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经是兵-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爷爷。”大家齐声的应道。

老爷子不是爱说教的人,当兵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林老爷子,也是少言少语的脾性,倒是甚得林老爷子的喜爱。

老爷子浅浅的抿了一口酒,就不再多言了。赵思翰双手端着酒杯冲着赵文阁说道:

“爸,敬您。”

赵文阁也浅浅的喝了一口,放下酒杯问道:

“现在区里的工作有什么难度没有?”

赵思翰已经在一个多月前被任命为北海市铁山港区的区长,那是北海各个区县里面比较偏远的一个区,工业基础薄弱,主要还是以农业和渔业为主。

其实赵文阁关心赵思翰是关心赵思翰,可是也不会去牵扯过多的精力去耳提面命的指导他,只是在他的思想出现什么偏差的时候,赵文阁才会出言点拨他一下。

赵思翰放下了酒杯回答道:

“渔业倒是一切正常,港口情况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农业今年遇到了一点儿难题,不太好解决。”

赵文阁哦了一声,静待下文。

李斌也竖起了耳朵听着。

赵思翰接着说道:

“今年风调雨顺,蕉农大丰收,原本应该是好事儿的,可是香蕉太多了卖不出去,很多都烂在地里了,有的蕉农干脆连香蕉树都砍了,大把大把的香蕉拿去喂猪,心疼的人掉眼泪呀。批发商的收购价格才八分钱一斤,有的地方还要低一些。这个情况不仅仅是我们北海地区有,就是钦州地区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这种情况。省里市里都号召展开了购买爱心蕉的活动,刚开始市民们购买热情倒还挺高,可是每天吃香蕉,吃的人们看到香蕉就都腻了,更别提什么购买的热情了。现在最好的香蕉在北海也只卖到了八毛钱一斤,次一点的一块钱可以买到好几斤。”

“哎”,赵思翰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香蕉高峰产期一直要延续到十月份才能结束,这个情况再得不到改善,会伤了蕉农的心的。”

赵文阁点了点头,这个情况他也在广西省的通报中看到了,兄弟省份也提出了支援,可是成效不大,现在汽运的成本太高,如果千里迢迢的贩运到北方,香蕉的价格要翻几倍也不止。火车运输成本低,却偏偏的运力不足,车皮紧张是一回事,车次的调度上也是排的满满的,,实在是很难安排。

赵文阁在蹙眉苦想。

李斌也在蹙眉苦想。

做成罐头食品就不要想了,罐头食品盛行的年代是在交通条件不便利的时候,人们很难吃到异地的新鲜水果,才想出了制作成罐头食品的想法。现在别说南北方的新鲜水果,就是国外的水果在人们的眼中也不新鲜了,还有多少人去购买罐头食品?杨梅算得上是非常不易保存的水果了,时令性非常的强,采摘下来一两天就不能食用了,可是照样有人不远万里的空运到异地进行贩卖,不过那价格已经贵的令人咋舌了。

就地消耗的路子也已经堵死了,人们吃都吃腻了,连想都不用想。

赵文阁望向了李斌问道:

“你是商人,对这件事情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岳父老子点名了,李斌微微沉思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说道:

“我有点儿想法,不太成熟,我说出来老爸您和大哥两个人参考一下。”

赵文阁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老醉求月票,哪位老大有月票赏给老醉一张吧,让咱也看看月票长的是啥样的。嘿嘿。】

(未完待续)

 第一五六章 蕉灾

大家的眼睛都盯在了李斌的脸上。 /自从李斌进入商界以来,屡屡出招,几乎每次都有斩获,不知道他这次还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李斌微微顿了一下,眼睛望着赵思翰问道:

“大哥,香蕉是季节性的水果,不知道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在常温下可以保存多长时间?”

赵思翰没有犹豫,回答道:

“放置在阴凉处,用草纸覆盖,保持草纸湿度的话,大约可以保存二十五到三十天。”

李斌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那里的总产量大约有多少?”

赵思翰答道:

“北海的总产量大约有四十万吨,现在是八月中旬,产蕉期过了一半,我们现在大约还有二十五万吨香蕉没有采摘。重点产蕉区钦州市大约有七十万吨,整个广西省差不多有一百七十万吨的产量。应该都还剩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香蕉没有采摘,香蕉的成熟期最多延迟到十月份。”

看得出来,赵思翰对这件事情还是很上心的。

李斌沉思了一会说道:

“先说你们北海市吧,你们北海市差不多有五十万人口吧,你们市里再努力做一下宣传活动,把爱心蕉再推广一下,消耗掉100万公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那就是1000吨。”

赵思翰点了点头说道:

“北海市包括辖县一共有一百五十万人口,我们可以每月消耗掉2000吨,可是这也于事无补呀,才占了总产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相差太远了。”

李斌认同了赵思翰的意见,接着说道:

“向你们附近非产蕉区销售你们现在应该已经在做了,每月大概可以消耗掉多少?你们市里应该有个统计数据吧。”

“大概可以销售掉一万吨左右。”

李斌点了点头:

“如果销售范围再扩大一些的话,应该可以达到两到三万吨吧,你们应该侧重向广东方向销售,广东的购买力很强,差价部分应该可以补足多出来的运费。”

赵思翰摇了摇头,望着李斌说道:

“这次的蕉灾主要是因为今年广西地区的风调雨顺,产蕉期与海南的产蕉期撞车了,大量的香蕉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涌入了市场,市场已经严重的饱和了,特别是广东、福建等省份,基本上已经被海南香蕉占满了,硬挤进去也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只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省里已经与海南省的相关部门进行过沟通,希望他们能够让出一部分市场来,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不过现在还没有什么结果。哎,每多拖一天,蕉农就多损失一分的血汗呀。”

“蕉灾?”赵文阁和李斌的眉头都蹙了起来。香蕉高产竟然演申出‘蕉灾’这么一个新名词来,可想而知香蕉已经是广西政府和百姓心头的噩梦所在了。

李斌望向了赵文阁,赵文阁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会与海南的负责人进行沟通的,海南省的整体经济要比广西省高上一节,与广西省共度难关势理所当然的事情,否则的话恶性竞争起来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

李斌又转向了赵思翰问道:

“大哥,你们北海是个港口城市,渔业资源非常的丰盛,冷库的容量一定不小吧。”

赵思翰脸上露出了一缕微笑:

“我市的冷库大约有二十万吨的容量,挤一下的话,挤出三五万吨来估计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只能使用到休渔期结束,也就是九月中旬左右。”

李斌点了点头,笑了:

“大哥,我前面所说的销售只是说按照香蕉成熟的梯次来进行的,你们剩余的二十五万吨香蕉也是按照成熟期陆续上市的对吧,这样的话,一个月内销售大概可以占到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入冷库周转的也可以达到总产量的百分之十,按照你所说的香蕉成熟期、入库量和销售量的对比来说,要溢出百分之七十五,也就是十五万吨的香蕉无法处理。大哥,距离休渔期结束现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建造一座五百吨的简易冷库大约需要一个月的工期,如果有现有的厂房可以利用的话,这个工期还可以缩短一半以上,你可以请市里出头寻找一下合适的闲置厂房,租用他几个月,再多联系几家大型冷库承建公司,租用他们的制冷设备,请他们协助你们改制一下租用的厂房,在休渔期结束之前搞出几万吨简易冷库来应该问题不大吧?到冬季的时候反季节销售,增加的利润应该可以支付租用厂房和设备的款项了。”

乐福超市配送中心刚刚建造完成一个五百吨的冷库,所以李斌对于冷库的建设还是比较清楚的。

赵思翰也呵呵的笑了起来:

“几万吨?十万吨临时冷库问题也不大,北海市本身就有一家大型冷库设备制造公司,我们铁山港区有几家大型的渔业公司也有部分淘汰的冷库,改装一下就能够用上。还有五万吨香蕉怎么解决?”

李斌一阵郁闷,听大舅哥这个意思,北海的这二十五万吨香蕉就着落在自己的头上了。如果对面坐着的不是自己的大舅哥,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岳父老子,李斌早就告诉他让他自己吃掉了。

李斌无奈地说道:

“大哥,哪里还有五万吨呀,一个月之后又会销售掉三万吨左右,而且未成熟的香蕉也可以在阴凉处保存一个月,到时候你安排蕉农们费一些力气,把自然保存的香蕉与冷库保存的香蕉多互换几次,虽然要多费一些力气,可是保鲜期也会延长不少,我想蕉农们会很乐意去干的。再有一些处理不掉的,你就干脆让蕉农们把香蕉都切成片,晒成香蕉干,随便你怎么放都可以了。”

赵思翰嘿嘿的笑了,这商人的头脑与官员的头脑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他们考虑的就是怎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损失,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虽然自己也想着怎么减少损失,却忽略了利润这一块。利用大量的临时冷库,进行反季节销售,不仅仅不会受到损失,也许还会大大的赚上一笔。如果按照官员的思维,绝对不会想到去租用闲置的厂房和冷库设备,一般的就算是想到冷库这一方面,也是会习惯性的考虑建造冷库,那样就会拉长工期,也就赶不上解救燃眉之急了,而租用,却是用最小的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利润,建造冷库的风险率也就不存在了。

李斌稍微思考了一下,接着又说道:

“你们北海现在剩下的香蕉按照你的说法在广西省算是比较少的地区了,重灾区应该是钦州地区。”

不知不觉的,李斌竟然也使用了‘灾区’这个富含贬义的词。

“你们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走走出口的途径?”

“出口?”赵思翰闻听出口这两个字就瞪起了眼睛:“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