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顶尖科技的要求就是那么苛刻,一个人口门槛就过滤掉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人口小国想都别想,技术再先进都白扯。
没人口还搞个毛线?
所以毛熊技术和军工堕落成现在这幅模样,根本不是缺钱,而是自爆后大毛直接分走了它一半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甚至连人口都凑不够了(只剩下13亿)。
江远拍拍手道
“大家做得好!这里基本已经准备就绪,收尾工作我就不参与了,张晋你好好配合王院士完成剩下的工作。现在就看超远距离无线输电那么,进度有些拖后,我马上去那边参加技术攻关。”
第427章 戴森球狂想()
“走吧,去无线充电那边看看。”江远上车之后吩咐道。
“好的,江总。”前排副驾驶的武宫点点头,然后沉默地用意念在DT3上吩咐了几句。
整个车队缓缓开动,离开了研究所。
江远在DT3中连入了无线充电项目组的数据库,查看了一下最新的进展,确实很不理想。
说起来,超远距离无线输电进度慢还真不怪这些研究人员,因为江远对‘2036年iPr 2。0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方案’的输电距离进行了三次定向升级才达到目的。
科技定向进化推演的未来科技时间是随机分布在1~100年之间,第一次进化只得到了2058年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距离只有18公里…大气层至少高达300公里以上…这达不到要求。
太空光电藻发电站最简单的模型是三个设备:垂直于黄道面轨道的真空光电藻发电站,平行于赤道面的同步卫星中转站,以及地面接收站。
18公里连同步卫星中转站到地面接收站的距离都满足不了,对于真空光电藻发电站和中转站之间的距离来说,更是远远不够用。
地球半径就高达6000公里以上,根据发电站和中转站的相对位置不同,两者之间的距离在5000公里~12000公里之间徘徊。
所以,江远不得不对无线充电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升级,结果得到了一个怪物般的技术:
“2333年iPr 5。0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利用超高频恒定幅值交变磁场发生装置,产生23。7GHz的谐振磁场,实现超远距离无线充电,在大气中超过1500公里,在真空中可以传输2000万公里。该技术安全可靠,使用的载体为空间磁场,能量不会像电磁波那般发射出去,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该技术支持一对多同步通信,同时还具有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和异物检测功能。”
2000万公里的真空传输距离是在太夸张了!
江远由此想到了一种理论可能,戴森球。
戴森球是一名叫戴森的物理学家在1960年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一个把太阳包住的人造球体,从而完全收集太阳能。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疯狂又瑰丽的幻想。
有了戴森球,人类就能完全收集太阳辐射出的全部能量,这也是戴森想象的宇宙Ⅱ级文明的标志科技。
对于一个科技文明,能源是重中之重。
作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能源…石油,鹰国的石油大棒举世闻名,科技极为落后的产油国们也靠这种黑色黄金以葛优瘫的姿势享受着全人类的供奉。
不论是石油,还是煤炭,又或者是潮汐能、风能之类,绝大部分人类正在利用的能量,本质上都是太阳能转化后的二次能源,地球可以看成一个大号充电宝。
在太阳-九大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源都被浪费掉了,目前太阳系各行星只大约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 10亿分之一。
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从而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本来戴森球距离人类还是十分遥远的,但是现在江远却看到了一缕希望。
以江远手中的技术,建设真正的戴森球确实很难非常难,但是他可以建设一个个近日真空光电藻发电站啊!
只要眼下的这个太空光电藻发电站建设成功,江远就能获得引力屏蔽技术,那么最麻烦的运载人力和物资上太空的问题就解决了,建设太空站将比现在简单、廉价一百倍!
现在再加上这个真空传输距离高达2000万公里的超远距离无线输电,江远终于可以触摸到戴森球的边。
简单地来说,就是沿着地球到太阳的路线,每隔2000万公里放置一颗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公转的中转站卫星。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所以日地距离是时刻变化的。远日点最大距离为15 210万千米;近日点最小距离为 14 710万千米。
也就是说,最多8个中转站就能将太阳附近采集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
当然,把太空光电藻发电站部署在太阳附近,将产生更多的技术问题。
比如真空光电藻的吸收太阳能效率是有极限的,而距离太阳越近,光照强度就越高,光照强度与离开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叫做水星,它与太阳的距离与地球相比大约是1:2。5,因此水星上的太阳照射强度大约是地球的7倍!
以目前真空光电藻的吸收太阳能效率,最多只能承受到这个数值的2倍,也就是基本上0。7个水星…太阳距离。
再近,真空光电藻就要被太阳烤死了。
不过这也是极为可观的数值了,江远不可能无限增加真空光电藻的面积,同样的面积,在0。7个水日距离可以达到目前14倍的功率!
就算只有10倍,以真空光电藻的极限500平方公里计算,一座真空光电藻发电站就能达到50亿K的发电功率,是2017年华国发电厂总装机功率的三倍!
当电能无限会发生什么?
免费用电?
还是GC主义?
江远很期待。
不过,如此巨大的大量能量聚集到地球上,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
比如无限制用电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严重,甚至地球高速升温,如何解决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技术向来都是双刃剑。
除了江远,这些未来研究方向只是执政院长等几人知道,他们非常支持。
长寿研究、基因科技、生物芯片、使用思维通信降低教育时间、万人计划、超级航母、天基光盾、真空光电藻、纯电推运载火箭、超远距离无线输电,同时开展那么多研究项目,个个都是资源和人力消耗巨大,哪怕以华国的体量也有点捉襟见肘起来。
毕竟在保证这些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华国还要在其他科技领域全面加速追赶鹰国,就算追不上,也要拉短距离。
如果再加上未来的近日太空光电藻发电站,华国也要难以支撑下去了。
但是再难也要挺住,和平崛起哪有这么简单?
华国难,鹰国更难,现在就看谁能顶过这口气了。
江远默默地望着车外,斜落的夕阳下,车队拖着长长的影子慢慢驶入研究基地的大门,在一堆名哨暗哨中又开了几分钟,才进入真正的核心地点。
几名穿着军装和白大褂的人正站在门口等待自己,众人脸色严肃。
江远视力不错,甚至能看到研究人员脸上羞赧惭愧的表情,显然他们也对于自身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非常愧疚。
车停下来,武宫观察了一下拉开车门,江远深深吸了口气,微笑着下了车:
“大家好!超远距离无线输电的现状我了解了,研发速度还是不错的,有些地方怪我没有说清楚,下面一段时间,我就住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第428章 仿佛华国()
“这里是。。。。。。海深威?”皮肤被晒得黝黑的郑勇为好奇地望着车外。
刚离开四季炎热、人声鼎沸的海角省,就来到北方邻国的海港城市,9月底的天气还算炎热,路边到处是薄薄的积水,昨晚下了小雨。
江远呵呵笑道:
“是海深威。华人那么多,是不是很像华国的小城市?”
郑勇为赞同地点点头:
“这根本就像是东*北三省一样,除了老毛子多了点外。”
自从海深威一号井和二号井开采,海深威就不可避免地从军港转变成一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
随着产能一天天放大,不仅在海洋上有深思集团建立的海上工厂,海深威周边的也进驻了不少石油化工企业。
由于深思集团拥有这两座海底油气井,更倾向于招收国人工作,来自华国的淘金者涌入了这座城市,整个城市热闹了起来。
华人打工者多了,海深威当地经济就开始变好,连带着游客也变多了。
现在在海参崴旅行,不管是在金角湾、海参崴火车站、海参崴港口、十月革命广场、二战潜水艇博物馆、东正教堂、鹰巢瞭望台、列宁纪念碑这些景点,还是在餐厅品尝帝王蟹、鱼子酱的时候,人们总能一队队的华人游客成群结队地走过。
海深威本地人口不到60万,来此打工的华人已经高达20万,再加上街上络绎不绝的游客,几乎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华人的领地。
这也是江远少数敢亲赴的外国城市,为了保护深思集团的利益,在华国政府的斡旋下,毛熊同意华国少量军舰以定期出访的形式不间断地往来。
随着亚历山大成功登顶,在毛熊君临天下,这个条件更加放宽,甚至允许华国海军军人轮流下船进入海深威临时休整。
“看,那个就是托卡内夫灯塔。”江远已经来过多次,开始充当导游给郑勇为介绍经过的景点:
“托卡内夫灯塔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或许是海深威最为浪漫和温情的地方,也是那部《七月与安生》末尾场景的取景地。”
郑勇为远远望去,一个灯笼