册后位,执掌宫闱,唐姬才真正过上了安逸日子,享尽荣华。
得晋夫人之位,唐姬过往是做梦都没敢梦到的,自是对王娡感恩戴德,便连长沙王刘发亦是对这位嫡母深为感念。
对这位自幼饱受冷眼的亲王而言,生母是“唐姬”,还是“唐夫人”,意义之重大远超旁人所能理解。
说话硬气了,走路有风了,腰杆子挺直了,偶尔也敢与出身顶级世家的王妃陈婕顶嘴了,总之消去大半童年阴影的长沙王,颇有咸鱼翻身的感觉。
太后王娡此等圆融周全的处世态度,确是让大汉天家多了些人性亲情,使得宫闱少了些不太必要的忌讳。
逢年过节时,诸位亲王入宫向太上皇和太后问安后,也能携妻儿去问候自家生母,送上孝敬,妃嫔们也不太顾忌谈及自家儿孙事了。
正因如此,程夫人作为这细君小翁主的亲亲曾祖母,就算因身份所限,不宜随意出面涉入她的婚姻大事,可怎么都比皇后与小翁主的血缘亲,好歹能私下表达些想法吧?
然皇后的懿旨就是毫无顾忌的,霸道异常的,将这小翁主的婚事大包大揽了。
皇帝陛下恍若未闻,太后貌似也不觉这儿媳有僭越之嫌,持默许的态度,太上皇在御苑种花养鸟时,倒是有意无意的与那些陪着的老臣们笑谈此事,直道天家子孙和睦,实乃社稷之福。
这些老臣皆为昔日的公卿将相,告老致仕后挂着大夫的头衔只为方便入宫,陪太上皇种花养鸟的。
长乐宫的御苑虽愈发像后世的“养老院”,但若传出甚么风声,却也是王侯权贵们不敢轻忽的。
太上皇笑着说这是好事,那就是大好事了!
于是乎,细君小翁主的婚事从此再无人敢提,就等她及笄之后再请皇后代为筹划。
虽是没人敢到贤王府议亲,却不代表细君小翁主不吃香了,恰恰相反,府上有年岁相仿嗣子的世家大族可都眼巴巴的盯着这圣眷隆重的小女婴。
依虚岁计,刚过百日的小翁主实已虚年两岁了,离及笄也就剩十三年,对目光长远的王侯权贵而言,十三年不算长的。
皇帝陛下未及而立之年,稍为年长的皇后也才三十出头,待得细君翁主及笄,帝后仍是春秋鼎盛,其亲祖父贤王刘非看着也不似短命之人。
到那时,这道懿旨的分量无疑就更重了。
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
刚开春,雍县郊外的筑路工地再度繁忙起来,虽说去岁是暖冬,没下太大的雪,然到得临近年节,正在铺设的钢轨驰道还是停工月余,过得正月才重新开工。
倒不是体恤筑路的奴隶,而是官府特意让数月未曾归家探望的汉人监工们也能与家人欢度年节。
工期本就宽松,进度又比预想的快得多,原本预计要到明年秋天才能竣工的四百里钢轨驰道,估摸着能提早到今岁腊月前完工。
况且在正朔大朝前后,京畿郡县尤是帝都长安皆须严密戒备,官府也抽调不出太多府卒看管十余万奴隶,倒不如集体关押节省人手。
四百里的宽阔驰道皆以用砂石夯实平整,今岁开春后就要开始铺设钢轨,工程量虽必奠定路基要小,但工程难度却相对大的多。
依着少府和皇室实业拟定的筑路条陈,从雍县和灞西高原同时往长安方向铺钢轨,最终途径西邑的南面和塬南邑的北面,将两条钢轨连通。
为缩短工期,同时保证轨道质量,这两条钢轨边铺边验收,由于是单轨线路,两条钢轨各运来两个火车头和十余列载煤车挂,在铺设好钢轨的路段来回行驶。
如此这般,既能提前验收铺设好的钢轨,亦能查漏补缺,为后续的轨道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改进方法。
钢轨的质量要求极高,所用钢材自然耗赀甚巨,每里钢轨价愈五千金,等若是在用金箔铺路了,自是要派出官兵巡线的,除却是怕有利欲熏心的屑小撬盗钢轨,更是怕心怀叵测的贼人蓄意破坏。
大汉通路律虽对蓄意破坏官道者刑罚极重,但钢轨驰道不同寻常道路,但凡轨道出半点岔子,都可能导致火车出轨翻覆,后果无疑是极为严重的。
筑路期间,远途县邑的府兵皆须负责看押筑路的奴隶,抽调不出太多人手负责巡路,故而会暂时交由当地驻军代为巡线。
长安东面的灞西高原自是交由虎贲骑营巡视,长安西面则由建章骑营和宣曲骑营依驻地所在,就近分段巡视。
然今岁开春后,除却远赴仰光的细柳骑营,余下的四大精锐精锐骑营也要进行每岁春秋两季例行性的对抗操演了,无暇分兵巡线的。
兵者,国之大事。
尤是在铁血尚武的大汉,筑路这档子事是不可能比整军备战更重要的,故太尉府请奏皇帝陛下,让京卫五营分些兵马暂代巡线,直至四大骑营演训完毕。
皇帝刘彻自是欣然准允,长安城内的驻军分为京卫,羽林卫和郎卫,郎中令还直辖着内卫和暗卫,这些禁军加总起来近愈十万。
即便分出部分京卫出城巡线,大汉帝都也不担心会被敌军奇袭,更遑论轻易陷落了。说实话,就凭现今长安禁军的战力和军备,若还能被人攻陷,那大汉索性灭国算了。
于是乎,京卫五营各分出两个千骑部曲,凑够一万铁骑,每日轮番出城,在那四百里驰道上往返巡视。
即便是没铺设钢轨的路段,也要驱离想从这条新路通行的商贾行旅,依着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要让大汉臣民养成良好习惯,晓得钢轨驰道无论何时,皆是不允许寻常车驾通行的,想绕近道的行人也不得随意穿行!
为避免影响驰道两旁的百姓往来,这条驰道也如寻常道路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